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2200000029

第29章 哈耶克关于自由的研究(2)

在1936年发表的《经济学与知识》中,哈耶克明确提出了被经济学界视为哈耶克最具原创力的问题,即基于“劳动分工”之上的“知识分工”问题。哈耶克所谓的知识分工是指“我们必须运用的有关各种情势的知识,从来就不是以一种集中的且整合的形式存在的,而仅仅是作为所有彼此独立的个人所掌握的不完全的而且常常是相互矛盾的分散知识而存在的。”

知识的这种分立性的意义在于:我们必须采用基于个人自由的非集权化制度模式才能使这种分散化的知识得到更好地运用。由于每个人都掌握着有可能极具助益的独一无二的信息,“只有当立基于这种信息的决策是由每个个人做出的或者是经由他的积极合作而做出的时候,这种信息才能得到运用。”

为使个人决策成为可能,必须以制度化的方式保障个人自由;“正是由于自由意味着对直接可知个人努力之措施的否弃,一个自由社会所能使用的知识才会远较最明智的统治者的心智所能想象者为多”。

在哈耶克看来,最能体现这种模式的就是他所极力辩护的市场模式,而此模式的对立面即计划经济模式的错误正在于其在知识论上预设了一个全知全能的“中央机构”。知识的分立性决定了我们只能把决策交给熟悉那些特定情势的分立个体,“我们根本就不能指望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得到解决:先把是由这样的知识都传递给某个中央机构,并在这个机构整合了所有这类知识以后再发布命令。”从另一方面看,计划经济模式必然要求权力的高度集中,进而在根本上威胁到个人自由的实现:计划模式“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必须建立起前所未有的巨大权力”,以使整个社会服务于特定的目标,而“个人自由是和整个社会都必须完全地、永久地从属于某个单一目的至上性这一观念水火不容的。”

第二,知识的默会性决定了知识传播的局限性,也为立基于个人自由的个体自主性和创造性提供了文化依据。

哈耶克的“默会知识”是借用吉尔伯特·赖尔所谓“知道如何”和迈克·博兰尼的默会知识观而形成的。简言之,“默会”是指“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其所强调的是知道对象的方式(know how),而不是陈述知道对象的能力(know that);正如哈耶克借用赖尔的观点所指出的,“知道如何”(know how)存在于根据规则行事的方式之中,而就这些规则而言,人们虽说可能有能力发现它们,但却不用为了遵循它们而必须有能力去陈述它们。在《规则,认知和可知性》一文中,哈耶克以言说者、骑自行车者、手艺人、滑雪者等作为范例,以说明行动者在知道如何方面的“知”但同时在知道那个(knowthat)方面的“无知”;正如哈耶克所指出的,“我们将视作出发点的最为显着的现象事例,乃是小孩以符合语法规则和习惯语的方式运用语言的能力,然而这些语法规则和习惯语则是他们所完全不意识的”。

哈耶克列举这些范例的深刻含义在于: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有许多现象是个人行动者无从阐明、并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的;换言之,“这些技术的特征就是我们通常无力明确(以语言方式)陈述其间所隐含的行事方式”。

就这种默会知识而言,行动者并不需要“有意识”的获取就已经拥有了它,因为他们在和学习的过程中已经掌握了在社会中生活和遵循社会行为规则的技术。哈耶克将此种现象归结为默会知识与感觉秩序之间的内在关系;而这种内在联系表明:人之心智本身乃是一种社会和文化构成的产物,它无力使自身与那些使它进行分类的规则相分离;换言之,心智的构成性规则始终高于对心智本身的理解,也因此它“绝不能充分解释其本身的运作”。

这种默会知识为人们在各种情形中行事提供了一种一以贯之的指导,但它却是独立于理性之外,并通过学习和阐释的经验、最基本的是通过那种由诸如家庭这类制度传承下来的文化传统所提供的。也就是说,这种“知道如何”的默会知识并不是由形式制度储存和传播的,而是隐含于社会的非正式的制度网络之中的(in fo rmalinstitu tiona lne twork),而处于这种网络核心位置的便是人们遵循但并不知道其结果的一般社会行为规则。

另一方面,虽说这种“知道如何”的默会知识隐含于文化传统之中,但文化传统并不决定默会知识的具体内容,因为由个人拥有的默会知识是一种高度个人化的知识,或者说它是相当依附于“知道者”本人的;这种知识所反映的是作为一个人感觉的他个人所处的环境,而这种反映是独特的,从而也只在一个相当有限的程度上是可以传播的。

默会知识观的提出是哈耶克从“知”到“无知”知识观转换的一个承前启后阶段,它既使文化维度进入到哈耶克的知识论视野,也为人之“必然无知”的最后出场开辟了可能:由于我们的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是默会知识,由于我们所掌握的要比我们能陈述的多,而且由于调整我们行为和感觉的社会行为规则以及那些支配我们遵循规则的规则归根到底都处于阐释不及的状态,所以在某些情势下,我们就可能只拥有极为有限的知识甚或没有知识,也就是说我们是无知的。

第三,人的“必然无知”则在根本上为主张个人自由提供了人性基础和社会理论依据。在《自由秩序原理》中,哈耶克愈来愈强调无知的重要意义,而在不同形式的无知中,他所强调的是那种“必然无知”;正如哈耶克在《自由秩序原理》第二章开篇所指出的,“苏格拉底认为,承认我们的无知,乃是开智启慧之母。苏氏的此一名言对于我们理解和认识社会有着深刻的意义,甚至可以说是我们理解社会的首要条件;我们渐渐认识到,人对于诸多有助于实现其目标的力量往往处于必然的无知状态”。

对哈耶克来讲,知识在传统上一直是以标示人之理性的力量的方式而加以讨论的,而这一点在17世纪以笛卡儿等人为代表的法国唯理主义哲学中获得了最为充分的表达。但“明确知识”在数世纪中得到了无数学者的广泛关注,而无知却鲜有论及。

哈耶克认为,正是这样一个以科学主义为标榜的“理性时代”,通过掩盖无知的重要作用而误导了此后数代社会科学思想家,并且导致了政治上和知识上的两重不幸:“人对于文明运行所赖以为基的诸多因素往往处于不可避免的无知状态,然而这一基本事实却始终未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尽管以完全知识预设为基础而展开的关于道德问题或社会问题的讨论,作为一种初步的逻辑探究,偶尔也会起些作用,然而欲图用它们来解释真实世界,那么我们就必须承认,它们的作用实在是微乎其微。这里的根本问题乃在于这样一个‘实际困难’,即我们的知识在事实上远非完全。

科学家倾向于强调我们确知的东西,这可能是极为自然的事情;但是在社会领域中,却往往是那些并不为我们所知的东西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研究社会的过程中采取科学家那种强调已知之物的取向,很可能会导致极具误导性的结果。”

更为具体地说,按照哈耶克的观点,由这种“理性时代”导致的政治后果之所以是不幸的,乃是因为它致使一些人相信人之理性创造了社会,进而人也因此有能力依照其有意识的设计去改造和革新社会,甚至导引人们推行革命政治;而由它导致的知识后果之所以也是不幸的,乃是因为人因此而无法理解那些基于无知的社会行为规则和非正式制度的运作,以及这些规则和制度植根于其间的社会文化网络结构。

如果社会科学家意识不到与这种社会文化网络结构相勾连的人之“必然无知性”,那么他们就会趋向于夸大他们的心智能力,试图在完全认识的基础上采取干预措施以“规范”社会秩序,或者在根本无视社会理论内在限度的前提下对这种知识完全不及的社会日常生活进行所谓的“文化批判”,或者按照另一种经由审慎设计的社会秩序类型来改造既有的社会秩序。

“必然无知”这一深刻概念的提出为哈耶克自由主义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转折点,借此概念,哈耶克开始从行动者的无知角度主张自由;换言之,哈耶克对于自由正当性的主要论证所依据的是所有的行动者对于他们大多数目的和福利之实现所依凭的各种因素的必然无知。正如哈耶克指出的:“主张个人自由的依据,主要在于承认所有的人对于实现其目的及福利所赖以为基础的众多因素,都存有不可避免的无知……我们之所以需要自由,乃是因为我们经由学习而知道,我们可以从中期望获致实现我们诸多目标的机会。

正因为每个个人知之甚少,而且也因为我们甚少知道我们当中何者知道得最多,我们才相信,众多人士经由独立的和竞争的努力,能促使那些我们见到便会需要的东西的出现”;“个人自由之所以如此重要的终极原因,乃是人们对于大多数决定所有其他人的行为的情势存在着不可避免的无知,而这些其他人的行为则是我们得以不断从中获得助益的渊源。”

因此,从根本上讲,“增进自由的所有制度都是适应无知这个基本事实的产物”。

同类推荐
  • 哈耶克法律哲学

    哈耶克法律哲学

    对我来说,最富启示性的发现之一就是,越趋近西方,亦即越趋近自由制度依然比较稳固、信奉自由信念的人数依旧相对众多的国家。那里的人们越不真正准备对他们自己的信念进行重新考察,越倾向于作出让步或进行妥协,也越倾向于把某种他们所知道的自由社会的偶然历史形态视作一种终极标准。另一方面,我也发现,在那些直接经历过全权式政制(a totalitarian regime)的国家抑或在那些类似全权式政制的国家中,只有为数极少的人从这种经验中更为明确地认识到了自由社会赖以实现的条件和自由社会的价值。
  •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

    为了加强公路的建设和管理,促进公路事业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制定本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

    为了调整海上运输关系、船舶关系,维护当事人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海上运输和经济贸易的发展,制定本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热门推荐
  • 网游之魔音幻想

    网游之魔音幻想

    有一天我低下了头,问着自己,我为什么而生,为什么而死。抬头之后我看见了,也明白了。苍老的面孔……——作者签名
  • 腹黑娇妻太磨人

    腹黑娇妻太磨人

    (本文是坑。新书已发布,希望大家能支持。)风流兮只想安安静静地修炼,然后上天入地,肆无忌惮。打定了主意要孑然一身,只是身后这个男人难缠的很,杀人他递刀,花钱他也掏,还时不时的要抱抱。她暗叹一声,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到头。男子对此呵呵一笑,永生永世都别想结束。
  • 锦堂归燕

    锦堂归燕

    身为丞相嫡女,襁褓中就被换到市井苦苦求生。好容易认主归宗,却陷入绵绵不绝的内宅争斗中。她想和睦姊妹,孝顺长辈,好好的过自己的小日子,可极品们一个个都不想让她如愿!所以她认清现实!想要过得好,宅斗谋划少不了!斗白莲,虐绿茶,一手烂牌也能玩逆天。只是——“那个奸臣,别以为收买了我的胃,我就会承包你!”厉害了我的王爷,您这么打的过番邦,害的了忠良,还下得了厨房,家里人知道吗?
  • 终极教师

    终极教师

    方炎原是太极世家传人,因为不堪忍受一个野蛮女人的暴力欺负而翘家逃跑,弃武从文成为一所私立学校的高中语文老师。于是,一个传奇教师就此诞生!
  • 喜欢你怎么办

    喜欢你怎么办

    丁珰想着,现在的局势是三个男人让她选择.一个是初恋男友孟平溪找她复合,另一个是从初二开始追她到大学的胡琚贤,还有一个就是她从初二追到大学的何宇.她该选择放弃追求与初恋男友复合或接受胡琚贤的宠爱,还是坚持追求何宇?青春的爱情,真难懂,丁珰只能仰天长叹“不要看本宝宝情商低就欺负宝宝!!!”
  • 难吟两相错

    难吟两相错

    火红火红的花朵大批大批的开着,每一株花都非常奇特,有花不见叶,叶生不见花,生生世世,花叶两相交错,这是接引之花,亦是魂断之处,长长黄泉路,这是唯一的风景与色彩,血色的温柔......衣袂翩飞,长风恣意席卷,绿叶白涛,汹涌翻滚,双双对视的璧人,横卧,相拥。突如其来的爱怜,顺势袭来,燥热全身,阿毓直勾勾的凝视着花樱,呆呆的,落叶细碎的斑驳轻轻的打在她的面庞,微风过后,发梢轻摇,她竟在偷笑,来不及多想,阿毓含着她温润的唇,叶子上的梅子酒滴滴滚下,沿着干涸的躯干,寸寸侵蚀,愈是疼痛,愈加缠绵,一次次,一遍遍,蔓延全身,直至他柔和的面庞清晰而来......
  • 凰惊天:九凤裂苍穹

    凰惊天:九凤裂苍穹

    谁说女子不如男?我言须眉哪堪巾帼比!侥幸逃脱鼎炉之命,踏足这五彩缤纷的修仙世界。遨游虚空,凌空天下。且看烟云姬如何在这肉弱强食的修真世界,成就前所未有的女帝之路。
  • 人界散仙

    人界散仙

    北国第一修士韩啸天,拥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叱咤整个北国修仙界,可有一天却突然消失。这其中究竟发生了哪些事情,其后又发生了哪些事情,至于他最后是否能得道飞升,且听门主大人细细道来。
  • 情是蛊毒

    情是蛊毒

    情是蛊毒,我却甘之如饴,明知对你感情是没有结果的,我仍然想去尝试
  • 一符在手

    一符在手

    他天生傲魂,偶然间得到符道传承,一路披荆斩棘,闻仙而来。他注定要踏上巅峰。他不允许任何人站在他的头顶。在这个群雄逐鹿的时代,且看谁主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