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2300000001

第1章 自序:三十年间有与无

于是,中华帝国大概是仅有的一种轴心文明,其中的知识分子(尽管他们确实属于高级团体)是这些文明基本框架的中心和半垄断团体,使中华帝国体系成为葛兰西式专一制的最好例证。但是,这种专一制同时又具有一些明显的、自相矛盾的特征。其中最重要的是,文化精英的活动与政治精英的活动之间的区别不那么明显,并缺乏自治的组织基础。他们的结构与那个任用了10%-20%文人总数的国家官僚制度的结构是一致的。除了一些学派或书院以外,他们没有自己的广泛组织,也没有自治组织与权力资源。仅在一个领域内,即教育领域,他们确实发展了一些自治组织与结构。然而,即使在这一领域,这些活动具体的特定作用也常常与政治——行政背景密切结合,并以之为导向,而与次级精英及处于权力范畴边缘的领袖人物们的活动相应地存在隔阂。

魏斐德的分析清楚表明,中国社会控制机制最为重要的因素,是各个中心城市之间、各派别、秘密社会以及各领导层之间,在思想上和结构上的薄弱关联,这种薄弱关联也体现在各精英团体之间。

——艾森斯塔德(ShmuelN.Eisenstadt)

《三十年间有与无》是应北京曹保印先生之邀为《新京报》写的一个专栏,原来说好每周一期,每期两千来字;由于今年事多,从今年3月开始,一直到现在也还没有登完,而文章是8月初就写好了的,想在奥运会这一最大的事开始前以“说小事”的形式结束有关这三十年间个人经历的叙述。

这三十年不仅是我个人生命发生转折的三十年,我们国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相信在这三十年间,每个人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都已变得面目全非,我也相信“吃饱饭”不再是一句天方夜谭式的笑话,因为它已根本不再是一个问题。

我住在上海,抬头向浦东望去,那里高楼林立,其密集程度与形状之各异,只是过去想象中的西方社会最发达地区才会有的景象,但是去了西方一看,才知高楼远非我们这样密集。

但我并没有多少想歌颂、想赞美的冲动。

在地铁里,年轻人觉得这一切都理所当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只有像我这样年龄的人,才小心翼翼地东张西望,知道这个国家正发生着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除了能看见的,还包括看不见的,除了自己能想通的,也包括完全想不通的。生活中的一切离梦想越来越近(上初中时读《科学家谈二十一世纪》都没有想到生活会变成这个样子),但又似乎离清醒时的目标、目的越来越远。

前面所引用的艾森斯塔德的两段话,是他为美国研究中国历史的专家魏斐德(SredericE.Wakeman)的《讲述中国历史》(TellingChinese History)所写的一篇“序言”。在魏斐德的书中,曾这样描述过“康乾盛世”:

到乾隆皇帝(1763-1796)统治后期,中华帝国的边界远较之前更为广阔:西部到达伊犁地区和俄国统治下的土耳其边界;西南到达喜马拉雅山脉以及印度边界。西藏亦在清朝的控制之下,朝鲜也一度成为中国影响范围内的一部分。……这是一个繁荣富裕的社会。这片土地上的农夫和老者们都心满意足,享受着田园般的生活。首都的宫殿里堆满了金银财宝和珍品,……景泰蓝、漆器、玉雕都是为皇帝而特制的,皇宫已被重新粉刷一新,整个大地呈现一片和平之态。……在中国历史上,有多少王朝能够宣称具有如此的影响力,且四处弥漫着一种心满意足与充足富有之势呢?其中最辉煌、最真切的表征非颐和园莫属。这一皇家园林就建在北京西面,靠近大明的墓冢。蜿蜒数十平方公里的建筑群令彼时之人炫目:假山以金色的树叶作为装饰,园林里满是摇曳多姿的树木,彩色岩石又以惊人的价格从世界各地运来,这种庄严宏伟的皇家园林为盛清之态作了最为适当的注释。

正因为18世纪的政治潮流乃皇权专制统治,因此文化上的造诣就要与皇帝自身的形象相匹配。通常我们认为清代是一个善于总结而非冒险探究的时代。它在文化上呈现的特点就是编撰大型类书和词典,而不是创作具有开创性的散文或者文风严谨的哲学着作。在康熙皇帝领导下,1711年,编成《佩文韵府》,……1716年具有权威性的《康熙字典》成书。……1782年第一套共三万六千卷的《四库全书》抄完并呈进乾隆帝,此乃一座适宜的文化丰碑。

但很多人都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即大规模地从中国私家藏书中遴选图书,乃为清朝当局审查图书内容提供了一个契机。

事实上,乾隆帝自己就曾投入相当精力以清除有明一代忠臣与个人着述中的反满情绪。与之相比,也许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的文人学士的才能都笼罩在这种编撰目录、书籍题解的金字塔下。

康熙帝有意识地通过编撰工程,诱使归隐的学者从对政治的隐退中抽身出来,由此获得他们对于新朝代的支持。

请原谅我引用了这么长的材料,引用的目的,是因为欣逢盛世,文人学士大约能做的都差不多,能听到、能看到的景象也差不多,而且由于现代工业和传媒事业的发达,我们能为我们“四处弥漫着一种心满意足与充足富有之势”作为适当注释的地方就更多、更辉煌了。

但我们又都知道这是一个很奇怪的时代,至少对我们这代人来说,一些可怕的记忆阴影依旧时隐时现;而且在腐败多了但并不那么残酷、怨言尖刻了却又多了些宽容的整体气氛下,我们作为个人,恐怕最主要的还是要重新认识我们自己,重新认识我们这个时代;这种重新认识不是在铺天盖地的自我恭维与赞美中进行的,它应该认真清理一下三十年前的幻想,想想在这三十年间,我们有多少设想、多少理论、多少描述、多少“假如”,想想为什么这一切都是空想,想想今天的一切为什么不仅连失败者感到吃惊,就连成功者也如一场大梦醒来就变成了这个样子般地感到惊愕。

我真的一点也没有记下这三十年历史轨迹的意思,一点也没有,我只想在日记中寻找那些让我自己感到不可理解的思想与情感轨迹,以便从反面为偶然性作一点佐证,就是说,我之所以这样写三十年,纯粹与我个人的偶然性因素有关。

我把这种偶然性理解为某种气质上的或哲学自身的特有功能。

《三十年间有与无》,“有”与“无”是两个哲学范畴,就如也有人把萨特的《存在与虚无》翻译成《有与无》一样。“有”就是现象,就是表象,就是显现。总之,总有个什么东西让我们看到了、感受到了。萨特在写他的《存在与虚无》时一开始就要讨论“有的现象与现象的有”。没有人会不承认“有的现象”,但我们又并不满足于“现象的有”。我们知道在“现象的有”“后面”还有我们所看不见、感受不到的“有”。今天的我们已经不习惯用“本质”这个概念了,因为本质就在现象之中,但我们依旧可以把两者区分开来,就如我们从那些意在让别人观瞻的现象中,就知道它实际的目的是什么,从《佩文韵府》、《康熙字典》、《四库全书》的大型工程中就能揣测出它大概隐藏着怎样的目的。在这一意义上,“有”也就是我们看到了什么,你有没有看到了什么的意思;“无”自然也就意味着我们在这三十年间没有得到的是什么,而且这始终未得到的东西又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甚至可以说是这一百多年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奋斗的东西。

有得必有失,天下没有只有得没有失的事;“有”就是“得”,“无”

就是“失”。这三十年,我们得到了那么多,可失去的是什么?什么是我们能看见的,什么又是我们看不见的?什么是眼下的,什么又是未来的?我们的后代会怎样评价这三十年?会怎样评价我们?或者,我们到底应该经过这三十年千载难遇的机会,给我们的后代留下些什么精神上或制度上的遗产?

我并不认为这仅仅指的是民主、自由、法制之类的东西。在我们这个有着如此强烈的政治色彩和如此强大的政治运作功能的社会里,我们所感到最匮乏的恰恰是政治(我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叫《寻找政治》)。社会乃至国家几乎成了一个和我们无关的存在,我们无法投身其中发表自己的看法,无法展开认真的讨论,只能以“贫嘴”的方式来淡化、来搞笑,来让人无所适从。中国历史上有过国体、政体的激烈辩论,其实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是必须在公众环境中讨论公众利益、公众幸福的问题。无论如何,只有公众利益才是我们的真正目的;但这种利益到底是什么?如何体现?是一个需要公众讨论的问题。

汉娜·阿伦特在《论革命》一书中曾这样评论过那些以启蒙思想武装了人们的头脑并为革命制定了原则的哲学家们,她说,这些人被称为哲学家是误导了大家,因为他们对于哲学史的意义微不足道,他们的哲学贡献也无法与17、18世纪的哲学家们相比肩,“然而,他们在革命的语境中举足轻重。它在于这样一个事实:他们使用自由一词时,侧重于公共自由,这是新的,此前几乎不为人知。这就意味着,他们通过自由所理解的东西,与奥古斯丁以来哲学家们认识和讨论的自由思想和自由意志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的公共自由,不是人们从世界的压力中随心所欲地逃遁返回到内心领域,也不是让意志在两可中进行选择的liberumarbitrium(任意的自由)。对他们来说,自由只能存在于公共中;它是实实在在的、世界的现实,它是人所创造、人所享受的东西,而不是一种天赋、一种才能,它是人造的公共空间或集市,古人视之为自由呈现并得以让所有人都看见的地方”。

我说这些话是想对我的《2008:只说小事》一文作一点补充:2008年的“大事”其实太多了,多到让人目不暇接的地步。所谓“大事”,总是与公众利益、公共事务有关的事。不说奥运了,单说汶川地震。地震中让人感动的事也太多太多,但有一点特别显眼,这就是忽然有了一个“公共空间或集市”出现在几乎所有的人面前:你愿意怎么行动就怎么行动,至少在最初,没有人安排,没有人指挥,也没有人管理,每个人都把自己与完全陌生的别人联系在一起,主动投身到这一人为、人造的“公共空间或集市”之中。我曾与四川大学的刘莘教授聊过当时的情景。他说,你想想,地动山摇,瓢泼大雨,没有人组织安排,没有警察指挥交通,更没有红绿灯,但成百上千辆出租车都奔向了同一个地方:都江堰。道路之崎岖,危险之大早已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但这也正是那些有着非凡胆量和高超技艺的人表现自己的时候。他说他就亲眼看见了那些人的过人表现,可以让你目瞪口呆。

为什么会有如此的表现?可以讲出许许多多的理由,冠冕堂皇的也好,不那么冠冕堂皇的也好,人的本性也好,多年接受的教育也好,都有理由,但有一点不可否认,就是那种自由自在的快感。在危难与艰险中、在抢救与奋争中,人忽然获得了一种空前释放的快感,这是一个让我们很感兴趣的话题。

我说这些,只是想表明,这次地震,终于有了一个“公共空间或集市”让人们在里面自由驰骋;高度自觉的行为与自动构成的组织与秩序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设想,如果这个“公共空间或集市”是思想领域,那又会有多少“有着非凡胆量和高超技艺的人”得到了自我表暡美畅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107页。

现的机会,我们在精神状态上所发生的变化会比奥运、神七更令世人惊讶!

有人会说,今天的网络世界就已经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世界;是的,但这个世界越繁荣发达,我们正式的、本可以严肃讨论的话题也就越贫乏苍白,我们的知识分子群体也就越因无法正面交流而四分五裂。

分裂是正常的,也是好事,只是应该发生在明处,发生在一个“古人视之为自由呈现并得以让所有人都看见的地方”。

法的存在,不过就是为了维护或保护这样一个“公共空间或集市”的存在与秩序而已。

当2008年即将过去,当十七届三中全会也开过了,当全球正处于某种我们也许永远也明白不了的经济危机中,当教育领域里的问题丛生,当价值秩序混乱,我们也似乎想摸到过河的石头(河水是越来越深了)时,这样一个“公共空间或集市”的出现也许可以理解为“应运而生”的“晚产儿”——但愿它不再是一个梦想,而能真正成长、成熟起来。

同类推荐
  • 三十年间有与无

    三十年间有与无

    无论是事件还是事情,哪怕就发生在眼前,大家也不会有一个共同的认可,甚至就连这件事是否“真的发生了”也会众说纷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如何记录过去?也许只能以散文的方式在记忆中描述自己的意识现象。这就是我更多的灵感主要来自于小说、电影、诗歌、绘画、音乐的一个内在原因;也许只有当时的某种情绪性的感受才最为真切,因为我相信我所记述的只是我个人的历史——最好是能折射出时代中某种普遍性的东西,这就需要某种对历史的理解与解释。
  • 国际政治学新论

    国际政治学新论

    本书以简洁的语言,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国际政治学的最基本范畴和最基本原理,分析了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和外交政策等的含义和特点,阐明了国际政治中的基本行为准则以及行为主体相互作用的条件和方式,探讨了国际政治体系及其基本格局的演变与发展趋势,最后论述了战争与和平、全球化与现代化等国际政治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本书适宜于作为高等院校国际政治学、国际关系学、政治学和行政学等相关专业的本科教材及研究生参考用书。
  • 新中国行政体制的初创:周恩来与中央政府筹建管理述论

    新中国行政体制的初创:周恩来与中央政府筹建管理述论

    本书全面考察了新中国中央行政体制创建和发展的历史,深入探讨了周恩来精心组建、调整和管理新中国第一至五届中央政府的过程。本书分为上下两部,上部重点研究从新中国创建之初到20世纪70年代中央政府筹组、运转和根据形势需要不断调整的风雨历程,以及周恩来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下部深入研究了周恩来在长期领导政府工作中形成的先进管理理念、科学的行政方式、独特的行政风格,以及杰出的人才观和廉政建设思想。本书对我们全面了解新中国中央行政体制的初创与沿革,传承周恩来卓越的管理思想与优秀的工作作风,对我们搞好今日政治体制和行政机构改革有深刻的启迪。
  • 官德修养读本

    官德修养读本

    本书是根据国家推出的《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的基本精神编写而成的。其中参考了众多专家、学者和各级领导者关于道德建设和官德教育的精典论述,并结合诸多实际案例和中国传统优秀的道德思想进行分析,为公务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和官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和事业观,秉承忠于国家、服务人民、恪尽职守、公正廉洁的执政理念,提供了多视角深入、多层次架构、全方位汇览的放射性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在提高思想、加深认识、匡正观念、涵养道德和提升理论水平方面具有十分明确的指导作用和教育意义。
  • 党的优秀儿女

    党的优秀儿女

    林祥谦(1892—1923年),福建闽侯人,“二七”大罢工领导人之一,中国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1923年2月7日,林祥谦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时年31岁。
热门推荐
  • 回档九九

    回档九九

    老天爷给了杨浩一个逆袭的机会。婚姻不和、事业不顺、家庭不睦的‘三不’青年回到1999年的高中时代。曾经的遗憾必须弥补,曾经的梦想必须实现!且看杨浩如何完成人生跨越,活出别样的精彩!回档九九,回炉人生!
  • 王源请给我爱的解药

    王源请给我爱的解药

    “你为什么要骗我?只是因为我伤害了她吗?”王源“是!是又怎样!我们回不去了,而且我从来没有爱过你!”林夏“从来没有爱过你,没有爱过你!爱过你……”这句话在王源头脑里徘徊这…………亲们喜欢就收藏,收藏,票票,评论,评分,我都要!!谢谢啦!
  • 破界源主

    破界源主

    全能屌丝拿着万能之匙,废物与天才只在一念间。
  • 冷王的逍遥医妃

    冷王的逍遥医妃

    她一朝旅途探险,意外死亡。竟重获新生,成为五岁小女娃!然,摔得不成人形,重生的她几乎二次死亡。得高人所救,习武学医……十年后,她风华毕现,聚钱集势,只因她有了想要守护的人。然而,她喜低调爱逍遥,她说:“既然避不了,那就让她做个大隐隐于市的隐士,江湖逍遥。”他,冷面暖心;他,面若春风却心冷如寒冬;他,邪魅诡异,却冷心冷情;他,侠肝仪胆,热情似火。他们,个个人中之龙,然而,这几人痴恋于她,她将如何抉择?何去何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梦似雾

    梦似雾

    现代几位神,当有一天,他们的记忆恢复,重回神域,开始诸神的黄昏,黑龙的逃脱,世界树的枯萎,一切,会怎样!
  • 火影之智能系统

    火影之智能系统

    话先说在前面,这是:种田文!不喜勿进,出门左拐右拐随便。月隐:“卧槽!我这个不是尘遁啊!只是个炸弹而已啊!你不要来找我啊!”土影指着灵魂炸弹爆炸后的地面:“这种痕迹怎么可能不是尘遁?你给我站住!你哪里学会的尘遁!”月隐:“卧槽!怎么你又来追我!”小南:“你是从哪里学会我的招式的?给我站住!说清楚!”……原本三好少年月隐在与三位好友在回家的路上发生意外掉下山崖。原本以为自己死定了,可没多久后月隐既然清醒了过来?还发现自己穿越到了火影忍者的世界?还莫名拥有一个智能系统?从而得到了许多“特殊招式”。他将要如何凭借系统在这个死亡率爆表的世界中存活下来呢?他还能否回到原来的世界?找到自己的三位好友呢?
  • 义天圣灵

    义天圣灵

    一名捍卫正道的人,一名毁灭一切的神,当两者相遇会怎样?
  • 复仇:嫡女争冠

    复仇:嫡女争冠

    原本只属于她的一切,却在一夜之间都发生了改变!她,任人欺辱,本以为永远抬不起头直到那一天,她,要复仇!不能再这么懦弱也因此赢得了几位少男的倾心
  • 双面老公宠上天

    双面老公宠上天

    五百万,她主动卖身给了那个男人。她抗拒而且讨厌,但却无可奈何。她无时无刻不想脱离男人的掌控;玩弄,诋毁,甚至威胁……一次又一次的刁难;“女人,你的珠宝设计不合格!”最后这个恶魔却说,“女人,这款珠宝,专为你打造!戴上它,跟我结婚!”霸道如斯,邪魅的眸子里,却温柔似水。
  • 春眠已觉晓

    春眠已觉晓

    故事的开头总是不尽人意,每个开头都伴随着些许痛苦,些许伤痕累累、疲惫不堪的身心。泪与苦不是一个男孩应该说的话,但是不是每个男孩子都能够接受如此残酷的现实,不是每个男孩子都应该承受这种伤痛,不是每个男孩子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如果你有这样的经历,如果你想了解这样的经历,如果你想知晓别人的痛苦,你可以尝试来看看这篇关于泪与苦的故事。可能它不够美好,不够惊险,不够有趣,不过我相信你能够喜欢,相信他会是我们大家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