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我们也可看出,孙权的选人用人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大胆起用年轻人才,委以重任,充分信任,放手使用。如周瑜被任命为大都督统管东吴兵马、领导赤壁之战时,年仅27岁。鲁肃投奔孙权时才20岁。资深的张昭对孙权说:“肃年少粗疏,未可用。”孙权不但没采纳他的建议,反而更加重用他,把鲁肃留在身边,参与机要。吕蒙20多岁时就被封为横野中郎将,陆逊被授封大都督时年仅30岁。正是这些年轻人才形成了东吴旺盛的生命力,使孙权能够独霸江东。
大胆启用年轻人,固然要冒一定的风险,但如果你作为上司已经看准了,就不要再犹犹豫豫,否则的话贵人便可能从你的身边悄悄溜走,到时后悔都来不及了。
让暂时不得志的人成为你将来的贵人
“困龙犹有上天时”,贵人并不一定就是那些时下得志的显赫人士,那些处于底层,郁郁而未得志的人一旦抓住机会便可能一飞冲天,而如果你能在其落没时,施以援手,那么他日这个贵人必能十倍地回报于你。
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年轻时,有一年河南大旱,他的堂叔袁保恒被调往开封帮办赈务,袁世凯随堂叔赴开封,本想干一番事业,没想到到开封的第二年5月,袁保恒却因染上当地的流行病去世。袁世凯失去靠山,料理完后事后,只好又郁郁寡欢地回到了故乡项城县。
对于袁世凯来说,自从7岁随嗣父袁保庆离乡,先后转赴济南、南京、北京、开封,在都市断断续续生活了将近12年。在此期间,都市的繁华、官场的风气,他已了如指掌。因此,他是不甘心在闭塞的故乡淡泊一生的。因此袁保恒去世以后,他回到项城,开始了他一生中惟一的一段文人诗酒生活。
袁世凯生性喜欢多事,又好出风头,虽然他自己的文章并不好,却联合了一些读书人,组织了一个文社。这个文社所需要的一些房屋和费用,都由他一个人负责。由于这个缘故,大家也公推他为文社的负责人了。
袁世凯先后筹办了两个文社,一名丽泽山房,一名勿欺山房。由于袁世凯出资捐款,在当地却也吸引了一批文人雅士。
这一日,袁世凯正在仰山堂读书,一个秀才前来拜访。袁世凯延纳入室,两厢坐定,两人一见如故。话语投机,遂结拜换帖为兄弟。此人就是后来曾任民国大总统的徐世昌。
徐世昌长袁世凯4岁,当时正为陈州授馆课童,由于家道败落,已是穷困潦倒。袁世凯晓得徐世昌一文不名,无北上应试的盘缠,便慷慨解囊。结果,徐世昌此次赴京赶考,果然榜上有名。
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徐世昌1882年中举,1886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从此以后,袁世凯宦海生涯30年,徐世昌是袁最知心的谋臣。
1879年秋,袁世凯第二次参加乡试,但再次落第。这对于野心勃勃的袁世凯来说不能不说是个极大的打击。袁世凯盛怒之下,烧毁了所作的所有诗文。
科举没希望了,但总不能坐吃山空啊,想来想去,袁世凯想到了捐官。但捐官得需要一大笔钱,这对于当时的袁家来说也是个不大不小的难题,因为袁保恒死了,等于折断了袁家的一个擎天柱,莫说捐官,连在一起生活下去都已成了问题。
因科举无望,袁世凯不得不为筹措金钱而费周折。开始,袁世凯曾向内弟——于氏夫人的弟弟借钱。没想到这位小舅子不但不给,反而挖苦说:“你还是在家呆着好些,就你那德性,莫说上北京,就是上天京,也是老和尚上供——白扔面。”一句话把袁世凯弄得难堪极了。
但是,这却从反面给袁世凯一个教训,不蒸馒头蒸口气,他一定要出人头地不可。
最后,袁世凯的一位远房亲戚借给他100两银子,让他北上活动谋事。同时袁世凯的嗣母牛氏和生母刘氏由于爱子心切,也拿出自己的私房钱给袁世凯,袁世凯才启程上路,从北京辗转于上海、潮州,联系父辈的门生故吏,以图谋取进身之阶。然而,初出茅庐的袁世凯失败了。袁世凯带着措资北上至京,想通过他父辈的老关系,谋取一官半职。而京城却是公子王孙们挥金如土的地方,和他们打交道寒酸不得。所以袁世凯到了北京,一开始就呼朋引伴,讲究玩乐,想给人留下大户人家子弟的印象。结果,他官没有捐上,所带的盘缠却被一伙腥臊乱赌的人全给骗去了。
这真叫破屋偏遭连夜雨,漏船又遇打头风。正在袁世凯苦于无法向家人说清,走投无路时,恰巧遇上曾经资助过的徐世昌。这时的徐世昌已是点了翰林的京官。徐世昌问明了究竟,便拿出一笔款子,资助袁世凯回乡。
袁世凯知道,项城老家绝对不是发迹之地,因此,他很快又南下到了广东潮州。因为袁世凯的父交周馥在潮州任潮州府知事兼办潮关。周馥,曾任李鸿章文牍,很为李鸿章所器重。袁世凯在周馥手下干了一段时间。周馥帮助他捐了一个正五品官的同时,给李鸿章写信,把袁世凯推荐给他。终于,袁世凯发迹了。
后来,袁世凯官至直隶总督时,他的那位小舅子从乡下跑到天津,找到袁世凯,希望能借姻亲而谋个一官半职。袁世凯倒是“来而不往非礼也”,回话说:“外面无事可做,还是在家里呆着好些。”后来,袁世凯做了大总统,这位小舅子又从乡下追到北京,袁世凯只见了他一面,支了一些路费,就再也没有下文了。倒是当初借给他100两银子的那位远房亲戚,袁世凯还了他5000块大洋。
俗语说:驴粪蛋还有发烧的日子,更何况人乎。再说了,没钱不要紧,借得有,借不得没,切不可“财高语壮,势大欺人”。人生谁知道谁有哪一天?所以“休倚时来势,提防运去时”,要“为君子当权积福”,切莫“小人仗势欺人”。另外也要记住这一点,不要以为是亲戚,说话就不管不顾,要知道“亲不亲,线上分。”这个线,可以是利益的线,也可以是感情的线,因为人生在世,不是单依靠亲戚就可以生存的。
一个人没落失势时,易遭人漠视,原来交往密切的人往往都离他而去,如果你此时伸出援助之手,与之交往,他就会心存感激,铭记一辈子。一旦他日后否极泰来、官运亨通,他第一个记起来的就是你,这时的他便是你现实的贵人了。
要宽容下属一时的糊涂和过错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下属犯了过错时,只要不涉及非常重大的原则性问题,该放过的还得放过,这种招揽人心的办法正是让下属死心踏地跟着你的最佳机会,也是让下属成为你日后贵人的最佳机会。
一般用人者,都希望手下之人有功,不愿其有过,也不容其有过。然而善于用人者,却能利用手下人的过错,使之成为属下死心踏地跟随自己的一个机会,这种“驾驭”手下的能力是成大事者必须具备的一种“心计”。
春秋战国时,有一次楚庄王举行宴会,招待他的一批得力臣下。他让自己一位心爱的美女为众人斟酒,以助酒兴。夜幕初降时,众人已有几分醉意,这时,一阵风吹灭了烛火。黑暗中,有人借着酒意,趁机拉住斟酒美女的衣袖,但被此美女挣脱了。美女机灵,顺手拉断了那人的帽缨握于手中。
烛火点燃之前,美女来到楚庄王座前一阵撒娇、咬耳朵,拿出帽缨,非要楚庄王查出此人,严加惩处,为自己出气。
虽然美女是悄声说话,但坐在楚庄王旁边的臣下们已猜出几分,不禁替那位冒失的人捏了一把汗。而那位冒失之人已吓得冷汗淋漓,面如土色,垂头待死。气氛十分紧张,庄王却不动声色,似乎什么事都没发生。
楚庄王大声下令:“今天,有这么多的猛将良臣与我共饮,我觉得十分痛快。咱们继续喝,不醉不罢休。还有,谁不把帽缨扯断,谁就没有痛饮尽欢,我就要罚他!”
所有的臣子们都拉断了自己的帽缨,放胆狂饮,直至东倒西歪才尽兴离去。
不久,在楚国围困郑国的一场重要战事中,一位武士特别勇敢,带头冲入敌阵,交锋五个回合,便杀了五个敌人。他的神勇极大地鼓舞了楚军将士的斗志,大家齐声呐喊,冲向敌军。郑国军队被吓得乱了阵脚,丢盔弃甲,狼狈而逃。楚军大获全胜。
之后,楚庄王派人慰劳这位武士,一打听,才知他就是上次宴会上被美女扯断帽缨的人。
试想,如果楚庄王为那次宴会上的小事而责罚那人,那么他也就没有后来在战场上的神勇表现了,楚庄王对部下的一次宽容便收服了这位日后的贵人。怎么能得到人才呢?做上司的人就应该像楚庄王这样,当部下做了对不起你的事时,不必大动干戈,最终,你将会得到他的鼎力帮助。
作为上司需要大度,对人不过分严厉,才能使你的下属甘心为你服务。古来仨人智者,都深明此理。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在建立事业的过程中,什么样的人才都需要,犹如林中百鸟可居。
上司人在高处,往往是人们注意的目标,下属多把目光投向你,你的一举一动均受到他们的注意。是否宽容地对待他人,他们都知道得一清二楚,正所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而且,他们对你的言行举止都是很挑剔的,稍有不慎,别人就会抓住你的把柄。所以,宽以待人,也是深得人心,搞好与群众关系的重要方法之一。
齐国田婴门下,有个食客叫齐貌辨,他生活不拘细节,我行我素,常常犯些小毛病,弄得别人很不愉快,不招人喜爱。门客中有个士尉劝田婴不要与这样的人交往,田婴不听,那名士尉便辞别田婴另投他处去了。为这事,门客们愤愤不平,田婴却不以为然。田婴的儿子孟尝君私下劝父亲说:“齐貌辨实在讨厌,你不赶他走,却让士尉走了,大家都对此事议论不休。”
田婴一听,大发雷霆,吼道:“我真想宰了你们。我看我们家里没有谁比得上齐貌辨。”这一吼,孟尝君和门客们再也不敢吱声了。而田婴对齐貌辨更加客气了,吃住用全是上等的,并派长子供养他,给他以特别的款待。
不久,齐威王去世,齐宣王继位。宣王担心田婴权势太重,威胁自己,田婴不得已离开国都,其他的门客见他没了权势,离他而去,只有齐貌辨与他一起回到他的封地薛。回去没多久,齐貌辨要求去说服宣王,田婴担心他的安全,劝其不要去,齐貌辨对劝阻他的田婴说:“我本来就没想要活着回来,您就让我去吧!”后来宣王听了齐貌辨巧妙的劝言之后,亲自到都城外迎接田婴,并马上任命田婴为相国。
用人,各有各的标准,有的严格,有的宽松。而一个人犯了错误被宽容总是心存感激的,这是人之常情,用人者要善于利用这一点。要知道你一时的宽容就能赢得部下不惜一切代价效忠于你。齐国相国田婴正是由于他对下属齐貌辨的宽容和信任,才为自己留下了一条后路。
作为上司来说前面的路途并非是一帆风顺,总会或多或少有些不顺利,谁也不能保证一辈子做官不下台,如果像田婴那样,宽容对待下属,岂不是为自己以后多留了一条生路吗?
身处高处的人,往往对自己的缺点视而不见,却能够将别人的缺点看得一清二楚,所以在批评他人的时候,容易忽视自身缺点,而严厉地指责他人的过错。这样做,一旦超出了别人所能忍受的范围,会引起别人的厌恶与反感,丧失说服力。所以要给他人留面子,要多体贴他人,不要过多指责别人的过失,不去攻击别人的私事,更不要去揭别人的旧疮疤。
孟尝君曾经担任齐国的宰相,在各国声望都很高。他家中养了许多食客。其中有一位食客与孟尝君的小妾私通,有人暗自将情况报告给了孟尝君,说:“身为人家的食客,暗中却和主人的妾私通,实在是太不应该了,理当将他处死。”孟尝君听后,只是淡淡地说了声:“喜爱美女是人之常情,不必再提了。”
时间又过了一年,孟尝君召来那位食客,对他说:“你在我门下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了,到现在还没有适当的职位给你,我心里十分不安。现在,卫国国君和我私交非常好,不如让我替你准备车马银两,你自己到卫国去做官吧。”
于是,这位食客来到了卫国,受到卫君的赏识和重用。后来,齐国和卫国关系十分紧张。卫国国君想联合各国攻打齐国。此人对卫君说:“之所以能到卫国来,全赖孟尝君不计较臣无能,将臣推荐给卫国。臣听说齐、卫两国的先王曾经相互约定,将来子孙之间绝不彼此攻伐,而陛下您却想联合其他国家去攻打齐国,这不仅违背了先王的盟约,同时也辜负了孟尝君的情谊。请陛下打消攻打齐国的念头吧。不然,臣宁愿死在大王面前。”卫君听后,佩服他的仁义,于是打消了攻打齐国的念头。齐国的人听后赞颂道:“孟尝君实在是善治政事,竟然使齐国转危为安。”
正是孟尝君以他宽容的胸襟,没有因无关痛痒的小事而斤斤计较,善于体谅别人,所以他收服了人心,而最后使齐国转危为安,避免了战乱,两国相安。
能够宽容地对待下属的人,必能得到下属的衷心拥护。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过:“君子贤而能容罪,智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这揭示的是一个做人的道理,更是用人的道理。
孔子也曾说过:“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以严厉的态度对待别人,容易遭致他人的怨恨,反而无法达到目的;若要避免遭受困扰,关键还是要宽以待人。宽以待人更易使你得到贵人的相助,以上的几个典故便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让下属发表自己的意见
一个听得进意见的领导,才能真正地将企业做大。让下属发表自己的意见,既是对下属的一种尊重,也是从下属中挖掘有责任心的贵人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