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印象里,包公是黑脸长髯,后来不知从哪出戏开始又在他的额头上加了一个月牙儿,总之是“老黑”吧。可导游一本正经地告诉我,真正的包拯是眉清目秀、白面红颜的,这已从80年代出土的包拯墓中所描肖像上得到了印证。其实这一点也不奇怪,我记得小时候就听母亲讲古,说包公原是天上的文曲星,长得一表人才,貌美得很。忽一日,他正与武曲星(自然生得又黑又丑)一起玩丢脑袋,正在你丢我的我接你的之时,传令官告玉皇大帝召见,两人急忙把脑袋往颈上一扣,跑去见驾。却不料慌乱中扣错了,文曲星扣上了武曲星的头。恰好那次玉皇大帝又是要他下凡投胎,济世安民,于是才有了一副黑脸问世,否则包公就是一个标准的“帅哥儿”!讲古归讲古,我寻思大概古代文人们认为只有“老黑”这形象才能镇住那些奸邪恶党吧。现在看来,若换位白面书生来打龙袍、探阴山,可能还真接受不了呢。
抬得头来,见祠门上方有一横匾,上书五个大字:包孝肃公祠。导游说是仁宗皇帝送给包公的名号,但也无从查考。不过那字却是当代赵朴初先生的手迹,刚劲有力,风骨凸显。我只是从中间那“孝肃”二字中引发了沉思。
“肃”自然是指包公断案的公正刚烈了。任是达官贵人,天子宰相,一旦证据确凿,那就得严肃查办,谁也休想逃遁。而相比起来,包公的另一面却不太为人看重,戏文里也极少见到,这便是“孝”。包公的孝,是矢志不移的孝、感天动地的孝。当他寒窗十年进士及第后,朝廷即委任他为建昌(今江西永修)县知事,按说金榜题名、官袍加身,应是喜不自胜的事,一般人就会走马上任了。可包公却因父母年事已高,不欲远行。于是朝廷又改任他为和州监税,相当于现在的税务局长,亦是一美差。和州又与庐州相邻,离得也不算远。不料包公还是力辞,宁愿放弃这一难得的做官机会,也要在家奉养双亲。直到几年后父母相继去世,他又在墓旁守孝三年,前前后后长达10年之久,这才在里人的劝说下重登仕途,出任扬州天长县令。而此时的包公已年近不惑,足足39岁了!
古时考察官员,从德这一方面来说,主要是两个字:孝、廉。这两个方面表现好,就说明此人能忠君爱民,威加四海,再加上治政有方,才华超群,就可委以重任,托付国事。这应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千真万确的至理。试想一个连父母都不孝敬的人,怎么能指望他忠诚于祖国和人民呢?而倘若是贪官得势、污吏横行,那又怎么治理得好一个国家或一个地方呢?包公正是具有对父母的至孝之情,才有他后来许多不畏权势、敢为弱者申冤雪恨的动人壮举。他的疾恶如仇实际上是建立在怜弱惜贫的基础之上的。你看,有了对秦香莲的百般同情和怜悯,才坚定了处罚陈世美的决心,宁可冒“皇帝的官儿我不做”的风险,也要匡扶正义、为民做主;陈州放粮,见到老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使他大为震撼。切肤之痛,凝成了他“民为国本”的思想,提出了“薄赋税、宽力役、救荒馑”以保民养民的主张。孝心的根基,筑就了包公勤政为民、廉洁奉公的高尚品德,也衍生了他一系列治理国家的政绩。除了众所周知的断案执法外,还体现在为民请命、选贤任能、巩固国防、整肃吏治、注重生产等各个方面,他那刚毅果断、执法不阿的大无畏精神和言行一致、清廉正直的优良品德,是永远值得人们尊敬和学习的。
环祠一周,边看边听,触景生情,不禁感叹万千。出得祠来,又见旁边有一亭,亭内有古井一口,名曰“廉泉”。亭壁嵌有一方石碑,名为“香花墩井亭记”,为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3年)举人李国衡所撰。碑文记述了一个传说:昔日有一太守来此游览包公祠,喝此井水后,忽然头痛不止,原来这个太守是个贪官,身有赃银,故而得此报应。后来人们就把这口井起名“廉泉”,凡为官不廉者,饮此水就会头痛。虽为传说,却也反映了人们对包公这样清官的爱戴和对赃官的憎恶。
站在亭前,打眼一望,便见包河就在槛外。包河仍是那样的安静,波澜不惊。就像是位慈祥的老者,仰卧在这座古城的边上,悠然入睡,或是闭目养神。我不禁放轻了脚步,生怕惊醒了他似的。是啊,打扰老者是一种罪过,就让他安静着吧──我在心里祈祷着。
2003年5月20日作于南昌三纬书屋
梅岭三叹
走在铺满鹅卵石的梅岭古驿道上,我仿佛进入了时光隧道,迎面而来的是如云商贾,声震耳鼓的是“哒哒”马蹄。真是世事沧桑,这不一眨眼的千把年工夫么,这条曾是海上丝路枢纽的通衢大道,如今已静如处子,默默地承载着古人留下的璀璨文明。只有那漫山遍野的梅林,还在一如既往地守候着,用她热烈无私的奉献,和她深广厚实的爱心,迎送着千万游客,诠释着“梅止行人渴,关防暴客来”的真正含义。
一叹梅之爱
梅岭是名不虚传的。出大余县城十几公里,梅树便逐渐多起来了,及至到了山脚下,那成片的梅林就接踵而至,蜿蜒直达巅峰。我到梅岭的时候,已是深秋季节,其时梅花早谢了,梅子已摘了,梅叶儿也落了,只有铁骨似的干儿,铁丝似的枝儿,正在默默磨炼着抵御风雪的功夫,孕育着下一轮灿烂的生机。同行者说,冬天来就能见到梅花了,梅岭的梅花,五颜六色,婀娜多姿,争奇斗艳,异香袭人。真个会醉倒游人,迷煞骚客。
梅是与爱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梅花的灿烂,和她的纯香,总是来自与冰雪搏斗、与风霜抗争的结果;梅子的甘甜呢,又总是在透骨的酸楚之后方能体味。而人间的真爱,有哪个不与梅的命运相似呢?能获得真爱的人,必定要经历多舛的命途,抵御世俗的伤害,付出百倍的毅勇,承担无数的风寒,等到他(她)收获爱的果实的时候,也才倍觉珍贵,璀璨辉煌。梅岭的驿站便留下了这样的一个音符。
驿站坐落在地形险峻、溪深水急的接岭桥边上,若从岭南过来,翻山越岭几十里,至此也该歇息一下了。现在的驿站,已是后人所修,坐东朝西,仿古建筑,上有黄色琉璃瓦覆盖,四周有红漆廊柱,上有联云:
剪取南安半江水,
即是梅城一岭花。
驿站的边上便是一“几”字形大坑,深不可测,名为“倒马坑”。传说唐玄宗李隆基十分宠爱杨贵妃,为满足贵妃品尝荔枝的需要,命岭南官员采摘好后,快马送往长安。为使荔枝保鲜,沿途设了许多驿站,备好人马接力转换。当驿使奔至这里时,那匹可怜的快马已经累死了,驿站官员便将其尸体放入此坑掩埋。我想,当长安城头“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时候,当这对帝妃演绎着千古爱情之绝唱的时候,可知在这遥远的南国深山处,还遗下了永不磨灭的爱情祭品呢?冬去春来,年复一年,那为爱献身的老马,早已化作滴血的红梅,是那样一次次地向游人们展示着娇美的身姿,令人爱怜不已。
古驿道上留下了爱的梅香,而古驿道尽头的大余县城里,也在飘动着爱的梅影。当年汤显祖创作的鸿篇巨制《牡丹亭》,正是取材于此地。汤显祖由南京到广东做官,路经大余(当时为南安府)时,见府衙有一后花园,景致不错。正欣赏间,忽见一群人砍倒了一棵高大的梅树,问其缘故,砍树人说从前这里有位府衙小姐,因在梅花树下私会情人,遭父怒责,忧虑成疾身亡,死后葬在这棵梅树下。后来每当月黑风高之夜,这棵树便会发出瑟瑟的响声,似闻“还我魂来”的呼叫。新任太守为保府衙平安,派我等前来砍伐,以防索魂。汤显祖听后大为感慨,后来便据此写出了杜丽娘与柳梦梅的一段由生至死、死而复生的惊天恋情。
多么微弱的抗争啊!我常想,爱,本是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可越是美的为什么就越是备受煎熬呢?比如美丽的女人,往往被视为“红颜祸水”,生活得比一般的女人格外小心,也格外坎坷。她的情爱也就往往成了不能被封建世俗观念所接受的悲剧。然而美的就是美的,毁灭了却能复生,且能永恒。就像杜丽娘的故事,不是至今还在文化之海洋里流淌么?在大余县城东山脚下,如今又建起了牡丹亭,又见当年的“十景”,还增加了杜丽娘墓。墓很小,但透出了娇秀之气。墓的前后左右,是数株梅树,与伊人终岁厮守。因为杜丽娘是在梅树下“因春感情,遇秋成恨”的,且有遗言,死后一定要埋在梅树下,“守得个梅根相见”。真得感谢大余的后来人,终以慈悲仁爱之心,了却了一桩千古情事,以梅寄爱,以爱赋梅,让美好的心灵在梅岭下、古道边还魂。
二叹梅之烈
据说在驿道开通之前,这里并不叫梅岭,而叫大庾岭。汉元鼎五年,裨将庾胜随大将军杨朴平抚南越后,便与其弟统兵驻扎于此,筑城大余,戍兵岭上。因他排行老大,人称“大庾”。镇守期间,大庾广施德政,与民为善,颇受百姓爱戴,后人便将岭命名为大庾岭,以志纪念。至今在半山腰上,尚有一祠,叫“庾将军祠”,祠前廊柱亦有联云:
不必定有梅花,聊以志将军姓氏;
从此可通粤海,愿无忘宰相风流。
上联便是指的“大庾岭”之来由,下联就引出了梅岭出处的一段“风流”轶事了。
大庾岭拔地千仞,危崖百丈,山高隘险,只有羊肠小道可供人行。及至到了盛唐时代,大庾岭来了个名人,叫张九龄。张九龄生于广东曲江,从小聪颖好学,才智过人,青年时中举,三十岁进士及第,开元初年入阁,任内供奉左拾遗。然而少年得志,福祸相倚,不久便受权臣排挤,被迫告假省亲。回归故里后,他那一颗浩大的事业心却冷不下来,于是便对当时岭南的地位和唐朝的政治经济形势进行了考察,认为唐朝与东南亚、阿拉伯及欧洲一些国家的商贸越来越频繁,却苦于交通不便,五岭难行。于是便向玄宗上了一个奏章,提出“辟庾岭新路”的主张,玄宗很快准奏,并任命张九龄为修路使臣。张九龄亲率家乡子弟,凿山开石,历经两年,修成了“坦坦而方五轨”的车马大道,就是现今这条古驿道。可是好事多磨,当民工们凿开山口的关隘时,怪事却发生了,山口白天打开,晚上又自动合拢,如是多次,烧纸化钱均不奏效。一日早起,九龄愁眉不展,长吁短叹。夫人梅氏见状,问是何故,九龄说夜里做了一梦,梦见一位神仙告之曰:“若要开山口,除非以夫人祭之”,自思此事断然不可,又无他法,所以叹息。夫人说,昨晚我亦有此梦,古训夫为妻纲,丈夫致力做的,乃国之大事,为丈夫的事业献身,虽死犹荣。说毕,纵身跳下山崖,所见民工皆为之大恸,山口自此顺利打开。为纪念梅夫人,张九龄特将此关取名梅关,并在岭上广植梅树,在岭下建“夫人祠”,以慰烈女忠魂。
传说虽然添入了神话的色彩,但我却分明从梅的炽烈中感受到了梅夫人的性格。你看,梅花开时,似烈火燃烧,能融冰化雪;就是花谢叶落之后,那枝干也一如钢筋铁骨,傲然挺立。是什么造就了这种坚韧顽强、宁折不弯的秉性呢?是风霜雪雨的摧残,是寒冬腊月的熬炼。它昭告世人,只有历经坎坷,才能成就坚韧不屈的性情。是啊,抬眼望去,这崇山峻岭间,这一簇簇一片片的梅林里,何处没有埋忠骨?哪片叶哪朵花不是烈火金刚热血催成?就在六十年前,曾有一群热血男儿,面对强敌围堵烧杀,毫不畏惧,整整坚持了三年,史称“三年游击战争”。那是怎样的三年啊!在半山腰离古驿道不远的地方,有一遗址,叫陈毅隐蔽处,当年是杂草丛生,荆棘遍地,现在已是掩映在一片红梅之中了。那一次,陈老总遭敌追杀,隐身于此,敌人搜捕不到,便放火烧山,火已烧到眼前了,多亏老天相助,一场大雨将火浇灭,这样才保住性命。著名的《梅岭三章》便是当时所作。我伫立在那块纪念石碑前,不禁心潮起伏,在即将赴死之时,将军竟还那样坦然,那样视死如归,这烈士的壮心,源于不渝的信念。缺少信念,心无远志,只知追求实惠者流,是断不会有这样的气魄的。有了坚定的信念,才会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一往情深,才会慷慨赴死,义无反顾。
我环视四野,因是深秋时节,山上并无鲜花,于是我在将军碑上献上了一束绿色的芦芨,向他和他的战友们,也向可敬的梅夫人深鞠三躬……
三叹梅之贤
梅岭梅啊,不仅映现着深沉隽永的爱心、忠贞不贰的品格,还折射着贤良慧敏的德行。
就在古驿道快达山顶的地方,有一个不起眼的景点,叫“日受千人拜”。说的是大余这地方风灵水秀,自古人才辈出,素有“一门四翰林”、“叔侄大学士”之誉,并由此演绎出一个奇闻来。
清朝时这里出了一个状元,名叫戴衢亨。那时出了状元,朝廷便要派人到其故乡察看,考察是否有符合出状元的风水。戴衢亨的母亲早年守寡,拉扯着两个小孩艰难度日,甚是贫穷。考察官一看便发难了,说你这家哪有出状元的风水呀?究竟还有什么坟地之类的?戴母寻思良久,便道出了一段酸楚的故事。原来戴母有一次带了戴衢亨的哥哥到岭南走亲戚,一路跋涉,到得梅岭山腰时,一阵山风吹落了小儿的帽子。当地有一风俗,男的不能掉帽,女的不能掉鞋,掉帽等于失官失财,掉鞋等于失身。戴母一看小儿的帽子被吹下山沟,自己捡不上来,不知如何是好。正焦急间,对面来了一挑夫,戴母央其帮忙,挑夫一见眼前的女人,虽衣着破旧,但颇有几分姿色,便顿起歹心,说要帮忙捡来可以,但要与她苟合一次。戴母心虽不甘,但想想为了儿子的前途,也只好屈就了。谁想返回时,见挑夫已死于路边,身上爬满了蚂蚁。原来挑夫因体力消耗太大,伤了元气,一命呜呼。戴母不忍心,当即在路边挖了个坑,草草将其掩埋。不料那次竟怀上了身孕,生下了戴衢亨。考察官听罢,遂随戴母到了山上,站在坟前一看,大呼真是好风水,此地接近山顶,每天上山过岭的人络绎不绝,都是一步一叩首,晚上能看到大余县城的万家灯火。因此叫“日受千人拜,夜观万盏灯”,难怪会出状元郎了。
这个故事一直在这梅岭古驿道上流传着,别人听了不知作何感想,我却窥见了一个母亲对儿女的牺牲奉献精神。只要是为了儿子,做母亲的是自己愿忍千般辱、甘受万般耻的啊!母亲的伟大,母爱的可贵,是不是连这些也应包含在内呢?
我有一位战友,家就在梅岭脚下,到了这里,我自应去看望的。那天见了战友的母亲,我顿时肃然起敬。这位母亲生有五六个儿女,都已远离家乡成家立业,家中剩下她和一位瘫痪的丈夫、一位年近百岁的老母。她一人照顾着两人,家中仍收拾得干干净净、井井有条。园子里是绿油油的蔬菜,院落里是成群的鸡鸭。她说多备些菜蔬、多养些家禽,逢年过节小孩回来省得都要买。虽说儿女们没少寄钱回来,但她想到的是儿女们赚个钱不容易,要尽量少花些。去年她还瞒着儿女们买了一栋旧的两层小楼,里里外外粉刷一新。我说你三口人要这么多房干吗?她说房少了儿女们回来住不下,住宾馆没有家庭气氛。原来她想的还是儿女,什么时候才会想想自己呢?瞧着她那张饱经风霜的脸和一双粗糙的满是老茧的手,叫我们这些为人儿女者怎不感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