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伤害面子。男人最讲面子,他可以在家中挨妻子骂,但不容她当众说他一个不是。妻子搬兵参战,娘家人共同声讨男方,使男方的形象在娘家人眼里歪曲了,面子受到伤害,因而使男方的自尊心遭到极大的损伤,从而,或“破罐子破摔”,与娘家人血战到底,与妻子吵架到底,决不认输;或嫉恨娘家人,断绝关系,为今后夫妻关系投下可怕的阴影。
管好家庭是门综合学问
家庭管理是一门科学,包括组织、决策、指导、协调、研究和实施家庭生活的一切方面,其目的是充分发挥家庭延续后代、教育、经济、生活、安排休息时间的功能。
具体来说,家庭的日常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九项:
(1)家庭经济管理。经济是家庭幸福生活的物质基础。搞好家庭经济管理,必须从勤俭入手,正确处理好收入和支出、需要和可能、长远和近期、消费与投资、家庭和个人等方面的关系,做到量入为出,略有节余,实行核算、监督,使之有计划性和前瞻性。
(2)家务劳动管理。家务劳动繁杂多样,要处理得井井有条,应坚持科学设计、见缝插针、适可而止、讲求效率的原则,分工协作,大家动手,凡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均要分配一定家务。
(3)家庭饮食管理。要懂得一些中国菜的烹调知识和操作技巧。懂得家庭常用菜谱、食物的选购、储存、加工、卫生及配餐等知识,使饮食做到多样、可口、营养、合理。
(4)家庭物质管理。应做到:掌握家电的使用,懂得衣物的洗涤、熨烫、收藏方法,懂得食具和饮具的保养及清洁方法,懂得食物的保存常识,懂得家庭藏书知识等,做到物尽其用。
(5)家庭环境管理。搞好家庭环境,会使人心情舒畅,身心放松,有益于健康。如居室的色调、家具的配置和摆放、灯具的安装、窗帘的选择等,都应协调、美观、赏心悦目。
(6)家庭娱乐管理。要处理好物质需求和文化需求的关系,重视家庭文化和智力的投资。对子女的娱乐,要做到有指导性、计划性和节制性。
(7)家庭安全管理。要管好煤气、电、水、化学物品、易燃物品、有毒物品、药品等,做好防火、防毒、防漏水漏气、防盗等工作。
(8)家庭废旧物及垃圾管理。应懂得一些废物利用的常识,修旧利废,物尽其用,变废为宝。及时清理废旧物并卖出,节省空间,增加收入。垃圾要管好,及时送达指定位置。
(9)家庭档案管理。这一条极重要。包括现金、存折、有价债券、各种证件、证书、凭证、借条、欠条、收据等,都要分类妥善保存。
父母子女出现不和该怎样处理
父母关心子女,子女尊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子女之间,和睦相处,关系亲密,生活才能安定、快乐。如果父母子女之间,产生分歧,应该怎么办呢?
(1)子女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有的父母有劳动能力,可以帮助子女带孩子,做家务,子女一般对他们比较好。可是,一旦父母年纪大了,丧失了劳动能力,就把父母当成包袱,推来推去,甚至打骂、虐待、遗弃,这是极不道德的,也是法律所不允许的。
(2)父子之间出现思想差距和矛盾时,做子女的要注意自己的态度、方式和方法,通过同老人交谈、接触,使之逐步消除,切忌急躁、简单、粗暴,使矛盾激化,在感情上伤害老人。
(3)在日常生活中,子女说话、办事时,都要尊重父母,养成叫“爸爸”、“妈妈”的习惯;外出时,也要打个招呼,让父母知道自己去向,免得挂念。
(4)当父母身体不适或者患病时,应当及时送老人到医院,请医生诊治。如需住院,应妥善护理,为老人买些水果、罐头、增加饮食营养,使老人早日康复。
(5)子女在婚姻大事上,应主动征求父母的意见,把对象的年龄、工作、人品等情况如实地作以介绍,认真听取父母的意见和建议,父母也应体谅子女的心情,不能强迫和包办婚姻。
(6)对于年老丧偶的父亲(或母亲),作子女的要多加体贴和照顾,生活的安定,会减轻老人的孤独寂寞之感。当老人要再婚时,应积极支持,并对继母(或继父)表示尊敬、关怀和照顾。
(7)子女应关心老人,对老人多年形成的生活习惯,要理解,不能硬性改变。应该注意老人的心理变化,关心老人的身体健康,使老人晚年生活丰富多彩。
继父母继子女不和怎么办
所谓继父母,就是俗称的后父母。夫妻一方或双方所抚养的前夫或前妻所生的子女,就是继子女。在这样的家庭中,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的关系融洽,家庭就和睦、安乐。那么,继父继父母继子女该如何相处?
按照婚姻法规定,继父母对继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继子女对继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继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或不能独立生活的继子女,有要求继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继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继父母有要求继子女给赡养费的权利。
应当看到,继父母与继子女,能从两个家庭重新组成一个新家庭,是不容易的,也是一种缘分,所以,应当珍惜这种情谊。彼此应当亲热些,互相体贴关怀,使家庭和美幸福。
父母继子女双方应当热忱相待,互相尊重。继子女更应尊重继父母,在称呼上最好叫“爸”或“妈”,不要叫“叔”或“姨”。这样,能够消除彼此之间的疏远心理,给双方增加亲密和美的感受。
在吃穿住等日常生活问题上,应该平等相待,特别是继父母在对待亲生和继子女时,一定要不分亲疏远近,一样待遇,谁也不多心眼,整个家庭自然就会亲密无间,充满欢乐。
如果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发生矛盾时,亲父或亲母应出面做好子女的思想工作,心平气和地交换意见,消除误解,以便增进团结,使新家庭更加和睦。
邻里间和睦相处的秘诀
远亲不如近邻,邻里和睦,对每个家庭都有好处。邻里之间经常打闹、打架,既影响两个家庭的生活,也影响其他邻里家庭的安定,那么,怎样才能处好邻里关系呢?
(1)邻里之间,抬头不见低头见,接触十分频繁,所以应当讲究文明,礼貌相待,努力做到互敬、互信、互助、互让,和睦相处。
(2)邻里之间,往往由于工作不同,家境不同,脾气性格各异,兴趣爱好不大一样,容易产生分歧,但只要相互尊重、关心和谅解,是可以友好相处的。
(3)要互相帮助。比如,邻居是双职工,家中无老人,对他们的孩子要多加关照;邻里家如果有谁突然生病,应及时帮助送医院就诊;尤其是青年人,对老年人或者单身邻居,更应多帮助他们干些体力活,如提水、拉煤、买粮等。
(4)互相照顾。目前城市住房比较紧张,有的几家人共用一个厨房,为了处好关系,都要互相照顾,互谅互让,对于水、电、卫生等都要关心,公共地方应保持整洁干净。
(5)互相谅解。邻里之间,如果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分歧、吵闹,要积极沟通,切忌搬弄是非,火上加油。邻里矛盾多因生活小事引起,本无什么大的利害冲突,只要双方平等协商,互相谅解,完全可以得到妥善的解决。
(6)以身作则。邻里相处,应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能私心太重,斤斤计较,总想占便宜。
(7)不可搬弄是非。搬弄是非是破坏邻里和睦的祸根,一定要戒除这种不良现象。如果发现有人在邻里间说长道短,恶意中伤,毁人名誉,应严肃制止,批评帮助。
(8)邻里交往时,可以“亲如一家”,但不能“干涉内政”。在经济上要清清楚楚,借钱借物要按时归还;有人吵架,只能劝解,不能站在某一边观看。
(9)谁家内部有了矛盾,大家都应热心帮助劝解,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使矛盾迅速解决。
儿女不孝敬老人怎么办
孝顺老人,赡养老人,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国宪法明文规定的公民义务。但是,有些儿女不孝敬老人该怎么办呢?
(1)思想教育。教育青年人应该把尊敬、赡养老人,当做自己应尽的义务和崇高的品德。不能把繁重的家务全推给老人;不能把体弱多病的老人拒之门外;不能把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撵这儿赶那儿,兄弟间互相推脱,谁也不管;更不能虐待、打骂老人。
(2)不忘父母养育之恩。有些年轻人不尊敬老人,忘记了老人当年把自己养育成人,一口水,一口饭,又怕冷,又怕热,不知付出多少心血和汗水。自己成家立业,忘掉年迈的父母,甚至嫌弃老人,这是一种极不道德的行为。
(3)兄弟多人的,要共同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不能你推我、我推你,像踢皮球似的,踢来踢去,谁也不管,老人愿意住在谁家,就让他住在谁家,然后,其他兄弟姐妹出钱供养,让老人过一个幸福的晚年。
(4)依法办事:《婚姻法》明文规定:“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以保证老有所养。
“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刑法》还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抚养义务而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年轻人应当遵守国家法律的有关规定,自觉地履行孝敬、赡养老人的义务。
(5)给下一代做出表率。在一个家庭里,对待老人的态度如何,会直接影响着下一代。年轻的夫妇,要关心、体贴老人,孝敬老人,给下一代做出表率,使敬养老人的家风一代传一代,这对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也会起到重大作用。
轻松家务靠协调
别小看一个家庭的事情,其实,家务活动是十分复杂和烦琐的,需要夫妻、子女各个方面相互协调处理。
(1)协调,不可忽视。家庭与其他社会组织不同,都是自家人,办什么事情总是好说好商量,因此,协调常常被忽视。也有人认为,在家里协调是可以自然实现的,其实,并非完全如此,好多兄弟打架、婆媳矛盾、夫妻闹离婚等,绝大多数都是由鸡毛蒜皮的小事开始,因没有注意主动协调,才逐渐闹大的。
(2)协调,需要分工。远古年代,男耕女织,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劳动分工;当代,虽说讲男女平等,但家务劳动也要根据家庭成员的身体、特长、能力、忙闲等条件合理分工。大男子主义不对,女权主义也不对。自私、懒惰、攀比要不得,最好是夫妻分工协作,共同承担。当然,分工要从夫妻各自特点出发,不能搞平均主义。
(3)协调,需要权威。在一个大家庭里,若有一位有尊严、明智,说话有号召力的家长,当然很好;若长者年老不能理事,或不愿理事,晚辈中就要推荐一个有权威的“明白人”来主管家务。小家庭,夫妻也可以谁有能力谁当家。一般地说,应该让妻子当,丈夫尽管在外面有能力,家务事未必能力强,再说,在家听妻子安排,不仅能促进夫妻和谐,也能使身心得到休息。糟糕的是,一家人谁也不能做主,一盘散沙;俗话说,家有百口,一人主事。同样糟糕的是谁都想要做主,政出多头,不知听谁的好。
(4)协调,在于沟通。我以为你没买菜,你以为我没买菜,结果买了双份,吃不完烂掉;我以为你打了水,你以为我打了水,结果暖瓶空空。心照不宣往往误事。办一件事前应相互沟通,一件事情该谁办谁办,免得互相依赖而出差错。
家庭物品管理妙招——ABC法则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在工作之余还要处理各种事情,如教育子女、参加学习、第二职业、旅游探亲、做饭洗衣等,在对管理家庭物品上不可能花太多精力。因此,ABC管理法正是提高家务劳动效率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且适用于每个家庭。
(1)所谓ABC法则,即是“重点管理”少数关键的A类物资;“粗放管理”大量廉价、普通的C类物资;“一般管理”介于A、C之间的B类物资。
(2)A类物资,一般包括家用电器,如电脑、电话、电冰箱、彩色电视机、洗衣机、电饭锅、吸尘器、电风扇、空调机、净水器、高档沙发、高级衣料等;还有户口本、身份证、毕业、职称、技能证件证书、房产证、保险凭证、有价证券、存折、现金、金银珠宝、字画文物等重要物品。这些东西分类存放,精心保管,安全使用,不会费劲而其效果则极为显著,会使日常生活顺顺当当,心境平和。如果丢失或损坏,就会对家庭生活、工作和学习,立即产生重要影响,破坏心境。所以,要格外注意,不可掉以轻心。
(3)C类物资包括油盐酱醋菜等,虽然不值钱,但使用效率高,每天离不开,因而也应放置得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如果随便乱扔,早晨上班时,发现皮鞋脏了,要擦点鞋油,东找西找,却找不到,必然导致生活秩序的混乱,给生活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日常用品管理好,放在固定地方,使用起来就方便多了。
(4)B类物资是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物品,如一般衣物、家什、被褥等,只进行一般管理就行了。
(5)所谓“贵重”、“重要”、“普通”,是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在不同的家庭里,就可能有不同的标准。拿黑白电视机来说,在温饱型的家庭看得很贵重,可在豪富型的家庭里,冰箱、彩电、录像机都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