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别号壶公、抱冰,直隶(今河北省)南皮人,是清朝的封疆大吏。13岁中秀才,16岁中顺天乡试第一名(解元),26岁中会试第三名(探花),1863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1867—1873年任湖北学政。1874年起任四川学政、山西巡抚。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因力主抗争任两广总督。他筹饷、调兵、用将、反对撤兵议和,为这场战争取得部分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1889年7月调任湖广总督。1906年任大学士,升任军机大臣。1909年病死,谥号“文襄”。张之洞,人称张香帅,先为清流,以敢谏闻名。张之洞是东南大学的前身——三江师范学堂的创始人,中国高等师范学堂的鼻祖,中国幼儿园的创始人,中国重工业的奠基人。他一生主要做了四件事:一是办新式教育,二是办实业,三是训练新军,四是抵御外辱。
张之洞、孙中山、梁启超,是近代著名的历史人物。在孙中山与张之洞、梁启超与张之洞之间,都发生过有趣的对联故事。
(一)布衣亦可傲王侯
清朝光绪年间,孙中山刚从海外留学归来,经过武昌时,想见见湖广总督张之洞。他递上“学者孙文求见之洞兄”的名片。门官即将孙中山的名片呈送上去,张之洞一看很不高兴。问:“孙文,何许人也?”
门官回话:“是一介书生。”
张之洞当即书写一联交门官,命其打发孙中山。联曰:
持三字贴,见一品官,
儒生妄敢称兄弟;
孙中山看后微微一笑,马上写好下联,退还给门官。联曰: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
布衣亦可傲王侯。
张之洞看了回应联,暗暗吃惊,急命大开中门,迎接才华横溢的孙中山。
(二)岂敢在前!岂敢在后!
康有为推荐梁启超到武昌张之洞那里去任职。当时,梁启超是颇有知名度的文人。张之洞凭着显赫的权力、地位与真才实学,神气十足,根本瞧不起梁启超这介书生。于是和他的幕僚出了一个上联来为难梁启超,意在使他知难而退。他和梁启超见面,相互刚叙过常礼,就说:“听说梁先生是康先生的得意门生,才华横溢,老夫有一上联苦思尚无下联,请赐教。”他也不等梁启超回话,接着就吟出了上联:
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梁启超面对张之洞的傲气,不肯示弱,略加思索,有了下联。很有礼貌地说:“总督大人,晚辈不才,想出一联,不知妥否?献丑了。”接着高声吟出下联:
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
小子本儒人,岂敢在前!岂敢在后!
张之洞意想不到梁启超能立即对出下联,而且对仗工整,天衣无缝,言辞锋芒毕露。心想:此人不可小视。于是连说“佩服!佩服”!此后对梁启超倍加器重。
[注]四水——指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又一说是江、河、湖、海的统称,习惯把江放在前头。②四时——春、夏、秋、冬。③三教——儒、佛、道。④儒人——读书人。⑤三才——天、地、人。⑥江夏——武汉的旧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