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59400000007

第7章 《世范》——移风易俗,可为世范(2)

【点评】

做事讲诚信,做人要表里如一。无论在哪个时代,这都是做人的最起码原则。一些人自以为聪明,做事投机取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损害他人利益。还有一些人十分善于伪装,人前一套,背后一套。这样的人很少能交到知心朋友,而终有一天会被世人揭穿。在如今这个品质和实力并重的时代,相信袁采提倡的“忠、信、笃、敬”,能最终成为我们为人处世的信条。

严律己宽待人

【原文】

忠、信、笃、敬,先存其在己者,然后望其在人。如在己者未尽,而以责人,人亦以此责我矣。今世之人能自省其忠、信、笃、敬者盖寡,能责人以忠、信、笃、敬者皆然也。虽然,在我者既尽,在人者也不必深责。今有人能尽其在我者固善矣,乃欲责人之似己,一或不满吾意,则疾之已甚,亦非有容德者,只益贻怨于人耳!

【译文】

忠诚、有信、厚道、恭敬,这些品德先要自身具备,然后才可能希望别人具有。如果自己在接人待物时,还没有完全达到这些要求,却以此来苛求别人,别人便也会以此来责怪你了。现在,能自我反省是否做到了待人忠诚、有信、厚道、恭敬的人,是很少的,而以之来要求别人的却比比皆是。其实,即使自己在接人待物时做到了这些,也不必要求别人一定做到。现在有的人能够在接人待物时做到这些,确实是不错的。可是他想要别人也都像他一样,一时不称他的心,就狠狠地责备人家。这种人不是有容人之德的人,是很容易与人结怨的。

【点评】

我们经常抱怨人心不古,责怨他人对自己不近人情,却很少有人能认真反省自己。如果每个人都一味要求别人,只知索取不知付出,那么不管我们的物质生活多么富有,都依然难以体会到幸福。其实,与人相处也如同耕种,如果想得到别人的关爱,必须首先自己播下爱的种子。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应该为你无条件付出,你对别人好,别人才会对你好。

小人当远之

【原文】

人之平居,欲近君子而远小人者。君子之言,多长厚端谨,此言先人于吾心,乃吾之临事,自然出于长厚端谨矣;小人之言多刻薄浮华,此言先人于吾心,及吾之临事,自然出于刻薄浮华矣。且如朝夕闻人尚气好凌人之言,吾亦将尚气好凌人而不觉矣;朝夕闻人游荡不事绳检之言,吾亦将游荡不事绳检而不觉矣。如此非一端,非大有定力,必不免渐染之患也。

【译文】

日常生活中,人们都想与君子结交而远离小人。君子的言论,大多忠厚老实端庄严谨,有长者之风。这种言论先进入心中,等到自己遇到事情的时候,也自然而然会有忠厚老实端庄严谨的长者风度;小人的言论却多为刻薄浮华之言,如果这种言论首先进入心中的话,等自己在事情面前时,自然而然也有了刻薄浮华的言论。正如早晚耳边充斥的都是盛气凌人之言,我也就变得盛气凌人而自己却不明白;早晚听那些游荡之人目无法纪的言论,我也变得喜欢游荡、目无法纪,却不自知。像这样的情况出现得很多,如果没有很强的自控能力,必然免不了逐渐沾染的不良结果。

【点评】

常言道,看一个人如何,可以先看他的朋友。“近朱则赤,近墨者黑。”此言一点儿不假,与君子为伍,便有君子之风,与小人为伍,便有小人之气。正如现在一句比较流行的话所言,和比你优秀的人在一起,你才会变得更为优秀!而这里的“优秀”与否,并不仅仅以其成就而定,还包含着许多内在的东西,而在这其中品行是第一位的。

老成之言更事多

【原文】

老成之人,言有迂阔,而更事为多。后生虽天资聪明,而见识终有不及。后生例以老成为迂阔,凡其身试见效之言欲以训后生者,后生厌听而毁诋者多矣。及后生年齿渐长,历事渐多,方悟老成之言可以佩服,然已在险阻艰难备尝之后矣。

【译文】

年老之人的言论有时显得迂腐而不大切合实际,但老年人经历的世事多而阅历丰富。年轻人即使是天资聪颖,但在人生的阅历及识见方面终难与老年人相比。年轻人总认为老年人的言论迂腐而不合实际,大凡老年人用他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来教导年轻人时,年轻人很多不喜欢听而且还要诋毁老年人,殊不知那些言论在老年人身上都是应验过的。等到年轻人年岁渐渐增长,经历的世事逐渐多起来之后,才体悟到老人之言是多么值得人佩服,但是能体悟到这一点时,早已是在他备尝艰辛之后了。

【点评】

人生如书。人经历的越多,书中记载着的东西也越多。酸甜苦辣、成功与失败、经验与教训,都让我们的书越来越厚重起来。年轻人要多与老年人交谈,这就如同在读一本实用的书。老人丰富的人生阅历是一笔财富,许多时候老人的教诲可以使我们少走许多弯路。虽然有时因为时代的发展,老人的言辞不免有保守之处,但我们要能“择其善者而改之”,这是十分必要的。人们常说的“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还是颇有几分道理的。

君子有过必改

【原文】

圣贤犹不能无过,况人非圣贤,安得每事尽善?人有过失,非其父兄,孰肯诲责;非其契爱,孰肯谏谕。泛然相识,不过背后窃讥之耳。君子惟恐有过,密访人之有言,求谢而思改。小人闻人之有言,则好为强辩,至绝往来,或起争讼者有矣。

【译文】

圣贤尚且不能没有过错,何况一般人不是圣贤,怎么能够每件事都做得尽善尽美呢?一个人犯了过错,不是他的父母兄长,谁肯教诲责备他呢?不是他情意相投的朋友,谁肯规谏劝告他呢?关系一般的人,不过是背地里议论议论他罢了。品德高尚的君子惟恐自己犯有过错,暗暗察访别人对自己的议论,听到这些议论就会感谢别人,并且考虑改正过错。品德低下的小人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议论,就爱强行替自己辩解,以至于断绝了朋友的交往,还有人为此而对簿公堂。

【点评】

俗语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了错误不要紧,关键是看一个人对待错误的态度。有的人“闻过则喜”,知错就改,有的人则听不得他人意见,不知悔改。与刘邦争势,项羽屡次失误,却又每每对范增的进谏不予理睬,刚愎自用的性格注定了他最后乌江自刎的结局。遍观古今,凡是能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往往都能知错必改,而那些不知悔改的人,往往注定要成为失败者。

少说为佳

【原文】

言语简寡,在我,可以少悔;在人,可以少怨。

【译文】

说话简短并且少言寡语,这样,对于我来说,可以减少因为言语不周而造成的懊悔;对于别人来说,可以减少对我的怨恨。

【点评】

俗语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在日常生活中,因为说话不当产生矛盾的事,可能我们每个人都亲身经历过。古往今来,许多人都把“少说为佳”作为自己立身行事的一条原则。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口兵诫》说:“我诫于口,惟心之门。毋为我兵,当为我藩。以慎为键,以忍为阍。可以多食,毋以多言。”可见人们对言多语失是何等的慎诫。时至今日,我们虽然不再崇尚“沉默是金”的信条,但某些场合,还宜少言。

非议不足畏

【原文】

人有出言至善,而或有议之者;人有举事至当,而或有非之者。盖众心难一,众口难齐如此。君子之出言举事,苟揆之吾心,稽之古训,询之贤者,于理无碍,则纷纷之言皆不足恤,亦不必辨。自古圣贤,当代宰辅,一时守令,皆不能免,居乡曲,同为编氓,尤其无所畏,或轻议己,亦何怪焉?大抵指是为非,必妒忌之人,及素有仇怨者,此曹何足以定公论,正当勿恤勿辩也。

【译文】

有的人话说得极为善良并且得体,但是还有对他进行非议的人;有的人做事极为得当,但是还有对他责备的人。这就是众人的心思难以一致,众人的口实议论难以整齐划一而导致的结果。品德修养好的君子说话办事,如果能本着自己的良心,参考古代圣贤的遗训,向当代的贤明人士咨询请教,这样做出事来在道理上没有缺陷,对别人纷纷攘攘的议论都可以不必去担忧考虑,也不必去跟那些人争辩。自古以来的圣贤,当代的宰相,为官一时的太守县令,都不能免于被别人议论,何况一般人居住在乡井之中,同样是平民百姓,就更应该不畏惧别人对自己的议论了。有些人的议论对自己不利,那又有什么奇怪的呢?一般来讲,一个人硬把对的说成错的,一定是妒忌别人,或者是平常就和别人有仇怨,这些人说的话怎么能决定公论呢?对于这些人的话,正应当不加考虑不加辩解才对。

【点评】

社会上总是有那么一小部分人爱非议别人。一种是出于妒忌,看到别人取得了成就,超过了自己,就妒火中烧,非要从别人身上挑出毛病来,加以夸张渲染。有的甚至无中生有,造出许多谣言来中伤他人,目的无非是造成对别人不利的社会舆论,从而使自己获得某种心理平衡。一种是和别人结有怨恨,出于报复的心理,播弄出一些流言蜚语贬损别人的人格,降低别人的声誉。这样的人无论哪个时代都存在,让人防不胜防。袁采看得很透彻,“浮言不足恤”,对于那些流言蜚语,我们不必去忧虑它。以一种“置若罔闻”的态度来对待它,是再合适不过了。“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只要我们靠实力证明了自己,浮言自会消散。

奉承之言奸诈多

【原文】

人有善诵我之美,使我喜闻而不觉其谀者,小人之最奸黠者也。彼其面谀吾而吾喜,及其退与他人语,未必不窃笑我为他所愚也。人有善揣人意之所向,先发其端,导而迎之,使人喜其言与己暗合者,亦小人之最奸黠者也。彼其揣我意而果合,及其退与他人语,又未必不窃笑我为他所料也。此虽大贤,亦甘受其侮而不悟,奈何?

【译文】

有些人善于当面称颂我的好处,让我喜欢听他说的那些话而不觉得他是在阿谀奉承。这是小人中最奸诈狡黠的一种。他当面奉承我令我高兴,等他回去和别人谈论起来,未必不会暗地嘲笑我被他愚弄了。有些人善于揣摩别人的心意,找出这样的话题进行谈论,引导别人并且迎合别人的心意,使别人高兴他的言论和自己的暗相契合,这也是小人中最奸邪的一种。他揣摩我的心意而果然和我的心意相符合,等他回去和别人谈论起来,又未必不暗地里嘲笑我的心意被他预料到了。即使是大德大贤的人,也心甘情愿受这种小人的欺骗而不醒悟,这该怎么办呢?

【点评】

奉承话之所以让人.爱听,在于它投其所好;奉承话之毁人,在于它为了投其所好而混淆是非。善意的谎言出于善良和关爱,能让人看到希望,当然无可厚非。由此看来,“诵我之美”,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善意的,一种是别有用心的。每天我们都可能听到许多称赞自己的话语,这就需要我们自己来分辨了。

凡事不可过分

【原文】

人有詈人而人不答者,人必有所容也。不可以为人之畏我,而更求以辱之。为之不已,人或起而我应,恐口噤而不能出言矣。人有讼人而人不校者,人必有所处也。不可以为,人之畏我,而更求以攻之。为之不已,人或出而我辨,恐理亏而不能逃罪也。

【译文】

受到辱骂而不予理会,这个人一定涵养很高。我们不能认为这是别人惧怕我们,而进一步去侮辱他。(如果总是)这样做,人家就有可能起来反击我们,到那时我们恐怕就会吓得说不出话来。和别人争讼,而别人不计较,这是人家有自己的考虑。我们不要认为别人是畏惧我们,而进一步去攻击人家。没完没了地这样做,人家站出来和我们辩论,我们恐怕就会理亏而不能逃避罪责了。

【点评】

世上往往有那么一种修养差的人,喜欢得寸进尺,侮慢了别人,别人不与理睬,他不知这是人家对他的包容,反倒认为别人害怕他,更加嚣张。可是人的容忍毕竟是有限度的,激怒了人家,难免要自讨苦吃。由此来说,凡事都不可以过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我们和别人相处要多考虑他人的感受,这样才不至于做出过分之事。

盛怒之下,言语慎重

【原文】

亲戚故旧,人情厚密之时,不可尽以密私之事语之,恐一旦失欢,则前日所言,皆他人所凭以为争讼之资。至有失欢之时,不可尽以切实之语加之,恐忿气既平之后,或与之通好结亲,则前言可愧。大抵忿怒之际,最不可指其隐讳之事,而暴其父祖之恶。吾之一时怒气所激,必欲指其切实而言之,不知彼之怨恨深入骨髓。古人谓“伤人之言,深于矛“戟”是也。俗亦谓“打人莫打膝,道人莫道实”。

【译文】

亲戚朋友,故交旧识,即便在彼此关系融洽感情深厚的时候,也不可以把自己的隐秘之事全部告诉他们。只怕一旦双方关系恶化,那么从前所说的话就成了他人和你争讼时所凭借的资本。还有在和人关系恶化的时候,也不要用太过分的言辞侮辱人家,只怕怒气平息之后还要和他恢复以前的友好关系,甚至结为亲戚,那样从前所说的话就会令人惭愧。一般来说,在怒不可遏的时候,切不可揭露别人隐私之事,或暴露别人祖辈、父辈所做过的恶事,我们可能被一时的怒气所驱使,一定要揭露人家的短处来攻击人家,不知道人家对我们的怨恨由此而深入骨髓。古人说:“言语对人的伤害,比长矛剑戟还要厉害”,说得对啊!俗话也说:“打人莫打膝,说人莫揭短”。

同类推荐
  • 演说的秘密

    演说的秘密

    这将是一本非常简洁的书,阅读起来将非常地轻松……上篇——恐龙格鲁的故事。本篇讲述了一个美好而感人的故事,由小恐龙格鲁带你进入神奇的恐龙世界,感受奇迹由何成就!下篇——恐龙格鲁的训练。本篇把演讲成功的秘密归为四个商数:智力商数、情感商数、体力商数和心灵商数!每个商数中有一些关键的法则,所有提及的法则都将成为你致胜的法宝。最英勇的人也一定是最信仰法则力量的人。
  • 一生要培养的习惯与性格

    一生要培养的习惯与性格

    本书将影响人生的100种习惯和100种性格进行了分析,指出引导人生正确方向的好习惯和性格。
  • 每天一个人生思考

    每天一个人生思考

    《每天一个人生思考》,将解开你关于人生的种种疑问,带给你全新的感受,帮你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本书从十二个方面:希望、人生规划、财富、自信、诚信、友谊、交往、心态、处世、成败、得失、幸福等全面思考人生,帮助你定位自己的人生,选择自己的生活。阅读完本书,你会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重新点燃心中的激情,向着理想的生活迈进,活出全新的自己。
  • 做一个情场稳职场顺气场赢的智慧女人

    做一个情场稳职场顺气场赢的智慧女人

    人生真的没有完美,也从来没有那种“不需要努力就能幸福快乐”的时刻,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智的日渐成熟,我感到自己正逐渐接近心中那个最理想的境界。在这本书中,我尝试分别从上述三个方面出发,与大家分享一些知识和经验。在我看来,女人的一生,若能做到情场稳、职场顺、气场赢,就已经不失为一位成功者了。
  • 做个优秀的员工

    做个优秀的员工

    本书正是如何成为优秀员工的指导读物,系统讲解了成为优秀员工的实用方法,例如为什么要成为优秀员工、怎样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和形象的技巧、如何改善自己的“心力资源”和专业技能以及怎样构建健康人脉等等。本书内容浅显易懂,以学会、实用为目的,语言通俗、案例生动,配合幽默风趣的漫画插图,使阅读、学习更为轻松,可以有效帮助读者快速学习知识,提高技能!是各类企业员工与职场人士实用型必修自训手册。
热门推荐
  • 狐妃之皇上您的节操掉了

    狐妃之皇上您的节操掉了

    全球第一杀手“魅”居然悲催的自己摔死了,醒来时惊讶的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狐狸。可是自己决定努力修仙的时候,突然冒出个俊美无比的王爷出来,这可让她怎么办啊?接下来的修仙之路又会怎样呢?敬请期待“狐妃之皇上您的节操掉了”。
  • 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下)

    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下)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发明始祖。缪尔·莫尔斯、威廉·汤姆孙、阿尔弗莱德·诺贝尔、威廉·亨利·柏琴、乔治·威斯汀豪斯、亚历山大·贝尔、托马斯·爱迪生、卡茂林·昂尼斯、鲁道夫·狄塞尔、亚·斯·波波夫等人物。
  • 凌天圣神

    凌天圣神

    圣神大陆,唯武独尊!在这片浩瀚的圣神大陆,武者便是金字塔顶端的生物,强大的武者可以粉碎天地,打破苍穹,活到千百岁,战上九重天!都不在话下。而要想成为武者,就必须拥有武魂!凌天,他是来自一名华夏国的在军界闻风丧胆的死神特种兵教官,却穿越到了这个崇武的世界,凭着与生俱来天赋,他在十五岁时便达到了觉醒武魂的条件,可惜命运和他开了一个玩笑,他竟然没有武魂!然而一次奇遇之后,让他得到了上古妖师的禁忌手册,练成了吞噬武魂的体质,没有武魂?可以吞噬别人的武魂。一至十段武之气-武者-武师-武灵-武宗-武君-武王-武皇-武帝-武尊-武圣-武神-天神-主神-主宰-圣神。——已创建粉丝群,群号:465216828。
  • 掘魂

    掘魂

    人死后灵魂为鬼,肉身为尸,若生前惨死,则魂含怨气,尸含煞气。以三清之术,正阳刚,驱怨除煞,若不然,怨魂吞噬尸身是为“妖”,“精”,尸身吞噬怨魂是为“僵”,“尸”。二货少年刘长久,蒙祖上福荫,修有几招术法,与鬼魂尸身为伴,行走都市,掘“妖”之怨气,“尸”之煞气。
  • 三世默语

    三世默语

    她是苏家的二小姐,和一个猫妖做了很好的朋友,甚至发展成了更远的关系,却被父母阻拦,甚至追杀,但她依然没有放弃猫妖,和他逃到了天涯海角,直到她不声不响,用死亡换来猫妖的安全,说服了父母,身葬悬崖,转世轮回。她叫苏小墨。他是猫族的王子,和人类相处,父母双亡,他只有和人类作伴。直到他和苏小墨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再成为了出生入死的伙伴,最后迎来了苏小墨死亡的结局。其实,苏小墨不用为他而死,因为猫妖的王族都是不死之身,长生不老。他叫莫语。莫语向转世的苏小墨许下三世的承诺,只要莫语可以找到转世的她,必将守她一生。因为,在此之前,他们已经经历了三世的生死离别,换回的是永生永世。
  • 穿越时空的亚瑟王

    穿越时空的亚瑟王

    “你的梦想是什么呢”银发红眼的少女问道。“我,要成为王”金发红眼的少年回答道。
  • 网游之非主流角色

    网游之非主流角色

    对功夫的热爱,让他成为高手对爱情的憧憬,让他走向成熟当一切美好都是骗局,该如何拾起骄傲昂首前行当家族落没人情冷暖,又该怎样斗智斗勇东山再起以一人之力,成传世佳话网游,用一个游戏,书写一段传奇
  • 绝境轮回

    绝境轮回

    一万年前,瞎子步入轮回之门,经历了九世的轮回。一万年后,瞎子轮回重生,却忘记了九世的记忆。人生历经坎坷,受尽折磨,但瞎子也毫不气馁。就在瞎子步入绝境之际,却是到了瞎子开眼之时!一世一世的记忆,随之一层一层的打开,迎接光明的到来!最终,他顿悟人生!不再叛逆,不再孤独,不再沉默!
  • 仙剑奇侠惑天传

    仙剑奇侠惑天传

    新任蜀山掌门李逍遥糟无端陷害,成为天堂追缉要犯,导致整个蜀山被天庭剿灭。为赎罪在天庭武德司效力,却在天牢偶遇拜月教主,其人竟是天牢牢头。李逍遥行刺拜月,却在天牢密室看到被关押着的人身蛇尾秘犯……一切始作俑者居然就是天庭,神秘逆天组织露面,予李逍遥救命之恩,却要他为其效劳……
  • 抱个呆萌回家养

    抱个呆萌回家养

    “你可以干你想干的所有事,我都会尽我最大能力去支持你。你也可以选择把我当做你身后的支柱,也可以选择拒绝。但无论你选择哪一边,都不必担心日后要独自扛下一切。我会一直在你身边,无论何时。”尤溪涵:“刻意拿几年前的情话来哄我,说吧想干什么。”某人蹙眉:“最近围着你转的人太多了。我好不容易追来的媳妇儿总不能让给别人。”尤溪涵点点头:“乖。”然后第二天尤溪涵就以腰疼需要卧床调理的理由向学校请假了。尤溪涵:“我不跑,真的。”某人:“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