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曾巩同年进士,同为欧阳修门生,虽然他们的政治主张不一样,但曾巩对于变法持肯定态度,而苏轼是反对变法的;同为文学高手,但他们并没有文人相轻;他们跨越了政治沟壑,超越了传统偏见,而成为一对好友。其原因有两点是不容否定的,那就两人都有高尚的人品,卓越的才华。苏轼景祐三年(1037年)生,晚生于曾巩18岁。当年欧阳修完成了《五代史》的编撰后,要求曾巩和苏轼作序,可是这两人互相礼让。在陈长方《步里客谈》里记其事:“陈师锡伯修作《五代史序》,文词平平。初,苏子瞻以让曾子固,曰:‘欧阳门生中,子固先进也。’子固答曰:‘子瞻不作,吾何人哉!’二公相推未决,陈奋笔为之。”苏、曾相让不决,陈伯修而作,但苏轼对于陈师锡(伯修)的序也不满意,认为陈师锡作序是有点“不识轻重”。熙宁元年(1068年),苏轼写信给曾巩,恳请曾巩为自己的祖父撰写墓志铭,“轼叩头泣血言……轼不任哀祈恳切之至”。苏轼将祖父的生平事迹写成《行状》交给曾巩,只待曾巩转述即是一篇墓志铭。此举一是对于曾巩的敬慕,二是想借曾巩之名传祖父之名于后世,这也说明苏、曾两人关系亲密。后曾巩为其祖父撰写了《赠职方员外郎苏君墓志铭》,文字优美,感情充沛。在铭中,曾巩也对苏氏父子赞赏有加,他说:“洵果奋发力学,与其子轼、辙皆以文学名天下,为学者所宗。”又称其“维子若孙,同时三人。擅名文章,震动四方。”在《苏明允哀辞》中,曾巩同样称赞苏氏三父子,他说:“嘉祐初,(苏洵)始与其二子轼、辙复去蜀,游京师。……于是三人之文章盛传于世,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于是三人者尤见于当时,而其名益重于天下。”
熙宁二年(1069年),曾巩通判越州,苏轼以《送曾子固倅越得燕字》诗送行,诗中夸赞曾巩,认为他是欧阳修门下的特出者。元丰六年(1083年),曾巩病逝,苏轼正因反对变法被贬在黄州,而此时在京城里流传着曾巩与苏轼同日去世的消息,说得有鼻有眼的,以至于神宗皇帝都亲自过问事情的真假。后来这则故事记录在《东坡志林》里,文曰:“吾昔谪黄州,曾子固居忧临川,死焉。人有妄传吾与子固同日化去,且云:‘如李长吉时事,以上帝召他。’时先帝亦闻其语,以问蜀人蒲宗孟,且有叹息语。”这则故事足以说明他们的关系亲密,便是在坊间也是有目共睹的。
苏轼与曾布的关系也十分友好,他们两人的政治主张可以说是对立的,一积极推行变法,一积极反对变法,但他们却能坐到一起来,且亲密得很,实在是不容易的事。由于曾布的著述流传下来的甚少,难觅有往来书札。但在苏轼的著作保留有写给曾布的诗文信札,其关系可从中窥一斑。苏轼《与曾子宣》的信就有十三封。“流落江湖,晚获叨遇,惟公照知,如一日也。孤愚寡与,日亲高谊,谓得永久,不谓尚烦藩翰之寄。违阔以来,思仰日深。特辱书教,伏承履兹初凉,台候万福,欣慰之极。二圣思治,求人如不及,公岂久外。唯千万顺时为国自爱。”{1}从信中的这些话中可知,他们二人的交往时间长,感情深。曾布还曾请苏轼写《塔记》,但苏屡因忙而未能完成,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完成,后又因政事多变而未交给曾布。在多封信中提及此事,“日欲作《塔记》,未尝忘也。”“《塔记》非敢慢”“《塔记》如何之誓”,后来终将《塔记》写成。苏轼在信中说:“《塔记》久草下,因循未曾附上。今不敢复寄,异时万一北归,或可录呈,为一笑也。”元祐间,曾布担任太原知府,苏轼向他要草药长松,曾布给他寄送了,苏轼收药后写信表示感谢。绍圣元年(1094年)四月壬子,苏轼被弹劾,罢知定州,改英州。行前,曾布来信安慰,苏轼也很欣慰回信答谢。他说:“某本不敢通问,特承不鄙废放,手书存问,乃敢裁谢万一。”再次见证了他们的友谊是经得了风雨的。而后,章惇、蔡京兄弟为相掌权时,多次想对苏轼等元祐党人进行穷追猛打,欲置他们于死地而后快,而在朝任枢密院事的曾布想方设法地对于苏轼兄弟进行保护,使得他们幸免于难。元符元年(1098年)二月,诏差河北转运副使吕升卿、提举荆湖南路常平董必分别充广南西、东路察访使,时“蔡京等究治同文馆狱,卒不得要领,乃遣使岭外,谋尽杀元祐党。”并要派出吕升卿前往,曾布上奏劝阻。“上曰:‘祖宗未尝诛大臣,今岂有此?’布曰:‘然则何必遣使也?况升卿兄弟与苏轼兄弟切骨仇雠,天下所知,万一轼、辙闻来,望风引决,岂不伤仁政?’”{1}阻止了这场阴谋,保全了苏轼兄弟的生命。三年(1100年)一月,徽宗即位,“有赦元祐党人之意,蔡卞忧惧大赦天下”,尚书左丞蔡卞对曾布说:“外人已传召梁惟简归,此不可不虑。”而曾布却对他说:“公但安心,苏轼、辙辈必未便归也,其它则未可知耳。”梁正是元祐时宦官,因与党人往来被外贬。曾布此言意在稳住蔡卞,不要对苏轼兄弟起杀心。
曾巩的弟弟曾肇与苏轼兄弟关系也十分友好,后来肇与辙还成了儿女亲家。苏轼与曾肇亦多往来,曾肇升任中书舍人后,曾致信告知苏轼,苏回信表示祝贺。他在《答曾舍人启》中说:“风声所加,中外同庆”。又说“某官异材秀出,博学名家。世以文鸣,远继父兄之业”。
元祐二年(1087年)四月,苏轼兄弟与曾肇随从圣驾,三人一路以诗唱和,此事记录在《庚溪诗话》中,翻开《苏轼诗集》可见《次韵曾子开从驾二首》《再和曾子开从驾二首》。次年,曾肇赴河北视察,苏轼有《书别子开》。他说:“子开将往河北,相度河宁。以冬至前一日被旨,过节遂行。仆以节日来贺,且别之,留饮数盏,颓然竟醉。……迟其北还,则又春矣,当为我置酒、蟹、山药、桃杏,是时当复从公饮也。”他们间有喜同贺,同行相唱和,相别同醉,足以见其情厚谊重。苏辙在曾巩去世后,作《曾子固舍人挽词》高度评价他,挽词说:“少年漂泊马光禄,末路骞腾朱会稽。儒术远追齐稷下,文词近比汉京西。平生碑版无容继,此日铭诗谁为题。试数庐陵门下士,十年零落晓星低。”特别是“儒术远追齐稷下,文词近比汉京西。”一句多被后世援引。而曾布的母亲去世后,苏辙亦作《曾子宣郡太挽词》两首,一首云:“族大徽音远,年高福祚多。生儿尽龙虎,封国裂山河。象服惊初掩,埋文信不磨。送车江郭满,咽绝听哀歌。”另一首云:“安舆遍西北,丹旐历江湖。存没终无憾,哀荣两得俱。新封崇马鬣,余福荐浮图。家法频繁在,空堂始一虞。”在为皇帝草拟的《曾肇中书舍人》敕里称赞曾肇说:“具官曾肇,少知为文,久益更事,家传父兄之学,言有汉唐之风,汗简编年,手金匮,执笔纪事,密付丹墀,比闻简牍之余,试以丝纶之作,油然不竭,焕乎可观。俾即拜于西垣,将益观其来效。虽文称苏、李,未足以为贤,而事问高、崔,庶几于适用。勉于自竭,以称异恩。可。”{1}
苏辙对于曾肇二子曾纵颇为欣赏,并将自己的五女儿嫁给了他,结为秦晋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