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16300000027

第27章 数学符号的产生(1)

数学家克莱因

英国数学家克莱因指出:代数上的进步是由于引进了较好的符号体系,这对它本身的发展和分析的发展比16世纪技术上的进步更为重要。事实上,采取了这一步,才能使代数成为一门科学。

数学大量的运算和推理都是通过数学符号进行的。数学符号是一种特殊的数学语言,它能清楚地表达数学概念、运算过程和人的思维过程。在叙述上起着节约时间的作用,而且还能精确而深刻地表述着某种概念、方法与逻辑的关系。伟大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说过:“符号(指数学符号)的巧妙和符号的艺术,是人们绝妙的助手,因为它们使思考工作得到节约……在解释说明上有所方便,并且以惊人的形式节省了思维。”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也说过,数学符号的语言更加完善、准确、明晰地提供了把一些概念传达给别人的方法。

数学中使用的符号

学习数学,是从学习数学符号开始的。在历史上,从0到9这十个阿拉伯数字符号被引入数学以后,曾引起了数学的一场革命。

法国数学家韦达是第一个将符号引入数学的人。他的代数著作《分析术新论》是一部最早的符号代数著作。不过,现在的数学符号体系主要采取的是笛卡尔使用的符号。他提出用26个英文字母中的最后字母X、Y、Z表示已知数等等。借助于符号,数学就变得简洁明了,使用方便,而数学本身的发展也加快了。

数学符号一般有以下几种:

(1)数量符号:2/5,3,1.424242…,3+2i,e,x,∞等等。

(2)运算符号:加减乘除(+,-),根号(),比号(∶)等。

(3)关系符号:“=”是相等符号,“≈”是近似符号,“≠”是不等号。

(4)结合符号:圆括号(),方括号〔〕等。

(5)性质符号:正负号(+-),绝对值符号(||)等。

(6)省略符号:三角形(△),因为(∵),所以(∴),总和(∑)等。

加法符号“+”

加号是1489年德国数学家魏德迈首先在其所写的一本算术书中使用的。

加号的来历经过一段曲折的发展道路。古代许多国家除了用文章式的书写加法外,还有的将数学衔接在一起书写来表示加法。例如,古希腊和印度人就不约而同地把两个数字写在一起表示加法,这种记法的痕迹直到今天还可以看到。15世纪,在欧洲已采用了拉丁字母的“p”(Plus的第一个字母,意思是相加)或“”。例如,4P3表示4+3,3P5就表示3+5。中世纪后期,欧洲的商业逐渐发达起来。一些商人常在装货的箱子上画一个“+”号,表示质量超过了。在1489年之后,经过法国数学家韦达的提倡和宣传,加号开始普及。

关于加号的由来,还有下述说法:

符号“+”是由拉丁文“et”演变而来的,原字就是“and”,是“增加”的意思。14世纪至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数学家塔塔里亚用意大利文“Piu”(就是“Plus”,“相加”的意思)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加,并写成“φ”。

加号正式得到大家的公认,还是1630年。

在中国,以“李善兰恒等式”闻名于世的数学家李善兰曾经用“上”表示加号(用“下”表示减号),由于我国当时社会上普遍使用算筹和珠算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因而没有提出和准行专门使用的数学运算符号,李善兰提出的加(减)号没有得到推广使用。

减法符号“-”

在古代,许多国家如古希腊和印度人表示两数相减,就把这两个数写得离开一些距离,这样表示相减当然是不明确的。另外,古希腊数学家基奥芬特曾使用符号“ψ”表示减号,符号“-”先由拉丁文“minus”缩写成m,后又略去字母m演变而来,原意是“减去”的意思。加号与减号开始用于商业,分别表示“盈余”和“不足”的意思。传说,卖酒人用线条“-”记酒桶里的酒卖了多少,在把新酒灌入大桶时,就将线条勾销,成为“+”,灌回多少酒,就勾销多少条,久而久之,符号“+”就被用来表示加号,符号“-”表示减号。

中世纪后期,欧洲商业逐渐发达,一些商人常在装货箱子上画一个“-”号,表示质量略有不足。虽然如此,“-”号仍是德国数学家魏德曼1489年在他的著作中首先使用的,后来经过法国数学家们的大力提倡和宣传,“-”号开始普及,直到1630年“-”号才获得大家的公认。

乘法符号“×”

“×”号是英国数学家威廉·奥特雷德在1631年提出的,在他的著作中用“×”表示乘法。如果说“+”号是表示量增加的一种方法的话,那么“×”号则是表示量增加得更快的一种方法,因而把“+”号斜过来写。“×”号出现以后,曾遭到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的坚决反对,理由是:“×”号与拉丁字母“X”相似,很容易混淆。莱布尼兹赞成用“·”表示相乘。1637年,法国数学家笛卡尔也采用“·”号表示相乘,“×”号与“·”号相持不下,一直到今天这两种运算符号都在继续使用着。莱布尼兹曾提出用“∩”表示相乘,这个符号现在主要运用在集合论中,表示集合的交集。如果A表示所有等腰三角形组成的集合,B表示所有直角三角形组成的集合,那么,它们的交集A∩B就是所有等腰直角三角形组成的集合。

另外,“·”与“×”还可以描述两个矢量a,b的点积与叉积。若|a|=a,|b|=b,夹角(a,b)=θ,则a·b=abcosθ,a×b=(absinθ)c0,其中c0表示垂直于a,b两矢量的单位矢量,方向服从右手系。

除法符号“÷”

“÷”号也是奥特雷德在1631年提出的,他还曾经用“∶”表示“除”或者“比”。在他之后,莱布尼兹也提出用“/”表示除。

中世纪时,阿拉伯数学很发达,出现了一位大数学家阿尔·花拉子模。他曾用除线“-”或“/”表示除,例如623,819,2/27,…人们认为,现在通用的分数记号即来源于此,至于“÷”号的由来,基于较长一段时间的“÷”号与“∶”号的混用,都认为各自的符号优越。后来出现了第三种意见,这就是1630年在英国人约翰·比尔的著作里,他把阿拉伯人的除号“-”与比的记号“∶”结合起来构成了“÷”号。

在一些外国的出版物中,很少看到“÷”,一般都是用“∶”来代替,因为比的记号的用法与“÷”号基本上一样,大可不必再画出中间的一条线,所以除号“÷”现在用得越来越少了。

等号“=”、大于号“>”、小于号“<”

现在通用的符号“=”是1540年英国牛津大学数学教授锐考尔德开始使用的,锐考尔德在《智慧的磨刀石》中说:“两条等长的平行线作为等号,再相等不过了。”就是说,他认为最能表示相等的是平行且相等的两条线段。16世纪法国数学家维叶特也曾使用过“=”,但在他写的著作中,这个符号并不表示相等,而是表示两个量的差别。到了1591年,经法国数学家韦达在他的著作中大量地使用等号“=”以后,等号才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和公认。但是等号“=”真正被大家普遍使用,却是17世纪以后的事情了,这是因为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广泛地使用这个符号,而且他的影响又很大。在等号“=”通用之前,与等号含意相同的缩写符号“est”也流行过一段时间。

大于号“>”及小于号“<”,是1631年英国著名的代数学家赫锐奥特(1560~1621)创用的。至于“≮”、“≯”、“≠”这三个符号的出现,那是近代的事了。

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

同类推荐
  • 地球探秘(上)

    地球探秘(上)

    本书内容涉及海洋、自然、动物、生命、科学、建筑、历史、艺术、文化等诸多领域,以及世界上到处流传的未曾被世人揭晓答案的神奇传说故事和谜团,把这些奥秘加以系统地、有重点地展示。
  • 交际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交际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交际故事》每个典故包括诠释、出处和故事等内容,简单明了,短小精炼,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智慧性和内涵性,非常适合青少年用于话题作文的论据,也对青少年的人生成长以及知识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 黄瓜架下的童话城堡

    黄瓜架下的童话城堡

    这本寓言集,收录了作者根据近年来发表的童话寓言习作中,精选了百余篇。作者本着“有趣、有益”为创作理念,同时努力实践了“童话中有寓言,寓言中有童话”的美学追求,并将“童话”、“寓言”这两个概念融合在了创作中,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十分适合小学低中年级学生的阅读。
  • 为人表率(中华美德)

    为人表率(中华美德)

    青少年时期是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于以后的道德观的树立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从青少年时期就要给他们正确的引导,使之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本书通过故事告诉青少年孝、义、节、礼等传统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中国的美”。这对外来文化充斥审美和阅读的今天,有着一种增强民族自豪感,了解中华文化,从浮躁到宁静的“回归”的意义。《中华美德》便是从数不胜数的美德故事中摘取的具有代表性的事例,从孝敬父母、文明礼貌、诚实守信、正直无私、热爱祖国、立志发奋、友善互助等方面述说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希望故事中的精华能够滋养青少年纯洁的心灵。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四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四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当然,也有中性的。“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汇集了众多的成语,详细地讲解了其释义及相关出处,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宠妻依依

    重生之宠妻依依

    一个普通家庭主妇因意外重生,坚决不再只做一个家庭主妇,她要带着老公和家人把日子过个风生水起。让别人尽情的羡慕嫉妒恨吧……
  • 兽血再燃

    兽血再燃

    身处绝境的少年获得了兽王的力量,他满腔的热血再次燃烧起来!
  • 沉思与凝望(理论评论卷)

    沉思与凝望(理论评论卷)

    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文学事业蓬勃发展,涌现出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当家做主人、建设新中国的旺盛热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学取得新的历史性进步,创作队伍更加壮大,创作活力更加旺盛,当代文学在记录时代发展、见证历史巨变、弘扬民族精神,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在,我们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赋予每一位作家艺术家光荣而神圣的职责,呼唤着更多的好作品问世。
  • 霸道总裁与特种兵总教官娇妻

    霸道总裁与特种兵总教官娇妻

    他是一位叱诧纷纭的豪门总裁,她,身怀陵天傲骨的,曾经在部队里每个菜鸟们听见她的名字都会轻微的冷叹:“阎王”谁娶回门就倒霉了。“现在的她是一位在部队里冷艳的阎王而在家里是一位温顺贤惠的娇妻。
  • 镜花缘

    镜花缘

    李汝珍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幽默的笔调,运用夸张、隐喻、反衬等手法,创造出了结构独特、思想新颖的长篇小说《镜花缘》,书中写了君子国、女儿国、无肠国等国家,表现出作者无与伦比的想象力,而在其所描写的浪漫虚幻的世相下,却展现出对生命的热爱、对死亡的敬畏、对人类生存境遇的追问。
  • 活人有忌

    活人有忌

    有心理问题者,请在心理医师的指导下阅读,未满18岁者,请在父母的陪同下阅读。作者友情提示,请在做好相关心理准备和随时进入精神病院的准备下阅读。如果出现以上任何友情提示的不良反应,后果自负。
  • 我和女尸有约会

    我和女尸有约会

    坊间流传,尚氏一族拥有三宝,此三宝中隐藏着长生的秘密,作为尚氏一族唯一的传人,我传承了尚家一脉相传的阴阳眼,守着祖辈传下来的正一堂,每天伺候祖宗留下的两只僵尸,但我不觉得这三样是宝,我觉得是麻烦,特别是两只僵尸……
  • 纵横四海

    纵横四海

    故事的主人公-尚五,这个在市井街边长大的小流氓。因为一次意外的受伤后得到了祖宗传下来前所未有的异能,本来平凡的人生从此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原本平淡的都市生活开始事业腾飞,开始黑道称雄,在大学里狂妄,却再次改变自己的命运,踏上了神魔征程。一系列恩怨情仇的精彩人生尽在本书之中。
  • 只因为我还爱你

    只因为我还爱你

    她凄美的爱恋该何去何从,一段甜蜜的爱情,一个注定的结局,从头到尾,只因为我还爱你------
  • 重返清朝当皇帝

    重返清朝当皇帝

    (新书,请多多支持)有一个叫王杰的人,在华夏国2100年的穿越实验中,遇到了一个不速之客——虫洞,最后糊里糊涂的穿越到了清朝,还带着一个牛逼的系统,他的命运会怎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