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下面是座山
他失业了。他不知道,自己的下一份工作在哪里?更不知道,该怎样面对一直深爱着他的妻子?
傍晚回到家里,他垂头丧气,忧心忡忡。妻子望着他微笑着问,亲爱的,为啥不开心?
他红着脸小声嗫嚅着说,我……我把工作丢了。他羞愧到了极点,他觉得,自己真是一个没用的丈夫!
谁知,妻子听后“咯咯咯”笑起来,亲爱的,你的好运来了,你该为此高兴才对呀!
他疑惑不解地望着妻子,不知道妻子是不是在讽刺、挖苦他?但妻子却一脸认真地对他说,你不是一直想成为一个作家吗?这下好了,你可以坐在家里写你的书呀!
他苦涩地笑了。是的,成为一个作家,一直是他这些年的梦想,但为了养家糊口维持生计,他不得不做他并不喜欢的那些工作。
想到这些,他没好气地对妻子说,那我们吃啥?总不能靠阳光微风充饥吧?
妻子这下得意地说,亲爱的,我们饿不死的,我们有钱!
见他半信半疑,妻子拉着他的手来到厨房,拉开一个抽屉,打开一个小匣子,哇,里面花花绿绿装满了钱!
哪来的?他不相信这会是真的。
你挣的呀!
是的,那些钱确实是他挣的。从前,他将每月所挣的钱交给妻子,妻子瞒着他悄悄将花剩的钱存在小匣子里——因为她知道他的梦想,更清楚他所拥有的这个世界上别人都不知道的智慧和才华,她一直等待着,有一天,她要用它帮他实现他心中的梦想!
第二天,他没有出门找工作,而是将自己关在家里,开始写他心中那部伟大的书。
一年后,他写的那部长篇小说出版,一下引起轰动。他一夜成名,就像一座风光旖旎的山峰,遽然耸立在人们的目光中……
他的名字叫纳撒尼尔·霍桑,他写的那部书叫《红字》。直到今天,霍桑依然是美国文坛上,一个个山峰一样林立的作家中,人们时常仰望的高峰绝岭。
只是,人们在仰望纳撒尼尔。霍桑这道高峰时,从来都不会忘记,曾托起霍桑在困顿和清贫中卓然挺立的,他脚下那座令整个世界钦佩、感动至今的,那一座名叫“妻子”的大山!
世界上没有一个笨孩子
已三岁多了,他还不会说话。看着与他同龄甚至比他小得多的孩子声音清脆地喊“爸爸”“妈妈”,他的父母忧心忡忡,不得不为他红着脸请教医生……当然,后来他开口说话了,但绝不像别的孩子那样伶牙俐齿。
上了小学,他笨得出奇。他做的手工,常常成为同学们奚落、嘲笑他的对象。当然喽,那些教过他的老师,没有一个喜欢他。
读中学时,一位老师曾当面告诉他,你一生决不会有任何成就!甚至,有位教师曾强烈提议要他离开学校,因为这位教师以为,他留在他们班上会损害他们这个班级的荣誉。
大学时,他依然是一位平平常常的学生。他厌恶指定的课程,时常逃课,在一位朋友的帮助下,才勉勉强强毕业……
不要怀疑他的智商,更不要以为,他的一生将像千千万万庸庸众生一样平淡无奇地度过。如果,说出他的名字,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惊讶得失声尖叫起来!
——他叫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对,是爱因斯坦!
这是世界上最受人敬仰的一个名字,也是全世界的普通人能容易叫出的惟一一个科学家的名字,更是人类最具智慧和思想的一个名字。
他酷爱自由,一生厌恶现代教育中,那些扼杀一个人才华和好奇心的强迫、禁锢式教育。他喜欢沉思默想,他甚至以为,灯塔守望人的职业最适合于他,因为它符合他沉思默想的天性……
许多年后,人们才知道,在爱因斯坦小时候的那些“笨”中,其实埋藏着多少世人所不知的“秘密”——
5岁时,他为解开一个罗盘的奥秘而苦思不已;12岁时,他从一本几何学小册子中开始探讨欧几里得平面几何学;16岁时,他已熟悉数学基础以及微积分原理;他喜欢自由无羁地思想,对自然界的各种奥秘神往不已……但他从来不为博得大人的一颗糖果、一句赞美、或者学校里一个高学分做任何有悖他独立思想的事。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笨孩子——世界上只有刻板、老套、禁锢式的教育,和一群群拔苗助长、望子成龙、成凤的家长和大人!那些在我们大人的目光中,所谓的笨孩子、所谓的“差等生”,说不准他们的心中拥有一个个不为人知的奇思妙想;说不准他们的大脑里,埋藏着一把将会解开宇宙的奥秘的“钥匙”;说不准有一天,他们会创造出令整个世界肃然起敬的一番业绩!
——就像世界着名的科学家、伟大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雨鞋梦
故乡的秋天是潮湿而阴郁的。关中土塬上的玉米一片片收获干净后,刚冒出嫩尖的麦苗黄茸茸地覆盖住泥土的时候,绵绵的秋雨便落下来。秋雨淅淅沥沥,少则一两天,多则三五天。晶亮的雨点,碎在长满苍苔的青瓦上,溅起一层薄薄的土雾,低低高高的屋檐下,开始流下清清亮亮的檐水。檐水滴滴答答,响声很空灵,像一种古老的音乐,和田野、村口的浓雾交织在一起,将故乡重重围困在一片雨的世界里。
雨天是乡下人天赐的假日。整日操劳的乡下人,只有在雨天才会放下所有的农活走进屋,在温暖的土炕上,伸展僵硬的四肢,舒舒服服地睡上几天。在雨天大人们很少出门,曲曲弯弯的乡间土路上,此刻走动的只有我们那群十一二岁的乡村孩子。
几天连绵的秋雨之后,乡间的土路变得坑坑洼洼,一块块烂泥摊在路面上,踩上去粘糊糊的,要费好大的劲儿才能拔出脚来。学校所在的镇上,街道里厚厚地覆盖着一层稠糊糊的泥浆,在秋雨里散发着一股难闻的气味。清晨赶往学校,尽管我细心地选着路走,可布鞋里还是灌满泥浆,和着冰凉的雨水,泥浆浸磨得双脚肿疼肿疼。
为此,每到雨天,母亲便在我的书包里装一双干净的布鞋。清晨到校后,在校园里操场的水池边洗净脚后,然后换上干净的布鞋进教室上课,中午放学时,又脱下干鞋穿上那双湿淋淋的布鞋回家。
学校里家住镇上的孩子大多穿着雨鞋。课间休息时,他们一群群在校园的雨水里相互追逐着,嬉闹着,而没有雨鞋的乡村孩子们,只能站在教室外面的屋檐下,自卑地望着他们脚下那一双双红红绿绿的小雨鞋,在雨水里溅起一串串美丽的水花……
距学校不远的镇上商店里有各种样式的雨鞋出售。中午上学时,路过商店,我常一个人走过去,朝柜里悄悄地看一会儿。雨鞋齐齐整整地摆在柜台的最下层,崭新崭新的,在幽暗的光线下,反射出一种耀眼的光泽。那时候,我便偷偷地梦想着,什么时候我也能拥有一双崭新的雨鞋呢?
终于有一年,父亲在集市上卖掉家中饲养的猪后,决定为我买一双新雨鞋。为此,我曾兴奋了好几个晚上。但后来不知什么缘故,雨鞋并没有买下来。又一个雨天来临的夜晚,从梦中醒来,聆听着窗外叮叮咚咚的檐水声,我的眼里滚满了泪花……
从此,父亲再未提过为我买雨鞋的事,一双双湿淋淋的雨鞋伴着我,不知不觉间走过了少年时光。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当朋友们怀着一种留恋的神情向我讲述他们少年时的梦想时,我常会想起我那个关于雨鞋的梦。无论怎样想象,我知道,我的朋友们绝对没有这样一个与我相同的梦。
我为我的朋友们没有这样一个苦涩的梦而庆幸!
如诗若梦油纸伞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喜欢“雨巷诗人”戴望舒那首着名的朦胧诗《雨巷》,只缘于那一把如诗若梦的油纸伞。你想,晚雨潇潇,小巷深深,此刻,湿漉漉的青石板小径上默默踟躇着的一把油纸伞,该是何等的寂寥,怎样的忧伤!那伞沿上滴滴答答的雨珠儿,该是崩溅着大珠小珠落玉盘般的脆响吧;那伞下的人,该是一袭藏青色的长衫,黑边的圆圈眼镜下,一定有着一张苍白而年轻的脸……
诗人后来等来了心上那位“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了吗?
我们不得而知。但那把如诗若梦的油纸伞,从此载着“单恋者”的忧伤与渴望,飘在每一个多情少年心灵的雨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