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律之四十八:一定要逼迫自己养成善于观察和敏锐思考的习惯,并随时随地将你所见、所闻、所想记录下来,以此为素材定期进行梳理及提炼,进而不断系统化,这对你日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也是培养创造力的一种方法。
尽管很多人认为悟性和创造力是与生俱来的,但我不这么认为。事实上,这二者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积累和提炼的基础上。我们不难想象,没有素材与积累的悟性和创造力会是什么样的,它一定非常肤浅和低效,对于一个人的快速成长以及将来取得很高成就,并没有多大的帮助。
一个人的见识和对环境的领悟深度,与年龄自然有着很大的关系,但只要方法得当,其实在30岁左右就可以达到一定高度,大致上也就大学毕业七至十年的时间。谈到这里,可以介绍一个算是规律性的东西。如果在一个岗位或者方向上努力沉淀,三年基本是个入门时间,五年大致已经学遍了岗位所有的新东西,七年则是很多人豁然开朗、不被表象蒙蔽的一个时间点,而十年可以达到一个令人仰望的大师境界。
也许很多人认为本人在故弄玄虚,胡说八道。其实不然,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看法,社会上的不少人都有类似的意见。如果一个人的确去认真对待了,而且方法论正确,基本在这些时间节点上能够达到相应的水平。事实上,占相当比例的人,由于种种原因,是做不到这一点的,这也是很少有人能够吃透某个领域,进而成长为大师的缘故。绝大多数人在智商方面并不存在多大的差别,差就差在了心态、习惯和方法论上。
上天赋予我们的时间与精力,并没有多少差别,为什么有人在短短的几年内能够取得明显的进步,甚至获得巨大成功,而有人终其一生都碌碌无为?也许有的朋友会讲,即使你自己努力,也需要有合适的机会和素材让你积累。如果运气不好,没人给你机会,就算你长了个爱因斯坦的大脑,又能如何呢?
有句话说得好:“世事洞明皆学问。”学问到底在哪里,学问其实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只要你认真观察,勤于梳理,不断系统,逐步提升,终将大有所获。悟道的佛教徒,有的种田,有的挑水,有的做饭,有的扫地;有的在雪山,有的在峡谷,有的在沙漠,有的在南国;有的固守一地,有的面壁十年,有的云游四方,有的远渡重洋;有的甚至是居士或者行者。真可谓是千奇百怪,无所不有,但他们最终殊途同归,都通过各自的方式悟到了正道。
我有一位朋友,资深职业经理人,目前50多岁,喜欢游览名山大川。有次在肇庆那边旅游,在山上碰到了研究周易二十年之久的一位先生,两人就开始闲聊。没想到越聊对方越感觉这位朋友是周易高手,非常认真地要拜他为师。这位朋友当然也非常坦诚地说自己从来没有研究过周易,但对方说什么都不相信。后来他跟我讲起了这件事儿,不胜感慨,说了一段令人回味的话。
他说,那位先生研究周易研究得有些误入歧途,周易这类东西,说高深也很高深,说简单也很简单,其实就是先民根据身边万事万物提炼出来的逻辑、规律和道理,时隔数千年之后,如果我们能够对身边的事情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还是不难理解周易所隐藏的道理的,大道至简,万物归宗。遗憾的是,很多人的研究只是为了研究而研究,并没有与平常的所见所闻联系起来,最终把自己搞得越来越糊涂。
实际上,不光琢磨周易这类高深的东西,对周围的事情进行敏锐观察,将所见、所闻和所想随时随地记录下来,并定期进行梳理和提炼,这种方式可以应用到工作岗位、日常生活和爱好领域当中。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家门口的路,人们基本天天走,很多人从小到大走了十几年,还是说不清楚到底有些什么景物,有些什么特征。但有的人走上两三次,就能把这些说个八九不离十,并且能达到清晰和系统的程度,甚至还能提炼出来非常深刻的道理。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就跟用心不用心有很大关系。
有次跟一个朋友调侃,我对他说,现在的人对数据和素材看得很高深,似乎非经专业公司而不能获得,一到关键时刻就抱怨说没数据、没材料,其实这些东西完全可以通过日常积累得到。再专业的调查公司,其数据的获得也无非是确定调查范围和对象、设计相应的指标、选择取样空间、给目标对象贴标签,最后形成统计数据并进行分析。其实这样的事情,我们可以参照此种模式,在平时就进行积累。
譬如,你平时对很多人的特征进行判断,给他们贴上N个标签,像性别、年龄、学历、家庭出身、性格、职业背景、收入水平、籍贯、购买偏好、价格敏感度、价值取向等指标,当你不经意间积累了一百多个这样的人物资料之后,需要某方面的数据,直接进行分析即可,根本没有必要为数据的问题而犯愁。通过这种方式在某个领域进行积累,一方面取样精准,日积月累,深有体验;另一方面成本很低,只需每天留意一下周围的事情即可,此外也具有极强的个性化和针对性,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自己的观察、分析和环境把控能力。
我认识的一个高级职业经理人,20世纪90年代初期是北京某大牌高校的教授。由于某种原因,于1994年辞职,到北京刚创业的一家民营企业担任营销副总。没想到一干就是十五六年,硬是将这家公司的年营业额从不到100万元干到了30多亿元。这位前辈有一个非常特别的习惯,就是无论走到哪里,都随身携带着小本子和笔,随时随地将他认为有价值的“所见”、“所闻”和“所想”记录下来,每到周末、月末、年末,进行梳理、提炼和总结,十多年如一日,最终形成他自己一套非常具有特色的营销理论,不但可操作性强,而且实战效果非常理想。我经常把他的故事讲给别人听,也常拿他的事迹来激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