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几位与我们同龄的英语高手:
她,22岁,财富论坛最年轻的同声传译译员;
他,19岁,21世纪杯英语竞赛冠军获得者;
她,17岁,TOEFL考试677满分获得者;
他,11岁,大学四级英语考试获得84分。
这些英语高手是怎样炼成的呢?他们/她们有什么秘诀吗?
其实,他们的秘诀很简单,那就是:背诵。
让我们来看看专家、大师对于“背诵”有什么样的感言:
语言大师林语堂:学习英语的唯一正轨,不出仿效与热诵。仿效即整句的仿效,热诵则仿效之后必回环练习,必须脱口而出而后已。
英语专家陈琳:在没有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必须下艰苦的功夫。我一向主张要“背”。且看郑板桥在枟自叙枠中所说:“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只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万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著,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书有弗记者乎?”一代大师尚且如此,何况我辈凡人,更何况他背的大概不是外语。
著名英语教学专家胡春洞:语言的习惯是由模仿逐步养成的。而要模仿,就必须熟读和背诵,不然模仿无从谈起。背诵是中国人学习的传统方法,我至今认为依然十分有效。
著名英语教学专家高士其:一个是清晨7时前就起床,到大操场是朗诵英文读本,一遍又一遍,直到背得烂熟为止。一个是默记,在午饭和晚饭的时候,带着英文单字卡片,正面是英文,背面是汉文,天天默记。久而久之,就和英文单字认识了。像交朋友一样,初见面时,是陌生的,经过多次在一起,就混熟了。一天记十几个词,不到半年时间,就记得几百个单词了。我虽然学的是自然科学,但我也爱好英文文学,特别是英文诗。我花了半年的时间,在耶鲁大学图书馆,遍阅了英国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这对我提高英文水平,是有帮助的。背诵使你与英文拉近距离。
华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张维:我学英语,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过去的“死记硬背”,这是学语言根本离不开的方法。学语言有一个从“死”到“活”的过程,“死”的东西多了,熟能生巧,慢慢就会“活”。死记硬背到一定程度,便会“死”去“活”来。所谓“死”就是原始的语言积累,创建个人的语料库,语料丰富了,一旦掌握了运用技巧,就能随意提取,运用自如,“死”的语言材料变“活”起来了。
青岛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杨自俭:诵读和背诵,对于语感的发展是很有好处的。很多老知识分子,语文学得好,就是因为他在学语文的时候,养成了朗读和背诵的习惯,那么他在学英语的时候,就把这个方法迁移到英语的学习中来了,就取得了成功。
新东方演讲中曾提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人从高一开始背枟新概念英语枠第三册,背到高三就背完了。进入北大后,他本想不再继续背了。但当他的同学听他背诵的时候,无不露出了羡慕的眼光。于是,他就开始继续背第四册,把第三、四册都背得滚瓜烂熟。熟到什么地步呢?有人把其中任何一句说出来,他就能把上一句和下一句接上,而且语音和磁带录音一样标准,因为他是模仿着磁带来背的。后来他考入了美国Duke大学,到美国的第一个星期写作文,教授把他叫过去说他的文章是剽窃的,因为他的文章写得太好了。教授说:“我20年教书没有教出写这么漂亮文章学生来。”这个学员说,我没有办法证明我能写出这么优秀的文章,但我告诉你,我能背108篇文章,而且背得非常熟练,你想不想听。结果,没等他背完第二篇,教授就哭了起来。为什么?因为那位教授想想自己教了20年书,居然连一篇文章也没有背诵过,而一个中国学生竟背诵了这么多精美的文章,所以感动? ?。后来这位学生给国内的英文老师写信,老师不敢回信,因为老师对他的英文有畏惧感,他的英文学得太好,只能给他回中文信,并告诉他不是不会写英文,而是想让他温习温习中文,不要忘记祖国的语言。母语价更高嘛。
背书是我国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我们不妨“中为洋用”,背诵一定数量的英文名篇。凡是内容好而文字优美的作品,选其中篇幅短或独立成章的文章,在读懂其意义之后,进行朗读背诵。这不但能加深记忆,而且能加深理解和培养语感。学习英语必须朗读,因为朗读属于小脑对肌肉运动的记忆,它可以维持很久。比如骑自行车、游泳、唱歌、弹琴等都属于运动记忆,学会之后不大会忘记。
英语学习完全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英语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唯有勤奋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古人说的“天道酬勤”、“业精于勤”等,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大发明家Edison有一句名言:天才是1%的灵感+99%的流汗。也就是说成功来自勤奋,这是他获得一千多项发明的经验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