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0300000015

第15章 道家的精神原则(4)

“力”认为“寿夭、穷达、贵贱、贫富”都是人可以做到的。而“命”却以彭祖之寿与颜渊之夭并不是因为彭祖比颜渊聪明等为例,说明“寿夭、穷达、贵贱、贫富”这样看似是人为的结果,其实是天然如此,并没有人力作为于其间,就是“自寿自夭,自穷自达,自贵自贱,自富自贫”。因此,天(命)是不可“制”的,甚至是不可“识”的。现在看来这种观点是偏颇的。人不是无所作为于“寿夭、穷达、贵贱、贫富”,天(命)也不是完全主宰了人的一切作为。当然,也应看到其中的合理性,就是对事物客观自在法则的尊重。强调“力”(人为)的思想,内含有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自信,只不过,“力”并不是无所不为,无所不能为的,要考虑到自然等客观因素(命)。强调“命”者,对自然怀有神秘感和畏惧心理,透露着人类认识的局限,承认人确实无法改变人的生老病死。所谓寿夭、穷达、贵贱、富贫者都有其客观原因,并不是无缘无故的。因此“命”强调了客观性,而“力”强调了“主观能动性”。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道家在自然面前常常保持“敬畏”的态度。在以往一些人看来,这似乎是“消极”、“悲观”的心理写照。然而,这种看待自然的方式,在今天看来,却有着“呵护”自然的意义。

因为“人为”的确不可以没有限度,自然及其规律就是“人为”的前提和限度。

《列子》“力不胜命”的思想与《庄子·德充符》的看法很有关系。该篇有言:“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

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于灵府。”当然,要了解这种思想的根源,我们还得从《老子》说起。《老子》第四章以道“象帝之先”立论,破除了人对天帝的盲目崇拜之后,确立了“人法道”的新范式。

如果说上帝是以“强作用”规范着人的行动;那么“道”则是以“弱作用”引导着人的行动。因为道以其“独立不改,周行不殆”的特性,来启示世人行事都应该明白事物背后的法则,这样才能成功并保全自己。因此,我们可以说,“人法道”的思想正是“力不胜命”或人不胜天的思想的根源。但应该看到,《老子》以“法”说明了人履践“道”的主动性,而《庄子》却是从被动方面指出人的行为受着诸多制约。《庄子·秋水》明确提出“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的思想。对此,《荀子·解蔽》批评它是“蔽于天而不知人”,可谓切中要害,但是有点过,因为《庄子》的目的还在于保持人的自由与健康,目的还是落在人自己身上。此外,天与命都标志着不以人为转移的客观性。《庄子·大宗师》指出:“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总之,道家认为,人力之为并不能改变天命之常,因此,人应当要学会乐天知命。

2.无以人灭天

在道家理论体系中,“天”有时不是指自然界的天,而是万物内在的“自然”,称为“天性”。道家学者指出,人的行为往往因为各种欲望干扰了“天性”。

有鉴于此,道家告诫不要因为个人行为的原因,使自己处于不利的位置。“无以人灭天”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庄子·秋水》篇说:“牛马四足,是谓天;络马首、穿牛鼻,是谓人。”这里的“天”即是指天性,而“人”就是指人为。《庄子》认为能够保护人的天性的社会应该是“至德之世”,在那里,“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曰天放。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庄子·马蹄》)。庄子学派希望世人能够复归并保持人的本真与纯朴,不要因为仁义、欲望破坏天性,这样就能“形全精复,与天为一”(《庄子·达生》)。

只不过,庄子学派所设想的“有人之形,无人之情”(《庄子·德充符》)、“人貌而天虚”(《庄子·田子方》)的“天人”实际上是难以达到的。然而,他们对真人的期盼,希望人能够摆脱物欲与名利,做个有觉悟的真正的、纯粹的人的思想却是可贵的。再说人与天的矛盾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庄子·马蹄》就认为“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及至圣人,蹩躄为仁,踶蚑为义,而天下始疑矣。澶漫为乐,摘僻为礼,而天下始分矣。故纯朴不残,孰为牺尊!

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人本来是与万物为友而无所伤的,心境是纯朴的。只是因为有了圣人,他利用仁义劝导人们,从而人们开始怀疑现实生活,亲疏美丑贵贱也随之区分了,这样便有礼乐乱性情、文采乱五色、六律乱五声,从而人的天性被打破。具体说来是:“逮德下衰,及燧人、伏羲始为天下,是故顺而不一。德又下衰,及神农、黄帝始为天下,是故安而不顺。德又下衰,及唐、虞始为天下,兴治化之流,枭淳散朴,离道以善,险德以行,然后去性而从于心。心与心识知,而不足以定天下,然后附之以文,益之以博。文灭质,博溺心,然后民始惑乱,无以反其性情而复其初。”(《庄子·缮性》)道家认为人类的德(实为天性)从三代以来是每况愈下,善不以道,行不以德,以心乱性,以文灭质,百姓迷惑,性情犹如朴散为器难以复归本初。所谓杨朱之哭歧路和染布都是因为可能或已经迷失了本来面目之故。

因而,庄子学派倡导复归人之本性的方案:以“绝圣弃知”来实现“大盗乃止”;以“掷玉毁珠”来达到“小盗不起”;以“焚符破玺”使民朴鄙;以“掊斗折衡”使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这样人民才可以参与论议时政;以“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从而天下之人才保有耳聪;以“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来实现天下之人保有目明;以“毁绝钩绳而弃规矩,工倕之指”的方式,使天下人真正拥有灵巧。总而言之,“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如此,并不是让人们愚钝,相反是让人保持永久的聪明和自由。《庄子·胠箧》接着就说:“彼人含其明,则天下不铄矣;人含其聪,则天下不累矣;人含其知,则天下不惑矣;人含其德,则天下不僻矣。彼曾、史、杨、墨、师旷、工倕、离朱者,皆外立其德而爚乱天下者也,法之所无用也。”由此可见,道家关注对人天性的呵护,通过这种呵护使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的身心都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3.人效法天

道家,尤其是庄子学派,认为人为或人力常常是与自然本性相违背,导致事与愿违。因此,他们往往认为改造自然,并因此改变人的本性是不明智的。

《庄子·大宗师》说:“夫物不胜天久矣。”物本来就包括人在内。人也不能胜天,这是人类长久的经验。《庄子·山木》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人之不能有天,性也。圣人晏然体逝而终矣!”人的出现是自然而然的;天的出现也是自然而然的。但是人却不能自然而然地保持天性,这是人性决定的,因为人有欲望等干扰了天性。只有存天性、制人欲的圣人才能做到顺着自然变化。

《庄子·达生》就说:“圣人藏于天,故莫之能伤也。”圣人所以能做到与天无伤,乃是因为他善于知天。《庄子·大宗师》说:“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

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这里之所以强调“知天”与“知人”,就是告诫人们既要了解天地自然的规律,又要认识人的能力的限度,防止超过限度的乱为。

道家对天人关系最经典的阐述是《老子》第二十五章所讲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与天地的关系是效法和被效法的关系,人居于天地的下位。天地对人是起决定作用的。《老子》第二十三章又指出:“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天地是物之大者,人与天地相比是微小的。人效法天地,天地不能久,人当然也不能长久。

与天地一样,人也会有得与失,应该懂得取舍。范蠡指出:“天道皇皇,日月以为常,明者以为法,微者则是行。因天地之常,与之俱行。”(《国语·越语》)天地有常,明白此理者以天地为法,“与之俱行”。

同类推荐
  • 半路出家

    半路出家

    一个作家、网络红人、编剧、广告策划人、丈夫和父亲,在人生的转弯处遇见佛法,使他有所领悟,决定凿开尘世混沌,放弃一切,剃度出家。本书将分为四个部分来讲述,出家、修行、学佛、感悟人生。为我们开拓出一条探究生命的道路,同时也试图帮助修行者在生活和学修中,让自己的行为来符合佛法,而不是用佛法来解释自己的行为。为所有尘世中“得不到”、“放不下”而烦恼的人;为纷乱世界里,想要回归一颗清贫之心的人,尝试传递一种力量,一种认识,一种态度,一种悟性的心灵小品。
  • 心经

    心经

    《心经》作为般若经的浓缩本,“缘起性空”是其核心思想,但又进一步从“对外扫相”和“对内破执”两个角度去讲“空”。《心经》是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来对外破五蕴身,以“心无挂碍”来破心执。
  • 佛语禅心

    佛语禅心

    本书在选取翻译《百喻经》中每篇的寓言故事的基础上,省略了它所譬喻的深刻佛理,增加了更有阅读情趣与指导意义的禅林故事。
  • 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

    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

    杜光庭是唐代道教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宋元道教新发展的重要开拓者。本书第一次对唐末五代“道门领袖”杜光庭的思想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不仅探讨了他的宇宙论、本体论、重玄学、心性论、修道论等思想,而是还将其思想放到唐宋道教的转型中加以考察,认为杜光庭上承唐代道教思想的传统,下开宋代道教内丹心性学之先河,他的思想在唐宋道教理论转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书通过对杜光庭思想的研究来把握唐宋道教的转型,这对于把握整个中国道教思想的演变和发展,了解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与现实价值,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圣严法师开示心理减压秘法)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圣严法师开示心理减压秘法)

    本书以台湾第一高僧圣严法师的禅证体悟为中心,结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从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日常行为入手,阐释净化身心、缓解压力的禅修法门。将心理减压和禅修秘法完美结合的佛法书,祝你走向身心康宁的禅修之道。
热门推荐
  • 剑游太初

    剑游太初

    一次死里逃生,让秦浩有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战灵环。一次意外的奇遇,让秦浩有了两个战宠。从此,秦浩走上了一条践踏天才的道路。
  • 生化末日之传奇历险

    生化末日之传奇历险

    丧尸?在厉害的丧尸我也能消灭掉,尽管来吧!!!一名少年狂妄的喊道。“能不能把我也消灭掉”?一个身高10米,膘肥体壮的丧尸骄傲的回应道。“我?我可是有超能力,来多少我杀多少。”那名少年沾沾自喜道。“好,看我怎么收拾你。”那名膘肥体壮的丧尸手拿着流星锤朝那名少年扑了过来,最后那个膘肥体壮的丧尸死了,为什么呢,因为那名少年背后是个悬崖,悬崖大概有50米深。“哈哈,跟老子斗你还嫩了。”那名少年往悬崖上看了看,大大咧咧的笑道。“小子,你以为我有那么笨啊,去死吧。”那名膘肥体壮的丧尸用流星锤狠狠的砸向那名少年,那名少年立马掉了下去。“啊~~~~”传出了惨叫声,死了~死了~死了。
  • 宠妻为上:影后老婆不回家

    宠妻为上:影后老婆不回家

    “老大,有女明星在背地里说嫂子的坏话。”“封杀她。”“老大,有所谓的老板试图潜规则嫂子。”“弄到破产。”“老大,嫂子说想静静,准备去乡下拍半年的戏。”“那就由她。”“老大,嫂子说这半年叫你不要打扰她,她拍戏过程不会回家的。”“什么!她不回家,准备我的行李跟上。”“老大,行李和车都准备好,就等你了。”“那还说什么,走啊!”只见一阵风刮过,办公室就剩下他一个。
  • 来自星星:我不属于这

    来自星星:我不属于这

    我是伊洛儿还是陌魅,这是个谜,他说我不属于地球,那我属于哪儿?为何我的异能会被封印?爸爸妈妈也不是寻常人?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源于那个人的出现,,,,,,,,
  • 通占大象历星经

    通占大象历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浅笑默然

    浅笑默然

    “浅默默,如果是被你杀掉,我也心甘情愿。”“为什么,明明记忆里没有他的存在,可还是很心痛。”“浅默默,你是女生,你该很了解追女生的方法吧。”“对啊”“教我两招,我喜欢的那人追了她那么长的时间都不了解我的心意==”“这样啊,痴女怕缠郎,你把她的书全倒掉或者浇花的时候把水泼到她身上打篮球的时候把球砸到她身上然后给她补偿,说不定就日久生情喽”啊啊啊啊啊,为什么冲着我来啊,我很怕疼的啊啊啊!“莫然你以后不要出门勾引那么多狐狸精!!!”嗷嗷嗷嗷女小三滚滚滚我不打女生的什么?!男小三妈蛋欠揍呐"莫然上辈子我对不起你这辈子一定要好好爱你
  • 带个小宇宙闯异界

    带个小宇宙闯异界

    真神开天是陈天齐所在真神宇宙的主神,战败陨落了。真神宇宙随之破碎,真神开天残留的意志随机选择了猪脚,附带着小宇宙一起送往异时空...
  • 故事的始终

    故事的始终

    我......嫁给你......好吗?......抛弃二十七年的岁月,他像孩子一样嚎啕大哭起来。没有人知道,有时候,一个女人要用她的一生,来说这样一句简单的话......短篇小故事,全部在这篇小说里,欢迎收看于惜汐的故事生活。最初是在17k小说网创作的,现在搬到这里来发表,谢谢大家收看!
  • 闯仙门

    闯仙门

    柳江龙子爱恋一凡人姑娘,无奈凡人姑娘体弱多病,偷走龙宫镇宫之宝,为其续命,惹怒了柳江龙王。柳江龙王水淹岭南郡,数百万黎民百姓沦为难民,生灵涂炭,一九岁小儿在生命垂危之际,闯进仙门,打开了全新的世界本书感谢墨星免费小说封面支持,百度搜索“墨星封面”第一个就是!
  • 守天人

    守天人

    天地无极,生万物之灵;一声鸣啼,渡人间千劫。天地何来,天地何去?路漫漫其修远,上下求索。吾愿入俗尘,经苦海沧桑;吾愿出九霄,赴飘渺蛮荒。只求能窥得这天地之道,守这四合八荒,乾坤不灭,苍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