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庄重的场面似乎不该发生在金丝猴的群体中。金丝猴具有严密的组织性,集体行动纪律严明,步调一致。猴王是群体的总指挥,大小猴子都是听从它的调遣。群猴尊重、敬畏猴王,猴王也很爱护群猴,个体之间和谐。“干群”关系融洽。然而,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因和果都出在这一猴群里。
前一天的黄昏时刻,猴王择好栖身树林后,不断地发出高亢的“咯、咯”声,招呼群猴集中栖宿。夜幕降临了,先前欢闹不止的猴群的栖宿地立即鸦雀无声,这是一条不成文的规矩。然而,一只壮年猴不知什么原因,该睡不睡,“呕阿——呕阿——”接连不断的叫声,搅得群猴难以安眠。而且壮猴的叫声为善于爬树的金钱豹提供了“情报”,凌晨时刻,正当群猴大睡之际,两只金钱豹偷袭了猴群,造成了两只死亡两只失踪。于是,猴王不得不当众撵走了犯罪的壮猴,以严明“纪律”,重树“权威”。
最后一颗子弹
文/佚名
所谓心态决定命运。有时候,由于我们对自己或他人,或者整个社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信任,才使我们失去了许多本该得到的东西。
有两个人结伴横穿沙漠,由于天气干燥,沙漠中又没水喝,其中一个中暑生病,不能行动。剩下这个健康而又饥饿干渴的人对同伴说:“我亲爱的朋友,我们现在已经没水喝了,你在这里等着,我去寻找水源。”
临走前,他把手枪塞在同伴的手里说:“枪里有五颗子弹,记住,三个小时后,每小时对空鸣一枪。听到枪声,我会找到正确的方向,然后与你会合。”
两人分手以后,一个充满信心地去找水源,一个满腹狐疑地躺在沙漠里等待。他眼睛盯着表,按时鸣枪。除了自己以外,他很难相信还会有人听见枪声。他的恐惧越来越深,一会儿他认为那同伴可能找水失败,也许中途渴死;一会儿他又相信同伴找到水,弃他而去,不再回来。
到应该鸣发第五枪的时候,这人悲愤地思量:“这是最后一颗子弹了,伙伴早已听不见我的枪声,等到这颗子弹用过之后,我还有什么依靠呢?我只有等死而已。而且,在一息尚存之际,兀鹰会啄瞎我的眼睛,那是多么痛苦的事啊,还不如……”他用枪口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
可是几分钟后,那提着满壶清水的同伴领着一队骆驼商旅循声而至。他见到的只是一具尸体。
齐桓公与管仲
文/佚名
豁达、大度,不计前嫌,既是宽容的美德,也是一种美丽的智慧。
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襄公被杀。襄公有两个兄弟,一个叫公子纠,当时在鲁国;一个叫公子小白,当时在莒国。两个人身边都有个师傅,公子纠的师傅叫管仲,公子小白的师傅叫鲍叔牙。两位公子听到齐襄公被杀的消息,都急着要回齐国争夺君位。
在公子小白回齐国的路上,管仲早就派好人马拦截他。管仲张弓搭箭,对准小白射去。只见小白大叫一声,倒在车里。
管仲以为小白已经死了,就不慌不忙护送公子纠回到齐国去。怎知公子小白是诈死,等到公子纠和管仲进入齐国国境,小白和鲍叔牙早已抄小道抢先回到了国都临淄,小白当上了齐国国君,即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以后,即发令要杀公子纠,并把管仲送回齐国办罪。
管仲被关在囚车里送到齐国。鲍叔牙立即向齐桓公推荐管仲。
齐桓公气愤地说:“管仲拿箭射我,要我的命,我还能用他吗?”
鲍叔牙说:“那回他是公子纠的师傅,他用箭射您,正是他对公子纠的忠心。论本领,他比我强得多。主公如果要干一番大事业,管仲可是个用得着的人。”
齐桓公也是个豁达大度的人,听了鲍叔牙的话,不但不办管仲的罪,还立刻任命他为丞相,让他管理国政。
管仲辅佐齐桓公整顿内政,开发富源,大开铁矿,研制农具,后来齐国就越来越富强了。
宽容的境界
文/佚名
在这个世界上,惟有以德报怨,把伤害留给自己,让世界少一些仇恨,少一些不幸,回归温馨、仁慈、友善与祥和,才是宽容的至高境界。
二战期间,一支部队在森林中与敌军相遇,激战后两名战士与部队失去了联系。这两名战士来自同一个小镇。
两人在森林中艰难跋涉,他们互相鼓励、互相安慰。十多天过去了,仍未与部队联系上。这一天,他们打死了一只鹿,依靠鹿肉又艰难度过了几天。可也许是战争使动物四散奔逃或被杀光,这以后他们再也没看到过任何动物。他们仅剩下的一点鹿肉,背在年轻战士的身上。
这一天,他们在森林中又一次与敌人相遇,经过再一次激战,他们巧妙地避开了敌人。就在自以为已经安全时,只听一声枪响,走在前面的年轻战士中了一枪——幸亏伤在肩膀上!
后面的士兵惶恐地跑了过来,他害怕得语无伦次,抱着战友的身体泪流不止,并赶快把自己的衬衣撕下包扎战友的伤口。
晚上,未受伤的士兵一直念叨着母亲的名字,两眼直勾勾的。他们都以为他们熬不过这一关了,尽管饥饿难忍,可他们谁也没动身边的鹿肉。天知道他们是怎么过的那一夜。第二天,部队救出了他们。
事隔30年,那位受伤的战士安德森说:
“我知道谁开的那一枪,他就是我的战友。当时在他抱住我时,我碰到他发热的枪管。我怎么也不明白,他为什么对我开枪?但当晚我就宽容了他。我知道他想独吞我身上的鹿肉。我也知道他想为了他的母亲而活下来。此后30年,我假装根本不知道此事,也从不提及。战争太残酷了,他母亲还是没有等到他回来。我和他一起祭奠了老人家。那一天,他跪下来,请求我原谅他。我没让他说下去。我们又做了几十年的朋友,我宽容了他。”
纯白的金盏花
文/佚名
希望是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只要心中还有希望的种子,就一定会创造出生命的奇迹。
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吗?当年,美国曾有一家报纸刊登了一则园艺所重金征求纯白金盏花的启事,在当地一时引起轰动。高额的奖金让许多人趋之若鹜,但在千姿百态的自然界中,金盏花除了金色的就是棕色的,能培植出白色的,不是一件易事。所以许多人一阵热血沸腾之后,就把那则启事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一晃就是20年,一天,那家园艺所意外地收到了一封热情的应征信和一粒纯白金盏花的种子。当天,这件事就不胫而走,引起轩然大波。
寄种子的原来是一个年已古稀的老人。老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爱花人。当她20年前偶然看到那则启事后,便怦然心动。她不顾八个儿女的一致反对,义无返顾地干了下去。她撒下了一些最普通的种子,精心侍弄。一年之后,金盏花开了,她从那些金色的、棕色的花中挑选了一朵颜色最淡的,任其自然枯萎,以取得最好的种子。次年,她又把它种下去。然后,再从这些花中挑选出颜色更淡的花的种子栽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在我们今天都知道的那个20年后的一天,她在那片花园中看到一朵金盏花,它不是近乎白色,也并非类似白色,而是如银如雪的白。一个连专家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在一个不懂遗传学的老人手中迎刃而解,这是奇迹吗?
当年曾经那么普通的一粒种子啊,也许谁的手都曾捧过。捧过那样一粒再普通不过的种子,只是少了一份对希望之花的坚持与捍卫,少了一份以心为圃、以血为泉的培植与浇灌,才使你的生命错过了一次最美丽的花期。种在心里,即使一粒最普通的种子,也能长出奇迹!
闪烁的希望
文/佚名
在我们生命的旅途中,一定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境。只要不放弃希望,捅有坚定的信念,再加上不断的努力,什么样所难关也会渡过。
在一次航行中,由于海风袭来,浪潮把船打沉了,船上人员死伤无数。有一个人却侥幸地获得一个救生艇而幸免遇难,他的救生艇在风浪上颠簸起伏,如同树叶一般被吹来吹去。他迷失了方向,救援人员也没有找到他。
天渐渐地黑下来,饥饿寒冷和恐惧一起袭上心头。灾难使他除了这个救生艇之外,一无所有,甚至自己的眼镜也搞丢了,他的心灰暗到了极点,无助地望着天边。
忽然,他看到一片片阑珊的灯光,他高兴得几乎叫了出来。他奋力地划着救生艇,向那片灯光前进,然而,那片灯光似乎很远,天亮了,他也没有到达那里。
但是他没有死心,仍然继续艰难地划着救生艇,他想那里既然能看到灯光,就一定是一座城市或者港口,生的希望在他心中燃烧着。
白天时,灯光看不清了,只有在夜晚,那片灯光才在远处闪现,像是对他招手。
就这样,三天过去了,饥饿、干渴、疲惫更加严重地折磨着他,有几次他都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但一想到远处的那片灯光,他又陡然增添了许多力量。
第四天,他依然向着那片让他有生还希望的灯光划着。最后,他实在是支撑不住了,就昏倒在艇上,虽然如此,但他脑海中却始终闪现着那片灯光,依然认为能够活着到达那片有灯光的港湾或码头。
到了晚上,终于有一艘经过的船把他救了上来。当他醒来时,大家才知道,他已经不吃不喝在海上漂泊了四天四夜。
当有人问他是怎么坚持下来时,他指着远方的那片灯光说:“是那片灯光给我带来了希望。”
大家顺着他指的地方望去,那里哪是什么灯光,只不过是天边闪烁的星星!
谎言与真相
文/佚名
人虽然号称万物之灵,但也有与生俱来的弱点,那就是喜欢听一些明知是谀媚的假话。所以,在与人交往时,适当的恭维还是必要的。
从前有两个人,一个总爱说实话,一个却只说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