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0300000045

第45章 道家的科学探索(2)

其实,自然界意义上的“自然”,道家也十分关注。拿“道法自然”这句话来说,学界通常认为“自然”是道本身,或把自然当成道的属性。不过,“道法自然”还可以解读为“道法万物之自然”,因为道具有“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玄德,所以道效法万物的自然,正是道为天下贵的原因所在。老子在阐述道“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特性时,其原型当是自然界的四时流转和日出日落的轨迹。因此,“自然”也内含有“自然界”的意思。阮籍在《达庄论》中指出:“天地生于自然,万物生于天地。自然者无外,故天地名焉。天地者有内,故万物生焉。当其无外,谁谓异乎?当其有内,谁谓殊乎?”古代的自然界是包含天地在内的客观世界,万物所在的一切空间都可归属于自然界的范围。

庄子学派有言:“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庄子·达生》),且“天地者,形之大者也”(《庄子·则阳》)。天地是自然的指称,因为“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王弼《老子注》)。

二、“以道观之”与“涤除玄览”的科学方法

在探索自然的问题上,道家不仅形成了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而且建立了独特的科学方法,这就是“以道观之”和“涤除玄览”。

(一)“以道观之”

道家注意到自然的复杂多样性。为了确保自己不会背道而驰,道家努力防止“以我观之”,并坚持“以道观之”。这就是努力防止自我感情的影响,争取做到公正、无私地看待世界。这种追求价值中立的精神,如同巴伯所说的,“它是实现完满理性的手段和条件……它能扩大理性实践的范围及其威力”。

因为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只有保持中立性,才能做出更为客观和准确的理解20世纪90年代在荆门郭店发现的竹简,其中有公元前300年左右抄写的《老子》和描述。庄子学派早就注意到个体的局限,所以为了把握大道,努力寻求超越自我。这种思想类似于科学的创新精神。《庄子·秋水》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井底之蛙不可以跟它谈大海之广阔,因为它受了地域(空间)的限制;夏天的虫子不可以跟它谈冬天冰冻严寒之事,因为它受了时间的困蔽;偏执的人不可以跟他谈圆融的大道,因为他为教育的范围所束缚。自我又何尝不可能是井底之蛙、夏天之虫、偏执之人呢?

为了得道,就必须不断超越时空和自我成见(已知的知识),这是老子为什么提出“绝圣弃智”、“绝巧弃利”、“绝仁弃义”、“绝学无忧”的原因所在。《庄子·秋水》篇接着说:“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是故大知观于远近,故小而不寡,大而不多,知量无穷。计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以其至小,求穷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事物在数量上是无穷尽的,时间又是没有停止的,得失等的区分是不一定的,并且不是终始不变的。所以大智慧的人远近皆观照不遗漏,小的不以为少,大的不为以多,因为多少、大小是相对的,何况人所知道的永远比不上已经知道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万物知识领域,常常会迷茫而无所得。故而,人在认知世界的时候不可以固执的观念如大小、多少、贵贱来看待万物,应当时刻注意放下已知,运用变化的眼光来接受新事物。《庄子·秋水》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

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知天地之为稊米也,知毫末之为丘山也,则差数睹矣。以功观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则万物莫不有;因其所无而无之,则万物莫不无。知东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无,则功分定矣。以趣观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则万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则万物莫不非。

这里作者从不同的立场分析了其结论的差异,甚至截然不同,启发人们不可拘于己见,应当秉持“万物一齐”的思想方法,方可“语大义之方,论万物之理”(《庄子·秋水》),因为“知于道者必达于理,达于理者必明于权,明于权者不以物害己”(同上)。物虽多不会伤害自己,因为你明道、通理、达变,顺物之自然则可无所不知。这样“知鱼乐”便富有崭新的意义。汤川秀树的助手坂田昌一在谈到汤氏对“知鱼乐”一句的喜爱时说:“知鱼乐的精神正是贯穿着现代物理学的精神,它把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本质作为问题提出来了。”换一种眼光看世界,世界也许就不是我们眼前的世界了。我们在探究世界的时候要防止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二)“涤除玄览”

道家认为认识世界有两种方法:无欲观妙和有欲观徼。无欲的状态易于产生直觉等非理性思维,并以此把握事物的奥妙;而有欲的状态则是用理性思维分析事物的来龙去脉,去把握事物的轨迹。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汤川秀树,对老庄深有感情,他以自身的科学实践体会,说明道家思想对于培育科学中的直觉思维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他遗憾地感到人们常常忽视了文化之于科学的价值。他说:“看来重要的问题是在直觉与抽象之间实现平衡或协作。现时代科学文明的问题就在于此……人们似乎普遍感到科学远离了哲学和文学之类的其他文化活动。”他认为,从科学创新历程应具有的怀疑精神来看,《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话就可理解为:“真正的道——自然法则——不是惯常的道,不是公认的事物秩序。真正的名称——真正的概念——不是惯常的名称,不是公认的名称。”惯常的道与名称,并不是事物的究竟,科学就是要不断地超越现有,探索未知世界。此外,他还从《庄子·应帝王》的“浑沌”之事的寓言中领悟到基本粒子问题的求解之路。

他认为,随着所谓基本粒子越来越多地被发现,基本粒子并不基本的问题就显现出来了:“更加可能的是万物中最基本的东西没有固定的形式,而且和我们今天所知的任何基本粒子都不对应。它可能是有着分化为一切种类基本粒子的可能性、但事实上还未分化的某种东西。用所习用的话来说,这东西也许就是一种浑沌。”浑沌是不可分析的,需要运用直觉体悟的方法。老子说:“涤除玄览,能无疵乎?”(《老子》第十章)玄览指人的心灵,老子希望通过涤除的功夫,使心没有疵垢,也就是不受内外偏见、成见的干扰,这样心灵就会有灵明之效,是谓“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老子》第四十七章)。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往往会遇到许多不可行、不能见、不能为的地方,为了达到知、明、成的目的,常常就得借助直觉、灵感等非理性思维。《管子·心术上》指出:“人皆欲知而莫索之,其所以知彼也,其所以知此也。不修之此,焉能知彼,修之此,莫能虚矣。虚者无藏也。”“此”指心,“彼”指外在事物。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先修心洗心至空虚,方可空灵。只有排除诸欲的干扰,心才能静下来,而“静则精,精则独立矣。独则明,明则神矣”(《管子·心术上》),亦即清静使人精神精微纯粹,专一独立,如此则可洞明事理,十分神奇。《庄子·知北游》则更详细地阐明、发挥自我神奇洞察力的修为过程。作者说:“若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摄汝知,一汝度,神将来舍。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汝居。汝瞳焉如新生之犊而无求其故。”端正形体,使之舒适,专一视觉,使精力集中,慢慢地,“天和”

就会到来。“天和”实指物我两忘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中,聪明收敛了起来,思虑集中了起来,这时洞察力之神威就显现出来了。清静之德显示了你的美妙,广袤的大道提供了您施展才能的居所。你纯真无邪的心境如同初生的牛犊不去追究为什么。

玄览之览,即鉴,指镜子。道家把无欲清静之下的人心比喻为玄妙的镜子,认为它具有非比寻常的认识能力。《庄子·天道》曰:“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水静可以作为工匠确认事物是否平整的工具,而心静亦可览知万物。

同类推荐
  • 降伏其心(上册)

    降伏其心(上册)

    学佛必须要看清自己的心动念,修行先要降伏自己的身心,历世炼心即是福慧双修,守住真心胜过所有法门,激活能量打开心量,没有过去未来就是当下,每一个当下都能觉悟那就是佛,众生成就了你,没有众生就没有无上菩提,冤枉你就是成就你,修行就是转外境而不是被外境所转。
  • 佛家叫我们豁达点

    佛家叫我们豁达点

    本书分为八章,内容包括: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得失莫叹,随遇而安;忍辱为上,慈悲为怀;佛家的智慧与幽默;欲变其世,先变其身;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等。
  • 宗教文化生态中的政府责任:宁夏吴忠地区宗教与社会关系研究

    宗教文化生态中的政府责任:宁夏吴忠地区宗教与社会关系研究

    本书内容包括:吴忠地区宗教文化的形成、解放后吴忠宗教的状况、文化生态视野下的吴忠宗教与管理、人本化管理模式的实践和效果、宗教文化生态下的政府责任。
  • 体悟《心经》深意

    体悟《心经》深意

    《体悟心经深意》是台湾学者郭永进先生经过真修实证以后的解经之作,通过很多幻灯片的生动演示,图文并茂地来诠释《心经》这部深奥经典的真正内涵。让很多人都能轻松读懂这部“无字天书”, 透过这些超越经典、超越文字的“心路”,直接指引大家去看到那活生生的生活,进而通过实证而渐入心灵自由的解脱之境。
  • 向释尊问佛

    向释尊问佛

    本书通过释加牟尼和底子阿难的对话,以问答的形式阐释佛法世界中的生命意义。
热门推荐
  • 废材重生:嫡女逆天

    废材重生:嫡女逆天

    她二十六世纪的下一代主宰女王,被自己的未婚夫和亲妹妹害死。穿越到未知的世界“以武为尊,以份为副”简单来说就是武人人尊重,然后就是身份为衬托。废材小姐?笑话,若她是天才那嫡女就是蠢材?看她然后在未知世界生存成为主宰。他是妖艳如花,别看表面无伤害,骨子里全是腹黑狠毒,站在巅峰的神。“娘子,我们也来生吧”“滚蛋,谁跟你生”从此开始了你追我跑的画面。群号码:461499386。
  • 对不起,下辈子再来爱你

    对不起,下辈子再来爱你

    他们没有高学历,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他们只是一群天真烂漫的90后,是一群底层打工族,他们敢爱敢恨,积极努力,青春叛逆的他们,离开了美丽的校园,怀着梦想,带着希望走上打工这条路,花样年华的他们相遇好再来,上演一场爱恨情仇。他们会面临什么呢?谢紫萱面对酗酒,吸烟,打架的冤家邢文华和沉稳温柔的王绍哲的追求,青春懵懂的她如何选择呢?大大咧咧的文静的性格被很多异性喜欢,面对感情问题她又是怎样的呢?温柔美丽的肖微又是怎么一步步升职的呢?他们的命运又是怎么被改写的呢?对不起,下辈子再来爱你。
  • 你是我一生的缘

    你是我一生的缘

    肝胆相照的友情,在现实的磨砺下,又是怎样的……割舍不断的亲情,在岁月的冲刷下,又是怎样的……懵懵懂懂的爱情,在青春的甜美下,又是怎样的……义无反顾的奋斗,在重重困难下,又是怎样的……不曾想,当火星撞地球,当渴望自由,不羁束缚的期待碰上深不见底的题海,当喜欢的人成为自己的亲哥,需要有一颗怎样百毒不侵的心灵……当农村麻雀误入到城市凤凰的队伍,误打误撞,需要灰姑娘怎样的破茧成蝶……当埋藏心底的喜欢遇上按耐不住的渴望,当花季的少男少女碰到青春的懵懂,又是怎样的演绎青春……长达四年的等待,见证了谁与谁的地老天荒?青春的赛场上,又收获了谁与谁的奋斗汗水……最美的青春,献给最美的你,只为,你是我一生的缘……
  • 魔女为邻

    魔女为邻

    是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做一个拥有巨大法力,维护魔界利益的魔女?还是做一个无忧无虑,与青梅竹马生活在村庄里的普通人类?不停地发现危险不停地阻止战争,到底是她自己内心的真正抉择还是有人精心安排?关于捕妖师,人类和妖怪的故事~
  • 客户分级管理实务

    客户分级管理实务

    本书以如何对客户进行分级及如何服务不同级别的客户为主要内容,详细介绍了如何对客户分级,分级应注意哪些事项,不同级别的客户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等内容。
  • 禾莺

    禾莺

    二人相对,怒目而视。女子咬着牙,伸出右手,欲掌掴青年,却在空中被他一把抓住。青年道:“谁家女子,竟敢这样放肆,光天化日之下,驾车行凶,目无法纪。”女子冷哼一声,道:“你又是何人,大庭广众,毁我车辆,又想轻薄于我。”青年道:“我哪有轻薄于你,分明血口喷人。”女子把目光转向自己被握住的手腕,冷冷一笑。青年会意,赶紧松开,脸上不禁一红,有些羞恼地想要解释:“我只是……”
  • LOL之软萌妹纸是坑神

    LOL之软萌妹纸是坑神

    罗萱萱是个妹纸,表里如一的软,内外一致的萌。她的周围有一群技术宅,她在其中鹤立鸡群,除了声娇体软易推倒以外样样都low到底。说来她进入游戏的理由实在狗血,又是妈妈和女盆友同时掉进水里先救谁,又是小学僧队友和女盆友谁重要?
  • 木枯成道

    木枯成道

    这是一个简单明了的书名,因为主角就叫木枯。这是一本典型的修仙小说,可以找到最经典的元素,此处有词为证:小厮仙门打杂,资质待遇最差,丹药夺宝截杀,兼收并下,书之一个不落。这又是一个值得一读的故事,流水账不是我的风格,此处有诗为证:宗呼万法武遗峰,木落枯之自树荣。梦魇千千何所道,奋余三世此劫终。这是一个简介结束的段落,编不下去了……不如点进正篇,让我一一道来。
  • 狂拽仙妃:冷面夫君入怀来

    狂拽仙妃:冷面夫君入怀来

    南宫婉倾(翎汐若):“我爱了你一千年,也恨了你一千年,究竟要怎样你才肯放过我……难道……真的要我把命给你,你才够?”冷凌越(秦子衿):“你我纠缠了一千年,我怎可能就这么轻易的放你走?从前是我的错,但是你为什么就不可以给我一个机会……难道我们之间,真的就这样结束吗……我不甘心……不要!……”这世上爱恨本没有错,错的是人而已。翎汐若:如果我们之间没有开始,是不是,就不会有这样的结局……秦子衿:我只要和你在一起,哪怕代价是我的命。【自古神魔不两道,奈何我却爱上了你】
  • 艾晚的水仙球

    艾晚的水仙球

    本书讲述了70后如何长大的故事。主人公艾晚是个70后。她成长于青阳小城一个普通的多子女的家庭中。她的童年辛苦而压抑,但是我们可以想像,一旦她长大,她有了一双会飞的翅膀,一切的成长经验都会成为她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