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尝不是如此呢?有许多时候,我们常常因为缺乏冷静而对别人出言不逊,把锋利的钉子深深钉进别人的心灵里,但当我们痛悔着恳求别人给予谅解时,真正的冰释前嫌却是那么地艰难,即使我们再三费力劳神终于获得了别人的谅解,也在别人的心灵上留下了永久无法弥补的伤痕。
售予自尊
文/佚名
不管是石子儿、泥团、草叶,或者多么微不足道的东西,都应该能给一个心灵买到自尊心,自尊,对于一个人来说,那是比黄金、甚至生命都重要的东西。
在一个长满白桦树的村庄旁,有一个小小的杂货铺。那是一个很简陋的杂货铺,几堵又破又矮的老墙,屋顶是用废铁皮和白桦树皮搭成的,木头搭成的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普通生活用品。
杂货铺的店主是个老得脊梁都有些驼的老头了,他很和善,每一根苍白的胡须上都流露着他苍老但却十分真诚的微笑。村庄里的人常常来他这里买东西,跟他顺便聊几句,有钱的时候就给他钱买东西,没钱的时候,用鸡蛋或其他什么东西换他的货物也行。那些什么也没有的人也常常来他这里赊东西,赊了货物,就说:“你记在账簿上吧,手头有钱了我们就来补还。”老头爽朗地笑笑说:“记什么记呀,你们自个儿替我记着就行。”老头从没有记过一笔账,但到每年的圣诞节前,村里的人都会来把自己的欠账一一偿还清的。
老头没儿没女的,他的老伴也在好些年前就去世了,但每到节日,尤其是圣诞节的时候,村里的人都会一家挨一家地来向他拜年,给他送来新年的祝福。
由于他很和善,村里的人都爱到他的杂货铺来,特别是那些忙里忙外的婆婆和年轻妈妈们,需要什么,她们便会抱着孩子到这里来取。天气晴朗的时候,她们三五成群地站在杂货铺旁边,沐浴那些透过高高的白桦林洒落下来的斑斑驳驳的阳光,孩子们就在杂货铺旁成群结伴地淘气,玩耍。有一天,几个年轻妈妈在杂货铺不远的地方聊天,他们的孩子在杂货铺旁玩累了,其中一个三四岁的男孩子一个人蹦蹦跳跳地走到杂货铺前,隔着柜台指着玻璃柜中的糖块说:“爷爷,我要买糖。”说着,便伸过攥得紧紧的小手,把小手里的东西放在杂货铺老头的手中,老头开始还以为是孩子的妈妈给孩子的硬币呢,但他伸开手看孩子放在他手里的东西时便愣了,那不是硬币,而是一枚小小的石子儿,一枚普通得再也不能普通的草丛里的小石子儿,那枚石子上,还粘着一些湿润的泥土呢。
“爷爷,我要买两块糖。”小家伙伸着粘满泥巴的小手,充满期望和自信地指着装糖块的玻璃果盘说。
老头想了想,还是从果盘里拿了两个糖块,笑眯眯地放到了小男孩儿的手里说:“吁,小家伙,这是你买的甜糖块儿。”小男孩儿拿到糖块高高兴兴地跑了。不一会儿,小男孩儿的母亲拉着小男孩儿来了,她满含歉意地对老头儿说:“孩子没给你钱,您怎么能给他糖呢?”
老头儿笑着说:“他给了,怎么会没给我钱呢?”小男孩儿的母亲很诧异:“他哪来的钱呢?”
老头儿拿出那粒石子说:“喏,小家伙已经懂得买卖了,瞧,这就是他的钱呢。”说罢就高兴地笑起来。
“石子儿怎么能算钱呢?”小男孩儿的母亲说。
老头儿微笑着说:“怎么不能呢?对于这么丁点大的孩子,能够懂得买卖了,那么别说是可爱的石子儿,就是一粒泥土,或者是一枚草叶儿,都应该换来他想要的东西。难道钱和黄金就能比一个幼小心灵的自尊心更重要吗?”
许多年以后,那个长大的小孩儿都牢牢记着那一幕,他用石子儿不仅买到了糖,买到了他幼小生命的自尊,而且,还买到了一种朴素而伟大的善良。
这个小男孩儿,便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一生中,他曾无数次向人们讲述自己那童年的一幕,他要说的是:善良,就是给别人的心灵以自尊,即使一块小石子,只要它注入了善良,它就能给一个生命做一个一生自尊的奠基。
伟人的力量
文/佚名
一块普通的泥土,只要不被巨人摒弃,有一天,它就肯定能够变成黄金的。
在达·芬奇的前半生里,他一直是穷困和寂寞的,没有人欣赏他的作品。他苦心创作的一幅幅自认为是杰作的东西,甚至连街头面包店里的一块面包都换不来。
三十多岁时,深陷困境的达·芬奇无奈只好只身迢迢奔赴米兰,投身到一位公爵的门下。这位公爵很喜欢收藏名画,但他对达·芬奇的作品并不看重,他认为,达·芬奇不过是一个庸庸俗俗的书画匠而已,搞美术创作对这个年轻人来说,不过是一种狂热的奢想,凭他的真实水平,还只是配做个街头画匠。
那年秋天,公爵突发奇想,要在自己餐厅的空白墙壁上画上一幅画。很多画匠听说后,都争先恐后纷纷涌上门来,达·芬奇也再三向公爵恳求说:“你餐厅的这幅画,还是让我来创作吧,我太渴望有一个创作的机会了。”
公爵说:“那只不过是一个餐厅的墙壁,很无关紧要的,找一个街头的画匠就行,用不着劳您的大驾。”
但在达·芬奇的再三恳求下,公爵还是把这幅壁画的任务交给了他。
开始创作后,达·芬奇就沉醉在了创作的构思里,他一遍一遍通宵达旦地勾勒草图;一次一次在餐厅的那堵墙壁前徘徊思考。一连多天了,他还迟迟没有动笔。公爵看看劳心费神的达·芬奇说:“这不过是一幅餐厅的壁画,用不着您那么劳心费神,随便涂一幅就行了。”
但达·芬奇并不这么想,他并没有把这幅作品看成只是一幅普通的壁画。他动笔了,也没有像公爵想象的街头画匠们那样,三天两天就匆匆完工,他每画一笔都十分谨慎,都是沉思了半天甚至一天两天才涂上的。
公爵夫人笑他说:“不就是餐厅里的一幅壁画嘛,用不着那么劳心费神。”但这幅街头画匠三两天就能画好的壁画,达·芬奇却足足画了三个多月。
几百年后,这幅公爵餐厅里的壁画成了世人皆晓的一幅名画,它价值连城,成了世界美术作品的伟大经典,这幅作品的名字叫《最后的晚餐》。
因为这幅作品,那堵公爵餐厅里的普通墙壁,也顿时变得身价百倍,价值连城,比黄金还贵。
尊严的价值
文/佚名
有尊严,并为自己的尊严去奋斗,终成大器。
八十多年前的一个冬天,美国加州沃尔逊小镇上来了一群逃难的流亡者。长途的辗转流离,使他们每个人都面呈菜色,疲惫不堪。善良而朴实的沃尔逊人,家家都燃炊煮粥,友善地款待这群流亡者。镇长杰克逊大叔给一批又一批的流亡者送去粥食。这些流亡者,显然已好多天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他们接到东西,连一句感谢的话语也来不及说,就个个狼吞虎咽,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只有一个人例外。当杰克逊大叔将食物送到他的面前时,这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杰克逊大叔想,给一个流亡者一顿果腹的饭食,每一个善良人都会这么做的。于是他说:“不,我没有什么活儿需要您来做。”
那个流亡者的目光顿时灰黯下去了,他硕大的喉结剧烈地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便不能随便吃您的东西,我不能没有经过劳动,便平白得到这些东西!”杰克逊大叔想了想又说:“我想起来了。不过,等您吃过饭后,我就给您派活儿。”
“不,我现在就做活儿,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那个青年站起来说。杰克逊大叔十分赞赏地望着这个青年人,但他知道这个年轻人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又走了这么远的路,可是不让他做些活儿,他是不会吃下这些东西的。杰克逊大叔思忖片刻说:“小伙子,你愿意为我捶捶背吗?”说着,就蹲在那个青年人跟前。青年人只好也蹲下来,十分认真而细致地给杰克逊大叔轻轻地捶背。
捶了几分钟,杰克逊大叔十分惬意地站起来说:“好了,小伙子,你捶得棒极了,刚才我的腰还直酸,可现在,舒服极了。”杰克逊大叔说完,将食物递给那个青年人。青年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杰克逊大叔微笑着注视着那个青年说:“小伙子,我的庄园现在太需要人手了,如果你愿意留下来的话,那我可就太高兴了。”
那个青年人就留了下来,并很快成了杰克逊大叔庄园里的一把好手。过了两年,杰克逊大叔还把自己的女儿玛格珍妮许配给了他,杰克逊大叔告诉女儿说:“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二十多年后,那个青年果然拥有了一笔让整个美国人都羡慕的财富。这个青年人就是后来的美国的石油大王。
以己为镜
文/佚名
多审视自己,找出自己的优点和弱点,做最好的自己。
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十分贪玩的孩子。每天,他不是在大街上闲逛,就是和周围的一群孩子到庄园或河边玩耍,像个十足的少年嬉皮士。
爱因斯坦的母亲常常为此忧心忡忡,她再三告诫爱因斯坦说:“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你现在不学一些东西,长大了如何能出人头地呢?”爱因斯坦总是不以为然地回答说:“你瞧瞧我的伙伴们,他们不都和我一样吗?”
直到16岁的那年秋天,一天上午,父亲将正要去河边钓鱼的爱因斯坦拦住说:“昨天我碰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我给你讲完了,你再去钓鱼,怎么样?”
爱因斯坦很不乐意地站住了。
父亲说:“昨天,我和咱们的邻居杰克大叔去清扫南边工厂的一个大烟囱。那烟囱只有踩着烟囱内的钢筋踏梯才能上去。你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我们抓着扶手,一阶一阶地终于爬上去了。下来时,你杰克大叔依旧走在前面,我还是跟在他的后面。后来,钻出烟囱,我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情:你杰克大叔的身上、脸上全部被烟囱里的烟灰蹭黑了,而我身上竟连一点烟灰也没有。”
爱因斯坦的父亲继续微笑着说:“我看见你杰克大叔的模样,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样,脸脏得像个小丑,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而你杰克大叔呢,他看见我钻出烟囱时干干净净的,就以为他也和我一样干净呢,于是就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样上街了。结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还以为你杰克大叔是个疯子呢。”
爱因斯坦听罢,忍不住和父亲一起大笑起来。父亲笑罢了,郑重地对爱因斯坦说:“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爱因斯坦听了,顿时满脸愧色。爱因斯坦从此离开了那群顽皮的孩子。他时时用自己做镜子来审视和映照自己,终于映照出了生命的熠熠光辉。
虚掩的门
文/佚名
其实世界上没有一扇门是紧闭的,只要你有勇气,没有一扇是不能被叩开的。
听说英国皇家学院公开张榜为大名鼎鼎的教授戴维选拔科研助手,年轻的装订工人法拉第激动不已,赶忙到选拔委员会报了名。但临近选拔考试的前一天,法拉第被意外通知,取消他的考试资格,因为他是一个普通工人。
法拉第愣了,他气忿地赶到选拔委员会。但委员们傲慢地嘲笑说:“没有办法,一个普通的装订工人想到皇家学院来,除非你能得到戴维教授的同意!”
法拉第犹豫了。如果不能见到戴维教授,自己就没有机会参加选拔考试。但一个普通的书籍装订工人要想拜见大名鼎鼎的皇家学院教授,他会理睬吗?
法拉第顾虑重重,但为了自己的人生梦想,他还是鼓足了勇气站到了戴维教授的大门口。教授家的门扉紧闭着,法拉第在教授门前徘徊了很久。终于“笃笃笃笃”,教授家的大门被一颗胆怯的心叩响了。
院里没有声响,当法拉第准备第二次叩门的时候,门却“吱呀”一声开了。一位面色红润、须发皆白、精神矍铄的老者正注视着法拉第,“门没有闩,请你进来。”老者微笑着对法拉第说。
“教授家的大门整天都不闩吗?”法拉第疑惑地问。
“干吗要闩上呢?”老者笑着说,“当你把别人闩在门外的时候,也就把自己闩在了屋里。我才不当这样的傻瓜呢。”他就是戴维教授。他将法拉第带到屋里坐下,聆听了这个年轻人的叙说和要求后,写了一张纸条递给法拉第说:“年轻人,你带着这张纸条去,告诉委员会的那帮人说戴维老头同意了。”
经过严格而激烈的选拔考试,书籍装订工法拉第出人意料地成了戴维教授的科研助手,走进了英国皇家学院那高贵而华美的大门。
激励心灵
文/佚名
激励我们自己的心灵,以自己最远大的目标,激活我们生命最大的能量,才能创造出我们自己人生的奇迹。
1944年,美国洛杉矾郊区一个没见过世面的15岁少年约翰·戈达德在《一生的志愿》表格上认认真真填上了这些项目:
到尼罗河、亚马逊河和刚果河探险;登上珠穆朗玛峰、乞力马扎罗山和麦特荷思山;驾驶大象、骆驼、驼鸟和野马;探访马可·波罗和亚历山大一世走过的道路;主演一部《人猿泰山》那样的电影;驾驭飞行器起飞降落;读完莎士比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谱一首乐曲,写一本书……约翰·戈达德在《一生的志愿》表格上共填上了127个目标。写完后,他将每一项都编上号说:“这就是我的生命志愿,我要用自己的生命去一一完成它!”当时,不仅是约翰·戈达德的同学和朋友都认为这不过是约翰·戈达德的痴人说梦,就连他的祖父和父亲都笑他说:“孩子,你知道一个人的一生能做多少事呢?别说你有这么多愿望,只要你一生能做完其中的三五项就十分了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