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14600000001

第1章 人要受的三种教育

人们受教育必须从婴儿期就开始,使人们具有这个社会需要的才能,如果不这样做,人类可能会早已灭亡。我们生来是一无所有的、是愚昧的、是柔弱的、是最需要呵护的,所以,我们需要许多的力量,需要认识和判断的能力。而所有的这一切,都需要从教育中才能获得。每个人的一生都是由三种教育培养的,或受之于自然,或受之于事物,或受之于人。自然的教育、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就是我们人类所要接受的三种教育。针对类的个体而言,如果这三种不同性质的教育能达成一致,目的趋同,就可以达到他的目标,这样的个体,才可以说是获得了良好的教育。

我不愿意根据一般人的认识,将那些可笑的,人们称之为学院性质的机构,当成一种公共性质的教育机制;我也不将对世人的教育看作是这种制度,因为这种教育追求的是两个不同的目的,但结果却不会有所收获。这种教育只能培养出一批表面为别人,却处处为自己,阴险虚伪的人。由于被人和自然两种力量牵引向不同的方向,形成较大的分歧,所以,我们会采取一种折中的方式。但是,这种做法却使我们一生就在犹豫和斗争中度过,最终无法达成自己的意愿,更不能对他人有所贡献,最后只能碌碌无为了此一生。

自然的教育是我们的器官和才能的内在的发展;别人引导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而获得良好的经验,叫做事物的教育。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这三种“教师”培养起来的。一个孩子,如果他身上这三种不同的教育互相冲突的话,他所受的教育就不好,而且将永远不会合他本人的心意;一个孩子,如果在他身上这三种不同的教育是一致的,都具有趋向的目的,他就会很快达成自己的目标,而且生活会过得很有意义。这样的孩子,才算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的。

在这三种不同的教育中,自然的教育完全是不可以由我们来决定的,事物的教育只是在某些方面才可以由我们来决定。只有人的教育,我们才可以加以控制;不过,我们能控制多少,到目前还只是假定的,因为,谁能够对一个孩子周围所有的人的行为和言语都能完全掌控呢?

一旦将教育看成是一门人类的艺术,则它几乎就不能取得什么成就了,因为,它要成功,就必须将这三种教育相协调配合一致,然而这一点是任何人都不能有所决定。我们殚精竭虑所能做到的也只是或多或少地接近目标罢了;不过想要达到这一点,还真需要有一些运气的成分。那么,是什么目标呢?它不是别的,它就是自然的目标,这是我们刚才论证过的。既然三种教育必须要圆满地进行配合,那么,我们就需要使其中的两种教育来协调另外一种无法控制的教育。也许我们所讲的自然意义上的教育太有些含糊其辞了,所以,在这里我们尽量将它明确起来。

也有人说,自然不过是人们日常的习惯罢了。那么,它究竟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的一些习惯,看它会不会消灭掉我们的天性呢?举个例子来说,有些植物被我们阻碍着并不能顺应它们的天性自由去生长,它们就具有这样的习性。自由生长的植物,它们索性还保持着被强制倾斜生长的印痕,但是它们的天性并没有因为被扭曲过,或是被阻碍过就此改变自己一开始的自然生长方向,如果它继续生长和发育的话,这种植物它又会自然的直立生长。

同样,人类的习性也是如此。只要人还处在相同的境地,他就还可以保持由原来的习惯产生的习性,虽然这些习性对人们来说是不自然的,甚至是做作的;但是,只要情况稍微一有变化,这种习惯就消失掉,天性就会迅速恢复过来。因此说教育确实不过只是一种习惯而已。有一些人忘掉了他们自己所受的教育,则另外有一些人则保持了他们自己所受的教育,这样的差别是从什么地方开始产生的呢?

如果是必须要将自然这个名词,只是限用于天性习惯的这个名词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省得论述一番多余的话语了。我们生来是具有感觉的,而且我们一出生就通过各种方式受到了我们周围事物的各种影响。可以说,当我们刚一开始意识到我们的感觉时,我们就希望去逃避或者追求产生这些感觉的事物,我们首先要对这些事物进行筛选,看这些事物是给我们带来了愉快还是不愉快,其次要看这些事物对我们是不是很方便和很适宜,最后则看它们是不是符合我们的思维理性,以及是不是赋予我们幸福美满的标准。

随着我们的感觉越来越敏锐,眼界也逐渐开始变得越来越开阔,这些倾向就越来越明显;但是,由于我们受到了的习惯的遏制,因此,它们也就或多或少地因为我们的不同见解而有所变化。在产生这种变化以前,它们就是我所说的我们内在的自然。因此,必须将一切都归功于那些原始自然状态的倾向;如果我们所受的三种教育没有什么太不同的话,还是可以的;但是,当三种教育彼此矛盾冲突的时候,当我们培养一个人,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他人的时候,那么,该怎样办呢?这样以来,要协调配合一致就显得不太可能了。由于不得不与社会和自然制度进行斗争,所以,必须在教育成一个人或是教育成一个可公民之间加以选择,因为我们不能做到同时教育成这两种人。

凡是一个社会,哪怕是很小的社会,当它的范围很狭窄,而内部又能做好团结的时候,就会与大的社会相疏远很多。如凡是非常热爱自己国家的人,都会表现出一些对外国人的冷酷,在他们心目中,外国人只不过是人,同自己是没有什么关系的。这种缺陷也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是,要对那些同自己在一起生活的亲戚、朋友都很好。在国外,斯巴达人是很贪婪的,是野心勃勃的,是一点仁义不讲的;但在他们的国内,却处处洋溢着和睦无间、公正无私的和气精神。不要相信那些所谓的世界主义者了,因为在他们的著作中,他们到遥远的地方去探求他们不屑在自己周围履行的义务。这样的哲学家之所以爱鞑靼人,为的是免得去爱他们自己的邻人。

自然人完全是为他自己而活,他是单位的个数,是绝对的统一体,只与他自己和他的同胞们才有关系。公民只不过是一个分数的单位,是有依赖于分母的,它的价值体现在他同总体,即同社会的关系。好的社会制度是这样的制度,它知道如何才能够使人们改变自己的天性,如何才能够剥夺他自己绝对的存在,而给他以相对的存在,并且将“我”转移到集体中去,以便使各个人不再将自己看作一个独立的人,而只是看作共同体的一部分。同样,共和国内部的战争要比君主国之间的战争要更加残酷。相对来说,君王之间的战争比较容易缓和下来,但可怕的是他们之间的和平相处,与其要做对方的臣民,倒不如去做对方的敌人。

有一位斯巴达妇女,她的五个儿子都被编织在军队里。于是,她等待着战事的消息。她看到一个奴隶来了,战栗地问她:“你的五个儿子都战死了。”“贱奴,谁问你这个?”“我们肯定能胜利!”于是,这位母亲便跑到庙中去祈祷和感谢神灵,这样的人才是公民。凡是能在社会秩序中,将自然的感情保持在了第一位的人,是不知道自己有什么需要的。如果一个人经常是处在自相矛盾的境地,经常在自己应尽的本分和倾向之间犹豫徘徊的话,则他既不会成为一个人,也不会成为一个公民,他对自己和别人都将一无是处。我们今天的人,今天的法国人、英国人和中产阶级的人,都是这样的人;而他将成为一无可取和一无是处的人。

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要就必须言行一致,成为始终如一、独立自恃的人,就必须坚持自己应当采取的主张,毅然决然地坚持自己的这个主张,并且一贯地去实行它。我等待着人们给我展现这样的奇迹,以便知道他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公民,或是,他能同时成为这两种人,又是怎样做的。从这两个必然互相对立的目的中,产生了两种相互矛盾的教育制度:一种是共同的与公众的,另一种是家庭的和特殊的。如果你想要明白公众的教育是如何一回事,就请你阅读一下柏拉图的《理想国》,这本著作,并不像那些只是凭书名去判断的是一本讲政治的书籍;它是一篇很优质的教育论文,像如此的教育论文,还从来没有被人写过。

当人们谈论到一个空想的国家的时候,他们就会提出柏拉图式的制度;然而,要是莱喀古士只是将自己那套制度写在了纸上,而不是去付诸于实践的话,我可能还会以为它空想得更多。而柏拉图只不过是要人们去纯洁自己的心灵,而莱喀古士却是要用力改变了人的天性。公共的机关已经不存在了,而且也不可能存在下去,因为在没有国家的地方,是不会有公民的。“国家”和“公民”这两个词应当从现代语言中里取消。其中的理由我是非常清楚的,但是,我不愿意谈及它,因为它与我阐述的问题没有任何丝毫的关系。

人们将一些可笑的机构,称之为是学院,然而,我是不将它们当成一种公共性质的教育制度来加以研究的。我也不把世人的教育看作是以这种制度进行的,因为这种教育总是想去追求两个相反的方向和目的,结果却是这两个目的一个也达不到。最后,它只能训练出一些阴险的人来,然而,这些人成天装着事事为他人,实则处处是为了他们自己。不过,这种表现既然是大家都有,所以,也就骗不了任何的人。这不过是在枉费心机罢了。

现在,我们谈一谈自然的教育和家庭的教育。如果一个人只是想为了自己的生命而受教育,那么,他对别人将毫无意义可言,如果一个人所抱的两重目的能够结合为一个单独的目的,那么,就等于是消除了人的内部自我矛盾,就消除了走向幸福生活道路中的一大障碍。要判断一个人,就必须要判断看这个人到成人以后是怎样的;必须在了解这个人的主观倾向、观察了他的发展等,当人们看到一个人并不是无可救药的时候,无论如何也会想方设法去纠正这种不良的状况。当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后,才可以看见自然的人。

爱弥儿箴言:

我们要培养一个难得的人,那么需要做些什么样的工作呢?毫无疑问,我们需要做的工作有很多,千万不可以无所事事,最后一事无成。当我们遇到逆风行驶的时候,我们就要调整自己的航向,但是,当海面上波涛汹涌时,而我们又想停泊在原地,那就要学会抛锚。年轻的舵手更要当心,别让你的船锚动摇,别让你的缆绳松懈了,不要在我们还没有发觉以前,就让船给漂走了。

同类推荐
  • 春苑论史

    春苑论史

    本书收集了作者散布在杂志、论文集里的文章。内容涉及中国现代史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军事、人物及著名的历史运动等方面。
  • 袁宝华文集第八卷:袁宝华访谈文选

    袁宝华文集第八卷:袁宝华访谈文选

    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全书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全书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全书》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编写。文中详细介绍了公文的种类、格式,以及机关公文的主题、材料、结构、语言等要素;重点讲述了公文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主要文种的基本写法。《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全书》集通俗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精心选择了机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直接需要、经常使用的文体,并通过例文示范来增强实际写作能力,既有一定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用性。
  • 教育政策与法规

    教育政策与法规

    《教师职业素养阅读丛书:教育政策与法规》中穿插了相关的案例分析以及延伸性思考和阅读,对于教师掌握相关的政策法规很有帮助。
热门推荐
  • 其实,我也偷偷爱过你

    其实,我也偷偷爱过你

    夏滢,我一直有个秘密没告诉你,其实,某男一脸纠结的说,其实,夏滢你的原名叫赢太太。
  • 奔跑的37℃男人

    奔跑的37℃男人

    该书收录了作者近几年创作的部份散文随笔与时评作品,也是作者在30岁来临之前,为自己献上的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被称为“80后男孩的青春记忆”。为什么自称为“奔跑的37℃男人”?作者张吟丰认为自己凡事要“保持37℃的理性和沉稳,不让38℃的高热烧昏头脑,也不让36℃的冷漠封闭自己”,“而奔跑,又恰是人生的一种姿势,是激情的体现和写照,是对生命本质的理解和尊重,是对生活最为炽烈和深沉的爱”,于是便有了这本集子的问世。
  • 钻石豪门:总裁撩爱99次

    钻石豪门:总裁撩爱99次

    十年前,她为救他,被淹在水里差点窒息。十年后,失去记性的她,走进梦想的“梵克”集团,与他重遇,却是他向影后女友救婚的时刻。她记忆终苏醒,与他刻意保持距离,却在宴会中,躲避上司的纠缠,再次误闯了他的床。“你,还是爬上了我的床……”他如君王站在床边,嘴角不知是温柔的笑还是冷漠的嘲讽。而那天,离他与影后的婚礼,不过三天。
  • 善恶年代

    善恶年代

    一杯酒,笑谈江湖,近看世间百态。一把刀,血染沙场,变白骨不心寒。一个可以几乎只为自己活着的少爷,为了一个信念,几度站在生死的边缘,接过那不可承受的重担。善恶年代上篇之成人礼
  • 倾世王妃:涅槃重生六小姐

    倾世王妃:涅槃重生六小姐

    裴谣儿,普通职业高中女学生。因一场游戏事变竟穿越到架空王朝。昔日的废材丑女早已死去,既然老天又给了他一次重生的机会又何必窝囊一生呢!丑女,又有谁知道那面具下的绝世容颜;废材,本小姐只是不想你们在我的光芒下失了颜色。世人皆知她是废材丑女,唯有他横插一脚。倾世容颜被揭开,万丈光芒逐渐显露。她是颗流落凡世的珍珠擦去身上的灰尘不依旧是万丈光芒及其于一身。在这乱世之中即将上演一场男追女隔层沙的好戏了。
  • 左目神尊

    左目神尊

    一个不为人知的血脉传承,一个变化无常的神目灵蛇,一段惊心动魄的求索,一场翻天覆地的大劫,一个个隐藏的秘密。且看一个琳琅城的小小少年,如何踏上巅峰之路......(新书,求收藏,求推荐,打滚求啊*^_^*)
  • 了难公司

    了难公司

    “了难”一词来源于南方,是指有能力有实力的个人或组织帮助别人了结某种困难从而获取报酬。了难公司需要帮助别人了结的困难,总是处在两个极端。至于了结困难的手法,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但无论是用哪种手法了结任何一个困难,都至少是专家级的,而个中精英,更是大师级甚至是宗师级的水准。何不静下心来,让我们围观徐如林和他的朋友们是如何了结一个又一个不可能了结的困难?
  • 万界相亲群

    万界相亲群

    我的手机叫我去相亲,从此改变了我的人生,要古董扫一扫,要武功扫一扫,要美女扫一扫,扁鹊、虚竹、王羲之都我兄弟,西施美女,手到擒来,凌波微步,让我上天入地,什么,还有嫦娥仙子追着要嫁给我,别问哥为什么这么叼,因为哥这一生全靠浪。
  • 偷来个女猎人

    偷来个女猎人

    我是司徒飛,一个被师傅偷来的孩子。却不小心成为了一个女猎人。师傅没酒喝了,我去打猎换取银钱;师傅没药敷了,我去打猎换取银钱;师傅每次都嫌弃我下手太慢,所以他每天都会刻意留出2个时辰让我练习。练习过关之后,他就会让我一个人呆着。直到有一天,一群身着铠甲之人找到我……
  • 花千骨之花落莫相离

    花千骨之花落莫相离

    他,风霜一剑,清冷出尘。她,命格迥异,天煞孤星。他,义、道类类,犹是难平,情殇而恢恢。她,爱、恨种种,最难将息,情深而往往。相遇,谁是谁的婆娑劫?相伴,谁是谁的忘忧曲?相离,谁是谁的梦中萦?相守,谁是谁的不能弃?红尘丹心何处止,情字最难知。来,也叹不是。去,也叹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