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龙兴寺的僧众及士人,前面就是著名的桃花县,陶渊明千古杰作《桃花源记》中所述的《桃花源》,就位于桃花县西南方的桃源山。
谪居归来,王阳明心情畅快,游兴大发,便偕众门人一同去寻幽访静,领略一下“世外桃源”的风光。
这天傍晚,王阳明同冀元亨、蒋信、刘观时等门人来到桃源山。
桃源山峦林木竞秀,坡上芳草萋萋,一条清溪绕山而过,流水孱孱,哺育着肥沃良田。数个稀疏的村落,坐落在山脚下,竹林茂密,苍松翠柏,这些景物连成一片,融成一体。
在阡陌交通的田里,几位农夫尚在耕作。清幽的山间小路上,牧童骑牛,樵夫担柴,唱着山歌,正忙着回家。
这一切,构成了一幅田园风光水墨画。
大家信步而行,赏观山中景况。
此时已是入暮时分,村子里升起袅袅炊烟,凝聚空中,久久不散。
在这清幽静谧、如诗如画的世界里,偶尔传来几声牛鸣犬吠,更增添了几分闲淡、与世隔绝的感觉。
王阳明凝目远眺,审视着周围的一切,观此幽景,使他感觉好像超越了时空,不知自己置身于何处。
此时此刻,心与天地交融,与自然合为一体,世间万事尽皆抛下,身心俱静,什么不安、烦恼都荡然无存,恢复了心灵的活泼自由,身心处于无比愉悦之中。
一股难以言说的氲氤气氛在淡淡散开,盈遍天地之间。
是夜,王阳明与众门人借宿于桃源山一农户家的茅庐。他要借此空灵的环境,对弟子们再进行一次点化。
夜深人静,孤月高悬,世外桃源的人们大多已经入睡,唯有一处茅庐还有灯光透出。
暗淡的灯光下,王阳明毫无倦容,看了一眼众弟子,说道:“吾儒以致良知为根本目的,良知即天理,盖人皆有是心也。其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他认为,儒学正统以致良知,发掘本心光明为要务,良知也就是大自然的生生不息之理,是最原本的心灵状态,每个人都有这种“本心”。我们的本心虚灵活泼,不滞于物,其中包含了各种事物的道理及规律,心之所发则为“意”,当我们的心接触到外界时,万事万物也由此而产生。所以,在心之外去求理、求事,那是行不通的。
虽然此心本来是虚灵不昧的,具足大自然的种种规律而能应对各种事物,但由于人生活于尘世已久,不可避免地沾染上了许多坏习惯,使此心被这些物欲之私蒙蔽住了。
而修身治学的关键,就是要去掉物欲之私对本心的蒙蔽而已。
所以大学之道,以“明明德”为恢复心性光明的根本,其要点在于把此心摆正,让心与大自然的节律相合为一,达到静如止水的境界。这样心灵才能持久幸福,美好的事物才能源源不断而来。
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一种境界呢?
就需要做到反身而诚,至诚无息,有一种大到至极的诚意,无分无别,无内无外,诚则明,就能体验到一种生生不息的光明境界,这就是知止,就是良知萌发。
“致良知之道,是需要自己亲身去实践的,而不是仅限于在口头说说就行了。”王阳明看了看茅屋外的月光,说道,“我们到外面走走,体验一下。”
大家一起来到茅屋外面。
这时夜已深,一轮明月孤零零地挂在天空。
山里水气大,雾霭已从山溪蒸腾而起,慢慢向周围弥漫,使整个世界变得朦胧起来。
王阳明与众人静静地站着,那缥缈玄虚、不断变化的景致,在无形之中,把大家的心绪引向一个深幽的境地,如世间纷繁之事,终归于寂静。
冀元亨立于王阳明身旁,这一刻,他体验到了一种博大深邃的境界,整个身心似已消失,融入了茫茫宇宙之中,心灵从小我的拘束中解脱了出来,人性在这种与天地合一的境界中,得到了极大的解放。
当然,如果我们限于条件,不可能时时都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可以用下面这个简单的方法,来让自己的心灵与大自然的节律合拍,达到提升心境的效果。
深深地呼吸几次,闭上眼睛,尽量把身体放松,从头部到身上、到双脚,像扫描一样一点一点地放松,然后想象自己独自一人置身于一只小船上,小船漂荡在开满荷花的湖泊中,四周景色优美,鸟语花香,湖天连成一色,大自然的气息氤氤氲氲,弥漫于天地之间。
自然、慢慢地呼吸,将感觉融于美好的大自然之中,让其升华,不再理会世间各种纷扰,静之又静,松而又松,超越各种感觉,好像自己的身体不存在了,进入了“忘我”的状态,任整个身心与大自然的节律自然运化,相融相合。
沉浸在这个想象中的境界三五分钟或十来分钟,睁开双眼,从美好的意境中出来,你会发现心情轻松愉悦,好似获得了一种特别的能力。
每当你觉得自己的精神能量不够了时,就可以这样练习一番,把身心的节律调到与大自然的节律协调一致,不仅能够恢复精力,增强镇定能力,还可以由此把握一种感知自然节律的身心要求和意识状态。
天地宇宙的本原状态,就是无为而化,在自然而然中顺其固有规律而运化。
一个人如果能合于这种状态,就能够处于一种和谐统一的状态中,获得更高层次的智慧和能力。
在“桃花源”所获得的这种玄虚而又真实的生命感悟,使冀元亨做出了一个决定,追随王阳明到庐陵,以完善自己的身心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