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25000000012

第12章

某些白日梦会反复地上演。在奥地利君主时期,有许多孩子都有过这样的幻想,有一天由他们拯救国王或王子于危难之中。父母自然不知道他们的孩子脑海中总是萦绕着这种念头。我们可以看到的是,那些经常沉浸在白日梦之中的人无法适应现实,也无法让自己成为有用的人。在这种情况下,现实和幻想之间存在着无法逾越的鸿沟。也有些孩子采取比较中庸的办法,他们一方面继续沉迷于白日梦,另一方面也试图去适应现实。有些孩子则不会为适应现实作出任何努力,他们越来越抽离于现实生活,并沉醉于自己一手构筑的幻想世界中不能自拔。当然,也有些儿童对幻想的世界根本一点都不感兴趣,他们只是专注于现实,就算是阅读,他们也只会选择旅行、狩猎和历史等方面的书籍。

毋庸置疑,一个孩子不仅要有一定的想象能力,同时还要有意愿去适应现实。然而,我们要记住的是,孩子会用不同于我们成人的方式来看待问题,在他们的世界里,世界似乎可以划分为两个对立的部分。要想对儿童有深入的理解,我们就必须牢记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事实,即儿童有一种把世界划分为对立的两个部分的强烈倾向(上或下,都好或都坏,聪明或愚蠢,优越或自卑,全有或全无)。其实这种对立的认知方式在某些成年人身上也会有所体现。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很难摆脱这种认知方式;例如,我们会把冷和热看作是对立的,但从科学知识的角度来看,冷和热的区别只是温度上存在差异而已。通常情况下,这种对立的认知方式不仅可以在儿童那里找到,此外,在哲学思考的初级阶段我们也可以发现这种思维方式。例如,这种思维方式曾一度在古希腊哲学中居于支配地位。而且几乎所有的业余哲学家甚至在今天还以对立的方式来做出价值判断。有些人还确定了一些性质完全对立的程式,比如生—死,上—下,男—女等。显而易见,今天儿童的认知方式非常类似于古代哲学的思考方式。我们有理由相信,那些习惯于把世界分为相互对立的两个部分的成人,其思维方式仍然保留着儿童时期的特点。

那些以这种对立的或非此即彼的认知方式为基础来生活的人,我们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他们的思维,那就是“或者全有,或者全无”。当然,不可能在这个世界上实现这种“全有或全无”的理想。然而,也会有许多人按照这种思维去安排自己的生活。或者全部拥有,或者什么都没有 ——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在这两个极端之间还存在着许许多多中间的过渡状态。我们发现那些用这种方式进行思维的人,特别是儿童,一方面在强烈的自卑感中挣扎,另一方面却发展出过分的野心作为补偿。历史上这种例子并不少见,如凯撒在谋取王位的时候就遭到了他朋友的杀害。在儿童身上存在的很多怪癖性格,例如偏激、固执都可以在这种“全有或全无”的认知方式中找到根源。这种特征在儿童的生活中非常普遍。我们甚至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种儿童通常都形成了一种个体的哲学或与常识背道而驰的个体理智。我们可以以一个极其偏执和固执的4岁女孩为例来对这种情况进行说明。有一天,小女孩的母亲给她一个橙子,她接到橙子之后却把它扔在了地上,并且说道:“无论你给我什么,我都不会喜欢的。我喜欢的东西,我会自己去拿!”

当然,这些懒惰、邋遢的儿童“拥有全部”的可能性很小,因此他们便会退入到“全无”的白日梦和虚无缥缈的幻想之中。然而,据此得出这种孩子已无可救药的结论,还为时尚早。我们知道,过分敏感的孩子不具备适应和调试能力,他们很快会从现实中抽离出来,躲进自己所建构的虚拟世界中,因为幻想能在一定程度上给他们提供保护。对于作家和艺术家来说,与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是非常必要的,对于科学家来说也同样如此,因为科学家也需要具备良好的想象能力。不切实际的幻想不过是对生活中的不快和可能会遭受的失败的一种逃避罢了。我们要记住,人类的领袖正是那些拥有超凡的想象力且后来又能把想象和现实结合在一起的人。他们能够成为人类的领袖的原因,不仅在于他们接受了较好的学校教育,拥有敏锐的洞察力,而且还在于他们在面对困难时具有克服困难的意识和勇气。从众多伟人的生平事迹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勇气就足以使他们具有非凡的能力来应付周围的世界,所以,当条件变得有利时,他们的勇气就足以让他们直面现实,奋发图强,并最终成就一番伟业。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伟人,而且怎样把儿童培养成伟人也是无迹可寻的。但是,我们应该牢记的是,我们在对待儿童时一定不要粗暴、鲁莽,而应该不断给他们鼓励,不断地向他们解释现实生活的意义,从而不断缩小他们的想象和现实世界之间的距离。

个体的心理生活是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个体人格的所有表现无论从横向还是纵向上都是密切相关、前后一致的。人格在时间轴上是连续展开的,不会出现突然的跳跃。现在和未来的行为总是以过去的性格为基础的,两者也是相一致的。但这绝不意味着,一个个体在一生中的行为都会机械地由过去和遗传来决定。但是,这也不意味着个体的未来和过去是完全割裂开来的。我们不可能瞬间摆脱原来自我的影子,而成为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人,虽然我们可能从来也不知道自我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换句话说,直到我们的能力和天赋表现出来的时候,我们对我们全部的潜能也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正是由于人格的发展具有某种连续性(这绝非机械决定论),教育并改善个体的人格,并对儿童在某一时刻的性格发展状况进行检测才成为可能。如果一个个体处于一种全新的环境之中,他就会将处于隐藏状态的性格表现出来。所以,如果我们能直接对个体进行试验,我们就可以让他们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之中,以此来观察他们的人格发展水平。他们在新环境中的行为必定符合他们过去的性格。

对儿童来说,我们通常可能会在他处于转变期如上学或家庭突然发生变故时发现他的性格。在这种转变的过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儿童性格的局限,就像一张被放进冲洗液的底片一样显现出清晰的图像。

我们曾经对一个被收养的孩子进行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性格暴躁,行为让人无法理解,很叛逆,不服管教,难以矫治。对我们的提问,他总是不理不睬,或自言自语,与我们的问题毫不相干。在对这个孩子的总体情况进行了解之后,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个孩子虽然已经和养父母相处了好几个月的时间,但他对他们仍然是一种敌对的态度,他很不喜欢养父母的家。

在这个新的环境中我们只能得到这样的结论。这对养父母却并不理解,认为自己对待孩子很好。事实上,在这之前,没有人这么好地对待过他。然而,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是否有善待的举动。我们经常听到这对父母说:“我们想尽一切办法,软硬兼施,但一点作用都没有。”仅仅对孩子好是不够的。尽管许多孩子会对父母的善意作出回应,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认为他们发生了改变。在孩子看来,这种善待或许只是暂时的,他们的处境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一旦得不到这种善待了,他们马上就会回到以前的环境中去。

在这种情况下,理解这个孩子的感觉是非常关键的,也就是弄明白他是如何感受的,而不是他对父母的想法如何。我们告诉这对养父母,这个孩子并不能在他们这里感到幸福。对于这个孩子不幸福是否具有合理性我们也不得而知,然而,这中间肯定发生过什么,才导致他抱有这么大的敌意。我们向这对父母指出,假如他们觉得不能矫正这个孩子的错误,不能得到他的爱,那么他们将被迫把他交给他人收养,因为这个孩子会不断反抗那些被他视为囚禁的做法。后来,我们听说这个男孩变得越来越暴躁,俨然成为了一个危险人物。如果得到友善对待的话,他的情况就会稍有好转。然而,这样做还远远不够,因为还没有弄清楚导致孩子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源。随着我们不断地收集更多信息,我们找到了其中的原因。我们认为,由于这个被收养的孩子和养父母自己的孩子生活在一起,所以,在他心目中,养父母无疑会把更多的心思用在关心、爱护自己的孩子上。这应该不是孩子脾气暴躁的原因,要知道,这个孩子是不愿意继续在养父母家生活的。所以,只要能帮助他实现这一愿望和目的的行为在他看来都是正确的。从他为自己设置的目标(离开养父母家)出发,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所作所为是非常明智的,因此我们应该放弃关于他的头脑可能不健全的任何猜测。一段时间之后,这对养父母才知道,如果无法改变这个孩子的行为,他们就得将他交给他人来抚养。

如果我们惩罚孩子的错误行为,那么,这种惩罚就会成为他继续反抗的绝佳理由。惩罚使“反抗有理”这种感觉得到了强化,我们的观点并不是无据可循的。我们认为,可以把所有儿童的错误行为理解为他与环境互动的结果,是他们对没有预料的新环境所作出的反应。虽然这种错误十分幼稚,但我们也无需为此大惊小怪,因为这种幼稚的表现同样也存在于成人的生活之中。

几乎还没有人研究过各种举止和不明显的身体语言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在这方面教师也许具有天然的优势,他们可以把孩子的这些表现形式归结为一种图式,并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根源。我们一定要记住,在不同的情况下,同一种表现形式会具有不同的意义:两个孩子的行为举止即使是相同的,其意义也并不一样。除此之外,问题儿童虽然具有相同的心理感受,但其表现形式却是各式各样的。其原因在于,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达到同一个目的。

我们不能依据我们的常识来对这些行为的对错做出判断。如果一个儿童的行为产生了错误,其原因往往是他为自己设置了错误的目标。所以,追求错误的目标难免会导致错误的行为结果。人尽管有数不清的犯错误的可能性,但真理却是唯一的,这也正体现了人性的奇特之处。

同类推荐
  • 快乐心理学

    快乐心理学

    《快乐心理学》以敏锐的洞察力和超凡的智慧,向大众读者轻松漫谈种种日常心理。本书汇集了很多根本性的难以治愈的心理疾病,其中包括恐惧心理、禁欲问题、纵欲问题、情绪混乱、失眠问题、神经过敏、偏见问题、犯罪心理、自卑心理、怪癖问题、自大心理、依赖心理、歇斯底里病症、好奇心理、神经衰弱、游戏心理和迷信心理等,本书自出版后就在美国长销不衰,一版再版,是林语堂首荐给所有中国人的励志经典。
  • 马斯洛精选集:人性能达到的境界

    马斯洛精选集:人性能达到的境界

    《人性能达到的境界》本书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马斯洛的代表作之一。对于我们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和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调动自身的一切积极因素,健全自我人格,发挥自我潜能,实现自我价值,享受人生的幸福与快乐,追求人生的真正成功,这不能不说马斯洛的学说也适应了我们每一个追求人生成功者的需要,这也是我们出版本书的动机之所在,在书中,作者详细介绍了作为生命本体的人的心理需要,作为具有创造性的人们劳动的价值回归心理需要,作为个体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心理需要,作为生活在现实中的人本要体验人生快乐与幸福的心理感情动机等。
  • 不分心:初学者的正念书

    不分心:初学者的正念书

    这本书是麻省理工大学博士、世界正念领域最权威的专家卡巴金,将30多年的西方临床医学实践和东方的正念禅修相结合,提炼出的精神训练核心精髓。从而带你过上智慧、从容、幸福感十足的生活方式。
  •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青少年应该具备的团结协作精神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青少年应该具备的团结协作精神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青少年应该具备的团结协作精神》针对青少年朋友当中存在的厌学、耐挫力低、不适应集体生活、处事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帮助青少年朋友走出困惑,身心得到良好发展。
  • 过目不忘的记忆法

    过目不忘的记忆法

    《过目不忘的记忆法》通过讲解和生动的举例,对记忆的原理进行了详细解读,使读者可以快速了解记忆的种类,判断出自己的记忆类型、记忆等级,本书中,作者抛开繁杂深奥的理论,利用生活小故事层层激活你的大脑,带你突破记忆力极限,检测记忆训练效果,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热门推荐
  • 宠妻成瘾,宝贝,别太坏!

    宠妻成瘾,宝贝,别太坏!

    男人设下的“阴谋”一步一步的引诱她入坑,慕熙雅利用完这个男人想甩掉时,却怎么也甩不掉。“麻烦你哪里来回哪里去,有多远滚多远。”“雅雅,从你选择我开始,你就注定是我冷逸轩的妻,这是上天给我们的安排。”“滚你丫的,我要退货。”某人一把抱起慕熙雅“既然为妻这么想滚,为夫也不好辜负你的一番心意,我们这就去滚、床、单。”…
  • 御界无双

    御界无双

    从平凡的世界里走出一条不平凡的路,从恐怖的世界上走到巅峰。
  • 无凭

    无凭

    曾经雨急风狂,而今佩紫簪黄,萧索人事,沉醉悲凉。无依无凭,无根无影,走天下,寻归家之路,一曲清歌莫断肠。(本文旨在表达自己对人性的感悟,本人也不善于写可以堆砌字数的打架场面等,各位看官如果不喜欢,那在此作揖抱歉了)
  • 妖孽校花邪魅校草

    妖孽校花邪魅校草

    “校草你亲我做什么?亲就算了干嘛还抱着不放呢?”夏沫冉无语到!“我就喜欢亲你怎么了?不服咬我啊!”楚逸面带笑的说道,:来咬我啊,嘻嘻!“才不呢,你再亲我就。。。”“你就怎么样?”“我就退学离家出走!哼”:快哄我!“切我才不会哄你呢?”
  • 一念尘埃,浮华如梦

    一念尘埃,浮华如梦

    男子温柔的看着面前的女子说到:“带我称霸天下,汝嫁我可好。”女子面无表情的说到,“肚子里都有你的种了,你还赖账不成”,,“爱妃,我知道你不举,别急嘛!宝宝说他想让娘亲多造一个妹妹陪陪他”女子不淡定了,气咕咕的看着男子,一句话也没说。男子宠溺的看着女子,说到,“要不,一天造一个,好让弟弟不孤单”说着说着,又激动的说到。“不行,一个太少了,要多来几次,爱妃,你说好不好”神啊,收了他吧!,,,,
  • 环之国

    环之国

    法师的意志乍然觉醒……!凶残的魔兽发出怒吼……!巨大的阴谋悄然浮现……!一切,都从这里开始!
  • 莲心羽梦

    莲心羽梦

    林晓彤原本只想做一个安静的小美女,平平淡淡的过自己的生活。也许自己有一天会经历其他人一样人生:恋爱,结婚,生子,老去。可是谁知道,按照自己的心愿,安静的日子悠悠的过着,直到高考之前某一个天气炎热的下午,他冷酷无情的站到了自己的面前说……
  • 音与鸢缘:巧穿秦唐落卿山

    音与鸢缘:巧穿秦唐落卿山

    本想好端端的偷个玉玺,享一生的荣华富贵,却不料一眨眼就到了大唐。“姑娘可想许配给在下?”啥啥啥?表白也不带这么草率的吧!她却不知,她早已不是原来的自己。“小鸢,哥哥不会放弃你的。”当今太子殿下,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神奇生物,身为哥哥,却对自己的妹妹有着说不出的感情。去御花园散步,有个人寸步不离;去丛林间赛马,有个人紧追不舍;就连到房顶上数星星,也有人前呼后应。感觉自己的人格魅力大大的有木有!虽是身在异乡,她却是乐不思蜀,心中荡起无限涟漪。
  • 良缘传奇

    良缘传奇

    极品宅男,自从校园的恋情失败后,便患上了婚姻恐惧症。为了躲避婚姻,和一在外务工的死党哥们蜗居五年。最终仍是没能逃过相亲的命运。而故事则从相亲开始拉开序幕…………
  • 女人现实男人疯狂

    女人现实男人疯狂

    一直有种说法,叫女人是感情的动物,男人是理性的动物。如果颠倒过来,会产生什么样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