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每次公开课要善始善终:有全课的目的和所讲一节课的要求;有教者的教改设想;有群众评议;有领导的小结。即使是萌芽的创新也应充分肯定,对主要缺点应实事求是地指出。
(4)教学经验交流也本着上述精神进行。
(5)对有较高水平的公开课和教学经验可向上一级业务部门推荐。
(6)教学经验的书面材料要及时归档。
5.教学考评制度
教学考评细则和办法
教学是学校日常的中心工作。教学的基本要求是:“重基础,重能力,方法灵活,理论联系实际,讲究效率”。教学检查主要包括以下诸方面的内容要求:
一、基本功的要求
基本功要求可以分为共性的基本功和个性的基本功要求两种。
1.共性的基本功要求。各科共同的共性基本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语言、板书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①讲述语言要求。讲述语言要规范。简练,准确,生动,形象,语言的科学性、逻辑性强,声音宏亮。
②板书要求。板书要求要规范工整,字体清楚,正确,不写繁体字(除讲古文字等情况外)。
③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2.个性的基本功要求。具体每科教师的基本功要求除了具有以上共性的要求之外,还有各自独特的专业特点要求。这种个性要求是突出各门课特点或着重点的要求。一些课程的学科特别要求如下:
①政治课:概念必须准确、清楚;
②语文课:范读必须标准,字、词、句、章的讲解与分析必须准确恰当;
③数学课:概念、板图、板演及推理论证必须准确,思路清晰;
④外语课:发声必须准确,读说必须熟练;
⑤物理课、化学课、生物课:必须能独立做实验;
⑥历史课:必须熟悉重大历史事件及主要历史年表;
⑦地理课:必须熟悉基本的地理概貌,能正确地掌握地图,并能准确的绘图;
二、备课要求
备课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重要保证,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至关重要的一环。备课的常规要求是多方面的,它包括:
1.备课的内容要求。备课的内容要求主要包括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三个方面。
①备教材。备教材主要包括深入领会大纲精神,研究教材的体系安排,知识范围,知识要点,具体要求,明确重点、难点和教学关键内容。
②备教法。备教法是指在备好教材,确定课堂教学类型之后,研究、确定、实施教学所采用的具体方法。
③备学生。学生是全部教学活动的主体。备学生,就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掌握具有共性的问题,尽可能地逐一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举例等,以便施教者能够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2.教师除了进行个人备课外,还必须进行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每周不得少于1次,并要认真做好集体备课笔记。集体备课主要是交流对教材、教学法的分析情况,确定统一的单元目的要求,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统一的单元练习及统一的单元进度,交流解决难点的办法,确定统一的单元测试等。集体备课达到集思广益,集体切磋,明确目标,统一要求的目的。
3.备课必须有教学实施方案。每学期在开学前写出全面的教学计划,每个单元又需要写单元教学计划(教学目的、要求、内容、教学进度等),提前一周要写下一周的课时计划。每堂课要有具体的课时计划(目的要求,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学难点,时间分配,练习题和复习作业题等)。学期的、单元的、课时的教学计划要求力求具体充实,它不仅是学校检查教学效果的出发点,也是教师教学的目标所在。
4.重点课、难点课要尽可能做到课前试讲,认真做好准备。
三、课堂教学要求: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其基本要求如下:
1.不漏课。不经校长批准,任何人不得私自随意停课,或占作它用,教师因故不能授课,要提前做好安排或交接。
2.按时上下课。不迟到,上课前一分钟必须在教室前等候。不早退,不得随意提前下课或随意离开课堂,其他人不允许随便进教室打断课堂教学。
3.不拖堂,加强课堂教学的计划性。下课铃响后,应马上结束讲课,不侵占学生的课间休息时间。
4.课堂不作任何非教学活动,不讲与教学目的无关的问题。
5.新课开始前应有必要的复习,温故而知新,新课力求中心明确,重点突出。讲解要准确、清楚,重点、难点要透,清晰,深入浅出。精讲多练,新课要留有一定的巩固练习时间,当堂要解决的问题当堂要解决完毕,要由浅入深地启发学生,讲求实际效果。
6.提问和练习。要求要明确,教师要给学生准确的问题答案。
7.学生在课堂上临时提出的问题,教者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一时不能准确回答的,要在认真准备之后给予解答。
8.提倡和鼓励教学工作的创新。凡积极进行改革试验者,提出方案,不涉及其他学科的,经教导处同意即可试行。
四、作业设计与批改要求。
作业是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强的一种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深入。一般来说,对作业的统计,批改的具体要求是:
1.作业题目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和学生实际制定,要讲究作业题目的典型性,力求精炼。
2.作业题要力争在课内完成一部分,另一部分(每节课一般不超过25分钟的作业量)布置在课外,上等生、下等生可以分别对待。要求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作业,以利于培养学生当日事当日毕的良好习惯,教师要了解当天的学生的负担情况。
3.批改要及时。一般要在下一堂上课前批改完毕,教师签字注明时间。对其中有共性的问题要及时讲评,个别学生的问题最好能个别讲评。
4.作业要求亲自批改,原则上要全批全改。班级人数多的或试行其它批改办法的,由备课组提出,经教务处同意后可另定具体要求。
5.教师批改一律用红笔,书写要工整,批语要通顺,严肃。批改要有鲜明的、统一的符号。
五、课外辅导要求
课外辅导对学生巩固知识意义极大。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方面,课外辅导的要求通常要有如下几方面的内容:
1.课外辅导包括解答疑难问题和指导培养学生建立钻研兴趣,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与改进学习方法两个方面,侧重辅导学生怎样认真扎实地打好基础。
2.每堂课后,教师在自习时间要深入班级,指导预习,复习,作业和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对班级共性的问题,可以统一讲解,但不得超过15分钟。
3.在学生放学前,辅导主要在教室进行,不能集中在办公室。
4.积极开展课外小组活动,进行各种形式的科学报告会、讲座,指导实验或课外阅读,组织参观访问,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开阔视野、培养兴趣。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展个人的特长;有利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有利于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有利于开发智力;有利于培养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课外活动要贯彻因才施教的原则,因地制宜;要做到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与课外阅读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增强学生的自己动手能力。
5.注意发展和培养人才,对学科成绩突出优秀的学生,在其各科学习都较好的情况下,要加以个别辅导,使其发展某一方面的专长。
6.对因公、因事或因病缺课的学生,要及时认真地,有计划给予补课。
六、学生成绩考核要求
1.必须认真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考核的目的在于:便于学校了解教学质量,督促学生学习,便于教师研究和改进教学工作。
2.考核分平时考查,学期考试两种。学期考试要在完成教学总时数,组织学生系统复习的基础上进行,要向学生明确考试范围,必要时发复习提纲,平时考查(课堂考查、作业检查、单元考查或月考)要在反复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平时课堂书面考查每科每周不要超过一项。不搞突然袭击,不出偏题怪题。月考和学期考试的题目由任课老师出,教研组长审议,教务处修改确定。
3.考试的方式分笔试、口试、口笔兼试和技能考查等几种,以笔试为主。凡侧重考查基础知识,宜采用闭卷的方式;着重考查分析和应用能力的题目公开,教师进行必要的答题指导。提倡研究,改进考试方法,一般由任课教师提出,教务处同意,即可试行。
4.严格考试纪律。临考教师对本考场负全部责任,要克尽职守,严肃认真。学生不准弄虚作假,无理取闹。如有违反考试纪律的学生,由监考教师视情节轻重给以个别批评、公开批评、取消考试资格等处理。情节严重的学生要给以纪律处分。课堂考查和月考,学生提前交卷不准离开教室。
5.考试后立即按统一的评分标准评卷,一般采取百分制,对答题有创见的学生,可以适当予以鼓励,学期成绩的评定以学期考试为主,参考平时成绩。如平时成绩在80分以上,学期考试不及格,可定为及格;平时成绩不及格,学期考试超过80分,评分也不得超过80分。学年成绩的评定可采取两个学期考试的平均分数,如有明显进步上升的,可以以第二年期末的成绩为主。毕业成绩的评定以最后一学年评定的成绩为主。期末考试,要排列名次。
6.每次评卷后,要进行质量分析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并向学生讲评。
7.学生成绩不及格者,在下学期开学前进行补考。补考只进行一次。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学科,经学年考试补考后,仍有两科以上不及格者,降入下一年级或跟班试读。试读一学期以后,经考试达到全部及格或只有一科不及格时,方可转为正式学生。
教师素质目标要求及考评办法
学校是培育人的场所,在学校对受教育者产生教育影响的各种因素中,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教师素质包括两大方面:一是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指每个教师的个体素质。
素质教育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我校教师的实际情况,我们对教师的素质目标制定了如下具体要求。
一、教师要有高尚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热爱教育事业。
1.思想素质:
应具有科学的世界观、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
2.政治素质:
要有执着的追求和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自觉拥护和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要有政治理论的素养。
3.职业道德:“六讲”:
对事业讲奉献;对学校讲责任;对个人讲自律;对学生讲爱心;对同仁讲协作;对工作讲效率。
二、教师要具备很高的文化科学知识素养
1.教师的知识结构
⑴要具备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古今中外科学的思想理论,如系统论、进化论等。
⑵精而深的专业知识,包括专业基础知识、专业主体知识、专业前沿知识。
⑶系统的教育科学知识。
2.教师知识结构的特点
教师的素质结构应围绕学科目标来建构。在数量上要远远超过教科书的知识含量;在分布上,理论性、基础性的部分密度要大些;在排列上,有序性、系统性要大些。教师的知识一定要处于不断的发展和调整中,以适应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的需要。教师的知识结构最好能具有独特的个性特点。
三、教师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素质
1.教师能力的结构模型:
⑴教师的能力是由三个能力层次构成的有机组合系统。第一层是认知能力,其中多种思维能力处于核心地位;第二层次为应有能力,由自学能力、审美能力、适应能力、自我修养能力等构成;第三个层次是实践能力,由分析教材能力、组织教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构成。
⑵教师的能力可分为对各种影响进行加工的能力,对教学影响进行传导的能力,组织管理的能力,自我调控的能力等。
2.教师的实践能力及要求
⑴教学能力。教师必须具备三类教学能力。第一类是对教学对象(学生)的调节、控制和改造的能力,包括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启发引导、组织管理学生等各方面的能力;第二类是对教学影响因素的调节、控制和改造的能力,包括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加工,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运用,对教学组织形式的合理利用、言语表达、检查教学效果等;第三类是教师自我调控的能力,包括自学能力、自我修养能力、接受和分析反馈信息的能力等。教学能力包括组织设计能力,教学的实施调控能力,教学的检查评定能力;教师的能力还应包括对信息的组织与转换能力,信息传递能力,适用多种教学手段的能力,接受信息的能力。
⑵表达能力。教师的语言一是要科学,二是要适合学生特点,并适当利用体态语言的辅助作用。
⑶组织管理能力。包括教学过程的管理能力,管理班集体的能力,参加学校工作管理的能力等。
⑷思想教育的能力。包括对学生思想发展的分析预测,寓思想教育于各项活动中,对后进生的疏导转化,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影响等各方面能力。
⑸交往能力。人们普遍认为,教师与学生、同事、学生家长。社会的交往能力在教育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⑹教育科研能力。尤其要具有吸收新的科学信息和更新知识的能力。
四、教师要有很高的心理素质(非认知因素方面)
教师应该具有很高的心理成熟度,较强的心里承受能力,较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在情感方面要丰富,深刻而有理性,不因外界因素的干扰而表现出剧烈的心理波动,而是富有理性地思考和观察。能对学生进行心理分析,开展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