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听众来说,看到讲话者的手势和没有看到是大不一样的。如果只听不看,除了不能更准确更充分地领会讲话者的思想感情外,从生理学角度看,运动着的听觉器官因为没有其他器官运动相调节,就会逐渐变得疲劳,不愿意再听下去。反之,如果边听边看,听觉器官和视觉器官同时运动,就会使二者相互调节,彼此呼应,保持听和看都处于长时间的兴奋状态。
手势可以极大地活跃演讲的气氛。
在演讲中,如果演讲者只讲话而不做手势,那无论声音多么洪亮,其气氛也比不上既说话又做手势。这是因为,手势作为一种形体动作,具有运动的特点,能使话语也带上运动的色彩,从而变得更为生动、形象。同时,手势和演讲中的其他态度语相配合,也会使演讲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多姿多色。这种因手势而造成的更为活跃的演讲气氛,无论对演讲者还是听众来说,都是大有益处的。
一般说来,在手掌、肘、臂这三者中,手是主要的,肘和臂往往随手而动。手势主要是靠形状和运动来表情达意的。手掌的开头主要有三种:五指并拢平伸,食指伸直而其余四指内握,握拳。手(及肘和臂)的运动一般有向前伸、向下劈、向上扬这三种。而其形状和运动这两方面,总是相互配合使用的。
手势的使用,一般有以下12种情况。第一,手掌伸开,稍抬起,然后向胸部方向挥动,同时握拳。这种手势一般表示意志和决心,并起到加重语气的作用。第二,手掌伸开,抬至胸前,然后向斜下方用力挥动。这种手势一般表示否定等意思。第三,手掌伸开,抬至胸前,然后向前上方用力挥动。
这种手势一般表示号召等意思。第四,手掌伸开,抬至胸前,然后用力握拳。
这种手势一般表示决心等意思。第五,手掌伸开,抬至胸前,然后手掌左右摇动。这种手势表示否定等意思。第六,食指伸直,其余四指内握,然后举起,指某一方向(根据内容决定)。这种手势可用以表示方位。第七,手向前平伸,掌立起,或伸出若干指,或握若干指(根据内容决定)。这种手势可用以表示数目。第八,两手同时伸掌,稍向前下垂,掌心向前,抖动一两次。
这种手势一般用来表示无可奈何等意思。第九,两手同时仲掌,向前平伸,掌心相对,两臂呈一定角度(根据内容来决定)。这种手势可用来表示对方——在场听众。第十,两手同时伸掌,向前上方同时挥动,使两臂有一定的角度(根据内容决定)。这种手势一般表示欢呼、希望等意思。第十一,两手同时伸掌,向前抬起至胸前,掌心相对,然后同时向里靠拢,至双手紧握。
这种手势可用来表示团结等意思。第十二,两手同时伸掌,配合做出某种形状(根据内容决定)。这样的手势可用来形容某种事物。
手势的要求
演讲的手势,是不能随随便便使用的,而应符合一定的要求,方能奏效。
它的要求有哪些呢?
其一要准确。人们在长期的语言交际活动中,用什么手势表示什么意思,已经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和规定。我们在使用手势时,只有准确地按照这种习惯和规定去做,才能充分而有效地表情达意,并使听众顺利地理解和接受。倘若无规则地随意乱用手势,对方看了就会茫然不解,这样就达不到交际目的了。
手势的这种习惯和规定,一般说来,大体上就是上面我们在分析手势种类时谈到的12种。当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也可能有自己的特殊的手势规律,但能不能在演讲中运用,就看面对的听众能不能理解了。能理解则用,否则是不能用的。
其二要适度。手势的使用,虽然是以表情达意的需要为根据的,但使用的频率和动作的大小,也要有一个限度。手势可以表现许许多多的意思,我们讲话时,大都可以做出相应的手势来配合。但是,在演讲中,千万不能每说一句话都要做一个手势。假若那样的话,就不仅使我们演讲者自己感到疲乏,也会使听者感到眼花缭乱,这反而会影响演讲的效果。在通常情况下,两个手势之间,要隔上几句话,这样比较合适。
手势的动作幅度有大有小,使用时要注意掌握分寸。在演讲中,情绪较平稳、思想内容较一般时,手势应小些为宜。而在情绪激动、言辞激烈时,手势也该相应的要大些。当然,小时不能太小,大时也不能太大。太小难看,并显得小气;太大惊人,并显得虚张声势,这两种情况都会使听众感到不悦。
其三要协调。在演讲时,手势的使用还应做到左右手动作协调,不可偏废。假若在一次演讲中,一味地使用右手而让左手闲着,或一味地使用左手而不用右手,那就会让听众看了感到单调、乏味,感到缺少和谐。因此,我们应把自己的双手同时运用于演讲中,并且最好左右手交换着使用,这样才显得协调。当然,由于习惯的原因,右手使用次数较多些,左手使用次数较少些,或者相反,也是可以的。
另外,单手使用和双手使用这两种手势,也是不能顾此失彼。只频繁地使用一只手,或总是两手并用,都不能造成手势的和谐美。
总之,只有多样化的、能够有效地传情达意的手势,才能获得更佳的演讲效果。
含蓄的口才技巧
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着差异,生活中也总会遇到一些不便直言的场合或事情,这就要求我们讲话要“曲”一点,让人思考后悟出,揣摩后明白。含蓄就是在表达方式上,不把本意直接说出来,而是采取曲折隐晦的方式表现出来,带有哑谜特色的一种语言表达方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位记者问萧伯纳:“当今世界上你最崇敬的是什么人?”
萧伯纳答道:“要说我所崇敬的第一个人,首先应推斯大林,是他拯救了世界文明。”
记者接着问:“那么第二个人呢?”
萧伯纳回答:“我所崇敬的第二个人是爱因斯坦先生。因为他发现了相对论,把科学推向一个新的境界,为我们的将来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前景,他对人类的贡献是无可估量的。”
记者又问:“世界上是不是还有阁下崇拜的第三个人呢?”
萧伯纳微笑道:“至于第三个人嘛,为了谦虚起见,请恕我不直接说出他的名字。”
记者被萧伯纳的话引得大笑起来,频频点头,欣然而去。这便是含蓄所产生的效果。
如何掌握含蓄这一口才艺术的技巧呢?
当我们不愿、不必或不需对一些错误言行进行直言批评时,运用含蓄的语言进行委婉、间接的批评,可以使被批评者避免难堪,同时更好地起到自我教育的作用。
有一位厂长,一天午休时间,他看到几个工人正在抽烟,而他们头上,正好有一块大招牌,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严禁吸烟”。这位厂长并没有指着“严禁吸烟”的牌子大声呵斥,而是朝那些人走过去,友好地递给他们几根香烟,说:“诸位,如果你们能到外面去吸掉这些烟,那我真是感激不尽了。”
大家一听,想到自己违反了厂里的规定,于是各个都红了脸,将烟头熄灭了。
这位厂长的批评是含蓄地表露出来的,而且充满了人情味,因此这样的批评谁都愿意接受。
让人保住面子,这不仅仅是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做批评时需要注意的一点,也是同事之间、朋友之间相互批评应该注意的一个方面。生活中有不少人不是这样,常常无情地剥掉别人的面子,伤害了别人的自尊心,却又自以为是。其实,只需含蓄地表示一下这种批评意思,就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当你把握不住自己的某些要求、愿望直接道出是否能得到别人的同情与支持,或者担心直接提出某些要求有失风度、有失体面时,借助含蓄委婉的语言可以帮助你维护自尊,避免尴尬,取得成功。
1945年4月,周恩来总理赴日内瓦出席印度支那战争问题的日内瓦会议。一天趁休会,他邀请了卓别林夫妇到中国大使馆共进晚餐。席间,卓别林望着刚上桌的北京烤鸭,诙谐地说:“我所创造的流浪汉夏尔洛,他走路时叫人捧腹大笑的步态,就是从鸭子走路的神态中得到启发的,为了感谢鸭子,我从那以后就不吃鸭子了。”
这时,大家急忙向他表示歉意,他又说:“不过,这次可以例外,因为这不是美国鸭。”卓别林一席话,引得大家笑声不止。卓别林夫妇对北京烤鸭也赞不绝口。宴会结束时,周总理关心地问今天的菜是否合胃口,卓别林风趣地说:“贵国的烤鸭,食味之好虽然举世无双,但有一个小小的缺点,就是不能让我再多吃。”
周总理听后,理解其意,嘱咐工作人员送两只烤鸭给卓别林夫妇。卓别林高兴得连声道谢。卓别林不愧为幽默大师,想吃烤鸭,又不便明说,于是借周总理问话之机,含蓄地道出了自己的想法,可谓得体自然、幽默风趣。
《谈薮》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宋太祖曾当面答应授予张融司徒长史官职,可很长时间没有下令。于是张融上朝时,故意骑着一匹瘦得皮包骨头的病马。
宋太祖见了,问:“爱卿的马太瘦了,每天给它吃多少粮食?”
张融说:“每天喂一石。”
太祖说:“吃一石怎么这样瘦呢?”
张融说:“嘴里答应,实际上不给。”太祖明白了张融的话,不久就授以司徒长史官职。
当你发现上司决策失误,或者长辈有所不检而当面指出又觉得不太礼貌时,借助含蓄的语言可以起到劝导作用。
齐景公滥用酷刑,百姓怨声载道。晏婴一直想借机劝谏。
一天,齐景公对晏婴说:“先生的房子离集市太近,狭小潮湿,喧闹而多尘土,我想给你换一处好房。”
晏婴推辞说:“离集市近,也有好处,买什么东西出门就到,再说,怎么敢烦劳众乡里帮我盖房搬家呢?”
景公笑了笑,道:“你离集市近,了解市价行情吗?”晏婴点点头。
景公说:“那你说现在市场上什么东西贵,什么东西贱?”
当时齐景公对百姓采用的酷刑是砍掉双腿,因此市场上卖假腿的很多。
于是晏婴趁机说:“踊贵履贱。”意思是说市场上假腿需求量增大而不断涨价,而鞋却十分便宜。齐景公由此意识到自己的过错,从此免了砍腿的酷刑。
当你对周围环境产生不满情绪,或者对时弊产生嫉恶之意而不便直抒胸臆时,含蓄的语言可以帮助你讽刺时弊,嘲笑丑恶。
周烨曾写过一篇题为《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文章,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
一次,我在伯父家吃晚饭,看见爸爸的鼻子和伯父的鼻子不一样,就说:
“大爹,你和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伯伯说:“哪一点不像呢?”
我说:“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你的呢,又扁又平。”
“你们不知道,“伯父摸着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你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你走路不小心?”
伯伯说:“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我恍然大悟。
在这段对话中,鲁迅先生借碰壁话题,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旧社会黑暗统治的强烈不满,并于谈笑之中教育了晚辈。
当你觉得对一些不太文雅的事物、现象、行为、动作难以启齿表达时,含蓄的语言可以为你避俗就雅。
《贵阳晚报》曾介绍过一位卖夜壶的老大爷与一位顾客的对话。冬天,一位顾客见有久违的夜壶上市,而且质量很好,造型别致,便去挑选。但选来选去,总感到太大,便自言自语道:“好是好,就是大了点儿。”
老大爷闻言,笑道:“冬天——夜长啊!”
顾客一听,会心地笑了,于是买了一个。对话中,这位老大爷用“冬天——夜长”一句话,含蓄地表达了“夜长尿多”的意思,幽默风趣。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含蓄不是含混晦涩,含糊其词。含蓄的目的,是让对方听出言下之意、弦外之音,达到预期目的。如果将含蓄理解为闪烁其词、躲躲闪闪,与含蓄的宗旨,就大相径庭了。在同事、朋友之间,言辞还是直率一点儿好,如果过多地使用含蓄语言,会使对方感到你太虚伪、耍滑头,像蒙了一块面纱,看不清你的真面目,友谊也就会出现危机。
婉言的口才艺术
在日常交际中,人们总会遇到一些不便说、不忍说,或者是由于语言环境的限制而不能直说的话,因此不得不“遁词以隐意,谲譬以指事”(刘勰《文心雕龙·谐隐》),故意说些与本意相关或相似的事物,来烘托本来要直说的意思,使本来也许十分困难的交往,变得顺利起来。这就是委婉语言的主要特征。
婉言批评让人乐于接受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或者是同特殊人物交谈,婉言批评往往比直言批评更能取得积极有益的交谈效果,即不会产生误解,造成隔阂,也容易使对方接受。
曹禺《日出》中方达生和陈白露有这样一段对话。
方:“竹筠,怎么你现在变成这样……”
陈:“这样什么?”
方:“呃,呃,这样地好客——这样地爽快。“
陈:“我原来不是很爽快么?”
方:“(不肯直接道破)哦,我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我说,你好像比从前大方得……”
陈:“我知道你心里是说我有点太随便,太不在乎,你大概有点疑心我很放荡,是不是?”
在这段对话中,方达生本意是要批评陈白露“太随便”,但这样说怕伤了对方,而使用“好客”、“爽快”、“大方”等词语,婉转地批评了陈白露,使陈白露自然地警觉起来。这种婉言批评是一种正话反说,还有一种方法是先隐后现,即先引导对方亮出观点,而后提出事实,证明其观点错误,使其自我否定,达到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