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丹江口市土关垭乡发生过一起猫头鹰报复伤人的事件:1989年5月17日清晨6点多钟,家住土关垭乡尤河村的丹江口市公路段安乐河道班工人张光德刚出家门,走到稻场中间,忽听“扑”地一声,一只猫头鹰从前面树上展翅疾下,当面袭来。张光德躲闪不及被啄伤右眼,当即失明。
这只猫头鹰为何一反常态,在白天袭人?原来,有一对猫头鹰选择了张光德家的墙洞栖居,并在这里生蛋孵雏。而张光德年仅8岁的儿子张涛与几个小孩一起掏空了鹰洞,张涛还带了一只雏鹰回家。仅剩的一只猫头鹰四处寻找,终于在张家发现了一只雏鹰。于是,整天守候在张家稻场边的树上,伺机报复。5月17日清晨,当张光德离家上班时,便遭到了猫头鹰的含恨报复。经医院检查,张光德右眼角膜穿孔,视力已无法恢复。
1988年春天驻皖空军某机场也发生了一件类似的事,一名战士抓住了一只刚刚出窝的小猫头鹰,他在玩耍中不慎将小猫头鹰摔死,这下子机场的人开始倒霉了。从此,每年春季,都有两只猫头鹰在夜里出现在机场寻机伤人,用鹰爪专抓人的眼睛和面部。两年来,遭到报复伤害被袭击的机场干部、战士、家属及附近的地方群众已达百余人次。1990年春天,这两只猫头鹰更加凶狠、猖狂,对人频频出击,仅5月8日晚,机场就有30多人被袭击抓伤。正巧这天是小猫头鹰“逝世”两周年之日。
显而易见,这俩猫头鹰是小猫头鹰的父母,它们对人类害死自己的孩子耿耿于怀,并时刻记住要“复仇”,而且在小猫头鹰的“祭日”更显激动。这些足以说明,禽类也有思维,并有记忆力。
1990年6月26日,在孟加拉国南部的一个村子发生了一起群蛇进攻农民住宅的怪事。原来,在一周之前,此村有个农民在家中发现了一条眼镜蛇,他本想将它打死,可是被打伤的眼镜蛇逃跑了。没想到,此事过后不久,约有50条蛇成群结队来到这个农民家进行报复。在村里其他人的帮助下,这个农民全家被迫搬走了。
虽然说,并不是所有的动物、禽类都有报复心,但也可以通过以上事例告诫每一个人:善待动物,善待我们生存的环境。
人鳄怪兽
一具半人半鳄的化石的出土,使人怀疑在远古洪荒时代,可能有人鳄交配,产下上述“怪物”的事情,思之使人心惊胆战。
在距今数万年的洪荒时代,自然地理环境和现代完全不同,人类的生活困苦到不能想象的程度。亚马逊河流域,仅是一片泥泞沼泽,不规则的野生林木遍布整个地区,当时没有耕种,没有生产,更没有牲畜和可供食用的植物,人类赖以为生的,只能是沼泽中的“资源”。当时沼泽中的主宰不是人,不是神和宗教,甚至不是大自然和造物主,而是一些凶恶无比的鳄鱼。
有人怀疑鳄鱼本来是上古时代恐龙的支派,它们因身体较扁长而转到沼泽地带生活,这种说法虽然还未能在已发现的恐龙化石中得到证实,不过科学家并不排除这种可能性。
说鳄鱼是洪荒时代沼泽地带的主宰,是因为在那生活的“初民”,是要仰鳄鱼的“鼻息”生活的。鳄鱼在沼泽中把鱼类和贝类等生物“搬运”到陆地,人类才有果腹的机会。鳄鱼属爬行类动物,也有相当灵性。在沼泽地区,除了生存在污泥中的同类外,类目最多的“生物”,便是人类,为了躲避大自然所产生的种种灾害,非和人类合作不可。
当时的鳄鱼更怕行雷闪电,在狂风暴雨来临时,总是潜伏在沼泽之下的河床底部,以免身体受到雷击。不过人类对于躲避大自然的灾害,却比它们有办法。所以鳄鱼和人类的关系密切,当时甚至有人鳄交配的事情发生。
海豚智力之谜
在水族馆里,海豚能够按照训练师的指示,表演各种美妙的跳跃动作,它似乎能了解人类所传递的信息,并采取行动,人们不禁惊叹这美丽的海洋动物竟如此聪明。那么,海豚的智慧和能力究竟高到什么程度?它们和人类之间的相互沟通有没有日益增进的可能?
海豚智商难以测定
海豚能做出各种难度较高的杂技动作,显然是一种相当聪明的海中动物。但是海豚实际上的智力情况如何呢?
根据观察野生海豚的行为以及海豚表演杂技时与人类沟通的情形推测,海豚的适应及学习能力都很强,但目前尚无法证明海豚有运用语言或符号进行抽象式的思考。不过即使没有科学上的确凿证据,也不能就此认为海豚没有抽象思考能力。
倘若海豚真的具有抽象思考能力,那么它究竟如何运用这种能力,其程度又是如何?这些都是饶有兴趣的问题。但现在,想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不容易,因为即使是人类所拥有的智慧,也还有许多未知之处。
虽然海豚与人一样都属于哺乳动物,但因生活的环境不同,相互接触的机会不多,故人类对海豚潜在能力的了解是很有限的。那么,人类究竟是采用何种方法来研究并探索海豚的智能呢?目前,大多都采用下列两种方法:一是根据海豚解剖学上的特征来推算海豚的潜在能力;二是实际观察野生海豚的行为,并从行为目的与功能方面着手,推测其智慧的高低。
脑部发达不逊于灵长类
海豚大脑半球上的脑沟纵横交错,形成复杂的皱褶,大脑皮质每单位体积的细胞和神经细胞的数目非常多,神经的分布也相当复杂。例如,大西洋瓶鼻海豚的体重250千克,而脑部重量约为1500克,和人类成年男性的脑重1400克相近。海豚脑重和体重的比值约为0.006,这个值虽然远低于人类的0.0193,但却超过大猩猩或猴类等灵长类。
至于海豚大脑半球上由脑沟所形成的皱褶,根据研究显示,大西洋瓶鼻海豚的皱褶甚至比人类还多,而且更为复杂。它们的大脑皮质表面积为2500平方厘米,是人类的1.5倍。海豚脑部神经细胞的密度与人类或黑猩猩的几乎没有差别。换句话说,海豚脑部神经细胞的数目,比人类或黑猩猩的还要多。因此,无论是从脑重量和体重的比,或是从大脑皮质的皱褶数目来看,大西洋瓶鼻海豚脑部的记忆容量,或是信息处理能力,均与灵长类不相上下。
尝试了解海豚的语言
由于海豚大脑的记忆容量和信息处理能力与灵长类动物不相上下,如果人类能与海豚相互沟通,就能够获得许多有关海洋动物的宝贵资料,并学习到不同的表达和思维方式。与海豚一起潜水就会发现,海豚是相当“聒噪”的动物。根据录音记录显示,海豚使用频率在200千赫~350千赫以上的超声波的喊叫声进行“回音定位”,而人类的听觉范围介于16千赫~20千赫之间,人类无法听到海豚回声定位所发出的超声波。因此,我们在水中听到的海豚叫声,可能是海豚同类间互通消息所使用的部分低频声音。
人类要与海豚沟通,先决条件是要了解海豚的语言,这样就必须分析海豚发出的声音与行为的关联性。事实上只要有适当的录音设备就可能进行海豚声音分析。然而,声音与行为之间的关联却不容易掌握,目前人们还无法确切了解海豚发出的各种声音所包含的含意。
为使人类与海豚沟通,第二种方法是让海豚学习人类的语言。二十多年前,美国海洋大学的专家们就是采用这种方式开发海豚的智能。目前海豚在专家的训练下,已经能从训练人员的手势中,学习并了解单字与复合语句的意义并能作出适当的反应,但尚无法达到与人自由交换信息的境界。
不论是研究海豚声音与行为的关联性,还是教导海豚学习人类的语言,以目前的进展来看,距离人类与海豚互相了解、互相沟通的最终目标都还相当的遥远。
海豚护幼奋不顾身
母海豚如果不幸早产,为了让没有行动能力的小海豚呼吸,它会拼命地把小海豚推向水面,并不断地重复这些动作,甚至停止觅食达两天之久。
据水族馆的人士说,一旦小海豚死去,母海豚会奋不顾身地设法让小海豚复生,但如果持续的时间太久情形严重时,连母海豚也可以因衰竭而死亡。所以,必须尽快将小海豚的尸体打捞起来,这样可以避免母海豚过分伤心,使其恢复体力。不过,工作人员要清除死亡的小海豚并非易事,母海豚会护着小海豚避开船只,与工作人员展开耐力比赛。
母海豚是否知道小海豚已经死亡?还是因为觉得小海豚可怜,而拼命想把小海豚推向水面?抑或只是出于一种动物的本能?也许海豚的确具有某些人类所无法了解的理性,详细情况目前尚不清楚。
海豚救援遇难同类
古代希腊曾经流传着海豚搭救溺水者的故事:有一次希腊著名的抒情诗人和音乐家阿莱昂参加由一位意大利富商举办的音乐大赛,结果赢得了巨额奖金。他携带这笔财富乘船返回希腊科林斯,不料途中却引起船员们眼红,欲将他杀害。他临死之前要求再演奏一曲,美妙的音乐引来了一大群海豚,然后阿莱昂纵身跳入海中,海豚将他负在身上,游至安全的地方,阿莱昂因此脱险。这个故事说明,在古代,人类与海豚之间的关系良好。那么海豚与海豚同类之间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1994年6月,研究人员在太平洋进行海豚生态调查时,曾观察到一条海豚不幸被鱼叉击中而呈昏迷状态。在其附近,游来另一条海豚,不断地把它推向水面并发出声音,仿佛在唤醒处于昏迷状态的受伤海豚。
海豚能识别敌友
研究人员在调查野生海豚时发现,通常一开始海豚都不愿意靠近人,似乎意识到陌生物体的存在。但当察觉人类并无敌意后,海豚的戒备之心逐渐下降,甚至可近到伸手可及的距离,它们会一边摇动头部,一边观察人。只要其中的一条不经意地逐渐靠近人,其他的海豚也会慢慢地游过来。
意大利南部夏科湾附近,每天都有十多条大西洋瓶鼻海豚游向海滩。这些海豚对人类的骚扰似乎并不介意,而且已习惯人类用手给它们的食物和鱼饵。因此,即使是野生海豚,若有适当的机会,也会与人类和睦相处。
动物的恩怨之谜
恩怨分明是做人的准则,互敬互爱是人的本性。但是,在自然界的动物王国中,互助互爱、友好相处,以及有恩报恩、有怨还怨的事屡见不鲜,难道动物也有人的灵性?
在非洲,有人游动物园时,曾发现骆驼向它的邻居大象呼叫,游人站在一旁正纳闷呢,只见大象似乎懂得了骆驼的意思,它走到水池边,吸满了一鼻子水,然后将鼻子伸进骆驼的嘴里。骆驼惬意地把象鼻里的水喝光后,便不再叫唤了。
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动物园里,一条小狗曾救活过一只乌鸦,它们成了好朋友。一天小狗失踪了,乌鸦焦躁不安。人们开始注意乌鸦的行踪,发现它总是衔着食物飞向陷阱,原来掉进陷阱的小狗6天来都靠乌鸦供给食物,才活得很好。
一条叫杜克的杂种狗在奔驰的列车车轮下,救出了一个仅6个月的婴儿。
那天,母亲莫兰·史蒂文斯带着儿子和狗杜克到铁路边一个公园野餐,不久,她自己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婴儿慢慢在地上爬行,最后爬到了铁轨上。当时正有一辆火车向这边疾驰而来,火车越驶越近,正当车轮就要碾上婴儿的千钧一发之际,杜克疾速跑上轨道,一口咬住婴儿的尿布,冲出轨道。说时迟那时快,车轮压断了杜克的后腿,婴儿却得救了。
婴儿的母亲呼叫着跑过来,发现孩子没事才放下心。当听说狗勇敢的举动后,她十分感动,在列车司机的帮助下,她迅速用布为狗包扎鲜血直流的断腿,并快速把它送往兽医院治疗。尽管狗流血甚多,但在各方面的全力抢救下,杜克得救了,可惜它只剩下3条腿。
兽医戴维德·萨伦称:狗在千钧一发之际知道自己该怎么干,并有胆量冲上铁轨救出婴儿,真是了不起,简直是不可思议。
动物和人一样也有报复之心。燕子是我国北方人最喜爱的益鸟之一。每年它都要随着春天的脚步飞回北方的故乡,在屋檐下重寻旧巢,修筑破巢。它们如果发现温暖舒适的巢穴被懒惰的麻雀占了,就会约来许多同伴,将占巢的麻雀封死在里面。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一座荒岛上发生过一场旷日持久的人鸟大战。一天夜里,美军为了建一个情报基地,派一个小分队悄悄地登上一座荒岛。岛上栖息着数以万计的信天翁,它们被这些不速之客所惊动,像有指挥似的,排着阵势,一路吆喝着向岸边冲来,把登陆的侦察兵一个个挤下海去,侦察兵只好灰溜溜地回到营地。
第二天,侦察小组再次来到小岛,可是还未靠岸,铺天盖地的信天翁俯冲下来,用嘴啄、翅膀打、爪子抓,一齐猛攻,弄得这些美国侦察兵只好又乖乖地退了回去。
他们向美军司令部报告了所发生的一切,司令部感到情况严重,专门拟订了一个向信天翁“开战”的作战计划。首先派出大批飞机对小岛实行地毯式轰炸,再派大批部队和战车迅速登岸,但由于鸟尸成山,难于开进。更出人意料的是,由于狂轰滥炸,激怒了附近几个岛上的信天翁。它们一批又一批地飞到岛上来增援,与美军士兵搏斗。美军只好被迫使用毒气来对付“敌人”。一场毒气战之后,岛上鸟尸遍野,美军只好又调来推土机,在高射机枪掩护下推走鸟尸。
之后,美军在该岛上修起了机场和公路,但信天翁这些顽固的对手还不断地制造事端。它们有时会落满整个跑道,阻挡飞机起飞,有时会舍身撞坏螺旋桨或发动机,使飞机坠毁。直到二战结束,岛上打鸟的枪声仍然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