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46900000009

第9章 借粮借出白眼狼,吴国自此命不长

伍子胥冷静地笑了笑:“昏君不听老夫忠谏,反赐我死。我死不足惜,只是今日我死,明日越兵就要入吴掘你祖宗的坟墓,毁你的宗庙,砍下你那颗愚蠢而昏庸的头!我死后,请取下我的双目,悬挂在东门城楼上,我要亲眼看着越国的军队如何开进姑苏!”

一 借粮毒计

经过十多年的卧薪尝胆,越国元气大大恢复,人民生活逐渐好转,勾践没有一日不想到报仇、复国,这天,他召集大臣们商议伐吴之事。

勾践有些急不可待地说:“吴王宠爱西施,亲近佞臣,奢侈宴乐,已经失去了民心,该是越国复兴的大好时候了,我们可以出兵了吧?”

“不可伐吴。”范蠡冷静地说,“越国刚刚恢复,吴国尚未衰弱,哪能伐吴?古人说:‘强夺者不祥’,愿大王善待时机。”

文种也说:“伐吴不可!夫差虽然酒色荒淫,但是还没有达到昏聩的境地,虽然亲近佞臣,但还没达到残杀功臣的程度;虽然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但是还不至于民心尽丧。一旦战争爆发,伍子胥等忠臣良将就会起而重用,吴军又是饱经战阵的虎狼之师。灭吴必得作长时间的准备和苦战的打算。”

勾践虽然同意他们的见解,但还是焦急地说道:“光阴易逝,岁月难留,但不知伐吴时机,需要等待到何年何月?”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范蠡非常自信地说,“吴国,迟早是大王的,何必心急?同样的一件事,处置得当与否,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大王倘若对吴国图之过急,取之过早,事态的发展,就很难说了。”

文种接着说:“臣赞成范大夫之言,越国今年水旱灾接连不断,收成不好,还要向吴国进贡各种东西,虽然库藏有余粮,但得先保证民有饱饭吃。一旦打起仗来,百姓就会无喘息之机,如果国无余粮,民无足食,兵器不足,舟车不继,越国必败无疑。”

顿了顿,他又继续说:“不过,越国欠收正是一个好机会……”

“啊?好机会!”众人都睁大眼睛看着他。

“是的。”文种大夫肯定地说,“我们可以趁此向吴国借粮。”

“向吴国借粮?”勾践摇摇头,“这无异于是与虎谋皮,夫差定是不会答应的。”

“这还是要贿赂伯噽,然后再向夫差苦苦哀求,许诺说越国一有收成,就加倍奉还。吴王既好虚名,又贪小利,一定会借的。”

“那怎么行呢?现在我们又不是真的缺粮,现在借了,又要加倍偿还,又要挑选最好的,这简直是养虎伤人啊!”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把我们最好的粮食,全用水蒸过再还给吴国。”范蠡看着文种大夫哈哈大笑着说。原来,他已经看穿了文种借粮的蓄意了。

勾践也突然醒悟过来了:“这办法不错,稻粒用水蒸过,一粒就变成两粒,看起来加倍奉还,其实我们一点儿也没多出。”

范蠡笑道:“大王,文种大夫的计谋,却远不止你所说的那样呢!”

“难道还有更深的玄机?”勾践诧异了。

“如果吴国用我们偿还的稻谷作种子,种下去不发芽,吴国不也闹起饥荒来啊!”

这办法使大家都惊奇了,勾践仰头大笑:“好计谋呀!范大夫,寡人命你出使姑苏,向夫差借粮。”

到达姑苏后,当天夜里,范蠡先悄悄地去拜访老朋友伯噽,说出了此行的来意。在范蠡的重金诱惑下,伯噽答应帮助越国借粮。

第二天早朝时,吴王夫差提出了越国借粮的事,请群臣商议。伍子胥一听异志已露的越国来借粮,首先站出来,激烈反对,他说:“大王,粮食乃一国之本,万民之生基,万万不可借啊!据臣所知,越国并非真正缺粮,而是通过借粮来使我们的国库空缺啊!”

这几年由于老天爷的眷顾,吴国仓禀丰盈,夫差觉得伍子胥的话很不入耳,可一万石谷物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心中颇有些踌躇犹豫:万一天降灾荒,一万石谷物也可抵挡一阵啊!他用手捻着胡须默不作声。

看到吴王没有作声,伍子胥知道自己的话起了些作用,继续说道:“这些年来,他们进献美女以泯灭大王的志气,进巧工大兴土木以耗费我国的国力,进奇珍异宝以懈怠君臣上下的范防之心,贿唆佞臣离间君臣的关系……这是一连串的阴谋!大王,你应该看清他们的心肠了呀!”

夫差本来对伍子胥发表的借粮意见并不反感,一听他现在越说越远,竟然提到了美女,一说美女,他想起了他的爱妃西施,他内心不悦,对伍子胥颇为反感了,但是他仍然默不作声。

伯噽急了,心里直骂伍子胥这个老匹夫坏了他的大事,他不等伍子胥说完后,就抢着说:“大王,越国早已臣服于吴,越民也就是大王的子民。越国遭天灾,千里无收也是实情,如今已是千村断炊,遍地饥民了,仁善的大王愿意忍心看着他们活活饿死吗?”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环顾了一下左右,“这些年来,他们倾其囊,把最好的东西贡献给大王,心底毫无怨恨,天下哪里去找这么好的百姓啊!”

群臣中大多数都接受过范蠡送来的厚礼,有些人开始附和伯噽的意见。伯噽并不就停止话语,继续说道:“大王一心想称霸诸侯,可知道秦穆公就曾拿出粮食去救济敌国晋之事吗?这才是霸主的襟怀啊!大王比起秦穆公,其实是更胜一筹的君王。依微臣看,这一万石谷物,是应该借与越国的。”

伯噽一贯能巧妙地抓住吴王的心理,他的话像蜜汁一样使夫差从头甜到脚底,夫差最喜欢别人将他比作前辈霸主,他动心了,允诺借粮谷给越国。

时光飞逝,转眼又是一年,春播之前,范蠡押解着两万石谷物来到了姑苏。

浩浩荡荡的运粮车队到姑苏后,范蠡由伯噽陪同,亲自头顶一筐箩金黄饱满的谷粒,上殿进呈夫差。

夫差看到去年的一万石谷物一年时间内就变成了二万石,非常高兴,他抓过一把谷粒在鼻尘上嗅了嗅,一股芬芳稻香扑面而来,他呵呵大笑,看了一眼当初坚决反对借粮的伍子胥一眼,故意大声地问:

“范大夫,还给寡人的谷子都这样粒粒饱满吗?”

“是的,大王。”

“唔,勾践还蛮守信用嘛!”夫差称赞地说着,转头向伍子胥说道,“相国,这次你相信越王的诚心了吧!你呀,总是把他人想得这么坏。”

伍子胥无话可说,脸涨得通红。伯噽见状十分得意,故意又奏道:

“大王,越王归还的谷物,都是勾践令百姓千挑万选,拣出来的,十石里都挑不出一石呢!”

“范大夫,是这样吗?”夫差笑着问。

“是的,大王。”范蠡趁机说,“这些谷物原是百姓留作种子用的,勾践大王说用这样的种子种出来的庄稼,想必定会超过吴国,我们下国怎么能超过上国呢?赶快把这两万石谷种运往吴国,以示我们下国的一片孝顺之心。越国百姓深受大王救济之恩,听了勾践大王的话,送交谷物,无不欢喜踊跃。”

伯噽赶紧说道:“大王之德,被于四海矣。”

夫差得意地哈哈大笑,又看了一眼金灿灿的稻谷,道:

“太宰,传寡人旨意,今年春播,将吴国的谷种全部换上越国的谷种,秋后有个好收成。”

二 忠臣被杀

这天退朝后,伍子胥回到府上,心里却难以平静,他的眼前,一会是吴王面对着越国范蠡送来的那些超倍的稻种时得意忘形的脸,一会又是越王勾践那张冷漠的带有杀气的脸……

这位战功赫赫的吴国的忠良之臣,突然之间明白了什么,那就是,这越王是想趁还稻种之时来蛊惑吴王的心,让吴王在心理上轻视越国,好让他勾践借机操兵买马,以图东山再起啊!

伍子胥一面这么想着,一面竟然不由自主地往外面走,他要去冒死面见夫差,向他陈述他所面临的亡国的境地。伍子胥走在路上,心里在想:这次一定要给夫差好好地讲,让他听进去自己的话。

这时的吴王正在宫内与西施饮酒作乐,在他们的旁边,以伯噽为首的一伙奸臣在对吴王灌着不着边际的奉承的话,那些话像是美酒一样,直把个吴王美得飘飘欲仙。

伍子胥进去后,当他看到众臣簇拥着怀抱美女的吴王在宫中乱舞之时,他冲过去,一把将那个拉着美女亲嘴的伯噽推到一边,厉声喝道:“你作为吴国的臣子,不但不劝吴王少酒色,反而也趁势在此搅浑水,处处变着法子让吴王堕落。”

说着他又用力一推,伯噽被推倒在地上。

“伍子胥,你欺人太甚了!”伯噽从地上跳了起来,“我也是堂堂太宰,你竟敢这样骂我!”

“你是堂堂的太宰?我看你是枉食君禄的蠢贼!”伍子胥对他蔑视地“哼”了一声,不拿正眼瞧他,他转而面对早已生气的夫差,指着他怀中的西施说:“夫差,你早晚会被这个越国送来的狐狸精亡国的。”

夫差听到伍子胥竟然当众直呼自己的名字,气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脸上呈现出震怒之色。在场的臣子都被伍子胥的狂悖吓呆了,一个个垂下头来,连西施也不敢吭声。宫里静得怕人。

“大王,你不要再迷恋酒色了,以老臣之见,应尽快把这越国的狐狸精送回越国,”伍子胥的口气软了下来:“我们将在大王的指挥下重新操练兵马,来壮大我们吴国,以防外贼的侵入。”

夫差却阴沉着脸说:“谁敢再把我的美人说成是狐狸精,把她送回越国的话,寡人就杀掉谁!”

“大王,要是不把她送回越国,就让老臣把她杀了吧。”伍子胥说着上前一步,并把手按在了他佩戴的宝剑上,他今天真是铁了心肠,一定要置西施于死地了。

“你——”夫差脸色铁青,气得说不出话来,他看出来了,这伍子胥是铁了心要与自己作对啊!于是,他厉声质问:“伍大夫,你,真是气煞本王了!我……”众人一听吴王竟然称呼伍子胥为“伍大夫”,都吃了一惊。

“大王,我知道你已经听不进我的话了,但我既是吴国的臣子,就必定要忠心于吴国,我既受了先王之托,就一定要对得起他!”

这时,伯噽阴险地冷笑着,一副忠君义愤填膺的样子,指着伍子胥问:“你既然口口声声忠于吴国、忠于先王,为什么将自己的儿子寄养到齐国?”

“对,这件事你怎么解释?”夫差紧跟着问,“相国啊,你的忠心在哪里呀?”

伍子胥坦然答道:“我把儿子寄养在鲍牧大夫家,这是实情。因为我不忍在越兵占领吴国时,他被越兵杀害,苍天在上,我伍子胥对吴赤胆忠心,天地可鉴!”

“纵使,纵使亡国,你我也应以身报国,寄子存后,私心昭然可见!你巧言伪装,是不是暗中与鲍牧计议密谋,联结齐国,谋夺吴国?”伯噽冷笑着说。

“伯噽,你这个卑鄙的小人!你本来是楚国忠烈之子,你父被奸人所害,你只身潜逃到吴国,是老夫念同乡之谊荐与先王。不想你与你父竟是两样品行,你父忠烈风骨,你却贪鄙成性,行同狗彘。”伍子胥无法忍受污辱,越说越气,血往上涌,须发贲张,“今天,我将为先王和吴国的百姓除掉你这个奸佞之徒!”

他拔出腰间宝剑,扑向伯噽,伯噽惊叫一声,拔腿便跑。两人一逐一逃,绕着宫中的人转来转去。

事变突起,在场的人们都惊呆了,竟没有人想到去阻拦。“大王救我!”伯噽带着哭腔喊。这时,伍子胥仗剑来到夫差跟前,夫差怒喝一声:“伍子胥,你想谋反吗?”

随着吴王夫差的喝声,十几个殿前武士过来,横着戟将伍子胥团团围住。

“伍子胥,你不臣之状已经显露,看来,你与齐国已有密谋,光天化日之下,竟想谋刺吴国重臣,是不是还要弑君以稷!”吴王气急败坏地说。

伍子胥掷剑于地,仰天大笑:“夫差呀夫差,你要杀我,尽管来杀,又何必加给我这样的罪名!先王在世,几次要和我分治吴国,都被我推辞了。先王并不想立你为王,是你百般求我,我才劝说先王,让你继承了王位,可我竟是有眼无珠,活该落到这个下场!”

夫差被他当场揭了短,愤怒再也不能遏制了,他拔出腰悬的属镂剑,摔在伍子胥面前:“只有你才是吴国最大的贼臣!你自以为见知于先王,有功于吴国,飞扬跋扈,瞧不起寡人,非难我的法度,评议我的命令,破坏我的尊严,败坏我的名声,令人忍无可忍了,你自己去死吧!”

伍子胥冷静地笑了笑:“昏君不听老夫忠谏,反赐我死。我死不足惜,只是今日我死,明日越兵就要入吴掘你祖宗的坟墓,毁你的宗庙,砍下你那颗愚蠢而昏庸的头!我死后,请取下我的双目,悬挂在东门城楼上,我要亲眼看着越国的军队如何开进姑苏!”

伍子胥说完,披发仗剑,举足奔出户外,立于中庭,怒目仰视着夜空,仗剑自刎。

血,染红了脚下的石板地面,也染红了东边的天空。

夫差气得发了疯,瞪着血红的眼吼道:“寡人不愿意让这个老狂人的尸首埋葬在吴国的土地上,将他的尸首盛以鸱夷之革,投于大江,让日月炙其骨,鱼鳖食其肉,让他骨变成灰,看他还能看到什么!”

武士遵照夫差旨意,将伍子胥的尸体如是处理后,抛于江心。说来也怪,尸入江中,随流扬波,依潮来往,荡激崩岸。

西施站在雕窗前,仰头看着窗外的天空。窗外秋风劲烈,浓云翻卷,天空布满了一层厚重的铅云,她的心也像铅一样地沉重。她本打算让吴王把伍子胥逐出吴国,却没有想到事情在伯噽的怂恿下,夫差把伍子胥赐死了!残害忠良自己也有一份罪啊!西施在风中心里歉疚不已,心口疼痛不止……

三 颗粒无收

越国偿还的谷子成色特别好,颗粒饱满,又圆又亮,就像是一颗一颗地挑拣出来的。

此时正值春播季节,伯噽和分管农桑的大臣决定以谷换谷,分发到农人手中做种粮,再将农人的谷子充军粮。

于是,一万五千石谷种,很快便播进了全吴九郡七十二县的数十万顷肥沃的粮田里。

然而怪事出现了,谷子下种以后,本来六七天就该出苗。可是,人们等了八九天,十几天,半个月,还不见一棵谷苗出土。直等到下了一场小雨之后,才见广袤的田野里,东一棵西一棵露出了星星点点的嫩芽,活像是光溜溜的秃子头上,偶尔生出了几根单弱的细发。不仅姑苏城附近的郡县如此,全国各个郡县都是如此。真是活见鬼了!

俗语道,“人误地一晌,地误人一年”。全国性的粮食绝产,这是亘古未见的怪事。今冬明春将是一场大饥荒、大劫难。不知道要有多少人饿毙荒郊,多少人鬻妻卖子,多少人流离失所。人们似乎已经看到了那种尸相枕、人肉食、白骨遍地的惨景。

于是人心惶惶,众口嘈嘈,谣言四起。

有人说,前几年上天便以童谣示儆,看来吴国的气数已尽。

还有人说,姑苏台太高,霸占了吴国的王气,压断了江山社稷的命脉,吴国该亡了。

更多的人在传播,夫差昏庸暴戾,枉杀忠良,上苍震怒,以此报复夫差。

种种谣言迅速在全国蔓延。

但是,吴国的上上下下,竟没有一个人怀疑是越国送来的谷种出了问题。

这也难怪,越国送来的谷子颗粒大,成色新,饱满充实,能有什么问题。再说了,就是有问题,人家是送的军粮,又没有让你做种子。

这便是文种、范蠡的精细狡诈之处。他们所还的粮食,九成以上的已经上锅蒸过,又将一成生谷子均匀地掺于其中。你如果说这粮食有问题,那为什么有些地方又出苗了呢?

此计可谓缜密严谨,天衣无缝。

越国送的谷子被播进吴国的土地里之后,文种曾不无得意地对勾践说过,吴国绝产一年,从根本上动摇了其经济根基,库存亏空,军粮短缺,战争一起必军心混乱;广大民众食不果腹,啼饥号寒,必生怒恨,就会使夫差失尽民心;把谷粮绝产与伍子胥之死联系起来,便会使朝臣之中忠义愤慨,奸佞胆寒,致使君臣之间离心离德,此计堪称“一箭三雕”。

范蠡、计倪虽然也积极参与了此计的谋划,但是他们却略觉不安。两人私下曾议论过:“妙计归妙计,就是阴损了点,只怕这种事干多了会断子绝孙呀!”

他们没有断子绝孙,但他们的毒计足以使夫差断子绝孙。

同类推荐
  • 隆美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隆美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隆美尔是纳粹德国军队公认的天才战术大师,在北非的戈壁沙漠中成就其一世英名。他一身兼备“虎”威与“狐”气,当他率军冲锋陷阵时,像一只下山猛虎。当他施展各种诡计蒙骗对手时,又似一只狡猾的狐狸。
  • 最后一个皇帝:袁世凯传

    最后一个皇帝:袁世凯传

    《最后一个皇帝:袁世凯传》记述了北洋军阀领袖袁世凯复杂多变的一生。1859年,袁世凯出生在河南项城一个官僚大地主家庭。袁家上辈人官运亨通,袁的野心亦不小。他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屡试不中。郁郁不得志的他即便结了婚,做了父亲,也还像个胡天胡地的恶少。1881年,一事无成的袁决定出走家乡,前往登州投军……1912年,临时参议院以全场一致的17票选举袁继任临时总统,所得票数比之孙中山当选时竟还多了一票。1915年,袁宣布“接受”帝位,准备成立中华帝国,可惜直至83天后帝制取消,他仍未正式行登基之礼。1916年,袁靠着一剂强心针由昏迷状态苏醒过来,留下人生中最后四个字:“他害了我!”
  • 伽利略

    伽利略

    伽利略·伽利雷(GalileoGalilei,1564~1642),1564年2月25日出生于意大利的比萨。伽利略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伟大的天文学家、力学家、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
  • 北宋辽金风云人物大观

    北宋辽金风云人物大观

    本书分帝王后妃宫廷人物、文臣武将、起义领袖人物、文化科技思想人物和社会民间人物四类。
  • 一个人的奋战

    一个人的奋战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刻画了李家安和发生在他身边的典型人物,艺术地再现了一个优秀青年积极向上奋发努力的生存姿态,真实地再现了一个时代的特色。
热门推荐
  • 火锅煮神剑

    火锅煮神剑

    地球某极品城中,有个火锅广场,有一天一个胖子不小心在火锅里吃出了一把比骨头还坚硬的小铁剑来。。。。。。。
  • 步漫途

    步漫途

    苏林说,漫漫仙途上,一步皆是一景,一步又是一境。众人皆愿得境,漫途上又何人得景。当一切的存在都是一场谋,你又如何再能喜欢手谈落子。
  • 回向文

    回向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妖之道途

    妖之道途

    本以为自己幸运,获得新生。时间推移,才发现自己不是幸运,只是一枚棋子,可用可弃。为了自己的性命苟活在世间。且看妖族银霆是怎样一般般在人类门派中站稳脚步。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秦时明月时空穿越

    秦时明月时空穿越

    爱秦时的小月饼快来看看,绝对原创的!主人公是三个小孩纸,其它的在小说里精彩呈现!房间内,三子妹床上玩闹着虽然他们最大的已上六年级,可还是那么幼稚,而门后有两双眼睛正盯着他们。“啊!姐姐你输了!”“好了!好了!我输了!你开心了吧!”“是很开心哦!”“你可真坑啊!”“嘻嘻!学你的。”“喂!你们别忽略我了!”“弟弟,你放心!忽略谁都不会忽略你的。”“是的!是的!不会忽略你的!”紧接着,他们开始打闹起来……
  • 穿越千年只为你:盈蝶上舞

    穿越千年只为你:盈蝶上舞

    一个意外,让她的魂魄穿越千年回到前清,与命定之人在人海中相逢。她成了裕亲王府中一个普通丫头,从此跟他有了牵绊,日日形影不离。直到惊闻,原来她是赫舍里索尼失落在外的孙女,也是皇上钦定的皇后人选,巨大的阻碍横亘在两人之间,他们还能否继续牵手?请看继《蝶落初尘》又一清穿力作《盈蝶上舞》
  • 火影之秘史文河

    火影之秘史文河

    作为一名火影粉,火影完结了,似乎童年也随它一起飘散了。所以我想写一写火影外传。作者新人,求指点!!!
  • 毁灭是第一生产力

    毁灭是第一生产力

    遥远到不可及的星系中一颗环境类似于地球的星球遭受到未知物体的撞击而陷入末日危机之中。幽魂,由生灵死后所诞生的该生灵生前最恐惧的东西。而星球中的人类在末日中借助未知物体带来的幽能科技再次发展。沉睡,因不明原因陷入沉睡的主角在末日后二十年的废墟中醒来,像原始人的模样走向末日后的未来社会,他,会发现什么?
  • 芝园遗编

    芝园遗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