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律之五十八:想法不等于思路,想法只不过是一个比较模糊的创意,它只有经过梳理并系统化之后,成为可执行的东西,才算真正变成了思路。思路是连接想法和执行之间不可或缺的纽带。有想法没思路,又浑然不觉,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
在现实当中,人们经常推崇一些有想法的人,夸他们有才,说什么前途和钱途都大大地有。每当我看到这种情况,心情就非常复杂,不知道该为被表扬的人高兴还是叹息。因为这里面存在很多误区,甚至还不排除极个别人怀有“捧杀”的意图。我倒不是非得让你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也许夸奖你之人本意是非常好的,至少没有恶意。但遇到这种情况还是应该引起我们高度警惕,最起码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想法是否系统、细致,贴近实际、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想法和思路,是一对含义非常接近的词,也容易被人们所混淆。实际上二者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想法往往是零散的、肤浅的、不成系统的,常表现为创意或者思维的火花,不一定正确,且可执行性差。思路相对而言是细致的、深入的、系统的,具有较强的可执行性,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上升到了方案或者计划阶段,是想法的进一步梳理与系统化。至此,我们再对照现实中的情况,太多所谓“有才”者实际上是“有想法没思路”,说句不太好听的,即使有才,也只能算是半吊子才子。
很多时候,我们可以自我诊断一下,被别人夸做“有才”的时候,自己是否仍处于“有想法没思路”阶段。如果这个时候扬扬得意,还误认为自己真的有才,潜质再好都难以发挥出来,永远没有脱颖而出的机会,在职场竞争中只能被埋没掉。在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不少才俊栽就栽在这个上面了,可能直到花甲之年都不能顿悟,只能给人留下无边遗憾。
从做事流程来讲,“想法—思路—执行—反馈”是一个完整的链条,任何一个环节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缺少了“思路”这个环节,后面的事情实际上都无法开展。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的事业短路就是由此造成的,无论是商场还是职场,此类现象都十分常见,说白了还是方法论上存在问题。不管你以前是否有这方面的意识,从现在开始,都必须牢固树立这种观念,并将其认真贯穿下去。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步到位的,从“想法”到“思路”,同样需要过程和周期。想法同样非常珍贵,是思路提炼的基础。但很多想法,如同火花一般瞬息而逝,这就需要我们用一套方法来对其进行管理。第一,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我们迸发了某种想法,就应该以最便利的手段记录下来,或者是随身携带的纸与笔,或者是手机短信,或者是笔记本电脑,或者是iPad以及其他一切可能的介质。每个星期,都要对本周产生的想法建档保存,并作延伸性拓展思考。第二,根据轻重缓急原则,对其中一些想法进行重点思考,当然也可以将时间碎片利用起来,其方式是以某个点为圆心,向周围的相关问题延伸,以便尽可能形成更多关联点,并呈现大致的脉络。第三,在上述基础上,与别人展开交流和辩论,利用“头脑风暴”方法,对其展开进一步细化和修正,使其系统化并趋于完善,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直接影响到“想法”转变成“思路”的质量。第四,重点解决思路的可行性问题,并使这个系统更为严密,在这个阶段,匹配程度很高的方法、步骤和日程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只有到了这一步,思路才算最终成形。
在偶然的一些事情上,我们可能也会自觉不自觉地按照这个流程来形成最终思路。但这并不能说明太多问题,只有当这个模式变成一种习惯,并内化到你灵魂深处,才会对你的职业前景产生积极影响。这个过程说起来并不复杂,但比较辛苦,更大程度上考验的是一个人的毅力,或者需要很大的外力去强制。非常坦率地讲,如果你在一流跨国公司有过三到五年的工作经历,这种习惯还是比较容易形成的。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做任何一项工作,基本上都会有一套详细的记录和工作模板,在工作计划和总结方面更是如此。换个角度来说,这本来就不是简单的模板,而是一整套非常具体和实用的方法论,如果再配上相应素材,基本上就成了非常不错的思路。
很多刚去此类机构工作的人员,特别是之前在本土企业干过的,感觉很不适应,因为光填形形色色的表格以及模板,大致就要占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工作量,甚至感觉这是彻头彻尾的形式主义,工作关键是要看结果。但待的时间长了,就能逐渐体会到其中的精妙之处。因为一个个规范而细致的模板,实际上就是一个完整的思路或办事方法,按照这种流程下来,做事效果从整体上来看是有保证的,而且思维模式、考虑问题更加注重思路的系统性和可行性。这对很多人来讲,都是无比宝贵的无形财富。我认识的一些朋友,已经不在外企好多年,他们有的自己创业,有的到民营企业当职业经理人,回想起来,在外企最大的收获就是可以确保清晰思路的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