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66300000009

第9章 形象思维与读诗(2)

李白诗中的艺术想象十分丰富,可从地下想到天上,也可从当今想到往古。在其他的诗中,我们不难发现诗人李白的艺术想象是卓绝前人的。他写下后人难以企及的诗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关山月》)“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月下独酌》)“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梦游天姥吟留别》)“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在李白所有的诗中,几乎都可以发现诗人异乎寻常的艺术想象。天山明月、万里长风、香炉生烟、三千尺飞瀑都是诗人随手拈来的笔下之物。而天上人间、与明月相期云汉、敖游太清又都成了诗人任意往来之地。至于天上的鸡鸣、仙人的教诲、天上的宫阙、天上的云之君,李白不是耳闻就是目睹。在诗人想象的天国里,没有诗人想去而去不到的地方,没有诗人想见而见不到的人,真可说是心从天外归,思从史中来。

其他诗人所作想象奇特的诗句还有: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两句,为了表示西湖水光山色之美,诗人以新奇的想象将西湖比作美女西施。贺知章的《咏柳》中“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把生机盎然、整齐新绿的细叶想象成是由春风这把“剪刀”裁成的。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人把塞外寒风酿成的大雪,想象成春风催开的万树梨花。刘禹锡的《望洞庭》诗中“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两句,把洞庭湖想象成“白银盘”,把湖中碧翠的山水想象成盘中的“青螺”,让人叫绝。杜牧的《赠别》中诗句“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描写诗人把蜡烛想象成有生命、动感情的事物,当它知道诗人心中的离别痛苦以后,竟然懂得“替人垂泪”,并且通宵达旦。

上述这些反映诗人艺术想象的诗句,只是古典诗歌中具有丰富想象的极少一部分。由于想象使诗人重新在内心里创造出新的形象,因此,它具有具体的形象性的特点。从这些新奇的想象中,可以发现诗人不同的创造性。诗人一方面通过想象来构思他们的形象,另一方面又在想象中把自己的感情全部渗透到创作的过程中去。正因为这样,读者在欣赏一首诗时,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努力去捕捉诗人的想象,力求和它同轨,并通过想象去欣赏形象,认识形象所蕴涵的美学意义。

感情和形象思维

感情也是构成形象思维的重要因素。一位作家对某种社会生活有了感受,不论这种感受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总想把它表现出来,而且总是伴随着自己的爱憎情感表现出来。因此,一篇作品不包含作家的思想感情是不可能的,尽管这种思想感情有时蕴含得很深,但终究是会觅得蛛丝马迹的。凡文学作品都需要表现感情,诗尤其需要表现感情。我国古代早就有“诗言志”的主张,“志”就是“情”或“情意”。就是说诗是诗人内心的感情冲动,并用语言表现出来了。诗中有感情,艺术形象才会有生命;感情强烈,艺术形象生命才会旺盛。诗中有感情,才会有读者的感情发生作用,使人读后受感动,受教育。读者在读诗时,同样要仔细体味诗人的感情,摸准其脉搏,抓住诗人爱憎的兴奋点,这样才能品评、欣赏出诗的高下水平与美学内涵。例如:乐府诗中名篇《陇头歌辞》:陇头流水,流离山下。

念吾一身,飘然旷野。朝发欣城,暮宿陇头。

寒不能语,舌卷入喉。陇头流水,鸣声幽咽。

遥望秦川,心肝断绝。这是北朝西行服役人翻越陇头分水岭时,瞻望前程,回首家园时吟唱的三首悲歌,充分表现了这些西行服役人的悲哀情感。第一首写服役人看到陇头东西分流的溪水奔泻而下,心头不禁涌起离散漂泊的情感。第二首写路途遥远,陇头夜寒,服役人内心悲凉凄苦。第三首写服役人听见陇头流水声幽咽,仿佛在低声哭泣,再回首秦川,肝肠寸断,无限悲伤。这三首小诗,见景抒情,有浓烈的感情色彩,感染力极强。梁启超在《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中称《陇头歌辞》是“用极简单的语句,把极真的情感尽量表出”的诗。我们今天读这些歌辞,深为服役人深沉的感情所动,这就是感情的力量。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也很能说明感情对艺术形象的影响作用: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是一首诉说离别情感的诗,但是感情充沛、基调豪迈。开篇就以博大的胸襟、壮阔的境界描述了诗人和杜少府分别的地点长安,和杜少府要去的蜀州。诗人紧接又叙述了同是背井离乡、在外求官之人的又一重别绪离愁,无限凄恻在心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情调由凄恻转为豪迈,诗人表示了真正的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即使天涯海角也情同近邻的超出流俗的浓烈感情。这两句志趣高洁、感情脱俗的名句,一千多年来,成了远离挚友共勉的豪言壮语。最后诗人叮嘱朋友,在即将分手的岔路口,不要如同多情儿女那样以泪沾巾。对朋友的这般叮咛,恰恰是诗人要抑制自己强烈感情的一种方法。仅仅四十字就一改以往离别诗中那种忧愁悲苦的基调,而淋漓尽致地抛洒出满腔的豪情,这在文学史上是极为罕见的。至今我们读来,仍受到诗人艺术形象的感染,这要归功于感情的巨大作用。

杜甫的《蜀相》一诗之所以被人们交口称誉,也是因为充沛的感情动人至深: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以后颠沛流离到成都后写的。因此,当他来到诸葛亮祠堂,缅怀诸葛亮的为人,以及他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时,不禁百感交集、泪流满襟。诗的前两句表面看是写景,一个“寻”字透出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思慕之情。三四句,句句写景,却字字含情,其中:“自春色”的“自”和“空好音”的“空”写出祠堂春景的美好,反衬出祠堂无人光顾的破败冷寂,更为深刻地表达出诗人对诸葛亮的怀念心情。五六句直抒胸臆地写出了诸葛亮一生的才德和功绩,暗含诗人对先人的钦羡之情。最后两句诗人以力透纸背、催人泪下的词语,表达了对诸葛亮之死的无限哀思和极度痛惜。全诗感情充沛,深挚悲凉,令人感动。正因为诗人的感情深切,苍凉悲壮,读者常被“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诗句所震撼,在产生共鸣之余,不免泪洒衣襟。

再看陆游的《示儿》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首诗是诗人的绝笔,他以深深的激情为自己一生爱国的绝唱划了一个句号。诗中大意是,诗人知道,当他死后,万事皆休,但最痛心的就是未能亲眼目睹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中原失地后,在举行家祭时,也不要忘记把这一消息告诉他。诗人写这首诗以遗嘱的形式,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在死后也要知晓收复中原的消息,表现了诗人至死不忘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感。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著、深沉、真挚、浓烈,凡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数百年来,它以一种特殊的表现感情的形式,而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爱国诗人文天祥以与陆游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在《金陵驿》(之一)中表现出坚强不屈的民族气节和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原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伴谁飞!

从今却别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这首诗为诗人抗元失败被捕,由广州押赴燕京途经金陵时所作,表现他思恋故国的忧伤。前两句,他选取了“草”、“离宫”、“夕晖”、“孤云”、“飘泊”等极富感情色彩的词语,描绘出一幅荒凉、暗淡的国破家亡的惨景。一个“孤”字写尽了一个爱国者目睹这种情景后的沉痛心情。三四句,诗人今昔照应,以古喻今,连用了两个典故倾吐了自己内心强烈的亡国丧家之恨。五六句化用刘禹锡的诗句深惋国家的不幸,寄寓着对已亡南宋的深切眷恋和无限怀念。最后两句,诗人用撕心裂肺的词语,表示自己愿死后化鹃啼血,也不忘故国的一片赤诚之心。这首诗读后令人深思冥想,主要原因在于诗人感情炽热深沉,情真意切,感发动人。

感情对于在诗中创造有生命的艺术形象至关重要,那些有感情的诗,艺术形象才会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看感情的诗也才会使读者接受惊心动魄的艺术感染。读诗也要注情于其中,形成感情的汇通,读者的感情要和诗人的感情一同起伏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欣赏诗的艺术享受。

同类推荐
  • 自然情景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自然情景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成语是表示一般概念的固定词组或句子。任何一种语言都有成语,但与其他语言相比,汉语中的成语不仅数量多,而且历史更悠久、运用更广泛、地位更突出,民族文化的特征也更鲜明。它们大多是从古代的寓言、历史事件、古代诗文和当时的口语中产生的。虽然年代久远,但不少成语至今仍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因为它们言简意赅,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只用简单的几个字就能表现出丰富而深刻的内容。
  • 排除假设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排除假设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头脑竞争的时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个人想要很好地生存,不仅需要付出勤奋,而且还必须具有智慧。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高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去运用知识,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而这一切都要靠人的智慧,也就是大脑思维来解决。认真观察周围的人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具有卓越思维能力的人。
  • 敢于打开心灵之门(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敢于打开心灵之门(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在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 纳税筹划

    纳税筹划

    依法纳税是纳税人应尽的基本义务,但有些企业由于缺乏纳税筹划人才,或由于没有聘请专业财税专家进行纳税筹划,导致企业税负沉重,甚至严重影响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书借鉴大量优秀纳税筹划成果,结合作者对于纳税筹划理论和实践上的理解认识,通过大量案例讲解旨在抛砖引玉,为企业财务人员提高纳税筹划技能和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提供帮助。
  • 中小学素质教育概述

    中小学素质教育概述

    素质教育是对人发展的理想素质的培养。素质教育应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要使受教育者在身心两个方面都得到发展与锻炼,要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发达的智力和能力;其次,要通过掌握知识和实践活动与世界发生各种对象性关系,也就是说把人能动改造世界的潜力发挥到极限。最后,能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进行正常而丰富的人际交往,为此需要理解社会生活的种种规范、礼仪,具有良好的道德、高尚的人格。
热门推荐
  • 说好的幸福

    说好的幸福

    朴素的女孩,在那个最美好的年纪。最美好的季节,鱼遇上了他和他,不断牵绊,不断纠缠,她分不清谁才是那个可以给她说好的幸福的人。
  • 火影之春野樱

    火影之春野樱

    据说查克拉是精神与肉体的结合物,如果没有一根筋的性格和擅长算计的头脑拿什么去合成查克拉?如果没有逆天的先祖和大筒木的基因拿什么去生产查克拉?所以说,作为凡人的你如此过度的提取查克拉,你想死一次吗?意外穿越为小樱,展开了邪道的忍者旅途。
  • 断章生死簿

    断章生死簿

    生死簿,中国古代神话中可以定人生死的书簿。由阴曹地府拥有,阎罗王的判官保存。记载天地人三界所有生命的生辰,死时,以及阳寿等。大多数情况下生死簿的内容已经注定且不可更改。阎罗王需要严格按照生死簿内容差遣手下进行勾魂索命等行动。一篇断章的生死簿,数段奇异的儿女情。
  • 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故事的构架和枝叶,可以追溯到《尚书》、《吕氏春秋》、《史记》和《帝王世纪》等秦汉古籍。如《尚书》中《武成》篇有一句:“维尔有神,尚克相予,以济兆民,无作神羞。”说周武王求助于鬼神讨伐殷纣。这已经是一种神话传说。《孟子》有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专家们且认为《武成》篇经东晋人改窜。又如《逸周书》之《克殷篇》说周武王攻四方,凡憝国九十有九国,馘魔亿有十万七千七百九十有九,浮人三亿万有二百三十。这里把魔与人分说,已经具备神魔打斗的雏形。
  • 慧觉衣禅师语录

    慧觉衣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苍海横流

    苍海横流

    暗流涌动,风云变幻,茫茫归途,一壶浊酒,倒影人生百态、、、、、、我们原来的自己是怎样的?
  • 穿越之至尊是怎样炼成的

    穿越之至尊是怎样炼成的

    风云说:“前辈运筹帷幄真乃不世出之才!”帝释天说:“我平生最爱将世人玩弄于鼓掌之中,没想到在卫大侠面前,简直就是班门弄斧!”聂小倩说:“像卫公子这般为朋友两肋插刀之人,正是小倩一生所求的另一半。”孙悟空说:“小卫,你上次说西湖子畔的楼盘每平米一百可是真的?”嫦娥说:“我所喜欢的人必是像卫公子这般,拥有惊天之勇,动地之才的绝世豪杰!”太上老君说:“老子的炼丹炉被那孙悟空掀翻,结果弄出个火焰山;没想到这卫紫衣更可怕,竟然直接将我的仙宫盗走,移植到他的农场之中。苍天啊,大地啊,还让不让神活了?“搞笑连连,精彩不断,一切尽在《穿越之至尊是怎样炼成的》!梦游作品(玄武伏魔)已二十多万字,精彩不断中!
  • 赤之血盟

    赤之血盟

    “以我赤色之血盟誓,心系彼此,守护彼此。心系大地,守护大地。心系天空,守护天空。为了守护,杀戮终生。”这世界到底是什么,是守护的希望,是杀戮的怨念,或者仅仅只是最初的混沌。或许,这个世界的命运就应该让这个世界自己决定。PS:回过头看了一下,前面写的好烂啊,全是漏洞,各种坑,正在更改中。
  • 卿本张狂之妖孽王爷找上门

    卿本张狂之妖孽王爷找上门

    一朝重生,她从血族至尊跌成异世大陆的废材世子,阴阳戈离表示很无奈。扫障碍,弃渣爹,精英学院,女扮男装,盛世狂尊,一步登天,神界争霸,禁之神脉。却不料,她升级打怪惹到腹黑男,从此,风云涌,孽缘起……本文1V1,男强女强
  • 孤灯缘

    孤灯缘

    长歌一曲泪洒西楼,长剑斩破长虹。血染素衣,当年一壶清酒醉落花阴下,走南闯北历沧桑,浪迹天涯,谁来牵挂?流逝青春,长河断桥头,紫清坤元红尘落尽怎来寻?郎君手把利剑舞无影,妾坐帐前轻描眉,为何两情相悦不相守?正邪不双存,离别不言,寒风玉花碎,此去人独悲。世间又多一孤魂。来世若能在会,纵使相见不相识,多少刀光剑影,明争暗斗苦经营,不阻妾与君来会。“世事沧桑,何必?”“吾既已行此路,哪得回首?”“苦海有边,两情相悦得相守,何苦?”“阁下怎知相恋之苦?”“红颜逝,岁月自无情,为何?”“正邪不两立,天地不容,汝又如何逆天?不必劝,吾心已决,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