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你也有这一天
康熙的生活一下子变得十分有规律起来,规律得都令人难以置信。
每天一大早,康熙爬起来之后,不是去上朝,就是去听弘文院大学士熊赐履、魏裔介等人讲解汉人的文化。若是去上朝,他顶多虚应一番,几乎从未处理过任何具体事情。比如有一次早朝,一个大臣向康熙禀奏,说是罗刹兵(沙皇俄国士兵)在大清朝的东北地区越来越肆无忌惮,他们滥杀大清朝臣民,奸淫掳掠妇女儿童,其残忍、暴戾的程度,令人发指。康熙回答那位大臣道:朕没有时间处理这种事,这事就交与鳌拜去办吧。又有一位大臣向康熙禀奏,说是盘踞在台湾的郑氏集团,近来常常派兵船到福建沿海一带骚扰,甚至侵入福建内地,攻城掠寨,气焰十分嚣张。康熙回答说:朕没有精力去管这种海盗的事,这事就由鳌拜全权处理吧。也就是说,康熙在早朝的时候,若有大臣上奏比较重大的事情,他一般都是推给鳌拜处理,而如果是比较小的事,他一般则交给索尼和遏必隆或其他各部大臣去办。久而久之,几乎就没有什么人在早朝的时候向康熙禀奏什么事情了。这样一来,康熙上朝就好像是成了一种形式。而鳌拜,则名副其实地成了大清朝廷的主宰。许许多多的大臣遇有什么事体都直接去向鳌拜汇禀。对此,鳌拜当然心满意足,而康熙,似乎也乐得这种清闲。
不过,如果康熙不是去上早朝而是去听大学士熊赐履、魏裔介等人上课,那情形就大不相同了。至少,康熙在听课时的态度与上朝时的态度相比,也不知要认真多少倍。他不仅一丝不苟地聆听熊、魏等人的讲解,而且还常常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熊、魏等人磋商、探讨。有时候,他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或看法,竟能让熊赐履、魏裔介这样的饱学之士也难以回答清楚。比如,有一次,康熙听熊、魏二人讲解唐朝的诗歌。熊赐履、魏裔介二人都以无限的崇敬之情分析了李白的诗歌和为人,尔后,二人又都以十分痛惜的语调和感情、较为含蓄地道出了这么一种意思:正是因为当年的唐玄宗没有重用李白,才使得李白这位伟大的诗人不能尽展其才华而终生失意。熊、魏二人的用意当然很明显,他们是想借唐玄宗和李白之间的事情来劝喻康熙皇帝今后一定要注意延揽人才。然而康熙听了之后却很不以为然。他认真地对熊、魏二人言道:如果朕是唐玄宗,也只会给李白一个供奉翰林的虚职。熊魏二人惊问其故。康熙言道:李白的学识才华的确让后人观而仰止,但是,李白的学识才华却基本上只局限于诗歌文学,除此之外,并无多少治国安邦之用。如果唐玄宗让李白做了一个朝廷重臣,岂不是会贻误很多国家大事?不仅如此,如果李白真的做了一个朝廷重臣,恐怕后人就很难看到李白那么多美妙的诗篇了。康熙还强调说:朕以为,唐玄宗对李白的安置非常恰当,既让他无衣食之忧,又让他能够尽显自己的诗歌才华,何错之有?康熙一席话,直说得熊、魏二人目瞪口呆、哑口无言。他们虽然是满腹经论,但像康熙这样来评价唐玄宗和李白的关系,他们还是第一次听到。尽管康熙的言语中不无值得商榷和推敲之处,但他们在内心深处却也不得不由衷地承认,康熙确是一个有着自己真知灼见的皇帝。而“真知灼见”对于一个想成就大事业的皇帝来说,应该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当时,沉默了片刻之后,熊赐履曾对着康熙言道:皇上对唐玄宗和李白之间关系的见解,的确让老臣受益匪浅,但不知,皇上对那唐玄宗又有何评介?康熙铿锵有力地回道:朕以为,唐玄宗对女人一往情深固然情有可原,但他性格软弱,了无主见却不可宽恕。因为康熙与熊、魏二人之间的关系非同一般,君臣在一起几乎口没遮拦、无所不谈,故而,魏裔介犹豫了一下后最终言道:皇上,老臣以为,皇上现在对那鳌拜,似乎也不无软弱之嫌……尽管熊、魏二人情知康熙目前还无法、无力与那鳌拜相抗衡,他们也都曾劝说过康熙对鳌拜要“忍”、要“耐”,可现在康熙却好像处处、事事都在迁就、甚至“讨好”鳌拜,他们便觉得很是有点不可思议了。因为不管怎么说,康熙已经亲政了,是大清朝真正的皇帝了。既是皇帝,那就起码要维护一个皇帝应有的威望和尊严,哪能把朝中所有的大事都交与那鳌拜全权处理呢?如此下去,鳌拜岂不是会更加地飞扬跋扈?当时,康熙也没有很清楚地说出自己心中的意思。他只是模棱两可地回答魏裔介道:魏师傅言之有理,不过,朕与那唐玄宗相较,亦此一时彼一时也。熊、魏二人虽然对康熙的这种回答不甚满足,但也没再问下去。
康熙早课上除了听熊、魏等大学士讲授汉人文化之外,还经常地把当时西方来到大清朝的一些传教士请到宫中,听他们讲解西方的宗教和文明,尤其是对西方比较先进的科学技术,康熙的兴趣特别地浓厚。长此以往,康熙同不少西方的传教士都建立了一种比较密切而又互相信任的关系。有的传教士还被康熙任用为官,甚至,有的西方人还在北京城定居下来并娶妻生子。比如,有一个法国传教士叫白晋,曾被聘为康熙的侍讲,向康熙皇帝讲授西方的天文历法及医学、化学、药学等科学知识,每日出入宫廷,与康熙皇帝过从甚密。后来,白晋回国时,曾向法国皇帝路易十四上了一本奏折,奏折的名字就叫《康熙皇帝》,颇有影响,也填补了我国对康熙皇帝及清朝历史研究的一些重要空白。这虽然是康熙皇帝亲政后很久才发生的事情,但由此不难看出,康熙的确是一个能身体力行地去虚心学习和借鉴世界其他地区先进文明的皇帝。这样的皇帝,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实不多见。
康熙每日上午上完了早朝或上完了早课之后,便悠哉游哉地去往慈宁宫拜见皇祖母博尔济吉特氏。在慈宁宫,他往往要“消磨”掉一整个上午时间。而且,他与博尔济吉特氏的谈话,几乎都是当着许多太监和宫女的面。据有的太监向鳌拜“透露”:康熙皇帝与太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在一起,从来都没有谈论过什么正儿八经的事情,康熙皇帝谈论的最多的内容,似乎只有这么两件事,酒和女人。并且,康熙在谈起酒和女人时,不仅神采飞扬,而且颇为精通,仿佛,少年康熙已经是酒色中的一个行家里手了。
康熙每日拜见完皇祖母博尔济吉特氏之后,便直接去御膳房用餐。皇宫中风传,康熙皇帝每次用膳时都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其情其态,活脱脱是一个不谙世事的江湖新手,而且,康熙皇帝的酒量还不大,几乎每饮辄醉,醉了之后就洋相百出。说是有一回,康熙在御膳房内用午膳,一下子喝醉了,便大叫着撵着太监、宫女打闹,并将一个小宫女的衣衫撕得七零八落。有亲眼目睹者暗地里向好友描述这一情景时道:那时候的皇上,跟一个村夫酒鬼并无二样。不知怎么地,这事儿很快地就传到了鳌拜的耳朵里了。
康熙用完午膳之后,一般都是在太监、宫女的扶持下回到乾清宫里去睡觉。这一觉,往往要睡到临近黄昏的时候。醒来之后,他或者带着赵盛和阿露去一个什么地方钓鱼、捕鱼,或者领着索额图、明珠等人骑马去京城西郊狩猎、玩耍。若是去了西郊,康熙还有时不回宫,就在西郊那儿留宿。当然,一般情况下,康熙都是在皇宫里过夜的。
夜晚的生活,是康熙皇帝一天当中最为丰富、最为精彩的篇章。他用过晚膳之后,便带着浓浓的酒意,在赵盛、阿露的陪同下,既不去坤宁宫,也不回乾清宫,而是径往西六宫而去。在很长很长一段时间内,康熙几乎每天晚上都是在西六宫里度过的。
所谓“西六宫”,指的是紫禁城内的永寿宫、翊坤宫、储秀官和太极殿、长春宫、咸福宫。这里的每一座宫,都自成一个单元,有规整的院落,有前后殿和配殿,并有树木花卉点缀其间。
明朝的时候,“西六宫”是专门给皇帝的妃、嫔们居住的,而到了清朝,则皇帝的所有后妃几乎都聚住在这里。换句话说,如果通俗地来讲就是,康熙皇帝所有的妻子,除皇后赫舍里氏住在坤宁宫外,差不多都住在了“西六宫”里。既如此,康熙皇帝每天晚上带着赵盛和阿露往“西六宫”跑,似乎也就并不太奇怪。稍稍让人觉得有点奇怪的是,一般的皇帝都是在乾清宫内召幸后妃,而康熙却是主动地去驾幸她们。这样一来,“西六宫”内的动静就一天天地大了起来,而“西六宫”内的有关康熙皇帝的“传闻”也就一天天地多了起来。
因为康熙皇帝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到“西六宫”来,所以“西六官”内每天晚上都很热闹。只要天一黑,“西六宫”内所有宫、殿的大门都毫不例外地敞开了。康熙的那些妃嫔们——因为康熙还很年少,当时并没有多少后妃——一个个将自己都装扮得花枝招展的,倚在宫、殿的门边,搔首弄姿、挤眉弄眼地期待着,盼望着皇帝的到来。而康熙呢,似乎故意同他的那些后妃们开玩笑。眼见着,康熙走进一个妃子的房间了;那妃子当然喜不自禁,可就在那妃子乐不可支的当口,康熙却又从房间里走了出来,又迈进另一个妃子的房间;这妃子刚刚喜上眉梢,正要对皇上尽心伺候,谁知一眨眼的工夫,康熙却不知了去向。就这么着,折腾来折腾去,几乎每天晚上,康熙的那些妃嫔们,怎么也弄不清她们的皇上和丈夫究竟宿在了何处。而天亮了之后,她们又都用一种敌视和怀疑的目光互相打量对方。因为,她们都这样想皇上昨晚上一定是睡在了对方的屋里。至于康熙每天晚上究竟宿在何处,恐怕也许只有天知道了。当然,康熙贵为“天子”,他自然不会不知道自己每晚到底宿于何处。
不过,有那么一天晚上,“西六宫”内所有的人,包括康熙的那些妃嫔们,包括侍奉那些妃嫔们的宫女、太监,几乎都知道了康熙那晚上是睡在何处的。因为,那天晚上,天黑了之后,康熙领着赵盛和阿露来到了“西六宫”,看康熙一步三晃的模样,定然饮了不少酒。当时许许多多的人都亲眼目睹,康熙皇帝打发走了赵盛和阿露之后,就一头扎进了一间矮小的房里,很长时间没有出来,而第二天清晨,许许多多的人又看见。康熙皇帝正是从那间矮小的房子里走出来的。显然,康熙皇帝那晚上就是睡在那间矮房子里的。
那间矮房子里住着何人?康熙为何会在那间矮房子里睡上一夜?殊不知,康熙皇帝就睡了这么一夜,却睡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结果来。
“西六宫”内每一座宫殿都十分地高大壮观,而在高大壮观的宫殿之间,却也排列着一些矮小的房屋。高大壮观的宫殿自然是康熙的那些妃嫔们住的,而那些矮小的房屋里则住的是宫女和太监。康熙那晚上“一头扎进”的那间小房子里,恰恰住着一个宫女。她叫纳喇氏,大约十五六岁,虽然不敢说长得美貌惊人,但因为年少,倒也鲜艳夺目。
康熙本不认识什么纳喇氏。皇宫内的宫女数以千计,他岂能一一认识?他那晚上本也不想钻进纳喇氏的屋子的,只是因为那天晚上酒喝得确实有些过量,他是在一种“无意”之中走进纳喇氏的房间的。
那天下午,康熙在乾清宫里睡醒了之后,便带上赵盛和阿露到御花园内的一个水池边去钓鱼。御花园是明朝永乐年间建造的,占地面积约有一万二千平方米,是专供皇室娱乐、游玩之用的。不知是因为康熙的手气好,还是因为那个水池里的鱼特别多,那天,到天黑之前,康熙垂钓上来的鱼,赵盛和阿露两个人都几乎拎不动。最后,走出御花园的时候,人们看见,赵盛的手里拎的是鱼,阿露的手里拎的是鱼,连康熙的手里也拎的是鱼。有几个太监跑过来要帮康熙拎鱼,被康熙毫不客气地拒绝了。看康熙拒绝时那认真的模样,好像生怕别人会抢了他的劳动果实似的。
康熙手里提着鱼,脸上是喜滋滋的表情。他对赵盛、阿露言道:“叫御膳房把这些鱼全做成菜,朕今晚上要好好地吃他一顿鱼宴。”
赵盛“吭哧吭哧”地道:“皇上,这么多的鱼,如何能吃得完?”
康熙回道:“朕吃不完,不是还有你、还有阿露、还有其他的人吗?”
阿露仿佛幽幽地道:“能吃上皇上亲手钓的鱼,真是奴婢莫大的福份呢?”
因为阿露和康熙的关系很不一般,所以康熙就对着阿露玩笑道:“不仅朕钓的鱼你可以任性的吃,就是朕身体上的任何东西,你也可以尽情的吃……”
康熙的言语显然带有“淫秽”之味。但阿露似乎并未体会。她反而转问赵盛道:“公公,皇上身体上的东西,你敢尽情地去吃吗?”
赵盛意味深长地一笑道:“阿露姑娘,你也太看得起老奴了……皇上龙体,老奴岂敢随便染指?再说了,老奴即使狗胆包天,恐也没有阿露姑娘那样的口福啊!”
康熙闻听赵盛如此言语,禁不住地大笑起来。他这一笑,阿露便感到很是有些不好意思。是呀,与阿露相比,赵盛的“口福”的确要逊色不少。
康熙正笑着呢,猛然发现那鳌拜与遏必隆二人就在前面不远处走动。虽然天色已然黯淡,但鳌拜那粗短强壮的躯体,他是绝不可能认错的。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即使鳌拜的躯体不幸烧成了灰烬,康熙也能够即刻认出来。故而,康熙心念一转,便高声地冲着前面喊道:“鳌爱卿……等一等!”
听到康熙的叫喊声,鳌拜和遏必隆就打住了脚,并转过身来迎住了康熙。见鳌拜和遏必隆要下跪,康熙忙着言道:“这不是朝中,两位爱卿不必多礼……两位爱卿这是要去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