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和美国上议院议员道格拉斯是竞选中的对手。他们曾在伊里诺斯州进行过一场轰动美国的著名辩论。在这场辩论中,林肯不仅取得了胜利,而且获得了誉满全美的“诚恳的亚伯”的称号,道格拉斯却被听众戏称为“小伟人”。道格拉斯是个阔佬,他为了推销自己,特地租用漂亮的专列,车后安放一尊大炮,每到一站就鸣30响,配以乐队的喧闹,声势之大,为历史之最。并口出狂言:“要让林肯这个乡下佬闻闻贵族的气味。”林肯则买票乘车,每到一站就登上朋友们为他预先准备好的马拉车。面对道格拉斯的强大挑战,他以退为进,沉着应战。在一次演讲中,他说道:“有人问我有多少财产?我有一个妻子,三个儿子,都是无价之宝。此外,还租有一个办公室,室内有办公桌子一张、椅子三把,墙角还有一个大书架,架上的书值得每个人一读。我本人既穷又瘦,脸蛋很长,不会发福。我实在没有什么可依靠的,唯一可依靠的就是你们。”林肯之真诚首先在不讲排场,与选民心距拉近;内容上,贴近常人之心;谁个没有妻室儿女?他却称他们是无价之宝,这是情感认同;租用的办公室,家具少,书架大,投合选民们理想中的总统形象:廉洁、勤奋、富有学识。这样的自我介绍,不无幽默,这是形象的心理认同。最后,不把自己当作选民的救星,而把选民当作自己唯一的依靠,予以得体恭维,从而获得心理的亲近认同,通过这些推心置腹的讲话,获得选民的普遍认同,从而一举获胜。
此外,还要注意的是要在话语交际过程中,使对方感受到情感的真实,说话人的话语一定要受到发自内心的充沛的情感支配。作家王潜先生论所谓“零度风格”时告诫我们:“说话人装着对自己所说的话毫无情感,把自己隐藏在幕后,也不理睬听众是谁,不偏不倚、不痛不痒地背诵一些冷冰冰的条条儿,玩弄一些抽象概念,或是罗列一些干巴巴的事实,没有一丝丝的人情味,这只能是掠过空中的一种不明来历去向的声响,所谓‘耳边风’,怎能叫人发生兴趣,感动人,说服人呢?”有人说得好:“只有被感情支配的人最能使人相信他的情感是真实的,因为人们都具有同样的天然倾向,唯有最真实的生气或忧愁的人,才能激起人们的愤怒和忧郁。”
正当希腊面临马其顿王国的入侵,而有遭受亡国和失去自由的危机的时候,希腊著名演说家德摩斯梯尼曾经作过一次著名的演说,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语都充满着发自内心的极为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感。他热情洋溢地说:“即使所有民族同意忍受奴役,就在那个时候,我们也应当为自由而战斗。”从这洋溢着爱国热情的词句中,人们看到了一颗真挚的拳拳之心,因而他的演讲激励了无数的希腊人从聆听演说的广场直接奔赴战场,连向家人作一声道别也认为耗费了时光。他的敌人,马其顿的国王腓力见到这篇演说词,也不由感慨地说:“如果我自己听过德摩斯梯尼的演说,连我也要投票赞成他当我的反对者领袖。”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能让对手击节赞叹,这其中蕴含了多么真挚、奔涌的情感,这炙热的爱国主义情感从心底的火山喷发,产生了惊天动地的力量。
说话真诚而又充满感情的人,能得到别人的信任,能立身于社会。情真意切,不论对说话者还是对听话者来说,都非常重要。只有真诚才能换来真诚,情感才能换来情感,真情实意是说话的第一要义。
说话感情要把握一定的度
人有时非常感性,容易冲动,感情是当众讲话中的必备,但一定要讲究“度”。如果不对感情加以自我控制,任凭情感泛滥,会让人厌恶,显得虚伪轻浮,正所谓“过犹不及”。
心理学家卡洛·塔维斯说:“不仅应该认识坦白之必要,而且要知道什么时候才应该坦白,坦白到什么程度。”不分对象、不顾场合地真情流露是要付出非常昂贵的代价的。
苏联已故领导人赫鲁晓夫,曾在联合国大会上作过一次感情充沛、内容丰富的演讲,但因为演讲最后他激动得几乎忘乎所以,用脱下的一只皮鞋代替手掌在讲台上使劲拍打而使整个演讲宣告失败——粗鲁无礼的体态语,引起全场一片哗然,不但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留下了笑柄。
无独有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滑稽演员卓别林曾被邀去华盛顿作抗击法西斯公债募购演说,听众人山人海,卓别林也情绪激昂。由于他过于兴奋,竟从临时搭起的讲台上滑了下来。这还不说,他又一手抓住身边的一位女明星,两人一起栽倒在一位身材高大、年轻英俊的海军军官——后来成为美国第32届总统的罗斯福身上,观众为之哗然,庄严肃穆的募捐险些成为一场闹剧。
无论有声语,还是势态语,都讲求自然、简明,富于变化,与情感的表达相宜适度。“不及”与“过度”都是不足取的,甚至是失败的。
如一位姑娘就诊,值班的高医生给她诊了脉,用听诊器在其下腹部听了几分钟,便面带笑容地当众高声宣布:“是喜病,3个多月了。”话音刚落,姑娘的母亲那蒲扇般的大巴掌已重重地落在高医生的左脸上。并骂道:“杂种,你污辱我闺女。”扔下女儿冲出门去。姑娘也泪流满面地离开了门诊室。挨打的高医生不但没得到在场群众的同情,反而引起很多人的非议。
高医生的话不可谓不真,其情不可谓不实,然而这种不看对象、不分场合的真情实感便不相宜,其代价是挨耳光,损形象。
说话要有情感,才能有感染力,才能打动人心。但是,情感的把握要有度,不能情之所至,一泄千里,任由奔腾,那样就会物极必反,让人感到华而不实,引起反感,导致高兴开场,扫兴收场。
说话要掌握情感表达技巧
当众讲话主要是通过声音传情达意。当众讲话时,人们在表意的同时,也把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语音的轻重、音量的大小等直接展现在听者面前。因而,以声音传递情感,往往直接而逼真,可感性很强。因为人的喜怒哀乐,一切骚扰不宁、起伏不定的情绪,连最微妙的波动、最隐蔽的心情,都能由声音直接表达出来,而表达的有力、细致、正确,都无与伦比。
据说,意大利一著名演员在台上用悲切的语调“朗诵”阿拉伯数字,台下听众居然会潸然泪下。这里听众在欣赏时受感染的乃是声音的抑扬顿挫、丰富多彩。著名的具有高超说话水平的口才大师丘吉尔在他的一篇口才学论文中,曾把“节奏”列为口才之道的四大要素之首。丘吉尔自己是深谙个中三味的。有声语言的情感性,既有内在的思想感情色彩分量,又有外在的高低、强弱、快慢、虚实的声浪形式。综合这两方面,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语调、语气、口吻。交谈中,交谈者往往通过声音的强弱、呼吸的急缓、音调的高低、节奏的快慢,甚至调动喉音的仿声等造成各种氛围,或慷慨激昂,或激情振奋,或悲痛深沉,或压抑窒息……从而将以声传情作为提高说话水平的重要手段。
讲话中可以通过势态语来表达情感。势态语是一种借助手势、表情、体态、动作来达意传情的特殊语言。它要借助非有声语言传递信息、表达情感,是参与交际活动的一种不出声的辅助语言。人们运用它可以弥补有声语言之不足。早在孔子时代,对势态语便有了论述。如孔子说:“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势态语不仅辅助有声语言表情达意,还能体现人的气质风度,显示一个人风姿魅力。如某人演讲的结束语说:“让我们张开双臂,拥抱明天,拥抱未来。”说话时张开双臂,目视前方,显得生动、形象,既是一种情绪的自然流露,又具某种象征意味,极富感染力。当众讲话时,恰当地运用势态语,定能形象地传情达意。
感情的表达必须看清对象,顾及场合,把握特定场合交际双方的特定关系,否则,其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这也说明,贯彻话贵情真的原则,必须同时贯彻话由旨遣、话因人异和话随境迁三项原则,说明口才施展的这四项原则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完整体系。
说话要有情感,而情感需要通过恰到好处的语气、语音、语调、语速等来传递表达,这就要求我们说话时要掌握表达情感的技巧,把话说得漂亮动听,让听众为我们的话着迷,产生心理共振。
说话要根据听众身份发言
说话如果“无的放矢,不看对象”,效果是肯定好不了的。春秋时的邓析说:“夫言之术,与智者言,依于博;与辩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豪;与贫者言,依于利;与勇者言,依于敢;与愚者言,依于说。”邓析的话,归结到一点,就是要针对不同的对象和对象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要话因人异,区别对待。日本社会心理学家古烟和孝说得十分中肯:“即或是最有效的发送者传播最有效的信息内容,如果不考虑接受者方面的态度及其条件,也不能指望获得最大效果。”
孔子的两个学生子路和冉有向孔子提出同样的问题,却得到孔子截然不同的回答。据《论语》载:一次,子路问孔子:“学了礼乐,就可以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就行动起来呢?应当先听听父兄的意见才好。”接着冉有问同样的问题时,孔子却说:“好啊,学了礼乐,就应该马上行动起来嘛?”孔子的另一位学生公西华对此疑惑不解,就此向孔子请教。孔子说:“冉有这个人平常前怕狼后怕虎的,要鼓励他勇往直前。而子路好勇过人,有点鲁莽,应当让他冷静点。”孔子能做到因材施教,话因人异,不愧为杰出的教育家、口才家。说话“无的放矢”,不看对象,效果肯定好不了。可见,说话者应该针对不同对象和对象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以及不同的言语表达。
话因人异,区别对待,首先要区别听话人的文化知识水平。例如:一个人口普查员问一位乡村老太太:“有配偶吗?”老人笑了半天,然后反问:“什么配偶?”普查员只得换一种说法:“是老伴呗。”老太太笑了,说:“你说老伴不就得了,俺们哪懂你们文化人说的什么配偶呢?”
那么在我们当众讲话时,由于通常面对的是广大听众,人员构成复杂,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我们更要考虑这一点,顾及听众中大多数人的最低文化水平,尽量用简朴的语言说明一个复杂的道理。例如,一位科学家为了排除群众中比较普遍存在的恐惧心理,作了如下说明:“核电站在建立的过程中,已采取了一系列严密的防范措施,因此对周围环境的放射性影响微乎其微,核电站附近居民每年所受的放射剂量只有03毫雷姆,而每天吸10支烟就有50到100毫雷姆;看一次彩色电视有1毫雷姆,即使核电站发展史上最严重的美国三里岛核电站事故,电站周围的居民受到的放射剂量也只有15毫雷姆,还不如戴一年夜光表所受到的剂量大。煤电站除排放有毒气体和烟灰外,也有放射污染。据对包括核能、煤炭、石油、水力、风力、太阳能等在内的11种能源的危险性作的系统比较,核能是除天然气以外最安全的一种能源……”
在这个说明中,核科学家将晦涩的核专业知识与大众耳熟能详的日常知识相比较,根据听众的知识水平调整发言技巧,使缺乏基本科学知识的人,也会对核电站的安全性深信不疑。
话因人异,区别对待,其次是要区别听话人的思想状况和情感需要。
韩非子在《说难》中指出:“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所说出于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厚利,则见下节而遇卑贱,心弃远矣。所说出于厚利者也,而说之以名高,则见无心而远事情,必不收矣。所说阴为厚利而显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名高,则阳收其身,而实疏之;说之以厚利,则阴用其言,显弃其身矣。”韩非子在这里明确指出,谏说的难处,关键在于要使自己的话语切中对方的心理。对方求名,你若用利去打动他,他认为你节操不高而看不起你,自然不听你的;对方逐利,你若用名去打动他,他就认为你不务实际,也不会接受你的意见。有些人阴一套阳一套,表面上装的与内心想的不一致,你按他表面上装的去劝他,他表面敷衍你,实际不用你的;你按他内心想的去劝他,他就暗地里采纳你的意见,但表面上却疏远你。韩非子谈的,关键是要求人们讲话时要探求听众基本的心理状态和内心渴求,以便切中要害,区别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