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27400000030

第30章 佛教对生命教育的看法(1)

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必须为生命的存在与意义而奋斗。因为,人活着不应该只是追求尸位永存,生活也不能只是为了三餐温饱;生命的可贵,在于活得对自他有益,也就是要能活出生命的意义、生命的价值与生命的尊严。

生命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在哪里?如何才能活得有意义、有价值、有尊严?乃至生命的本质为何?生命的真相是什么?这些都是提倡“生命教育”的重要课题。甚至当我们在实现自我生命意义的同时,如何与宇宙众生、自然环境等外在因缘展现同体共生,彼此尊重和谐地共存共荣,这都是生命教育所应涵盖的范畴。

生命教育是近年来才受到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然而在佛教里,早在两千多年前佛陀宣说的“缘起法”,就已说明生命是彼此相互关系的存在。佛陀以“十二因缘”说明生命的由来与三世轮回的关系,帮助我们解答“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的生命之谜;佛教的“三法印”“四圣谛”“八正道”“缘起”“中道”“空性”等真理,都能帮助我们认识生命的本质,了解生命的意义,创造生命的价值,活出生命的希望。

由于佛教的教义最能贴近“生命教育”的意涵,所以多年来每逢寒暑假,“教育部”与国际佛光会合办的“全台教师生命教育研习营”,总是选择在佛光山上课。2003年8月23日,两千多名参加“生命教育研习营”的老师们,就在这样的因缘下,与佛光山海内外主管共同在如来殿大会堂,参与了一场由星云大师主持的“佛教对‘生命教育’看法”的座谈会。

谈到生命,星云大师首先开宗明义说:“人活在世间,就是因为有一条命,没有命,也没有身体,就没有活动;因为有命,才有世界、才有人我、才有幸福、才有欢喜,生命的重要于焉可见。”

生命不仅仅限于人类,星云大师认为,广义来说,它就是每一个众生的心。例如,宇宙世间,山河大地、一花一草、一沙一石,甚至一件衣服、一张桌子,都有它的生命。一件衣服,如果不懂爱惜的人只穿三个月就坏了;懂得爱惜它,可以穿上十年、二十年,它的生命自然比较长久。一张桌子,小心搬动,好好爱护,可能几十年不坏;假如才买回来的新沙发,让小孩子在上面蹦蹦跳跳,不要几天就坏了,它的生命也等于死亡了。不过,这还是浮面的,真正的生命是“心”,这是死不了的。因此大师认为,在大自然里,到处都有生命,生命就在时间之流、空间之流,乃至情爱之流中,就看你用什么样的眼光去认识它。

大师还强调,佛教提倡不杀生,不杀生是一种慈悲;不杀生而护生,进而倡导生权平等,这是最合乎现代举世所关心的生态保育,也是最积极的生命教育。

在两个小时的座谈会上,星云大师从佛教的观点,指导大家重新认识生命,进一步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继而创造生命的价值,圆满生命的意义。以下是当天座谈的纪实。

现在“教育部”积极在推动“生命教育”,但是谈起生命,一般人常有“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的迷惑。请问大师,生命到底从何而来?佛教的教义能否为我们解答生死之谜?

星云大师:“生从何来,死往何去?”自有人类文化以来,生命的起源就一直困扰着无数的思想家、哲学家。有不少人穷其一生努力在探究,急欲解开这个谜题。但千古以来,唯有释迦牟尼佛和历代悟道的禅师们为我们道出了原委,却又不易为人所了解。一般人对生命到底从何而来?如古人云:“齐生齐死,齐贤齐愚,齐贵齐贱;十年亦死,百年亦死,仁圣亦死,凶愚亦死;生则尧舜,死则腐骨;生则桀纣,死则腐骨;腐骨一矣,孰知其异?”

由于古今人士对生命的所以然,大都所知不多,因此有人把人生的历程看成“来是偶然,去是必然,尽其当然,顺其自然”。也有人说:“人是在无可选择的情况下接受了生命,然后在无可奈何的条件下度过了生命,最后在无可抗拒的挣扎下交还了生命。”就连孔子都教诫他的门人子路说:“未知生,焉知死?”何况是一般人?其实,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应该懂得寻找生命的根源,提起“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的疑情。生,不会像孙悟空一样,突然之间从石头里蹦出来。人既不是石缝里蹦出来的,也不会无缘无故从天上掉下来,那么人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依一般世俗的说法,人是父母所生!父母从哪里来?从祖父母来!祖父母从哪里来?从曾祖父母来!曾祖父母从哪里来?一代一代往上追溯,最后就不得而知了。

佛教说,生命是缘起而有的。缘起是什么?就是由很多的条件因缘合和而有,不是单一存在,也不是突然而有。

根据佛教的“十二因缘”说,有情众生由于累劫的“无明”烦恼,造作各种“行”为,因此产生业“识”。随着阿赖耶识在母体子宫里渐渐孕育成色心和合的生命体,是为“名色”;名是生命体的精神部分,色则指物质部分。数月之后,生命体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成熟,称为“六入”;胎儿脱离母体后渐渐开始接“触”外境,并对外界的苦乐感“受”产生“爱”与不爱,进而有了执“取”所爱的行动,结果由于身、口、意行为的造作,又种下了后“有”的生命体;有了“生”终将难免“老死”,“死”又是另一期生命的开始。

于是“因为‘无明’的关系而有了‘行’为,有了行为就产生业‘识’,有了业识,所以有精神与物质的‘名色’,有了名色故而有眼耳鼻舌身心等‘六入’,通过六入与外境接‘触’,有了触觉就有苦乐的感‘受’,有了感受就会拣择贪‘爱’,有了贪爱进一步就会执‘取’,执取的结果有了后‘有’的生命,因为后有的因缘而出‘生’,生命又会随着缘灭而‘老死’”。因此在十二因缘的循环之下,有情众生一期又一期的生命便因此流转不已。所以佛教的“十二因缘”,明示一个人的生命是三世流转的,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循环不已,这也是佛教和其他宗教对生命看法的最大不同。

佛教的主张是:“人从哪里来?”“人从死来。”“死从何来?”“死从生来!”人有生老病死,世界有成住坏空,我们的心则有生住异灭,生死永远不停止,就像时钟一样,从一点走到十二点,再由十二点走到一点,循环不已。哪里是开始?到哪里才能结束?事实上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就等于常有人问:“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如果先有鸡,没有蛋,怎么会有鸡呢?先有蛋,没有鸡,怎么会有蛋呢?

佛教认为“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佛教对生命的看法是“无始无终”,佛教把人定位在六道轮回、五趣流转的枢纽地位。五趣六道就是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人在六道里轮回,就是靠着“业”这条线来维系生命。业的生命线犹如念珠的线一样,一颗念珠等于一期的生命,一期一期的生命靠着“业”来串连,就像一条线把念珠串成,不会散失。所以佛教说生命的流转,是无始无终的“生死轮回”。

过去有一首歌《一江春水向东流》,不管江水流到哪里,又会再流回来。生命之流不但在五趣六道里流转不停,而且佛经说“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我们的生命不是突然而有,也无法单独存在。

例如,我们要仰赖农人耕种,才有饭吃;要有工人纺织,才有衣穿。甚至父母养我、老师教我、社会大众共同成就之外,还要自然界的阳光、空气、水分等宇宙万有“众缘和合”,我才能存在;如果宇宙万有缺少了一个因缘,我就无法生存了。

也就是说,吾人的生命不是建筑在自己的身体上,而是必须仰赖士农工商、社会大众的众缘成就。失去大众的因缘,吾人的生命就难以维系。尤其在众多因缘当中,因为父母相爱,有缘结合,再加上我的业“因”和他们为“缘”,因此生养了我。所以,我们要研究生命从哪里来,简单说,生命是从因缘所生,人是从业感而来,由于我们的行为造下各种业,最后就会随业而受报,所以生命就在“因缘果报”里随着业力流转不停,这就是生命的去来。

人,生从何来?死了又往何处去?宇宙人生是怎样形成的?其实天台宗的“百界千如”最能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都具足“十法界”,每一个法界又都具有“十如是”,所以“百界”“千如”都在我们的自心里。我们的心,就时间来说是“竖穷三际”,就空间来说是“横遍十方”,所以能“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宇宙万有的根源,都在我们的心中。

佛教有一部《大乘起信论》,就是要我们相信自己的真心。真心就如一块黄金,把黄金做成戒指、耳环、饰物、碗筷等,甚至把它丢进阴沟里,或弃置垃圾堆中,它的形态虽然千变万化,但是黄金的本质却永远不变。正如一个人的生命,虽然在中阴身时不得不受生,已生不得不变老,已老不得不生病,已病不得不死亡,但是在生老病死的不停流转中,我们的“真心”却是圆成周遍,恒常不变的。

所以,世界可以毁灭,而我们的真心不会毁灭;生命的形象虽有千差万别,生命的理性则是一切平等。只是凡夫在分段生死中,一期一期的生命因有“隔阴之迷”,也就是说换了身体就不知道过去的一切,致使千古以来生命之源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生命本来就没有所谓的起源、终始,生命只是随着因缘而有所变化,随着我们的业力而相续不断,因此只要我们对佛教的缘起性空、三法印、业识、因果等义理能通达明白,则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即不问自明了。

请问大师,“生命教育”的意义是什么?佛教对“生命教育”能否提供一些积极面的启发与省思?

星云大师:谈到“生命教育”,前“教育部”部长曾志朗先生说过,有一次他问一群小学二年级学生对死亡的看法,当中有位学生回答:“死亡就像睡了一觉,第二天就会活过来。”原来他们看电视里的人物,被打死了还会活过来,因此天真地把真实的人生当成电视剧情。为此曾先生忧心地说:“学生们对死亡的看法如此浅薄,我们又怎能期望他们去尊重自己或他人的生命呢?”

的确,一个人对生命无知,自然无法尊重别人的生命,更不懂得活出自己生命的尊严。就如现在有些父母,放任儿童恣意地玩弄蜻蜓、蜘蛛、小鱼、小虾,直至死亡为止;从小就养成不知爱护生命的习惯,将来残杀人命又何足为奇呢?

生命是世界上最值得珍贵的东西,杀生是世界上最残忍的事情。人间虽有贫富贵贱,但生命都是同等宝贵,任何生命都应该获得吾人的爱护。所谓生命,依众生过去善恶业因所感得的果报正体,有天上飞的,有水中游的,有陆上爬的,有山中走的;也有两栖,或是多栖,乃至无足、两足、多足等类别。在各种生命当中,有的生命是独立的,有的生命是共生的,有的生命是寄生的。甚至有的生命是有形的,有的生命是无形的;有的生命会动,有的生命是不动的。

可以说,在大自然里到处都有生命。一滴水有生命,一片菜叶也有生命,都要爱惜。山川日月,苍松翠柏,几千年、几万年,时间就是生命。乃至佛教讲“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时辰钟表,我用心、用智慧去制造它,时钟里就有我的生命。一栋房屋,因为我的设计、监工而成就,房屋就有我的生命存在。地球生态被破坏,海洋、空气被污染,环保人士用爱心来保护,环保也有生命,爱心就有生命。

天地所拥有的生命,生生不已。因此,现在的生命学家也不能只是研究人类的生命。例如:地质学家研究地壳变化,天文学家研究宇宙星辰,气象学家研究大气变化,生物学家研究动植物,微生物学家研究细胞分裂,考古学家研究古今渊源,历史学家研究人文发展等,每个领域都有它的生命价值与意义。

生命的价值就是“爱”,生命的意义就是“惜”。有爱,就有生命;有爱,就有生机;有爱,就有存在;有爱,就有延续。生命不是出生以后才有,也不是死亡就算结束;生命是无始无终,生命是无内无外。生命是活力,是活用,是活动;生命要用活动、活力、活用来跟大家建立相互的关系。例如,雨水灌溉树木丛林,树木丛林也能保护水分;人吃了食物后排泄肥料,肥料又再成为万物的养分。生命是相互的,是因缘的;想独存,想个己,那就没有生命了!

生命是一门艰深难懂的学问,但是尽管生命深奥难懂,分析起来不外乎“生”与“死”两个课题。佛教正视生死问题,佛教其实就是一门生死学,如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就是解决生的问题;阿弥陀佛“接引往生”,就是解决死的问题。

佛教不仅解答生死问题,佛教更是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佛教倡导惜缘、惜福、惜生、惜命,佛陀对一切众生的慈悲爱护,载之经典,处处可见。例如,佛陀曾“割肉喂鹰”“舍身饲虎”“施食救鱼”,乃至为野干说法,他把生命融入真理,以真理供养大众。佛陀重视“大我”的生命,他说“我是众中的一个”,他“以众为我”,他知道有形的躯体总会朽坏,因此把有形、有限的生命融入大化之中,用无形的法身慧命来照顾众生。所以佛教的生命能普遍全体,不仅普及一切人,一切动物,所谓“情与无情,同圆种智”,甚至“一阐提(有欲望的人)也能成佛”,这在后来“生公说法,顽石点头”已获得了证明。

佛陀曾为保卫迦毘罗卫国免于灭亡,多次端坐路中,借以阻挡琉璃王的大军攻打祖国;他也曾对雨舍大臣说法,及时阻止了摩揭陀国与越祇国的战争。这些无非都是为了爱惜生命、尊重生命。他希望大家爱好和平,不希望战争造成人民死伤,生灵涂炭。

佛陀对生命的爱惜,不是用武力刀枪与敌人对立,而是用慈悲来保护。例如提婆达多要攻击佛陀,阿难发动众人以刀枪棍棒保护,佛陀说:如果我还需要刀枪保护,还能算是正觉的佛陀吗?佛陀的生命不是一时、一世的,是无限、永恒的。佛陀的生命已融化到慈悲之中,当酒醉的大象见到佛陀,自然息下兽性,感动流泪;落单的鸽子飞到佛陀身边,好像找到了安全的庇护,一动也不动。甚至满怀杀心想要行刺佛陀的恶汉,一见到佛陀,就不知不觉丢弃手中的刀子,自愿皈依,成为佛陀的弟子。这些都是受到佛陀的慈悲所感化与摄受。

《净心诫观法》说:“善门有多途,慈悲最是急。”谈到佛教的慈悲,记得很久以前曾在《国家地理杂志》看到一篇报道说:“残杀才能维持生命。”因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这是大自然的定律,所以一切动物弱肉强食,以残杀来维持生命,这是不得不然的手段。但是相较于佛教以慈悲来护生,如智舜“割耳救雉”、僧群“护鸭绝饮”,可以说形成“佛与魔”的强烈对比。

佛教对生命的尊重,不是爱惜自己就好,如地藏王菩萨到地狱度脱苦难的众生、观世音菩萨游诸国土,到处寻声救苦,乃至最细微的“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佛教的慈慈,可以说无物不覆,无处不遍。

佛教讲地、水、火、风“四大”,地的生命就是坚固;水的生命就是流动,不流动就是死水;空气也是要流通才能存在;光的生命就是散发热度与温暖。佛教讲轮回、讲因缘,都是生命。轮回,就是不死的生命;因缘,就是集体的生命。佛教更提倡要建设无限、普遍的生命,例如,我们平常念“阿弥陀佛”,意义就是无量光、无量寿,这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意思。什么东西能超越时空?那就是真理,所以真理就是无限而普遍的生命。乃至佛陀的三身,应身是有为的,有来有去;法身是无为的,是进入宇宙无限的时空。所以只有真理的生命是无限,其他都是有阶段性的循环生命。

同类推荐
  • 白话观无量寿经

    白话观无量寿经

    《观无量寿佛经》,又称《观无量寿经》,简称《观经》,与《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共为净土宗所依据的主要经典,合称“净土三经”。
  •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本书从佛的众多角度来诠释佛的真意,将佛的精神、佛的智慧、佛的精髓融入生活、工作当中。仔细阅读本书,会使你精神生活更充实,物质生活更高雅,道德生活更圆满,感情生活更纯洁,人际关系更和谐,让你的心更加善良、慈悲,胸怀更宽广。
  • 道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道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道教是地地道道的汉民族的心灵救治良方.是漂泊无依的灵魂的精神家园。本书通过选取道家最为经典的故事.呈现丰富的道家智慧,揭示人生的种种奥秘,引领读者在最短时问里更新为人处事观念.助你走上成功道路.开创全新人生。
  • 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华国学经典)

    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华国学经典)

    《金刚经》全称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之一,也是般若类佛经的纲要书。在中国佛教界,《金刚经》流行得极为普遍,如三论、天台、贤首、唯识等宗派,都各有注疏。尤其是自唐宋以来盛极一时的禅宗,更与《金刚经》有深厚的渊源。宋代,出家人的考试,有《金刚经》一科,也让我们从中看出《金刚经》的弘通之盛!
  • 听李叔同讲禅

    听李叔同讲禅

    本书系弘一法师李叔同站在红尘之外,反观世俗,多角度认真探讨现实世界人性、心灵、生存、处世、成功等诸多难题的精华之作,作者精心挑选出一个个耐心寻味、发人深思的精彩故事——每个故事都充满智慧与禅机,蕴涵灵气,是抚平、慰籍生活在喧嚣尘世中人们心录的一剂良药。
热门推荐
  • 风与木之诗

    风与木之诗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天价妻约:老公来势汹汹

    天价妻约:老公来势汹汹

    从15岁到25岁,顾繁朵把一生最美的时光和寒子时这三个字捆绑在一起。从17岁到27岁,寒子时把一生最初最后的爱情和顾繁朵这三个字捆绑在一起,然而,还是不能在一起,她依然猜不出他的秘密。喜欢才放肆,所有深爱都是秘密。一个精心设计的迷局让一对相爱的男女互相伤害,当真相一层一层浮出水面,才发现他们都只是这个局的棋子。“我能给你最好的爱,大概就是打造一个王国给你败……因为我已经失去了爱你的资格。用我一无所有,换你笑靥如花。”留下这封信,他从她的世界里消失。六年后,他以另一种模样从天而降“对,我就是个疯子!顾繁朵,遇见你,爱上我,你就认栽吧!”极尽宠爱,你最终能否懂?--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帝武洪荒

    帝武洪荒

    这是一个大鱼吃小鱼,强者为尊的世界,物竟天择,适者生存!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归乡者

    归乡者

    从他乡归来,故土早已物是人非。对于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又该如何的面对呢?失去了记忆,失去了一切,但是却知道她会一直陪伴着。(总的来说,就是一个从异界归来的家伙,在三战之后的世界,种田生存,开无双的故事~)
  • 剑主沧澜

    剑主沧澜

    大山中走出的少年,执着于心中的梦想,独自闯荡一个叫江湖的地方!神道独尊,魔道称霸!踏歌仗剑走天涯,走向巅峰的故事!修我战剑,踏天歌!
  • TF之梦一场

    TF之梦一场

    tfboys和六个四叶草,三个是比他们小四岁的,但是三小只喜欢她们。三个是和他们同龄的,但是三小只不喜欢她们……
  • 逆天少主

    逆天少主

    前世父亲为了锻炼她,她的生活无处不有着杀伐,背叛,一次意外身亡重生异世,这一世她拥有了以前没有的亲情,爱情,但......桃花也太多了一点吧!她要如何选择?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帝凰谋

    帝凰谋

    嫡女沈云夕前世遭最亲之人背叛,最爱之人利用。万念俱灰下重生到13岁.今生,算计天下,把前世欠她的,一一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