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与不肖同在,良与莠共存。那么,如何正确识辨奸佞之辈呢?本章便给世人勾画出具、谀、谗、奸、贼、亡国之臣的嘴脸。
谄主以佞邪
坠主于不义
朋党比周
以蔽主明
使白黑无别
是非无闻
【原文】
古者论神,有清浊之辨。清浊易辩,邪正难辨。欲辨邪正,先观动静。静若含珠,动若水发;静若无人,动若赴的;此为澄清到底。静若萤光动若流水,尖巧喜淫;静若半睡,动若鹿骇,别才而深思;一为败器,一为隐流,均之托迹二清,不可不辩。
【译文】
古人通过不断的研究和观察,把神区别为清与浊两种。清与浊是比较容易区别的,但邪与正却不容易区分,因为邪与正都是托身于清之中的。考察一个人神的邪正,要从动静两种状态人手。
眼睛处于安静状态时,目光安详沉稳而有光,宛如晶莹玉亮的明珠,含而不露;处于运动观物状态时,眼中光华生辉,精气闪动,犹如春水之荡清波。或者眼睛处于安静状态时,目光清莹明澄,静若无人;处于运动状态时,锋芒内蕴,精光闪射,犹如飞射而出的箭,直中靶心。以上两种表现,澄澈明亮,一清到底,属神正的状态。
眼睛处于安静状态时,目光像萤火虫的光,一点柔弱却又闪烁不定;处于运动状态时,目光又像流动的水,虽然清澈,但游移不定,没有归宿。以上两种目光,一种属于尖巧和伪善的神情,一种属于奸心内萌的神情。处于安静状态时,眼睛似睡非睡,似醒非醒;处于运动状态时,又像受惊吓的鹿,总是惶恐不安的样子。以上两种神态,一是聪明而不行正道的表现,一是深谋内藏、又怕别人窥探的表现。前一组神情多是品德欠高尚、行为欠端正的表现,后一组神情多是奸心内萌、深藏不露的表现。这两种状态都属于奸邪神情,由于二者都混迹在清莹之中,因此必须仔细、正确地区分。
【原文】
安官贪禄,不务公事。与世沉浮,左右观望,如此者,具臣也。
主所言皆曰“善”,主所为皆曰“可”,隐而求主之所好而进之,以快主之耳目。偷合苟容,与主为乐,不顾后害,如此者,谀臣也。
牛实险设,外貌小谨,巧言今色,又心疾贤。所欲进则明其美,隐其恶;所欲退则彰其过。匿其美,使主赏罚不当。号令不行,如此者,奸臣也。
【译文】
有的人当官只是为了拿俸禄,对工作敷衍应付,不当回事,随大流,见风使舵,瞻前顾后,就怕得罪人,就怕负责任,这种当官的,可名之曰“具臣”。
只要是入主说的,就说“讲得好,非常正确,非常重要”;只要是人主做的,就说“做得对,带了个好头”。嘴上这么说,肚子里却在暗暗揣摩入主的爱好,凡有所爱就投其所好,及时上贡,来满足人主的声色之乐,把人主巴结得浑身通泰。渐渐地,当人主的不把这类专事拍马屁的官员当外入了,互相包庇纵容,一起吃喝玩乐,不计后果,不考虑影响。这种官史就叫做“谀臣”。
内心阴险奸诈,外貌谦恭谨慎,能说会道,讨人喜欢,实际上嫉贤妒能,想提拔谁,就在人主面前尽说他的好话,隐瞒他的缺点;对真正的人才,就在入主面前夸大、突出他0的过失,隐瞒他的优点,结果使入主赏罚不当,号令不行,政策、法规不能贯彻。这类官吏就是“奸臣”。
【原文】
智足以饰非,辩足以行说,内离骨肉之亲,外妒乱于朝廷,如此者。谗臣也。
专权擅势,以轻为重;私门成党,以富其家;擅矫生命,以自显贵,如此者,贼臣也。
谄主以佞邪,坠主于不义。朋党比周,以蔽主明,使白黑无别,是非无闻;使主恶布于境内,闻于四邻,如此者,亡国之臣也。
是谓六邪。
【译文】
有才智,有学识,干起坏事来更有能耐。掩饰他的过错时,道理讲的振振有词,叫人们听了不由得不信服;辩论起来足以形成一家学说,小则可以挑拨离间父子兄弟反目成仇,大则可以在中央政府煽风点火,制造混乱。这种官史就是“谗臣”。
篡夺权力,造成自己的势力,颠倒黑白,无限上纲,整倒别人,排斥异己,培植私人势力结成死党,形成自己的社会势力;假传圣旨,到处以全权代表的身份出现,使自己显得无比尊贵。这类官吏就是“贼臣”。
在入主面前阿谀奉承,鼓动、促使入主往邪路上走,背后又把错误都推到入主一个人身上;结党营私,互相包庇,欺上瞒下,不让入主了解真实情况,使上上下下黑白不分,是非不辨;暗地里宣扬人主的过失,使百姓都骂人主,这种官吏就是“亡国之臣”。
这是六种类型的反面官员——“邪臣”。
【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