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81100000021

第21章 微软上市

我们应该接受迅速的失败,而不是缓慢的失败,最不该接受的则是没有失败。如果有人从不犯错误,那么只说明他们没有努力,他们没有费吹灰之力。

——比尔·盖茨

(一)

1986年,在微软成立的第11个年头,这家资产拥有200万美元的公司在那斯达克市场成功上市。当时的股价为每股21美元,共筹集资金6100万美元。这对微软公司来说是个划时代的时刻,但比尔·盖茨起初却并不这么认为,他甚至一再推延这个上市时间。

早在1975年,当只有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两个人的微软在阿尔伯克基诞生之时,比尔·盖茨也许并没有想到有这样的一天。按照Basic语言的投入技术,比尔·盖茨和保罗分别占有60%和40%的股份,后来两人又进行了一次调整,比尔·盖茨占64%,而保罗占36%。公司一直都采用合伙制经营,公司的股票只允许内部极少数的人购买,他们或是公司的“元老级”人物,或是比尔·盖茨十分看重的人物。

在上市之前,股票的分配大致为:比尔·盖茨占据53%,保罗·艾伦31%,史蒂夫·鲍尔默8%,拉伯恩4%,查尔斯·西蒙伊和利特文各占2%。

因为比尔·盖茨的原因,公司内部不允许私人购买股票,所以大家逐渐有了怨言。特别是那些跟随比尔?盖茨多年的员工,他们甚至有了些许的不满。尤其在其他同类软件公司开始上市之后,大家更不能安心地工作了,谣言四起。

“怎么回事啊?我们都来微软这么多年了,还比不上那个新来的?”

“就是,我们对公司也有功劳啊,凭什么不能购买股票?”

鲍尔默觉得事态有些严重,他急忙找到比尔·盖茨:

“比尔,我看这样不行,我们需要将股票购买权放宽了。要不然,很多员工可能会跳槽的。这对我们非常不利。”

比尔·盖茨想了想,还是觉得十分不妥:

“其实上市也未尝不是件好事,但我还是有些担心,这样大家会更关心自己手里有多少钱而不是眼前的工作。我希望大家更看重我们公司的产品,而不是钞票。”

鲍尔默何尝不明白比尔·盖茨的想法,他知道盖茨希望稳扎稳打地把公司发展好,微软目前的发展离他内心的成功还十分遥远。但目前最重要的是稳定人心,所以鲍尔默又进一步劝说道:

“比尔,我知道你的想法,也明白你的顾虑,但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满足员工的要求。只有员工持有了股票,大家才会有归属感,才会更努力地工作。”

进退不得,比尔只得点点头:

“那好吧,你制定一个规范,按照进入公司的年限和贡献多少允许大家按照一定的比例购买股票,其他的等我想好了再说。”

股票购买权的问题解决了,上市又成了摆在眼前的问题。这时,总裁谢利又成了这次事件的说客。他不断地去找比尔·盖茨催促:

“比尔,我们也将微软上市吧!”

比尔·盖茨坐在他的老式扶手椅上微笑着望着谢利,问道:

“为什么要这么着急呢?”

“这能更好地融资啊!比尔,苹果公司都上市了。1980年11月份,第一次交易,它的资产估价就到了18亿美元,乔伊斯的个人资产达到了2.3亿美元。1983年,莲花公司和阿森塔公司就已经上市,也获得了成功。”

“我认为我们公司不上市也可以保持我们的利益。”比尔·盖茨试着将自己的想法阐释给谢利听。

“虽说如此,上市也是很有好处的啊。我们短期就可以通过股票获得一大笔资金,而且,这对雇员来说,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谢利进行反驳。

“我是怕一旦股票上市了,那么很多人都会收获巨大的财富。这样,势必会影响人们的工作情绪,他们也许没有兴致去工作也说不定。”盖茨接着说道,“我不觉得有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儿。如果钱太多了,也许我们公司的气氛都会变得冷淡了,人和人之间的关怀之心就会少了。”

这是比尔·盖茨的肺腑之言。他眼见着苹果公司内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争斗,他不希望自己的公司也重蹈那样的覆辙;而公司越大就越难掌控,他本不擅长管理,因而仍有这样那样的顾虑。

(二)

在这种难以抉择的时候,比尔·盖茨又想到了温布莱德。虽然两人濒临分手,但仍然是亲密的好朋友。他立即拨去电话,阐述了自己面临抉择的困境。

温布莱德想了想,对盖茨说:

“可能这是目前最好的解决办法,而且虽然公司不上市能保持私营,这样也没有必要去讨好持股者,用不着和证券交易委员会繁琐地来往。而也只有公开上市,微软股票才能在市场上流通,内部股票才有实用价值,这点是大家都十分看重的。所以,上市可能会成为唯一的选择,那么我们不如做好功课。”

比尔·盖茨很赞同温布莱德的想法。温布莱德还说了很多鼓励的话,最后说自己可以请一个好朋友出马帮忙。他曾负责过三家软件公司的股票公开上市,相当有经验。比尔·盖茨十分高兴地答应了与这个人见面聊聊。

刚放下电话,消息灵通的老父亲又打来电话劝解比尔·盖茨将微软上市,父子之间又进行了一次深谈。比尔·盖茨逐渐打开了思路,他又寻求了老朋友保罗的意见,最后他决定听从大家的建议,选择上市。

比尔·盖茨行事一向严谨,这次也不例外。首先,他让公司的财务去找合适的中立银行来合作。1985年中,他又在温布莱德的举荐下,结识了温布莱德的朋友盖德特。

盖德特为人大方,讲诚信。没过多久,他就向微软公司提交了他的调查报告。他的报告中对几家公司开列了19项调查项目,分别给于l-5分的评分,结果萨克斯·古德曼公司位居第一。

可是,温布莱德凭着自己的经验认为,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应该是微软公司与这家被选中的公司之间的“化学作用”。强强联合不一定会更强,而强弱联合却往往能优势互补,从而最终变得更强。

比尔·盖茨也觉得这个意见十分重要。同时,微软还使用了其惯用的新闻宣传方式。

1985年底,各个新闻媒体纷纷发布消息,声称微软公司将于近期上市。同时,美国《财富》杂志的一名记者还追踪报道了微软公司股票上市的情况,引来了世人的关注。

1985年12月11日,比尔·盖茨与萨克斯·古德曼公司代表见面了。会面地点定在西雅图的雷尼尔俱乐部,会面人员包括比尔?盖茨、谢利、盖德特、温布莱德,以及萨克斯·古德曼公司的代表马丁。

由于比尔·盖茨一直对上市的事不十分在意,加之可供选择的伙伴众多,所以他对这次会面多少显得有些漫不经心,倒是谢利追根问底地问了很多问题。

席间,温布莱德一直坐在盖茨的左侧,她担心盖茨因为过于不耐烦而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所以总是紧握他的手,让他尽量保持平静。

而马丁的表现也相当从容,并且给出了相当精准的预测:

“微软公司的股票将拥有1986年前所未有的最显眼的上市价格。”

会面的最终结果令人满意,比尔·盖茨敲定了这家公司作为上市的首选。

(三)

到1986年2月份的时候,微软公司已经印出了将近4万份公告,分送给监督委员会和代理商们。这份材料透露,经过多次调配,现在公司主要人物的股票情况如下:

比尔·盖茨为1100万股,占总股份的41%;保罗为640万股,占28%;鲍尔默拥有170万股;谢利拥有40万股;西蒙伊为30万股;盖得特为19万股;比尔·盖茨的父母也有21万股。

首次上市时,比尔·盖茨准备卖出8万股,保罗准备卖出20万股。可有些部分仍然有些出乎比尔·盖茨的预料。微软公司上市的公告一发布,比尔·盖茨的许多亲戚、朋友、同学都打来电话,纷纷请求购买股票。

但是,比尔·盖茨希望大家更关心微软的长足发展,而不是短期内的金钱效应。因此思索再三,他只满足了其中十几个人的要求,其中就包括他的祖母和女管家。因为老祖母说,要是不给她买,她就不让盖茨进家门!

每次,比尔·盖茨在婉拒大家时都这样说:

“我不想理睬这些请求。我恨这件事。我想卖的是软件又不是股票。”

但是,他始终不能阻止住股票的升值趋势。

1986年3月13日上午,在纽约股票交易所,微软公司的股票正式上市了。

第一天,开盘价为每股25.17美元,收市时已经到29.25美元了,当天共成交360万股。人们以极大的热情支持着微软股票。一周之后,微软每股的价格已经涨到35.50美元。而比尔·盖茨也因为出售股票获利160万美元。至此,他手上的股票总价值已经差不多达到3.5亿美元了。

看着微软公司的总价值在飙升,员工们难以抑制兴奋和自信的神情,比尔·盖茨也开始转变观念。他渐渐发觉股票上市是件好事,并开始组织大家在各个城市和地区进行巡回,宣传微软股票,呼吁人们支持微软上市。

1987年,微软的股票每股已经达到90.75美元,它的上升速度快得惊人。同年3月20日,《华尔街日报》正式承认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为10亿富翁,而且是历史上最年轻的白手起家的10亿富翁。这不仅代表着股票的升值,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微软公司的发展速度和现状。

而截至当时,差不多有1000万台PC机在使用微软公司的DOS系统。

1987年10月,美国的《福布斯》杂志排行榜上,年仅32岁的比尔·盖茨位居美国400位富翁的第29位。

股票上市,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赚得锅满盆满,他们同时想到了自己的母校——湖滨中学。两人觉得,以他们现在的身份和资金状况,他们应该为培养过他们的母校做点什么。一番商量之下,两人决定采用最直接的方式,捐一笔钱给湖滨中学,用来修建学校的科学和教学中心。

可是起什么名字呢?

比尔·盖茨兴奋地说:

“当然用我们的名字了,别的还要想吗?”

“我知道啊,可是我们谁的在前面呢?”保罗问道。

“抛硬币怎么样?机会均等。”

抛硬币这种颇有童趣的方法赋予了这座大楼以新的名字——“艾伦-盖茨大厦”。很显然,保罗·艾伦赢了。他们一举捐助了220万美元。

微软的上市也让世人更多地认识了微软公司,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微软的发展和腾飞。

就在比尔·盖茨意气风华的时候,温布莱德终于向他提出了分手的要求。比尔·盖茨知道,这样的和平分手只是时间的问题,但他仍然有许多不舍。温布莱德握着盖茨的手,告诉他说:

“我们做朋友吧,这样我们永远都不会分手。”

比尔·盖茨再一次地握紧了温布莱德的双手。

同类推荐
  • 罗斯福(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罗斯福(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罗斯福在20世纪的经济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被学者评为是美国最伟大的三位总统之一,同华盛顿和林肯齐名。
  • 尘埃里开出的花:民国乱世中的至情至爱

    尘埃里开出的花:民国乱世中的至情至爱

    张爱玲说:喜欢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民国名士中就有这么一批人,也许金戈铁马,也许沉浸研究,也许埋头著述,但他们心底最温柔的地方,始终为一个人保留。侠骨柔情的男人是最男人的男人,为爱而生的女人是最女人的女人。这样的男人和女人碰到一起,会抛开外界的纷扰,在乱世中逍遥,他们纵心随性,碰出的爱情之火,比烟花还要绚烂。这样的爱情,因为懂得而深刻,因为舍得而长久。本书专门抽取其中最为动人的名士爱情故事,以优美抒情的语言描述出来。故事真实而生动,将我们之前所了解的逸事碎片连接起来,还原一个个真性情的才子佳人。
  • 德彪西(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德彪西(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德彪西的音乐,像月光一样,从他深邃的灵魂中漂洒向广袤的世界。没有夸夸其谈滔滔不绝,没有急风暴雨翻天复地,没有呐喊和喧嚣,只有真诚的低言细语,精美的幻想迷醉,无言的激情,含而不露的思想。创新的冲击力融化在拉丁化的柔和形式中。
  • 毕加索

    毕加索

    本书主要以毕加索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
  • 名利丹青:吴冠中说吴冠中

    名利丹青:吴冠中说吴冠中

    《名利丹青:吴冠中说吴冠中》内容包括:换个角度看大师、艺术家的成功与艺术的成功、好的艺术品才会流传吴冠中访谈录、吴冠中采访侧记、十个关键词盖棺论定吴冠中、《吴冠中画作诞生记》札记、吴冠中的成就得失与性格心理——七卷本《吴冠中文丛》阅读随感札记……
热门推荐
  • 都市超级打赏大师

    都市超级打赏大师

    青年陈晓华偶得超级打赏系统。这个系统可以针对不同人进行各种打赏,从金钱到丹药到功法应有尽有。陈晓华从普通人摇身一变成为都市超级大金主。“作者加油,再加更十章,我百万飘红。”于是,某扑街作者看着留言,感动不已。“主播,留个微信吧,我火箭刷屏。”于是,某女主播看着满屏的火箭,惊得合不拢嘴。“大叔,武功不错,来我身边做保镖吧,赏你丹药。”于是,某武者困扰多年的瓶颈终于松动。“老道,修为还行,本人正巧缺个徒弟,赐你功法。”于是,老道看着全新的功法,觉得以前都活在狗身上了。“其实,这些只不过是我的日常生活罢了。”陈晓华如此说道。
  • 鬼女追夫

    鬼女追夫

    她本是一缕无处所依的孤魂野鬼,经历了数万年的光阴,前尘旧事早已忘却。再睁眼时却是一具少女之身,既是如此,面对“恶霸”的欺凌,当狠狠地欺凌回去;面对这个“到处乱咬人”的俊美少年,一个手刀便朝他的后颈砍去。偏偏自个儿还不能弃他不顾,需得劳心劳力地把他拖回家好好养着,当真是个麻烦!“少年,你好歹转过来看看我啊?”“……”“嘁,真是难伺候,明明是你先扑上来咬了我,还可恨地弄了个共生契约。”“……”“我说,你该不会是个哑巴吧?需要我给你拿纸笔么??”“……”“唉,你咋就这么可怜呢。放心,今后姐来养你!”“……不需要。请你把我身上的绳子解开。”
  • 混血总裁不要跑

    混血总裁不要跑

    花心的安子欣走在瓷花街上,看看有没有帅哥,一辆炫酷的科麦隆停在了路边,混血总裁彦泽用纤细的手指打开了车门,乌黑发亮的头发,冷酷的蓝眼睛,一声帅气的黑西装,吸引了校花安子欣............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婚宠100:带回家个小鲜肉

    婚宠100:带回家个小鲜肉

    “我比你大。”“没事,女大三,抱金砖。”“我脾气不好。”“没事,那是个性。”“我长的丑。”“你不能以别人的审美来扭曲我的审美观。”……于是这个被自己一不小心带回家的‘同事’竟然就这么死皮赖脸的赖上了,竟然连七大姑八大姨都能收买。说好的高冷呢?那是不熟而已。说好的霸道呢?你敢想一下别的男人试试好吧……
  • 特殊年华

    特殊年华

    特殊的年华中,我们不是大人们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也不是教科书上勤劳勇敢的少年模范,我们过着平淡的日子,留着最纯粹的眼泪。把喜悦留给大家,把痛苦留给自己,我们不是英雄,但我们胜比英雄。看惯了风花雪月的你,敢来看一看自己不愿提起的伤口吗。总是被忽略的话题,也该有人去说一说了。现实系题材,理想主义者慎入。备注:小说一般为一周两更,周三(四)一更,周六(日)一更,绝不TJ,喜欢的朋友请多多支持。与作者交流本小说的剧情可进入特殊年华百度贴吧,我很乐意和你们一同进步~
  • 贴身异能高手

    贴身异能高手

    默默无闻的穷小子得到了一种瞬间还原的异能,从此开始了他不平凡的人生。
  • 花郎酒虫仙侠传

    花郎酒虫仙侠传

    桃花邬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间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 悲伤日记之唯爱一生

    悲伤日记之唯爱一生

    你相信爱情吗?不。但我相信你。爱情终将从纪念化成祭奠。
  • 国家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化战略:中美两国的经验

    国家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化战略:中美两国的经验

    城市化是推动我国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优化、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城市化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当前,中国城市化道路正在发生变轨,即从以往的“以物为中心的城市化”开始走向“以人为中心的城市化”。作者综合对比了国家建设背景下的中美两国城市化进程,理出了中国城市化战略基本的历史逻辑或路径,得出了中美两国城市化殊途同归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