登陆注册
8052400000025

第25章 五四精英群体的教育改造及其历史影响(1)

五四精英群体对于中国教育的改造,跟他们的文化选择相配合。我们知道,他们的文化选择是毫不犹豫地把西方文化作为中国社会的文化目标,将中国传统文化从我们的社会中淘汰出去。这种文化选择后来被胡适、陈序经等人命名为“全盘西化”。

与“全盘西化”的文化选择相一致,五四精英群体对中国教育实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其改造的关键之处在于:以国家政策的方式将西方文化列为中国教育的主要资源甚至唯一资源,将中国传统文化从教育资源中基本排除出去甚至完全排除出去。最后的结局就是,蔡元培作为中华民国的教育部长,于1912年9月3日颁布了《学校系统法》,随后于1913年陆续颁布了各类细则,使得上述原则以政治和法律的方式得到确定。这就是其基本模式延续至今的“壬子癸丑学制”,也可以称之为“蔡元培学制”。

任何一代人的历史实践,都是在前辈的经验、观念和成就的基础上进行的。五四精英群体所实施的教育改造工程,是中华民族为了应对西方列强的掠夺和凌辱而采取的社会文化调整工程的一部分,它经过了几代人的痛苦思考和选择,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蔡元培之前,已经有魏源、王韬、薛福成、严复、梁启超等几代知识分子,对中国教育制度和考试制度的陈腐落后进行了激烈的批评,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改革方案。在处理外国事务过程中,清廷兴办了同文馆。同文馆(以及一些教会学校)教育资源的厘定和课程的设置,成为日后中国教育改革的参照物。

1903年(光绪十九年),张之洞等人制定了《奏定学堂章程》,被称为“癸卯学制”(也可以称之为“张之洞学制”),并于第二年年初正式颁布实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全国普遍实行的现代学制。

如果将这些历史过程予以澄清,我们就能看出五四精英群体进行教育改造的历史依据,充分理解其历史合理性,并能比较客观地评价其历史影响。

清末知识分子对中国教育和科举制度的批评与建议

一个国家教育资源的选择和设置,表现了立国者对其立国基础的理解,对其社会文化目标的理解。有什么样的国家,就会选择什么样的教育资源,有什么样的教育资源,就有什么样的主流文化,有什么样的主流文化,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前景。

自古以来,人类社会的每一个权力实体都具有明确的文化选择。最早的血缘群体(比如氏族)选择了各自的图腾崇拜,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和精神生活。周公制礼作乐,用礼乐作为精神认同和国家秩序的标志。秦用法家之术,实现了富国强兵和统一天下的战略目标,法家之术成为他们主要的文化资源。汉武帝决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实际上就是选定儒家文化作为国家主流文化。此后中国新上台的权力集团虽然也偶有选择道家学说或者佛家学说作为主要文化资源的,但是,绝大多数统治集团都是把儒家学说作为治国治人治心的不二法门。在西方列强用铁舰铁炮打开中国国门时,中国最基本的教育资源就是体现儒家学说特征和官方意识形态精髓的“四书五经”。

随着外国势力的介入越来越深,中国社会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可是权力集团反应迟钝,不知道也不愿意在政治、社会、文化教育等等方面变法图新。中国一代代知识分子对这种社会局面十分焦虑,不断提出各种批评和建议,以期促成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清末严复是近代史上最为优秀的思想家之一,他曾从文化战略的高度对中国教育资源的守旧、单一和科举的陈腐进行了激烈的批评。

一个国家的未来前途就蕴含在当下的学风之中,而中国的学风几乎自古以来就是背对现实、凌空蹈虚的,于经世致用颇不适应。严复指出:“且中土之学,必求古训。古人之非,既不能明,即古人之是,亦不知其所以是。记诵词章既已误,训诂注疏又甚拘,江河日下,以至于今日之经义八股,则适足以破坏人材,复何民智之开之与有耶?且也六七龄童子入学,脑气未坚,即教以穷玄极眇之文字,事资强记,何裨灵襟!其中所恃以开濬神明者,不外区区对偶已耳。所以审核物理,辨析是非者,胥无有焉。以是为学,又何怪制科人十九鹘突于人情物理,转不若农工商贾之有时而当也。今之蒿目时事者,每致叹于中国读书人少;自我观之,如是教人,无宁学者少耳。”

这种学风的形成,跟国家规定儒家学说作为国家唯一意识形态,而且以此作为衡量、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密切相关。每个时代的学子都不得不在国家控制的社会空间中谋求发展,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人才标准和选拔制度,人们必定会按照这个人才标准和选拔制度的要求来建设自己。以上严复所批评的虚浮学风,就是由体现国家人才标准和选拔制度的“科举制度”造成的。所以严复对科举制度尤其是八股取士的考试制度也进行了激烈批评。“夫科举之事,为国求才也,劝人为学也。求才为学二者,皆必以有用为宗。而有用之效,征之富强;富强之基,本诸格致。不本格致,将无所往而不荒虚,所谓‘蒸砂千载,成饭无期’者矣。……八股取士,使天下消磨岁月于无用之地,堕坏志节于冥昧之中,长人虚骄,昏人神智,上不足以辅国家,下不足以资事畜。破坏人才,国随贫弱。此之不除,徒补苴罅漏,张皇幽渺,无益也,虽练军实、讲通商,亦无益也。何则?无人才,则之数事者,虽举亦废故也。舐糠及米,终致危亡而已。然则救之之道当何如?曰:痛除八股而大讲西学,则庶乎其有鸠耳。东海可以回流,吾言必不可易也。”

康有为也是那个时代最有洞察力的思想家之一,他在戊戌变法运动中对科举和八股的攻击几乎是个突破口。他把中国的积贫积弱、备受凌辱都跟科举和八股联系起来。他说:“然则中国之割地败兵也,非他为之,而八股致之也”;“惟今变法之道万千,而莫急于得人才,得才之道多端,莫急于改科举。今学校未成,科举之法未能骤废,则莫先于废八股矣。”他提出科举考试改考策论。待日后兴办学校,才废除科举。

学校教育应该以什么为楷模呢?当然是西方学校。“夫西人之于民,皆思教之而得其用,故自童幼至冠,教之以算数图史,天文地理,化光电重,内政外交之学,惟恐其民之不智。”

我们当代社会将一年一度的高考称之为指挥棒,这根指挥棒用来指挥什么?当然是指挥教育和学风。作为国家制度构成部分的教育制度,乃是受制于国家权力的一种文化存在。国家规定考什么,人们就会学什么。国家规定怎样考,人们就会怎样学。国家权力对于教育资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教育资源对于社会未来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严复、康有为等人正是深察这种文化奥秘,才将学风问题、教育资源问题以及科举制度问题,提高到国家盛衰、民族兴旺的高度来予以讨论,希望权力集团于此能够幡然醒悟,重新进行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的选择。

严复和康有为不但批评了教育现实的不合理,还明确指出了改造的方向,那就是本着务实精神,致力于西方的学习和研究,因为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模式,只能在西方势力的裹挟下,亦步亦趋地模仿西方社会的发展模式。这是一种别无选择的选择,几乎无法由自己的主观意志所主导的选择。既然如此,我们就必须尽早投向西方,以适应社会文化转型之需求。

像严复、康有为这样富于洞察力和责任心的思想家,中国近代史上代不乏人。

早在1861年,冯桂芬就写作了《采西学议》,主张在与外国交往比较集中的沿海地区,设立翻译机构,选拔十五岁以下的聪慧儿童予以教育,“聘西人课以诸国语言文字,又聘内地名师,课以经史等学,兼习算学(注:一切西学皆从算学出,西人十岁外无人不学算,今欲采西学,自不可不学算)”。他说,由算学起步,可以掌握轮船火器以及各种制造业,还可以厘定历法。

正如冯桂芬所说,“通市二十年来,彼酋之习我语言文字者甚多;其尤者能读我经史,于我朝章、吏治、舆地、民情,类能言之;而我都护以下之于彼国则懵然无知,相形之下,能无愧乎?”这种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使得中国在中西交往中,处处被动,最后处处失败,此种教训,至为严重。

所以,郑观应在1862年提出,“夫通习西语西文,例所不能禁,亦势所不可少。

与其使市井无赖独能之,不若使读书明理之人共能之。”冯桂芬和郑观应的主张,都是必须将西学引入中国教育资源之中,中国教育必须同时采用中西两种文化资源。虽然他们的主张还停留在设立专门的语言机构(同文馆即是外语学习机构)来处理西学,还没有明确提出在中国的主流教育中全面引入西学资源,但是,这种主流体制之外的语言机构也是官办机构,深植于主流体制之中,它之成为主流教育的一部分,只是有待时间而已。所以,他们采用西学进入教育资源之中的主张,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至于他们的目标看样子很低,则可能是基于策略(目标太高会招来更强烈的反对),而不是基于认识上的局限。

时间进展到1896年,梁启超写作《变法通议》的时代,经历了甲午战败之剧痛的中国知识分子,于中国教育之改造,心态更加急迫,思路更加清晰,全面引入西学的主张更加彻底。《变法通议》是当时通晓时务的、具有强烈现实感的知识分子的一份有代表性的文化战略宣言,虽然在结构上,这个宣言涉及政治、民族关系、人事、货币等社会各个领域的革故鼎新,但是其主要篇幅都在讨论文化教育的改造。所以,将《变法通议》看作近代史上第一个中国文化发展战略规划方案,似乎比较如实。

《变法通议》强调教育为立国之本,为强国之术。因此,必须引进西学,广开学堂,集中财力培养人才。“今国家不欲自强则已,苟欲自强,则悠悠万事,惟此(指集中国家财力办教育)为大,虽百举未遑,犹先图之。”

可是,清政府对于在教育体制中引入西学资源的重要意义一直甚为蒙昧,中国教育的基本面貌依然被科举考试所拘囿。学子们即使在官办的同文馆毕业,他们依然得不到体制的认可和重视。他们往往在社会上游荡奔波十多年还无法安身立命,“上不足以尽所学,下不足以救饥寒”,一副穷困潦倒的模样,谁也不愿意步他们的后尘。如果不从考试制度和人事制度上做出重大调整,洋务学堂难于拥有社会空间。

因此,梁启超认为,“欲兴学校,养人才,以强中国,惟变科举为第一义。”科举制度是中国奉行千年的基本政治制度的一部分,要对此作出变革,需要非同一般的大气魄。但是,制度乃为时势所设,既然时势有了重大变化,科举的变革乃无可逃避。

梁启超就科举制度变革提出了上策、中策、下策三种模式。

上策包含国家对学制的厘定,按照西方模式兴办小学、中学、大学,大学毕业之后还可以择优送到外国留学。这些学子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可以比照进士、举人、秀才的等序厘定。这是对中国教育制度和官吏制度全面改革的举措。学制既经改造,科举自然不再存在,教育资源自然也不再限于四书五经,而可以将中学西学烩于一炉。如此,中国文化和中国教育都将从灭亡的深渊中振拔起来,中国也将巍然挺立于世界。

所谓中策,即放弃对学校制度的改变,但要对科举考试制度进行重大调整。在通常考试科目帖括之外,增加如下既照顾传统、又适用于时务的考试科目:经学、算学、外语、法学、外交和国际关系、礼学、技艺、医学、教育学、兵法等。这些学科,远比传统的科举丰富。如果说帖括一科可能只能选拔一些腐儒,其他各科所选则都具有较多文化、学术、科学、技艺含量,充分体现了经世致用精神,可致富国强兵之效果。

除此之外,还可以广开思路,多途径取士。或特诏举试,或按省附考,给予出身,示以荣途。“着书可以入翰林,上策可以蒙召见。”倘可如此,“则岩穴之间,乡邑之内,与夫西学诸馆,及出洋学习之学生,皆可因此以自达。其未有成就者,亦可以益厉于实学,以为天下用,则其事甚顺,而其效亦甚捷”。

所谓下策,“一仍今日取士之法,而略变其取士之具”。也就是学校制度和考试制度不变,但是考试内容有新的要求。童子试必须增加“中外政治得失、时务要事、算法、格致”等考试内容。“乡会试必三场并重,第一场试四书文、五经文、试帖各一首;第二场试中外史学三首,专问历代五洲治乱存亡之故;第三场试天算、地舆、声光、化电,农、矿、商、兵等专门,听人自择一门,分题试之,各三首。殿试一依汉策贤良故事,专问当世之务,对策者不拘格式,不论楷法。”中策的考试内容中,有经学、算学、外语、法学、外交和国际关系、礼学、技艺、医学、教育学、兵法,其中除了传统文化外,还包括了西学中的社会科学和科技。下策的考试内容,没有西学中的社会科学,但是强调了中外政治得失、时务要事,然后将与时务相关的科技内容和军事内容悉数列入。这里的上中下三策,并不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补充。若行上策,全面变革教育制度、课程设置、教育资源配置,那就必定会涉及中策、下策的内容。倘若推行下策,这些教育资源的改变,事实上必定会促进教育制度的全面变革。

同类推荐
  • 兰州历史文化:书画碑刻

    兰州历史文化:书画碑刻

    “历史沿革”生动介绍了兰州如何从远古蛮荒时代发展成为雄居大河之滨的“黄河之都”:“革命星火”描述了星火燃烧的岁月,兰州的革命先烈的大义凛然,革命斗争的曲折残酷,令后辈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历史名人”介绍了兰州地区的杰出才俊,黄河之都不仅人杰地灵,而且藏龙卧虎;“文物名胜”尽悉兰州的大地珍藏,兰州的史籍非常丰富;兰州虽处偏僻的大西北,却孕育着较为发达的士人文化,那些才高八斗的士子们,演绎了一段段凄美厚重而又委婉动人的传奇故事;更能体味到那种相袭久远的古朴民风将为人们装点展示出一个色彩缤纷的未来。
  • 好莱坞的强权文化

    好莱坞的强权文化

    《好莱坞的强权文化》一书披露了好莱坞电影业同美国国防部、中央情报局和大牌军火承包商之间的密切联系。作者阿尔福特在书中分析探讨了近年来拍摄制作的100多部各种类型影片,向我们表明有些貌似开明的影片,如《夺金三王》、《卢旺达旅馆》,其实常常同美国军方插手拍摄制作过程的影片一样(如《黑鹰坠落》、《钢铁侠》和《变形金刚》),只不过是一些墨守成规、具有误导作用的影片。
  • 宁夏灯谜:1973—2012

    宁夏灯谜:1973—2012

    灯谜发展到现在,从内容、形式到载体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古老的传统文化获得了新的生命。各地的灯谜创作、灯谜猜射和各种形式的灯谜活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了许多发展和创新。
  • 性感:一种文化解释

    性感:一种文化解释

    本书内容包括:性感,何为性感?:性感是一种欲望的表达、头发乱了、什么是男人的性感?不平等的性感、和老公一起看美女、财物与祸水:男性中心社会里的女性。无处不在的性感——商业与风化;无处不在的性感——出版中的性;无处不在的性感——色情文艺;无处不在的性感——性感的药物;性爱与革命;让我们享受健康、坦荡、明快的性。
  • 甘肃少数民族风俗文化

    甘肃少数民族风俗文化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接处,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杂居的地方,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甘肃历史悠久,,地形复杂,民族文化丰富,风俗独特。
热门推荐
  • 冥界首席执行官

    冥界首席执行官

    微信摇一摇,咦?升官了?还是冥界的官!小鬼:大王,慈禧和袁世凯又打起来了。---来人,拖出去化了!小鬼:大王,珍妃娘娘闹自尽呢。---莫事莫事,本王这就穿越过去,给她平反。小鬼:大王,貂蝉吵着要见吕布!---这件事嘛?那个小布啊,你愿意见她么?小鬼:大王,武则天吵着要重阳。---烦不烦啊,拍晕!左边是展昭,右边是吕布,手握月光宝盒,忙着穿越上下五千年-----PS:每晚八点左右更新
  • 心瞳幻境

    心瞳幻境

    幽幽花谷的神秘已醒,梅花梦境的誓言已碎,浴火重生的神话没有上演,凤凰逐天的传奇飘散如烟,记忆恍若那镜灵碎片,迷茫犹如那梦境谜团,似乎忘记了火域阳光的耀眼,迷失在梦与心的深渊,在他们倒下的那片土地上,在心灵伴随阳光来临之际,绽放了美丽的心瞳,洒遍了光芒满天,雪,那是心灵的至纯至善,耀,那是光芒的原点与明天。
  • 怀得上,生得下2

    怀得上,生得下2

    孕育,是一件神圣而又平凡的事情,也是一个充满了复杂因素的神秘过程,有太多的生命密码还没有破解,许多有关孕育的问题也应孕而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叶敦敏,继《怀得上,生得下》1之后,继续将那些你不知道的、想知道的、应该知道的医学知识一一道来,助你顺利完成怀孕生子这人生重要一课!十几年来,几千个宝宝在他的协助下健康地来到这个世界上。现在,他想帮助更多人。
  • 青春是一场刻骨铭心的梦

    青春是一场刻骨铭心的梦

    每个人都有一段荡气回肠的年少,每个人都有一段单纯的爱恋。初中毕业的赵凡回想着初中的点点滴滴,赵凡和她能否释怀,去追逐自己青春的梦。如火树银花般的爱恋最终能否实现。赵凡的人生究将如何把握。
  • 荒古绝域

    荒古绝域

    多年以后,再次踏上荒古之城陆北辰将会回想起年少时的奇遇与改变。或许无忧时的样子,是彼时哪位少年的最大庆幸……一个天资平凡的少年,肩负着儿时好友的期盼和人族复兴的夙愿开始了他的武者之路。奇迹、诡计,不断在他身上上演,在危难与阴谋、爱恨与情仇的纠缠之中不断变强,从年少的懵懂无知成长到沉稳坚定的峥嵘岁月......
  • 终极三国孙尚香的彼岸花

    终极三国孙尚香的彼岸花

    宇宙中有两种人,别误会,我说的不是男人跟女人,我说的是有特殊能力的异能行者跟没有特殊能力的普通人,我们称之为麻瓜。而在某个象限中,这里有十二个平行时空,在金时空,异能行者的的能力高低叫战力指数,铁时空叫异能指数,银时空叫武力指数,铜时空叫毁灭指数。故事就是发生在银时空,我们的女主角某天醒来突然变成银时空的孙尚香。
  • 妖与神的游戏

    妖与神的游戏

    太初鸿蒙混沌,以穷极推演九宙,功归始神。这九宙以下至上,由第九宇宙至第一宇宙,生灵实力层层递增,层层聚变!妖神大陆,便属于第八宇宙内浩瀚星辰中的一处荒遗。这天,在这偏远微渺的星体上,突然降临了一批异次元的不速之客……
  • 御气大陆之血色传说

    御气大陆之血色传说

    一个普普通通的少年保留生前记忆,投胎转世进入了御气大陆。怎奈家族被灭,他继承吸血鬼血脉踏上了复仇之路。
  • 化身恶狗

    化身恶狗

    姬二因意外附身一条黄毛土狗,从此开始见证影响整个大陆重大变更的历史事件,因宅男时期某些意淫思维作祟,立志在这个穿越的异世界里行梦想中的各种无法无天之事,从此化身恶狗。
  • 柔情女子暖心夫

    柔情女子暖心夫

    穿越了要提前说一声吧,我先把我的积蓄花了啊,整个容再穿也不迟啊,还有,能不能好好穿,下水道?没搞错吧!还能不能好好玩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