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59500000005

第5章 人类探月之路(1)

自古以来,人类对月球就充满了无限的向往,不过直到近代,才开始了科学的探索。尤其是在20世纪50~70年代,在冷战的背景下,美国和前苏联为了争夺霸权围绕月球探测展开了空前的太空竞赛,从而拉开了探月和登月的序幕。期间,前苏联利用“闪电”号火箭等,先后发射了24颗月球探测器,曾一度领先美国。为了改变美国在太空竞赛中落后的局面,美国总统肯尼迪策划并实施了一个大胆的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成为人类航天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美国、前苏联的探测活动带动了月球科学的发展,并且促生了人类对探索月球的欲望,到了21世纪,月球探测活动又进入了一个高潮,欧盟、日本、印度等国家也制定了相应的探测计划,为人类征服月球奠定了基础。

伊巴谷:测定地月距离第一人

伊巴谷,公元前约190年出生于小亚细亚(今土耳其),约卒于公元前120年。这位古希腊天文学家发明了许多用肉眼观察天象的仪器,测定了月亮视差,是三角学的奠基人,发现了追踪太阳在天空中的运行路径;提出通过月食测定太阳—地球—月球系统的相对大小。

伊巴谷通过观测室女座中的角宿一,伊巴谷发现了分点的岁差(恒星经过几世纪造成的位移)。他也将太阳年的计算精确到实际长度的7分钟之内,并估算出太阳和月亮到地球的距离。在他去世后的几个世纪中,他的研究成果都未遇到挑战。伊巴谷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罗得岛度过,并终老于该岛。他长期在罗得岛上进行天文观测,编制出了约含850颗恒星的星表。这么多星星怎么区分呢?伊巴谷按照亮度将恒星划分为6等,最亮的20颗星是1等星,而6等星指那些刚刚能为肉眼看见的恒星。这种分类方法一直被后人所借鉴。

人类探月之路为了更准确地观测天体,伊巴谷制作了许多仪器。由于他的大部分著作都已失传,他的成就只能从旁人的著作中得到了解。人们描绘伊巴谷发明了一种“瞄准器”,一根约2米长的木杆上,有沟槽可容一个挡板在其中滑动,在木杆的一端竖立一块有小孔的板,人眼从小孔中观察星体,同时滑动挡板,使它刚好遮住目标。根据挡板与小孔之间的距离及挡板的宽度,就可以算出被测物体的相对大小,或星空中两点的视距离。他还发明了一种星盘,可以测天体的方位和高度。人们还传说他制作过一个天球仪,刻在上面的恒星数目比他列在星表上的还多。

伊巴谷认为通过观测日食可以测定地月距离,但需要2个地点的观测数据。在土耳其附近,人们看到了日全食;而在经度接近而纬度不同的亚历山大城,只能看到日偏食,月球最大遮住了太阳的4/5。由此,他推算出了月球的视差,他也将太阳光处理为平行照射到地球上。他的计算结果是,月球直径是地球的1/3,月地距离是地球半径的605倍。第一个数据偏大了一点,对于第二个数据,按照现在的测量结果,月地距离是地球半径的6034倍。由于埃拉托色尼已经给出了地球半径的数据,于是伊巴谷得到了月地距离的真实数据。让我们替伊巴谷算一下:38400×605/(2×314)千米:37万千米。现代的月地距离数据是38万千米。

伊巴谷的太阳数据误差较大,主要还是受阿里斯塔克的数据影响。伊巴谷算出的太阳直径是地球直径的12倍多,而实际太阳直径超出地球达100倍之多;他的日地距离是地球半径的2500倍,而实际是2万多倍。

伊巴谷被公认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天文学家,不过当时天文学家对宇宙结构的看法现在看来是错误的。古希腊的天文学家想当然地认为,圆形是最完美的图形,所以天体的运动轨道必定是圆形的,而且运动速度是匀速的。按照当时普遍的说法,地球是宇宙的中心,那么地球就是所有天体圆形轨道的圆心。然而实际观察时,人们发现行星运动时快时慢,还有逆行开“倒车”的现象。为了解释这些现象,伊巴谷综合前人的成果,认为地球并不在圆心位置,而是在圆心附近,稍稍偏离了圆心。因此从地球上看过去,行星的速度会时快时慢;他还认为行星本身先沿着一个小圆轨道转动,这个小圆的圆心再围绕着地球附近的大圆圈转动,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行星有时会发生逆行。

月亮与历法

在望远镜没有发明以前,人们主要通过肉眼观察月亮和它的运动规律。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每天在自东向西的移动中,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这种月亮位相的变化,叫做月相,故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里的圆缺就是指月亮的月相变化。中国、埃及、印度和古巴比伦四大文明古国,早在公元前两三千年前就测出月相的变化的周期为29天多。很早以前,人们就以月亮的运动周期来作为较长的计时单位——月,也就是今天我们称的月份。月相变化示意图我国古时将月亮也称太阴。因此根据月相圆缺变化的周期(即朔望月)制订的历法称为阴历。月亮很早就被人们引用于社会生活中了。而更长的计时单位——年,则是以太阳的视运动周期,即根据地球围绕太阳的运转周期(回归年)来定的,以此制订的历法称为阳历。无论是古中国或是其他文明古国,都测出年长约36525日。我国古六历(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又称四分历,就是因为有这个1/4日的缘故。

月份长以太阴的运动为标准,年长以太阳的视运动运为标准,这种历法就是“阴阳合历”。除古埃及使用太阳历外,其他文明古国都用阴阳历。中国历史上记载的最早的成文历法是春秋末年的四分历,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四分历确定1年的长度为36525日,每19年设置7个闰年,这是当时世界上采用的最为精确的数值。我们现在使用的农历就是这种阴阳历。

知识点阴历

阴历在天文学中主要指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历法。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以太阳为参照物,实际月球运行超过一周)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为确定历月的基础,一年为十二个历月的一种历法。在农业气象学中,阴历俗称农历、殷历、古历、旧历,是指中国传统上使用的夏历。而在天文学中认为夏历实际上是一种阴阳历。

望远镜的功劳

伽利略制作的望远镜望远镜是在1608年由荷兰的一位叫做汉斯·里佩的眼镜商人发明的。有一天,里佩的儿子在玩耍中偶然发现,将两块透镜重叠,并使其相隔一定的距离,通过镜片观察,可以看见远处教堂屋顶原来几乎看不见的小鸟。里佩受此启发,把2块镜片装在一个铜管的两头,制成了世界第一架望远镜。

汉斯·里佩的这项发明,引起了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的关注。1609年,伽利略自己动手制作出了放大32倍的光学望远镜。这种望远镜由2个镜头组成,物镜大一些,目镜小一些。光线从物镜进入,出现物像的倒影,光线通过第二个镜头后,发生折射现象,使光线变成平行,眼睛看到放大了的物像,但是倒影。这种折射望远镜有一个缺点,即物像有些模糊。

1609年12月的一天,当伽利略将望远镜对准月球这个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时,令他惊异的是,他看到月球竟然是一个崎岖不平、坑坑洼洼的世界,上面有高耸的山脉、伽利略广阔的洼地,还看到了奇特的像火山口那样的环形山。在这之前,人们一直认为月亮表面是冰清玉洁般的光滑,望远镜使人类第一次看到了月亮的真实面貌。

牛顿伽利略根据自己的观测,画了一个月面图,这个图成为世界上第一幅月面图。伽利略首次给月亮上的两条大山脉起名,用自己祖国的两座大山名称——亚平宁山脉和阿尔卑斯山脉来命名月球山脉。从此以后,月面上的许多山脉与高山照例用地球上的山来命名。

1645年比利时数学家、博物学家朗格林诺斯发表了他画的月面图,在图上标有322个地形物,他把暗的区域叫做“海”,把亮的区域叫做“大陆”,这种称谓沿用至今。

1668年英国科学家伊萨克·牛顿(1642—1727)发明了反射望远镜,它的物镜由一个抛物面或双曲面形的凹面镜组成,光线由凹面镜反射后,经一个小平面镜反射出来,由目镜进行观测。反射望远镜克服了折射望远镜物像模糊的缺点,使对月面的观察更前进了一步。进入18世纪以后,随着天文望远镜的发展,人类对月面的了解则更为深入。

知识点折射式望远镜的发展

1757年,杜隆通过研究玻璃和水的折射和色散,建立了消色差透镜的理论基础,并用冕牌玻璃和火石玻璃制造了消色差透镜。从此,消色差折射望远镜完全取代了长镜身望远镜。

19世纪末,随着制造技术的提高,制造较大口径的折射望远镜成为可能,随之就出现了一个制造大口径折射望远镜的高潮。世界上现有的8架70厘米以上的折射望远镜有7架是在1885年到1897年期间建成的。

折射望远镜最适合于做天体测量方面的工作,到1897年叶凯士望远镜建成,折射望远镜的发展达到了顶点,此后的这一百年中再也没有更大的折射望远镜出现。这主要是因为从技术上无法铸造出大块完美无缺的玻璃做透镜,并且,由于重力使大尺寸透镜的变形会非常明显,因而丧失明锐的焦点。

探测月球新时代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成功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人类从此走向了航天时代。利用火箭发射月球探测器探测月球,使月球的探测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人类发射无人月球探测器探测月球采用了以下5种方式:

(1)飞越月球。探测器从地球表面发射,沿抛物线或双曲线越过月球,对月球进行近距离探测,然后飞向太阳系,成为人造行星。这种方式探测时间短,获得的信息少。

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

(2)击中月球。探测器从地面发射,沿椭圆、抛物线或双曲线直接击中月球,利用撞毁前的短暂时间进行探测。

(3)月球卫星。探测器从地面发射,经轨道中途修正、调姿,进入月球引力场作用范围,再经制动火箭点火和速度修正,被月球引力场捕获,形成月球卫星,进行环绕月球探测,这种方式可以进行长时间的探测。

(4)探测器在月面软着陆。探测器从接近月球或由月球卫星经过减速机动飞行,实现在月球表面上软着陆,以进行实地探测。

(5)探测器从地球—月球—地球的探测。月球探测器在月球表面软着陆后,在月面上完成摄影、采样等任务后返回地球。

知识点软着陆与硬着陆

软着陆指航天器在降落过程中,逐渐减低降落速度,使得航天器在接触地球或其他星球表面瞬时的垂直速度降低到很小,最后不受损坏地降落到地面或其他星体表面上,从而实现安全着陆。例如,通过推进器进行反向推进,或者改变轨道利用大气层逐步减速,或者利用降落伞降低速度。一般来说,每种航天器都是通过多种减速方式共同作用进行减速,达到软着陆的目的。

相对于软着陆,物理上的硬着陆一般是指航天器未减速(或未减速到人员或设备允许值),而以较大速度直接返回地球或击中行星和月球,这是毁坏性的着陆。

寻找探月之路

1961年5月25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国会宣布美国要在10年之内实现把人送上月球并使之安全返回地球的目标。美国的这一载人登月计划被称为“阿波罗”计划,它使世界为之震惊。前苏联立即调整了原有的航天发展计划,决定首先开展载人登月的考察研制工作。

然而,月球这个一直被人们不断猜测和想象的星球,它的表面是什么样呢?上面能承受飞船的压力吗?应选择什么样的地方降落飞船呢?人能否在月面上行走呢?人上了月球是否安全呢……一大串问号摆在人们面前。解答这些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派探测器去探测。

前苏联发射的47个月球探测器共分3个系列:“月球”号系列、“宇宙”号系列和“探测器”系列;美国发射的36个分为“先驱者”、“徘徊者”、月球轨道器和“勘测者”4个系列。

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月球探测器大多是通过绕月飞行进行考察,也有的在月球降落,对月球表面进行探测。由于它们的出发点地球和目的地月球都在运动,因此月球探测器必须选择合理的飞行路线,以便最近、最省时地飞向目标。

月球距离地球大约为38万千米,据计算,派往月球的探测器的初速度不得小于每秒10848千米。月球探测器在飞行过程中常常是在地球和月球引力共同作用下运动。科学家常将月球探测器的轨道飞行分为2个阶段:①以地球引力为主的阶段(当月球探测器与月球的距离大于66万千米时);②以月球引力为主的阶段(当月球探测器与月球的距离小于66万千米时)。而且在实际飞行中,月球探测器还受到太阳的引力影响。因此,月球探测器的飞行路线非常复杂。

如果月球探测器最终目`的是为击中月球,那么就要选择适当的发射时间,使月球探测器的飞行轨道与月球相交;如果要击中月球表面的特定区域,那么发射初速度、发射时间和月球所在的位置及运动都需要严格选择,而且在飞行途中还要严格修正探测器的轨道参数。

如果要长时间地考察月球,月球探测器需成为绕月飞行的月球卫星。

同类推荐
  • 爱因斯坦自述

    爱因斯坦自述

    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科学是永无止境的,它是一个永恒之谜。科学研究能破除迷信,因为它鼓励人们根据因果关系来思考和观察事物。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 到太空去旅游

    到太空去旅游

    主要介绍为何出现多个太阳、小行星会撞击大行星吗等奥秘现象、未解之谜和科学探索诸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科学性、前沿性和新奇性。
  • 走进信息化时代(趣味科学馆丛书)

    走进信息化时代(趣味科学馆丛书)

    “趣味科学馆”丛书,是一套自然科学獒读物。丛书包罗科学的多个领域,涉及“信息化”、“绿色革命”,“发明”、“生态资源”、“航天”、“军事”、“日食、月食”等当下热门关键词。这本《走进信息化时代》由刘芳主编,为该系列丛书之一,有引领读者关注热点、提升其认识水平的现实价值。《走进信息化时代》内容涉及信息化领域的各个侧面,并进行合乎逻辑的排列组合。文字浅显易懂、生动活泼。
  • 高新科技的开发(海洋与科技探索之旅)

    高新科技的开发(海洋与科技探索之旅)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我们完成了动物与海洋、植物与海洋、宝藏与海洋、科学与海洋、海洋中的食物链、揭开神秘大洋的面纱等编撰,以进一步帮助广大青年朋友丰富海洋知识,增强海洋意识,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念,以期更多的优秀青年立志于投身海洋事业,为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贡献。与此同时,我们把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高新科技的开发、神奇的新材料、数字化与人类未来、探索机器人的世界等内容也收录其中,以期给青少年全方位的知识与科技体验。
  • 动物生存智慧

    动物生存智慧

    遍览大千世界中形形色色的动物,不必说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虎啸山林,狼行天下的壮美画卷,也不必说乌鸦反哺,羊羔跪乳,海豚救人,比翼双飞的高尚情感,就说蚂蚁精诚团结,壁虎断尾自救,雁群纪律严明,斑羚顾全大局的生存智慧,也应当成为我们人类学习的榜样。
热门推荐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末世重生鬼王变丧尸

    末世重生鬼王变丧尸

    上一世,闺蜜,亲人惨遭尸化,相爱6年的男友,竟然为了救小三,亲手将丧尸病毒,注射到她的身体里,她不但侥幸没被尸化,还发掘身体里的强大异能,不料,男友竟联合丧失治她死地。这一世,重生回到了末世之前的半年,在这半年里,潜心发掘异能,但却被一只千年老鬼,带回地府,变成了冥后。即使这样,也不能,阻止末世的来临,千年老鬼,感染了丧尸病毒,从千年鬼王,变成了千年丧尸。
  • 最强重生之五代十国

    最强重生之五代十国

    一个学生穿越到五代十国,却发现十国的历史不是这样子的,一场场精彩绝伦的战斗,一场场触目惊醒阴险的计谋,防不胜防,这本书是自己幻想出来了,如果和历史不符合请不要计较,谢谢。
  • 脸红心跳爱上你:美男计

    脸红心跳爱上你:美男计

    坏蛋,她没想到自己会爱上这个表里不一的家伙,要是早知道,她才不会喜欢他呢!可是却不小心让他发现了自己的心意,想要逃,这个恶魔却抓住她,不让其走。丫头,我爱上你了,除非我放手,不然你绝不能够离开我身边!
  • 我曾诛仙

    我曾诛仙

    背叛,那是连神都无法原谅的事情。姬玄夜曾拯救了这个世界,然后又被这个世界推向了无尽的深渊,再次苏醒,他是复仇还是复仇还是复仇?
  • 老公太霸道甜心别跑

    老公太霸道甜心别跑

    大大的宠文,他是z国精英中的精英她是带着些许逗比的女猪脚当这两个人在一起,会碰出怎样的火花呢?
  • 美女校花请留步

    美女校花请留步

    十八岁退役特种兵,退役之后最想做的事就是上学,上学最想做的就是泡校花。
  • 都市之嬉游记

    都市之嬉游记

    当年佛祖因担心五百年改变不了孙悟空的秉性,将期限改为了两千年,随着漫长时间的流逝,孙悟空的身躯与灵识退化到了婴孩状态,被一个农妇从五行山下捡到,取名孙大剩。那当年取经的到底是谁?取经到底成功没有?这其中到底有什么缘由?孙悟空已死,看我孙大剩如何接过齐天大圣的衣钵。再次大闹这天宫!
  • 阿拉德神器

    阿拉德神器

    阿拉德大陆陷入黑暗,五位勇士为了阿拉德的和平踏上旅途,和邪恶作斗争,可是迎来的是他们谁也想不到的结果.....
  • 一箭天下

    一箭天下

    主角在上一款游戏中,只用了一个背刺技能就把高防战士秒杀了,虽然这是被人设计陷害,但还是引起了官方的注意,最后他的全服第一刺客被封号了;在会长的建议下,两人打算一同征战新游戏,艺高人胆大,定个小小目标吧:先成为全服第一弓箭手,再称霸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