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34100000010

第10章 曾布的生平

曾布,字子宣,生于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年)。曾布为曾易占的第五个儿子,他还有四个哥哥。即晔、巩、牟、宰。布为朱氏所生,朱氏是曾易占的第三任妻子,朱氏24岁时,生下了布。曾布出生时,其长兄晔27岁,次兄巩17岁,布与哥哥们属于同父异母关系,也就在曾布出生的那一年,其长兄晔的儿子觉也出生了。

曾布出生时已是家道中落。13岁时,父亲又不幸去世。曾家只得过着艰苦的生活,孩子们缺失父爱,特别是曾布与弟弟曾肇只得由母亲和哥哥养育。在曾布的成长过程中,他的母亲朱氏起着重要作用。曾布六岁时,在母亲的教导下开始读书识字。易占离世后,尽管家贫,要为生计奔忙,但朱氏还是不忘教育儿女,也希望孩子们认真读书,将来参加科举考试,博取功名。据王安礼《太常博士曾公夫人朱氏墓志铭》载:“诸子皆早孤,夫人于艰难委顿中躬自授经,时加奖掖曰:‘我诸子中得一二人登第,庶兴为家贫不虑也,不则坠箕裘之业。’诸孤悉皆勉学不辍。”除母亲外,二兄曾巩对于曾布有着重要影响,史有载:曾布“年十三而孤,学于兄巩”。这一个“学”,既是说布向兄长学作文之道,当然也不失学做人。曾氏兄弟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在艰苦的生活中不断地学习上进,也时常一起赴京参加科考,因考试不中,也时常遇到人们的讥讽。但这些都不能动摇他们的进取之心。嘉祐二年(1057年),这年对于曾家人来说将永生不忘,曾布与哥哥、姐夫们一同参加考试。临行时,母亲朱氏说,在你们兄弟中只要有一人能高中,我就毫无遗憾了,可是红榜一出,曾巩、曾布、曾牟和王无咎、王彦深等人皆在其列,而此年曾布仅23岁,这着实令人喜出望外。

中进士之后,第二年(1058年),曾布出任了宣州司户参军,宣州在今天的安徽省宣城县,在那曾布主要是掌管州内的户籍、赋税、粮仓等事务,从职别上看只是从八品。后又改任了怀仁令,怀仁县在今天的江苏省赣榆县,是在什么时候改任的,不得而知。但此时已从八品进入到了七品县令,应是一大进步。时间过得快,嘉祐八年(1063年),仁宗皇帝去世,英宗继位。可是英宗是一个短命皇帝,在位四年即驾崩,接位的是年少有志的神宗皇帝。熙宁二年(1069年),神宗皇帝接受了韩维、王安石等人的举荐,九月将曾布调任著作佐郎,官阶虽然没有变化,但已是从地方进入了中央机构。此时曾布已有了十二年地方工作经验,算得上是一位年轻的地方“老干部”了,但更高兴的事接着又来了,闰十一月,又差看详衙司条例。这样就实现了从地方到中央的华丽转身,就能够与更多的朝臣打交道,也可能有幸得到皇帝较多的召见。

熙宁三年(1070年),曾布果然得到了宋神宗皇帝的召见,君臣就国家大事进行了一番探讨,曾布的想法很合神宗的心意。曾布是主张变法的,于是被神宗皇帝认为是同道,参与到王安石变法之中来。由此,曾布也不断地得到了神宗的提拔。四月被任命为编敕删定官;八月二十四日,又为编修中书条例;九月六日,又被授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过了两天,吕惠卿因父去世,回家丁忧,于是曾布又代理了他的职务,权同判司农寺,司农寺主管农业,相当于今天的农业部,权同于今天的“部长”,六七天之后又授予曾布为集贤校理;二十三日,又差检正中书户房公事;十月四日,又差看详编修中书条例。就这么短短的半年时间里,他的职务换了七个,且一个更比一个重要。很显然,神宗不停地提拔曾布,一是曾布显露出了自己的才华,有着改革的信心与决心,也有改革的思路;二是神宗需要改革的坚定支持者,王安石变法需要强力的支持者。而曾布的出现正是顺应这一潮流。据宋史《曾布传》,曾布曾上书说:“为政之本有二:曰厉风俗、择人才。其要有八:曰劝农桑,理财赋,兴学校,审选举,责吏课,叙宗室,修武备,制远人。”可以说条条都很重要,都点到时弊之穴。对于当时的律例条文,他也明确地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他曾说:“立法必本于律,律所未安,不加刊正,而独欲整齐一时号令,是舍其本而治其末也。”针对这种现象,他则建议皇帝首先要对于法律条文进行修正,改变那些不合时宜的内容,于是皇帝令曾布将那些不适的条文一一列出并上奏,而曾布说“《疏议》繁长鄙俚,及今所不行可删除外。”对于《疏议》中与改革不适的条文,全部删除或修改,使之与当前的改革相适应,最终形成三卷文字,上交给神宗皇帝。吕惠卿在司农寺时提出了“助役”,但曾布一代理其职就将“助役”改为“免役”。而免役法初行之时遇到较大阻力,杨绘、刘挚等人指出助役之法实行有十大害处,此时王安石叫张琥对杨、刘等进行辩驳,但张琥并没有将他们驳倒。于是由曾布上阵辩驳,曾布对于杨、刘等人提出观点一条一条进行驳斥,结果让他们服输。以至于杨绘心悦诚服地说:“臣愚不知助役之利乃尔,当伏妄言之罪。”当然曾布在代职期间对于吕惠卿政策的改变,也让吕大为不悦,史书记载:“改助役为免役,吕惠卿大恨之。”{1}这样两人也因之产生矛盾,为以后的合作带来了障碍。

次年二月五日,又差直舍人院,八日,又任检正中书五房公事;五月三日又差详定编敕,七月十三日,试知制诰。

熙宁五年(1072年),吕惠卿复职。九月,曾布以检正中书五房公事,详定天下账籍,也就是对财务进行审计,这一事在中国审计事业中产生重大影响。宋神宗命令曾布对全国会计账簿的报送及审计事务进行考察,并要求他提出改进审计制度的办法。曾布经过认真调查研究,认为负责全国财政和审计公务的三司,由于其责权不统一,不能尽心尽力地搞好审计监督。一些应该审计的帐簿而不进行审计,甚至有的官吏倚仗审计职权受贿索贿。因此曾布向皇帝请求在三司内专设一个“账司”,选配懂得财务账簿的官吏二百人,专门从事审计公务。他的建议得到了宋神宗的批准,在中央设立了账司,并对全国的账簿进行了审计。到了次年的四月,曾布审计天下账籍的任务完成了。曾布的审计工作做得很漂亮,得到了嘉奖,神宗赐给他银绢三百匹。

熙宁六年(1073年)八月,曾布又详定编修《三司令式敕》和《诸司库务条例》,当月完成。同月,他又上《义勇》《保甲》和《养马》条例三卷。九月,他又详定了《一州、一县、一司、一务敕》。这些都是涉及到改革的具体内容与运作方法,操作性很强。

次年,曾布被免去司农寺的职务,权同三司使。三月,他上《熙宁新编大宗正司敕》,神宗下诏,交付三司施行。三月,曾布被派去调查吕嘉问市易掊克违法事,他与吕惠卿一同根究市易务违法案。市易法是变法中为抑制兼并,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而制定的“理财”之法,而市易务是该法的执行机构。三月初,就有人不断地举报吕嘉问在市易务任上多有违法之举,神宗多次过问皆不得其详,于是决心对此事调查清楚。此时不仅变法派与反变法派斗争激烈,同时变法内部的斗争也相当激烈,神宗对于变法信心也逐渐减弱,对于王安石的绝对信任也逐渐地动摇,于是绕过王安石,秘密地“夜下手札”命令曾布去调查这一案子。曾布奉命查事,查到吕嘉问确有掊克违法之举存在。曾布将事实情况上报神宗。可是王安石却认为曾布所揭发的不是实际情况,要求增派吕惠卿一同再调查,他们先前因“助役”之事已有矛盾,再者又因宰相王安石不相信曾布调查的结果而派吕惠卿重查,于是在查案中两人的看法时有冲突。其实此举也体现了神宗对改革的疑虑与对王安石信任的动摇。于是王安石愤然辞职。四月,王安石罢相,吕惠卿升任参知政事,接替了王安石。由是查案之事形势陡变,吕惠卿派人对于曾布所究市易之事进行再调查,这不是调查吕嘉问在“市易”上的问题,而是调查曾布在调查吕嘉问“市易”过程中的问题,意在找到曾布在此问题上的把柄。五月,曾布因根究市易务案而获罪,由此出知饶州,饶州即今之江西鄱阳县一带。曾布被逐出了中央权力机构,远离了政治中心。表面看来曾布是根究市易务违法案的牺牲品,其实质是王安石这场变法的牺牲品。

曾布是主张改革的,他多次上书朝廷,指出时弊,提出改革的主张,如在《宋史·曾布传》里对此事也有记载,“大臣玩令,倡之于上,小臣横议,和之于下,人人窥伺其隙……陛下诚推赤心以待遇君子而厉其气,奋威断以屏斥小人而消其萌,使四方晓然皆知主不可抗,法不可侮。”正是因为他的改革思路与主持变法者的思路很接近,因而一进京,即可得到神宗及变法主帅王安石的认同与赏识。《宋史·曾布传》里说:“神宗召见,论建合意。”因之而不断得到提拔,被赋予重要权力,在变法中做了大量颇有成效的工作。曾布进入了政府机关之后,他直接地参与制定法律条文,并推行之。“与吕惠卿共创青苗、助役、保甲、农田之法。”且凡是在实行过程中遇到阻力、困难都是由曾布进行化解。在《宋史本末·王安石变法》里就记载说:“凡有奏请,朝臣以为未便者,布必上疏条析。”就是在宋神宗都对变法动摇时,曾布都力挺王安石,上奏为王安石辩解,帮助神宗皇帝正确看待改革,坚定其改革的信心与决心,为王安石争取最高最重要支持。正是曾布的“条析而驳之”让神宗感到自己是“诚为众论所惑”。王安石自己也承认,“自议新法,始终言可行者,曾布也;始终言不可者,司马光也。余皆前叛后附,或出或入。”

曾布也正是站在改革的最前沿,以最大的热情参与到改革中去,处于改革的风口浪尖之上,自然也是人们议论的焦点。在神宗皇帝眼中,他是一个“领事多”的人,在变法中也是“诚宣力多”的人。在王安石眼中曾布是一个“职多不困”的人。而在反对派眼中,他成了王安石之“腹心”。知谏院唐墒上奏说:“安石用曾布为腹心。张琥、李定为爪牙,刘孝孙、张商英为鹰犬。”反对派的中坚人物刘挚说:“布为检正判司农寺,安石托以腹心。故其政皆出于布之谋,其法皆造于布之手。”在反对派的强大攻击下,神宗对于变法已失去了先前的热心与执着。由于他的动摇使坚定的变法者失去了强有力的支撑与靠山,使得改革在推进过程中困难重重,举步维艰。曾布被人视为得力干将的改革施行者,他必然会受到反对派的穷追猛打,因市易案而被改革者的排挤。改革愈坚定,受到的打击、排挤就愈猛烈。

正因如此,曾布的降级外派是必然的。从熙宁七年(1074年)始,曾布辗转多地任地方官职,时间长达二十年之久,他的年龄也从四十增长到了六十岁,已进入了老年阶段。熙宁九年(1076年)又改任于江陵(今湖北荆州一带),可还没有上任又改任潭州(今长沙一带)。次年,他复升集贤院学士,且改知广州。元丰元年(1078年)的下半年,又以龙图阁待制的身份出知桂州(今桂林一带)。到了元丰三年(1080年),他又改知秦州(今甘肃天水一带),而第二年,他再改知陈州(今淮阳一带)。元丰五年(1083年),又改任蔡州(河南汝南一带)、庆州(今甘肃庆阳一带)。这一年的九月母亲朱氏去世,享年七十二。次年,哥哥曾巩又于江宁(今南京)去世。

元丰八年(1085年),神宗皇帝逝世,哲宗皇帝继位,司马光任宰相,曾布复任翰林学士,并升为户部尚书。不久,司马光命令他增损免役法,曾布推辞了这一工作。于是他又一次遇贬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出任太原府(今太原)。在太原府任上待的时间较长,达三年之久,元祐四年(1089年),曾布调往真定府(今河北正定)。从这一年起,他又辗转于河阳(今河南孟县西一带)、青州(在今山东省境内)和瀛州(河北河间一带)三地任职。绍圣元年(1094年),曾布的弟弟曾肇从江宁府调任瀛州,于是曾布从瀛州调到江宁,兄弟二人的任职地做了一个对调。不久,他经过京城,留任翰林学士,又迁承旨兼侍读。从此结束长达二十年的地方任职历史。在这二十年的时间里,曾布任职地可谓是走过了大宋的半个国家,在这些地方的任职,调动过于频繁,历经十余地,一会儿南一会儿北,一会儿东一会西的,有时两地相距千余里。以至于他的妻子魏玩也有点无奈,曾题诗说:“使君自为君恩厚,不是区区爱华山。”古时,走一千里路可要数月之久,可以说很多时间是在赴任的途中奔波,而往往是刚到一地安顿不久,又接到新任命,常常奔波于途,困乏无比,身心交瘁。何来时间工作,刚刚一开头又收场走人,纵是天才的能吏也难以干出好的政绩。尽管如此,曾布还是做出了一些业绩,如刘谊《曾公岩记》一文,作为亲历者对于曾布治理桂州的政绩在字里行间还是表现了出来,如他在文中有“元丰元年冬,交人入贡,上方择人处置疆事,乃诏曾公自广州移帅桂府。二年,南方无事,民和岁丰。”“邦人乐公之德政,而愿以曾公名其岩,以比甘棠之思。”由此可见曾布在桂州任上是有政绩的,因为那里的百姓在他的治理下,安居乐业,民和岁丰,离任之后当地的人们还是很怀念他。史料也常见记录他好山水之胜,且多留题刻之事。如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题名于广西临桂雉山,六月又题名于临桂的伏波山,元丰三年(1080年)在秦州题名于九龙岩,在太原题名于晋祠,等等。

绍圣元年(1094年),哲宗亲政。十年前,神宗去世,哲宗继位。是时,哲宗才九岁,他只是一个儿皇帝,权由宣仁太后高氏掌握,她垂帘听政。转眼过去了十年,高太皇太后也作古,哲宗得以亲政。四月,章惇拜相,曾布此时为章惇写了一篇制词,高度评价章惇,自然也得到了章惇的好感。六月,曾布出任枢密院事。唐代宗时始置枢密使,五代后梁时置崇政院,后唐改称枢密院。宋代沿后唐置,主要职责是管理军事机密、边民、民兵、军马和对外交涉等事务,是最高国力机关。此时的曾布已是枢密院的副职,权同副宰相,曾布再次向权力中枢挺进一步。

第二年,曾布与章惇同上哲宗皇帝疏,提出对西夏国实行开边大计,当然开边之政的实施并非一帆风顺,朝廷中对此的反对之声也不断,但由于章惇与曾布在这一件事上意见很一致,于是得以力排众议而推行,就是位居枢密院一把手的韩忠彦也对曾布奈何不了,也不敢不从。他们对待边境主要采用“浅攻挠耕”和“进筑”之法。“令鄜延、环庆路经略司详此,当切多方体探贼界有贼马屯聚首或部族住坐去处,决有万全可趁之机,即不限时月,选遣精兵将前去痛行讨荡。使贼界兵不解严,人户不敢安居耕种,免致秋成更为边患。”{1}这就是所谓的“浅攻挠耕”了。而“进筑”,则是通过军事行动,获取一些重要的军事要地,并在那些地方修筑城堡、镇寨,屯兵把守,使之成为钳制西夏进犯和进一步打击西夏国的据点。绍圣四年(1097年),曾布知枢密院事,即由副职转为正职,主管全国的军政事务。元符二年(1099年),曾布在环庆路(在今甘肃境内)修筑定边城,又分别在鄜延(在今陕西境内)修筑暖泉寨和金汤城,因为边境巩固,西夏向宋朝请罪,边境恢复了平静。当然这当中凝聚了曾布的心血与智慧。但在此后,章惇几次欲灭西夏国,而宋哲宗并无此意,曾布顺从哲宗之意,不同意章惇之举。

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哲宗皇帝因病而逝,朝廷之中的党争也由此而更加激烈,特别是在新皇位继承问题上成双方争斗的焦点。哲宗没有留下子嗣,谁来继位就成大问题,皇太后向氏问计于大臣,宰相章惇则认为当立哲宗的同母弟简王赵似,并说如果论年龄长幼则应立申王,而太后认为自己没有生过儿子,这些都是神宗的侧室所生,申王赵佖有眼病不便于执政,而神宗在世时说过端王赵佶有福气和寿数,宽厚孝顺,所以应该立端王,但章惇则认为端王为人轻浮,不能立为皇帝。曾布等认为应尊重太后的意见立端王赵佶为皇帝。章惇等人拗不过太后,也只好依顺了太后、曾布等人的意见。于是赵佶继位,这就是宋徽宗。向太后垂帘听政,曾布定下“奏事先奏皇帝,次覆奏太后”的规矩。

曾布上奏要消除朋党之争,他说:“议以元祐、绍圣均为有失,欲以大公至正消释朋党。”徽宗即位之时已是十九岁的青年,遇事亦有自己的想法,已是六十有六的曾布在策立徽宗之时有功,他的政治地位也日益上升,徽宗执政之时,一批先帝时被贬之人重新回到朝廷,他们中虽然有的人入朝也受到了蔡卞等人的反对,但是曾布从中极力斡旋,还是被起用,如韩忠彦、李清臣、黄履,吴安持、邹浩、蒋之奇、陈瓘等,韩忠彦是前朝元老韩琦的儿子,也是向太后的外甥,向太后是为前朝宰相向敏中的女儿。韩忠彦返朝后任右仆射,与章惇并相。入朝后,陈瓘等人也开始对章惇、蔡卞等人进行弹劾,曾布也极力要求罢免章惇,贬黜蔡京。曾布对于贬黜蔡京尤为坚决,甚至不怕得罪向太后和徽宗。最后章惇、蔡卞、蔡京等重权人物被贬出了朝廷,北宋政治走向也有了新的跑道。于是徽宗下诏从次年起改元号“建中靖国”,对此曾布有一番陈述。他说:“陛下欲持平用中,破党人之论,以调一天下,孰以为不然?而偏见异论之人,各私其党,又有报复怨仇之意纷纷不已,致圣意厌恶,此诚可罪。然元祐、绍圣两党,皆不可偏用。”“缘此等人在朝,决不免怀私挟怨,互相仇害,则天下士类为之不安;士类不安,则朝廷亦不安矣。愿陛下深思熟计,无使两党得志,则和平安静,天下无事,陛下垂拱而治矣。”{1}曾布之意就是在朝廷不要搞党争,要“消释朋党”,这样才能士安、国安。为此,曾布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实施意见,得到了宋徽宗等人的采纳并施行,由此开启了宋王朝新的政治局面,历史上称之为“建中之政”。曾布在为朝廷效力之时也为自己的升迁扫清了道路。同年的十月,韩忠彦升左仆射,曾布升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他们两人同为宰相,共同理政。由于两人相貌上对比度较大,曾布矮且瘦,而韩忠彦高且胖。他们常常立于朝廷之上形象落差大,时人以“龟鹤宰相”称他们二人。当然其间深意还含有他们两人权势的象征。韩为向太后的外甥,深得太后所爱,而曾与徽宗关系较密。

朝中的党派争斗并没有因为“建中之政”的实施而终止,甚至有更加激烈之势。在这激烈的斗争中,曾布受到来自多方面的攻击,就是先前他力主起用的人也开始了对他的攻击,而徽宗赵佶又是一位轻浮之人,当年赵佶继位之时,章惇就以其“轻佻,不可临天下”而反对,是向太后和曾布等人力排众议而拥立的,而今徽宗与曾布也渐行渐远,曾布在朝中也由力求中立而变得越来越受到孤立。他在给弟弟曾肇的信中说:

上践祚之初,深知前日之弊,故收元祐窜斥之人,而元祐之人持偏如故,凡议论于上前,无非誉元祐而非熙、丰,上意愤郁,日厌元祐之党,乃复归咎于布。欲逐之,上意益以不平。{1}

在信中,曾布将朝中的复杂情形诉之于弟弟,欲消除党争,而不可除,并且徽宗将不满归咎于曾布。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的正月,向太后去世。徽宗没了牵制之人,其“轻佻”本性毕现。他决心再次更改施政之方向,于是又一次下诏改年号为“崇宁”,“崇宁者,崇熙宁也。”这也意味着“建中之政”的失败与韩忠彦、曾布等人必将被徽宗所抛弃。而此时曾布的强力政敌蔡京被徽宗认为是替换曾布最佳人选。曾布虽极力反对但也无济于事,不久,蔡京入朝。

崇宁元年(1102年)五月,韩忠彦罢职;次月,曾布也被罢去了宰相之职,但两人都保留有观文殿大学士的头衔,韩出任大名府,曾出知润州。但不久两人又一再受到降职处理。次年正月,蔡京升为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正宰相之职。蔡京对曾布进行了穷追猛打,他起用了曾布又一重要政敌吕嘉问。两人一起制造一些冤案加害于曾布。在《宋史·曾布传》里记载:“京积憾未已,加布以赃贿,令开封吕嘉问逮其诸子,锻炼讯鞫,诱左证使自诬而贷其罪。布落职,提举太清宫,太平州居住。又降司农卿,分司南京。”蔡京对此还不罢休,年底又将他贬为贺州别驾。此时的曾布已是六十八岁的老人。次年五月,再次将曾布贬为廉州司户参军,主要是管理州内的户籍、赋税和仓库等。崇宁三年(1104年),曾布与其弟曾肇和儿子曾纡被列入元祐党籍。曾布从一位宰相变成了一名八品小吏。至此,蔡京将曾布彻底打倒在地,还狠狠地踏上了一脚,似乎要让他永世不得翻身。直到崇宁五年(1106年),曾布才获准迁居舒州(今安徽安庆一带),叙复大中大夫提举崇福宫。但曾布还是与他的弟弟曾肇居住在润州。次年,也就是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曾布在润州去世,享年七十三岁。在他去世的十九年后,即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宋廷赠他观文殿大学士,又谥号“文肃”。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皇后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皇后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后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是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的皇帝的妻妾,是封建时代妇女中地位最高贵的人。她们的命运轨迹,兴衰荣辱、坎坷沉浮无不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由于她们的特殊地位,在历史长河中,既有英明辅弼帝王甚或亲自临朝,推动历史发展者;也有助纣为虐,阻碍了历史进程者;更有甚者,则扮演了祸国殃民、使历史的车轮逆转的角色;而为数更多的则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寂寞梧桐锁深秋”的后宫中凄凉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 曾巩家族

    曾巩家族

    本书以南丰为中心,时间跨度从曾氏迁居南丰到南宋末年为止,以人物、事件为主线,从文化视角对曾巩家族的家学、家教、家风和家族史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挖掘。
  • 秦始皇传

    秦始皇传

    对于嬴政的一生,后人又是如何评价,此时躺在皇陵的嬴政已经一无所知了。而只有本书的作者还以曲折的文笔演绎着他的一生,与他有关的谜一般的一切!
  • 中国古代清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清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清官,是指那些公正廉洁、克己奉公、惠及百姓的官员,也被人们称之为“廉吏”。在历朝历代,都有一大批著名的清官廉吏。如先秦时期的晏婴、乐喜,汉晋时期的召信臣、杜诗、吴隐之,隋唐时期的姚崇、宋璟、柳宗元,宋元明清时期的包拯、范仲淹、海瑞、于谦、张伯行等等。时移世易,万象更新,但历史上的清官有不少做法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本书《中国古代清官传》从史籍、野史、传记和笔录中选择了105位代表人物,按其出生年代为序,各自成篇,汇编成册,希望它能帮助大家一起学习!
  • 林书豪!从哈佛到全明星

    林书豪!从哈佛到全明星

    如今看NBA,就是看林书豪,体会疯狂。林书豪最开始出名的时候,大家管他叫“一周耶稣”,或者叫“一周上帝”,凡是大家都这么叫了,约定俗成了影响深远了,都是有点道理的。这里面有说他神奇的意思,有说他有信仰的意思,也有参照某个大神是上帝派到人间的云云,或者穿着多少号球衣的上帝本人,说到头了,把上帝他老人家用上了,就表示最厉害了。
热门推荐
  • 心影不离

    心影不离

    豪门神秘背景的傲三少,拥有不可认知的神秘身份,左边身份丶地位,右边少年们如痴如醉的未婚妻,他们会摩擦出什么火花呢?
  • 弑天圣尊

    弑天圣尊

    凌阳,一代霸主,遭人陷害致死。偶然发现自己附身在一个低位面层次的小人物身上,成为斩天剑主,弑杀天道,转动轮回。一起见证属于凌阳的传奇。
  • 田园苦乐

    田园苦乐

    平凡有着平静温馨生活的小康家庭的女孩在大自然的捉弄下穿越成古代农家女儿。成长的过程中受尽了白眼,好在自己的爹爹很疼爱这个不受人喜爱的闺女,也算是自己的造化好吧,命中有贵人相助,在那片土地上留下自己的喜怒哀乐。
  • 轮回天方

    轮回天方

    传说在上古的大墓中挖出了一本奇书,它竟然能够让人起死回生,不堕轮回,一时间惹得江湖血雨腥风,山河变色。
  • 冷笑乾坤

    冷笑乾坤

    从他出生,这辈子就带着仇恨,可能没有什么人能真正的懂他,他一直以为他是为了复仇而活。在乾坤大陆上,每个人都是凭实力说话,但他的名字从来都是在他父亲的名号上才得以光辉。“凭什么我不能靠我自己赢得一片天下?这是我的时代,属于我的时代!”
  • 养生辩疑诀

    养生辩疑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守护甜心之暗血琥珀

    守护甜心之暗血琥珀

    她,一个拥有曲折身世的女孩;她,一个受尽创伤的女孩;她,一个受人仰慕的女孩。她,立志要复仇,报复那些背叛他的人。然而,普通的复仇背后隐藏着更大的阴谋,陷阱。接下来,银冰将带你走进她的世界。(此文是守护甜心续集)
  • 天涯明月之风尘眼

    天涯明月之风尘眼

    试问天下著史者,何以决定和改变历史?军事?政治?科技?若然不知,何以写史?改变历史的不是军事,不是政治,也不是科技,而是智慧!本书开篇也有穿越,为示本书对穿越的藐视,穿到四千万年前的灵魂,反而被炎某囚禁于体内,成了受折磨的灵魂······本书的情怀和行文效仿已经仙逝的古龙本书江湖格局和情节布局模仿金庸大侠书中国与国的大战场面,将会海陆空并行描写小规模的精英团队决战,则模仿英雄联盟的5V5、3v3模式各路英雄的一招一式则取材于游戏《天涯明月刀》和《剑灵》,
  • 六道封神录

    六道封神录

    他没有开挂器,绝世天才但如何都不能破渡劫而成大乘,接着家族巨变,师兄反目,爱人摒弃,但他却在这一次次的挫折中升华,在逆境中成长。
  • 封神九重天

    封神九重天

    琉璃厂出身的许凡穿越到了仙界,却意外成了妖怪的仆役,九重天,一重高来一重险,封神榜上,风云变幻,看一个仆役如何一步步爬上神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