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15100000011

第11章 千年盐场

宁厂与白鹿盐泉还隔着一条河。从盐泉出来,过剪刀峰,绕“十八罗汉”,跨过一道晃悠悠的木索桥,西进后溪河,便来到了盐泉古镇——宁厂。宁厂镇,坐落在后溪河的深山峡谷之中,南北高山横亘,东西峡谷透穿,街道偏窄,依山傍水,三面板壁一面岩,古称“七里半边街”,镇上建筑古色古香,多数楼房系竹木结构,不少临河而建,下面斜立木桩,桩上支撑木楼。这些悬空的房屋,称之为“吊脚楼”,貌似东侧西歪,有倒塌之险,实则牢固耐用,无倾覆之忧。后溪河从吊脚楼下穿过,把古镇一分为二,又有江南水乡之妙。后溪河水浅流清,大片白色的卵石与天空白云相映。河坎上的吊脚楼倒映在河心,而那些条石砌就的堡坎,不知存在了多少年,依然规整坚固。

宁厂是一座简单而和谐的古镇,峡谷、远山、碧水、涓流、方石、木板……在这里,建筑与环境完美结合,纯粹到了极致。现在,宁厂是一座已经废弃的古镇。这个活了几千年,堪称中国最古老的小镇,由于失去了盐分,它正在死去。在宁厂,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循环,从盐卤如何带给深山峡谷以生命,到繁荣昌盛,再到失血而亡。自然、颓废、淡漠、静谧,宁厂如一位苍老得已经失去人形的老者,即使他一声不响,我们也只能低头倾听那无言的诉说。

从居住环境看,宁厂峡谷众多,地势险要,土地贫瘠,并不是人类聚居的理想场所。令人欣慰的是,盐带给人的力量将这一切都克服了,因盐而聚众,聚众而成邑,盐泉、盐灶、盐仓、盐道、盐神、会馆,无一不是盐的杰作!盐是宁厂的生命,是血液!

宁厂的生命之源就是白鹿盐泉。盐泉从崖壁上流出,成为最独特的瀑布景观,也许那是中国唯一的盐瀑。盐泉经过储卤池、分卤孔、绞渡,将盐水输送到灶房熬制。白鹿盐泉的大小决定了宁厂能够成长多大。据《巫溪县盐厂志》记载,几千年来,盐泉的出盐量几乎是恒定的。“每年自溢含盐总量为1万6千多吨,多年无变化。夏秋浓度为2波美度(浓度通用计量单位)左右,冬春为4波美度左右,最浓不过5波美度,有淡旺季之分。”盐泉的浓淡变化也使宁厂有了自己的忙和闲,人们就在这波峰浪谷中走走停停。

宁厂每年溢出的1万多吨食盐,虽然数量说不上特别大,但它撒播到广大的三峡及其邻近地区,却满足了广大人群的需要,也解决了大量人群的生计问题。宁厂的盐是一种十分优质的盐,其盐泉是天然生成的白卤,透明甘醇无异味。白卤主要分布在奉节、宁厂和开县,其余的地方多黑卤,有臭味。白卤由于富含硫酸镁和硫酸钙,能治一些皮肤病和疾病。“宁厂出美女”,这是大宁河流域民间盛行的看法,大概就与当地人的皮肤好有关吧。

盐泉从龙池(储卤池)经分卤板流出来后,如何输卤显然是一个问题,而且卤水不能引到南岸,北岸地势狭窄,始终不能扩大生产规模。聪明的宁厂人采用的是渝东地区遍地可寻的竹子。他们把竹子对剖开,将其中的竹节刨去,然后将竹子再合拢,接在分卤板上,这样先进的管道运输系统便建成了。据光绪《大宁县志》记载:“笕竹,大可数握,长三四丈不等。场灶用藤密缠,由龙池接卤入笕,连缀至数十百根,上系过篊,引卤入灶,每年十月必换一次。咸丰年间有溯流运至富场、自流井发卖者。”这个方法是宋代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在孔嗣宗的主持下想出来的。为了让管道过河,用竹篾绞织成碗口粗的牵藤,绷紧固定在两岸,然后将竹笕吊在上面,一藤一笕为一虹。初引13笕,即13条虹,这13条藤与笕横空跨越南北两岸,远处看去,犹如道道彩虹,形成一道壮丽的景观,人们便称这景观为“过虹”。因虹用竹篾织成,其高度又大大超过洪水水位,用这个方法既能将北岸的卤水引到南岸,又能避免洪水的危害。由于虹与篊同音,篊者,竹在洪之上,故将“过虹”改作“过篊”。又因篊的粗藤是用篾条绞织而成,既粗又大、既重又长,要将其安装到位并非易事,施工难度极大,非用绞车拖拽不可,故而又称过篊为绞篊。

但是竹子经过风吹雨淋,特别是夏日阳光的暴晒,容易损坏,所以每年必须更换,更换的时间就在冬季来临前。因为那时盐泉出水量少,浓度却要高一倍,卤水显得比其他时候更珍贵。这样,年年换篊的时间差不多都定在10月。由于换篊是大事情,意味着一个新的丰产期的来临。这样日积月累,到了南宋时期,竟成了当地一大民俗节日,这个节日就是“绞篊节”,并被固定于每年农历的十月初一日。《舆地纪胜》云:“绞篊在盐井,引泉踏溪,每一枧用一篊,其枧与篊经一年,十月旦日,以新易陈。郡守作乐以临之。井民歌舞相庆,谓之绞篊节。”绞篊节这一习俗一直延续了600多年,至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以后,篾篊才逐渐被铁篊所代替。铁篊是指用铁管引卤,铁管耐用,生产周期可达10年之久,但铁管的重量大,需要架设铁索道或铁索桥,绞篊节的习俗亦随铁篊的出现而逐渐消失,往后的70多年里,为铁篊和篾篊并存期,随着时间的推移,篾篊越来越少,但并未很快消失,直到解放后的1959年,南北两岸才全部改为铁管输卤。

卤水进入千家万户后,并不直接进入盐灶,需要先储存在卤桶内,然后再按需煮制。宁厂的卤桶是木质的,非常庞大,堪称天下第一桶。卤桶一般高约2米,直径约2米,桶壁都是由大树锯下来的大木板合围而成,外以三圈粗大的竹箍加固,每一个竹箍有20多厘米宽。这样的一个卤桶可储卤6吨多。在高大的卤桶内舀卤显然是一个问题,为了便于将卤水输送到盐灶上,宁厂人又在卤桶下部钻孔加管,这样就可以将卤水输送到不同的灶上了。

卤水已经走到它的最后一步,下面就是如何将其熬制成盐了。由于宁厂地区从没有进行过考古发掘工作,我们无法实证那里先秦以前的制盐方法,或许与中坝相似吧。《巫溪县盐厂志》为我们介绍了今人所知的宁厂几种熬盐方法:砂锅制盐、土锅制盐、平锅制盐。据说,这三种制盐方式代表了制盐工艺的三个发展阶段。

平锅制盐是一种现代制盐技术,只有几十年历史,是1949年以后才广泛采用的技术。其特征是使用平面钢板作坩锅,钢板斜置,让卤水自上而下从平锅上流过,卤水快速蒸发而得到盐。平锅制盐必须有足够大的火力,一般下面以煤炭燃烧,现代有的以电加热。平锅制盐以塔灶高炉的形式进行。

土锅制盐实际上使用的是圆形圜底铁锅,因其垒在地面,与平锅相比效率低下,方法相对较原始,故称土锅。土锅制盐一般是在平地起长灶,一端有灶火口,灶身沿纵向排列五个大的圆灶孔,上承大铁锅。土锅制盐的灶两个常修建在一起,可以扩大规模和方便操作。宁厂土锅灶的燃料多用山上砍来的柴薪,自清道光年间开始逐渐改为烧煤。

据说砂锅制盐的历史最长,已有四五千年。至迟20世纪40年代,宁厂仍有用陶制砂锅熬盐的人家。方法是用小陶罐做坩埚,通常把十多个陶罐架成一排,盛满盐泉水,在依土坎挖成或用石头垒成的灶上熬煮。待砂锅里的水蒸发完毕,便可得到盐了。但陶罐易碎,取盐必须先打破砂罐,陶罐成为一次性用品,因而制陶便成为制盐的相伴产业。

在今天的宁厂,仍能看到上述三种方法留下来的遗迹或遗物。宁厂制盐厂内,耸立着一座钢筋和石头筑成的塔灶高炉,一直延用到20世纪90年代。类似土锅制盐的方法至少已经有了两千年的历史。在宁厂,我们可以看到一座保存完好的这种盐灶,跃入眼帘的场景让我们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原来,这种灶在汉代画像砖上已经有其雏形了,只不过那是单排而已。同样的灶在前文中坝的制盐方法中我们亦曾描述过。砂锅制盐应当是最原始的技术之一,它的制盐工具我们在中坝的先秦时代已经见识得太多了,但它制盐的灶却并不适合大规模生产,只适合贫穷的个体制盐者,它应当不是制盐工业的主流技术。

宁厂所知的制盐工具并不仅限于上述三种。在汉代,还有一种全国通用的煮盐工具——铁牢盆,亦曾经在这里得到过推行。虽然时代久远,现在已经见不到铁牢盆了,但它却在离汉代近1000年的宋代现身过。

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因修《神宗实录》获罪,贬官黔州(今彭水县),后又徙戎州(今宜宾)。公元1101年春,被朝廷召回,黄顺江东下,途经巫山,其弟黄嗣直正好在巫山做官,兄弟相见,黄庭坚就在县衙中住了下来,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大铁盆。这个铁盆“底锐,似半瓮状,极坚厚,铭在其中”。当时盆内种有莲花,黄庭坚知道此物非同一般,于是去泥洗涤后,辨识了其中的文字。据他的《盆记》说,这几个字是“巴官三百五十斤,永平七年第二十七西”。

对于铁牢盆16字的解释,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永平七年究竟是哪个朝代的年号?宋代赵明诚有详细的考辨,他说:“前代以永平纪年者凡五:汉明帝、晋惠帝、后魏宣武、李密、伪蜀王建,唯明帝至十八年,其他皆无及七年者,以此知为明帝时物也。”即东汉初明帝永平七年,公元64年。

而所谓的“巴官”之“巴”,当是标志当时铁官所在之地。所谓“三百五十斤”指的是煮盐大铁盆自身的重量。因为在东汉明帝时,用于煮制食盐的铁盆是由官府统一铸造的,标志出铁盆的重量,目的在于出售给百姓时可按量收取食盐。

至于“第二十七西”,有学者认为,由于原铭文为篆书,当作“第二十七卤”讲。《说文》在解释“西”字时,就认为古文写得像“卤”。又解“卤”字云:“西方咸地也。从西省,象盐形。安定有卤县。东方谓之‘斥’,西方谓之‘卤’。”汉代在今巫山巫溪一带设有盐官,所以“第二十七卤”,当为其时划属南郡的产盐之地——古巫县的编号,“卤”,即指采卤之地。

同类推荐
  • 百姓不缴糊涂税:财税专家汪蔚青的税务普及书

    百姓不缴糊涂税:财税专家汪蔚青的税务普及书

    每月发工资要缴个税;买东西不知不觉缴了增值税;买个外国货要缴关税;投资理财不小心,冷不防也要多缴很多税……国家征税就像高速公路收取过路费,我们使用不同的交通工具、采取不同的行进路线,最后缴纳的过路费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既然纳税和死亡一样无法避免,那么税务知识就不应该成为一种稀有知识,仅为少部分人掌握,而应成为每一个现代人都有所了解的常识。不懂税,必然多缴税,与其到时候为此付出巨额学费,不如来提前学习吧!
  • 转轨时期中国货币政策不同作用渠道的效应研究

    转轨时期中国货币政策不同作用渠道的效应研究

    本书探讨了转轨时期的中国货币与产出的关系,货币政策的利率渠道效应,我国的信贷渠道效应,城乡二元分割条件下货币政策对农业部门的经济效应等。
  • 地产大博弈

    地产大博弈

    金融危机肆虐全球、劳动力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资本市场惨淡、银根紧缩、原材料涨跌难定……在内忧外患的双重重担之下,中国经济转型的困难辐射到各个角落,从资本市场到实体经济,无不随着中国经济转型的大潮起起落落。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业的调整自然也在所难免。
  • 我国财产继承制度立法研究

    我国财产继承制度立法研究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我国继承法律制度概述,主要阐述现行继承法的基本理论,包括财产继承权概述、我国继承制度的本质和基本原则、法定继承、遗嘱继承与遗赠、遗赠扶养协议和遗产的处理等内容。下篇为我国继承法律制度的立法构建,旨在借鉴国外和港澳台地区立法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继承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提出完善我国继承法律制度的若干立法建议,内容涉及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遗赠扶养协议、继承扶养协议、继承权与遗嘱权的行使、遗产的处理等方面。
  • 趣味经济100问

    趣味经济100问

    本书从趣味性入手,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以简洁明了、幽默风趣的方式将那些高深的经济学道理用平白易懂的解释道出,并用生动的故事和生活中的实际事例来解释深奥的经济学原理。
热门推荐
  • 死神武帝

    死神武帝

    此故事讲的是一个天才变成废柴,又是如何从废柴爬上人生巅峰的,变成了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死神武帝
  • 柯南之护哀

    柯南之护哀

    天罚降临人间,只为惩处恶魔。天使坠入地狱,于黑暗中哭泣。天罚临世,地狱破灭。只愿那天使重回世间。
  • 残医悦王妃

    残医悦王妃

    老天,你这玩笑开大了吧!她好不容易才直起身子颤巍巍地学走路,你就让那不长眼的罪犯开车把我撞飞了?夏韵不敢置信地盯着地下鲜血淋漓的躯体,她还没能站稳呢!呃,那个自称为鬼差的接引大使怎么搞的?替人还阳?她的身份不小?什么?她二十一世纪少女,连男朋友都没谈过,怎的一穿就成了已婚妇女了。夏韵气急往腿上一拍,懵了。不,不会这么巧吧:搞什么!这王妃竟该死的也是个残废!难道她两世为人都要与轮椅为伴吗?好在,本小姐前世为医自身,医术精湛,如今依旧可以治好了双腿。哼哼~看本小姐怎么整治你这个自命风流,招来莺莺燕燕欺辱本小姐的王爷。只是……唉,怎的去个边关也这么难,是否前世桃花无一朵,今世怜她补偿多!
  • 某人的妄想物语

    某人的妄想物语

    一个奔三老男人(雾)的奇妙故事...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_→
  • 我的王妃是吃货

    我的王妃是吃货

    一朝穿越的她想方设法想回去,她不甘心她的生活就这样没有来,和她谈了三年男朋友在订婚的那晚上和她的闺蜜出轨,她不甘心,她放心不下她的家人,一直寻找机会回去,后来偶遇高僧告诉她,她必须在这边经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之后才能回去,可是她对爱情已经心死,怎么能有心思去拥有爱情。
  • 诡灵之名

    诡灵之名

    《诡灵之名》无限期搁置,感谢各位来访者的支持,因为风格问题所以只能忍痛暂停更新,请大家多多关注我的新坑《魔法黑历史》,在过些时间之后会将《诡灵之名》继续完成……
  • 逍遥莫问

    逍遥莫问

    主角:快来围观快来投票,新出炉的仙侠作品啊,由本人主演,有美女,有法宝,有奇遇哦。读者:切,仙侠作品我还是看大神的,哪个大神的仙侠没美女法宝奇遇啦。主角:看惯了大神们的升级流仙侠,虐人流仙侠,法宝丹药流仙侠,奇遇流仙侠,看看新手的非主流仙侠,或者还有不一样的发现。读者:非主流仙侠,那是什么仙侠?主角:非主流仙侠,那是......还是仙侠。读者:......新人新作,希望大家支持,求点击求推荐求包养。
  • 和这个世界温柔相处

    和这个世界温柔相处

    在美景与咖啡间穿行而过,记忆模糊,和这个世界温柔相处的心却永恒。小七历经时光的洗礼,将铅华漂白,化作点滴的温柔,灌溉贫困山区儿童的心田。善行大爱,始于初心,她走过的路,遇到的人,似乎都平凡无奇,但她和这个世界温柔相处的心,却可以让我们用一辈子去回味,去领悟……
  • 芭蕾校花的真命天子

    芭蕾校花的真命天子

    学习芭蕾的时浅曦机缘巧合的与学习街舞的杨洛成为欢喜冤家..........
  • 血泪娃娃

    血泪娃娃

    前世,你为了生存,将我的肉体出卖,今世我要让你百倍奉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