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13600000006

第6章 第四辑:暖化冷漠舞歌行

“舞歌”,是一种自觉的关爱,润物细无声般地暖化一颗颗冷寂的心。人生有爱,不再陌生,不再惆怅,亦不再孤独、迷茫和绝望。让我们,在心灵中,为他人“舞歌”;在人世间,为大爱放歌——

什么才是人生真正强大的动力呢?从那个高考状元和伊拉克队身上,我们不难发现,只有两样:爱和爱好!

人生动力

有一句话,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要给足钱,自然就会有勇敢胆大之人跳将出来,或是做锦绣文章,或是翻江倒海,甚至无所不能,无不用其极,以达到如你所愿的目标。

从此理念出发,有个故事,相当能说明问题。说是有一位好事者,公然挑战某良家妇女的道德底线。

他问:“如果给你500元,你会背叛你的爱人吗?”

她摇摇头,坚定地说:“不!”

“5万呢?”

“不!”

“50万?”

“不!”

……

如果是5000万、5亿呢?亲爱的朋友,你会替这位妇女坚定地摇头吗?即使你习惯性真的否决了此项,但你能保证是源于内心的吗?换句话说,你真愿意视这笔巨款为无物,而坚守自己的底线吗?

这位良家妇女的回答,不乏幽默和智慧:“我不会背叛我的家人,但我乐意跟这位愿意出此巨款的人结合。他能够为我付出这么多,至少是爱我的,跟爱自己的人在一起,何乐而不为呢?”

不管她的话,有多么高的智慧含量,有一点是不可抹煞的,那就是,钱在她身上起到了作用。所以,有人说,不是不会背叛,只是诱惑太小罢了。

有一句俗话,更是把话说绝了:“有钱能使鬼推磨。”高雅人士将它翻译成:“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在我们这个社会,钱,似乎是唯一强大的动力,推动每一个人积极向上,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果真如此吗?

在报社做记者的时候,我曾采访过当年全省高考理科状元。他是一个农家子弟,父母亲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守着几亩薄田,过清贫日子。那一年,弟弟生了一场大病,家里由此背负着无比沉重的债务。为了还债,父亲长年外出做苦工,母亲在家,一边照看家里和田地,一边替人做鞭炮,挣些零用钱。面对如此困境,他无数次地想过退学,以便帮着家里分担忧愁,但无数次都被父母顶回去了。没有别的路,他只有苦读苦学,以期考上好大学。

我问他:“是什么力量,让你在这么苦的条件下,坚持学习呢?”

他说:“爸妈太苦了,我只希望自己考上大学后,出息了,不再让爸妈过这样的苦日子。他们太难了,我不能再让他们如此受苦受难。”

从他身上,我没有嗅到一丝“钱”味,哪怕他是一个非常缺钱的孩子。真正让他强大起来,让他动力十足的,只有一个字:爱!一种反哺式的对父母的爱,让他有奔头,也让他这个弱小的孩子坚强起来。

2007年的亚洲杯,爆出了一个大冷门,伊拉克队夺冠了!

这是一支怎样的球队呢?伊拉克队的巴西籍主帅维埃拉对记者说:“我们队没有装备赞助商,所有队员穿的球衣,都是自己买的!”在伊拉克,所有的国家级球队,全年经费加拢起来,才区区4万元(相对照的,中国国家足球队,光选外教一项的预算就高达60万美元,够伊拉克各国字号球队使用15年了!)。

这个冠军伊拉克队,平时训练时,生命安全都难于得到保障。在巴格达体育场,他们训练得好好的,突然坦克装甲车就开进来了……转到郊外训练,旁边就是牛羊,悠然的吃草,仿佛一切安然,但是,一切都会在爆炸声中丢失殆尽——炸弹把可怜的牛羊,炸上了天!

这样的条件,这样不要命地踢球,莫非夺冠之后,可以领金纳银,富可敌国?非也。他们的队员说:“踢球不能帮我们赚钱,之所以选择踢球,只是因为喜欢。”

仍然是没有一丝一毫的铜臭味,句句大实话,让世人看到伊拉克国家足球队队员们的可爱与坚韧,率真与顽强。正是因为他们不抱着争金夺银挣大钱的心态去踢球,才把自己的球队,踢上了亚洲杯冠军的宝座!

钱,到底是什么东西?我的一位朋友摆着一副“钱”事洞明的样子,满不在乎地说:“钱是王八蛋,花完再去赚!”显然,风轻云淡得有些过头了,但仍不失为明智,把钱摆放在一个相对合理的位置。

可以这么下定论了:钱,不是让一个人真正强大起来的动力。那么,什么才是人生真正强大的动力呢?从那个高考状元和伊拉克队身上,我们不难发现,只有二样:爱和爱好!

所以啊,请万分珍惜自己每一份真爱,十分珍视自己每一个爱好,他们会给予我们足够的人生动力,把我们带入一个理想王国,并让我们真正强大起来!

世界上每一样东西都有物格,同样是不可调戏,不可侵犯的。你向河流倾倒垃圾,河流会报复你;你向森林举大刀,森林会惩罚你;你向小草伸出践踏的双脚,小草会向上帝控诉你……

电梯是不可调戏的

我的办公室在27楼,每日都得乘电梯上下楼。有一次,电梯停电,从一楼爬上来,累得眼冒金星,差点就“口吐白沫”了。才知道有电梯多好啊。从此,我打心眼里喜欢电梯能正常运转的上班岁月。

也是那次停电,很多同事却是另一种心态:真到霉,居然没电!他们把满腹的牢骚都撒在停电这件事,而没有把好感投放给正常运行的电梯!不过,想想也是,电梯只不过是一种方便人上下楼的机器而已,对它有没有好感,没有谁会去较真,更不会有人来追究,电梯更是无法白你一眼,抑或,冲你一笑。

机器就是机器,只是为人所用,为人控制,是人的附属品,一切都听人的。直到亲眼目睹了一场灾变发生后,我才对这番论调产生动摇。

那天下班,27楼的同事们收拾东西,关好门窗,陆陆续续赶往电梯口。电梯下行,在27楼停了,随着“嘀”的一声,门开了,我和一批同事先行进入电梯。门即将关闭的时候,一同事来不及按电钮,急忙把手伸了进来,电梯门自动反弹。再次关闭,又一同事以同样的方式抢进电梯,然后,不忘感叹一句:“下班高峰,电梯难等啊!”

她正说着,走廊里一男同事叫住她:“帮我按住电梯!”她按着开门键,然而晚了,电梯门还是向两边合拢。走廊里的男同事急不可待,把手上的书伸进即将关闭的电梯门里。怪事发生了,这一回,电梯门没有被弹开,而是夹着书本强行关闭,然后下行。一本好端端的书被挤压得稀巴烂!

突如其来的一幕,把电梯里的我们都惊呆了。幸好是本书,要是一双手,那可就完了!等我们缓过神来才明白,电梯门遇物自动反弹是有限度的,否则,它将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

此事引起大楼物业部门的高度重视,电梯管理员特意在各层电梯口贴了告示,告知大楼上班的员工开启电梯一定要按电钮,而不是伸手进去以期电梯自动弹开,如果赶不上这一趟,就等下一班。告示归告示,大家一忙起来,就把它忘在脑后,为抢时间,在电梯门即将关闭时,照例伸手进来……

因为亲眼目睹了那一幕,我再也不敢贸然行事。由此,我深深地懂得一个理儿,电梯是不可调戏的,一次二次,电梯也许会原谅你,次数多了,它就会以残酷的方式来惩罚每一个调戏者。

我们都知道,世上每一个人,哪怕是残障人士,都是有人格的,都有其不可侵犯的尊严。其实,世界上每一样东西也都有其物格,同样是不可调戏,不可侵犯的。你向河流倾倒垃圾,河流会报复你;你向森林举大刀,森林会惩罚你;你向小草伸出践踏的双脚,小草会向上帝控诉你……

人要常怀敬畏之心,向身边每一样有物格的东西致敬,人更要长盈喜爱之感,喜欢并关爱身边的每一样东西。如此一来,每一样有物格的东西就会向整个人类致敬,互敬互爱,才会像电梯那样上下贯通,永续美好!

愿天下每一种爱,都不在恍惚中迷失,愿天下每一个人,不再因迷茫而施放冷言与恶行,与爱同行,弃绝对亲人无心的伤害。

为什么总是伤你那么深

总是觉得很累,一天忙下来,累得只想一个人在电脑前听听音乐。偏偏这时候母亲喜欢凑过来数落,句句如林间的悲鸟聒噪:“教你不要买这么大的房子,搞得压力这么大,如何是好?做人不要太累,要不你把写作的事放掉,一心一意教你的书好了!”每每这时,心烦透顶。有一次,心里腾起无名火足三丈高,我随手抓起电话机猛砸,恶语相对:“你就知道吵吵吵,吵死人了!滚开啊!”母亲无言,静静地离开书房。

第二天,母亲双眼红肿,显然,她哭了一夜。我深深地知道,正如母亲深爱着我那样,我是深爱着母亲的,可是,一句凝聚母爱的话语,怎就成了我深深伤害母亲的导火索呢?而类似这样的恶言恶行,发生在我身上已不是一二次了。心静下来的时候,我始终弄不明白:最亲最爱的人,为什么总是受伤那么深?

是的,在学校,在公司,对人对事,总是和言悦色,满面春风,可是,一回到家里,却绷紧一张脸,一不顺心,暴躁如雷,凶神恶煞似的,鬼见了都怕,何况自己最亲的人?

我的一个亲戚,打电话告诉我,她儿子已很不听话了,单位发了一部工作用的小灵通,儿子抢着要,不给,他居然说:“不给行啊。你死了,不用你给,就是我的了!”一部小灵通,至于把妈妈咒死吗?她是一个亲情至上主义者,这一回,她无法解释儿子的言行。一句话就把氤氲在家庭之中的脉脉温情,撕成一片一片的,飞舞在空中,洒落亲人一地的伤心泪。

在网上,我读到一则外国小故事,心中一片凉。

美国加州,有一个4岁的小女孩,她父亲有一台大卡车。父亲非常喜欢那台卡车,总是为那台车做全套的保养,以保持卡车的美观。

一天,小女孩手拿铁片在卡车钣金上划下了无数道刮痕。父亲盛怒之下,用铁丝把她的手绑起来,然后吊着手,让她站在车库里罚站。当父亲想起小女儿在车库罚站时,已是4个小时之后!父亲赶到车库时,女儿的手已经被铁丝绑得血流不通!父亲送她到急诊室时,手掌部分的组织已全都坏死,医生说,必须截去手掌,否则,将会危害到小女孩的生命。

小女孩就这样失去了她的一双手掌!

半年后,父亲的卡车进厂重新烤漆,又和全新的一样!当他把卡车开回家后,小女孩看着重新烤漆过的卡车,对着她的父亲说:“Daddy your truck is looking so pretty,same like new one。”(爸爸,你的卡车像新的一样漂亮。)这时,小女孩无邪的伸出了她那被截断的双手,对她的父亲说:“but when will you give my hand back to me?”(可是,你什么时能还给我一双手?)

读到这儿,泪水盈眶,身在颤抖。震撼,为那个被父亲深深疼爱的女孩儿的不幸;震惊,为那个无心伤害女儿的父亲!天底下,亲情莫不是如此珍贵如此深厚如此绚丽如花,却也曾这般,无心地生长伤害,抑或残忍。故事中的父亲,因受不了女儿无邪的追问,举起手枪,饮弹自尽。

叩问苍天:是什么力量,把亲人一步步推向极端,推入绝境?

到底是什么让我们义无返顾地去伤害自己最亲最近的亲人?难道仅仅是无心,是不是还有他因?迷失,一次次地迷失,心找不到归宿;迷茫,一回一回地迷茫,爱搁浅在沙滩。是诱惑太多,还是,灵魂经不住世间风浪的摇撼!

亲人,明明是深爱自己,也被自己深爱着的人,为什么总是伤你那么深?

愿天下每一种爱,都不在恍惚中迷失,愿天下每一个人,不再因迷茫而施放冷言与恶行,与爱同行,弃绝对亲人无心的伤害。

——让爱回来,回归到你我身边。

这两尊石狮以无声的方式告诉你一个朴实的道理:执著和痴情就是创造奇迹的一斧一凿,有这两样东西在,世上就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

不可能的可能

在新疆博格达山峰之麓,有一个叫“包家糟子”的小村,村里有一个叫吴庭德的老人,他是茫茫戈壁滩一个普通得再也不能普通的老人。他以放羊为生,和村里所有的老人一样,平平淡淡地步入人生的暮年。

吴庭德一大把年纪,生活本来就比较困难,如果说他会创造奇迹,村里人异口同声地回答:“就他?不可能!”换了你一定也会如此斩钉截铁地说,是啊,这么大年纪的老人,大半辈子都这么平凡过来了,怎么可能创造奇迹呢?

1993年的一天,吴庭德老人赶羊到村子南边百米远的地方,看见一群陌生人在竖一块木牌。陌生人开着汽车走了,老人上前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亚洲大陆地理中心”8个大字。他微微一笑,陷入了沉思。他想,既然是中心,那一定不简单啊!那一刻,他做出了一个不简单的决定:每天守护这个中心牌。

白天放羊的时候,吴庭德就守在“亚心”周围,看着它不受牲畜地破坏。下雨怕它淋着,晚上怕它冻着,他不辞辛劳,每天黄昏时分,把木牌背回家。第二天一大早,他又搬回去,端端正正地把它插好。家里人笑他太傻,国家又不给一分钱,凭什么看宝贝一样看着它。村里人笑他太痴,一块木牌值得那么神经兮兮吗?吴庭德把那些冷言冷语当作耳边风,执着地守望“亚心”。

亚洲中心设立之后,许多游客从世界各地赶来,尽管只是一块孤零零的木牌,他们也看得十分高兴,毕竟与亚洲的地心零距离了一番嘛。游客们参观“亚心”,免不了和吴庭德老人聊上几句。茫茫戈壁,在这亚洲中心的位置,吴庭德成了唯一的活风景。

为了让游客沾上地心的气息,吴庭德想了一个办法,每天砸一个小石头,把小石头砸成动物的模样,然后再砸出“亚洲中心”四个字。他把这些亚心石低价出售给来参观的游客。老人砸出的所谓的工艺品简单得近乎石器时代的遗物,然而,照样卖得火。

4年过去了,老人靠亚心石赚了一笔钱。就在这一年,国家投资150万元,做了一座高达14米的亚洲大陆地理中心塔,4个A(亚洲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型柱子合在一起,直刺云霄,中间垂一个巨型圆锥,直指亚洲地心。慕名前来参观的游客骤然增多,家人期待吴庭德多砸出一些亚心石来卖,肯定能赚大钱。

然而,吴庭德老人不但没有上交石钱给家里,反而把家中40只羊全卖了,所得的钱买了4块雕石狮的石料。从此以后,老人每天在亚心塔旁,一斧一凿地雕刻石狮。2年过去了,他雕出了一雄一雌两座栩栩如生的石狮。他对游客说:“我怕亚心塔太孤单了,就雕了这两个石狮,一个代表成吉思汗,一个代表文成公主……”

值得一提的是,吴庭德老人压根没学过雕刻!

远方有一位游客得知吴庭德老人创下如此人间奇迹,特意为他塑一尊铜像,表达了对他最崇高的敬意!

如果你有机会去亚心塔参观,你一定会被吴庭德老人的石雕技艺吸引住的。这两尊石狮以无声的方式告诉你一个朴实的道理:执著和痴情就是创造奇迹的一斧一凿,有这两样东西在,世上就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

鲜花不是为某一个人而开,太阳不是为哪一颗心而耀,世上的美丽只存在于真正爱美的人心中。

美丽不问出处

元宵节的夜晚,与一朋友在五楼露天晒台聊天。话酣时分,远处传来轰轰的鞭炮的鸣响,紧接着,夜空中绽放了美丽的烟花。在这个有月的元夕,远远近近的高楼在都市的霓虹中显露出淡淡的剪影,疏淡灰暗的楼影间,五颜六色的烟花仿佛天上落下的花雨,整个夜空欢腾起来,灵动起来。

我下意识地喊出了声:“你看,多漂亮的烟花!”朋友忽地站起来,惊问:“从哪里放出来的?是不是八一广场?”我顺着他的思路,半自语地说:“看样子是在省体育馆,不过又好像是锦峰大酒店!”

朋友说:“不对,不对,怎么会在那两个地方,我看了今天的都市报,说是军区要放烟花,一定是在那放的!对了,我有个哥们在军区上班,最近提了个副团。”

这么争论着,烟花倏而不见,夜空归于黑漆漆的沉寂!晒台上,我和朋友兀自坐着,良久找不到话题。美丽远去,话也没了,不知被什么东西搅和了。

遗憾啊,真是遗憾,当烟花用自己最绚丽的花朵妆点元夕的夜空,我和朋友执着地争论着美丽源于何处,把美丽本身生生给忘了。对于美丽,我忽然想到了一件并不久远的往事。

那是毕业后的一个初冬,我和同事乘船到鄱阳湖看候鸟,在归来的游艇上,我们和一位惊艳的美少妇不期而遇。她和几个人在打牌消磨寂寞的船上时光,二个小孩在旁边嬉戏。同事中,有人抖胆上前和美人攀谈,拐弯抹角地套出了她工作单位。那人回到我们中间,一副欣喜若狂的样子。

同事们伸长脖子,轻声地问:“她是哪儿的?”

那人骄傲无比,神气十足地吐出了几个字:“公交公司!”

我在同事们的热闹之外,一个人寂寞地坐在船角,静看美人娇好的面容,柔顺的黑发,欣赏从她发牌动作中透出的优雅高贵的气质。她是船舱中一大磁场,吸引住了无数双男人的眼睛。她是一大风景,让多少男乘客在寂寞中寻到慰藉。

从此,那个回程的船舱,那种闹哄哄的气氛,和那个美艳动人的少妇深深地烙进了我年少的记忆里。多少年后,当昔日的同事探讨美女的时候,总会感叹:“那一年,我在从鄱阳湖回来的船舱里碰到一个美女,那才真叫漂亮,盖世无双!”有人反问他,那美女到底长得咋样,他就哑口无言。最后,他只好答非所问:“她是公交公司的!”

爱美是人的天性,什么时候,人的这一天性渗进了水分呢?当美丽的事物美丽的人出现在面前,人们把爱美的天性束之高阁,倒是孜孜以求美的来历。这又是何故呢?是想摸清美的底细后去偷盗,去霸占吗?但诸如天上彩虹、庐山云雾、玛丽莲·梦露之类的美丽,人们又怎能揽之于怀呢?

岁月最是无情,年少之人,爱美就是爱美,不问出处,不分心走神,专注于美的内核。当童稚远去岁月变老,那颗爱美之心也随之逝去,露出铮铮的功利之欲。一旦美丽出现,欲将之置于自己的口袋,携美而去。美会去吗?也许会,但它能去吗?鲜花不是为某一个人而开,太阳不是为哪一颗心而耀,世上的美丽只存在于真正爱美的人心中。

钱钟书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觉得鸡蛋好吃,为何要去追究它是哪只母鸡生的呢?这是颇为耐人寻味的!

绝望的时候,路,总归得走下去,生活还要继续……

偶遇山间一凉亭

近段时间,心里常常莫名地充满了厌烦、怨艾、悲观……种种不良情绪汇聚在一起,最后,都流入了一个名叫绝望的深潭。跌入其中,无法自拔。

那天,朋友约我去郊外的群山走走。感觉很久没有亲近大山,亲吻自然了,整天都是呼吸都市污浊的空气,视野在城市高楼间变小变窄,而心,便有了上不挨天,下不着地的悬空之感。想想那山间的清翠之色,清泉的叮咚之声,鸟儿的啁啾之音,心便要醉了。背上一个简单的旅行包,坐上远郊公交车,满心欢悦地,循山而去。

我们顺着农民打柴踏出的山间小径,一步一步,往上爬行。越往上,树林越稀,秋日骄阳少有遮拦地直射下来,脸上,手臂上,火辣辣地疼。汗水沾湿秋衣,顺势往下淌,轻风吹来,如许冰凉。抬眼间,看见对面山上,有一间凉亭,如身姿曼妙的少女,袅袅婷婷地依偎大树矮丛疏密有致的山间。

是真累了,我对朋友说:“我们再努把力,到凉亭里去歇息。”

朋友说:“好啊!看上去,好近好近耶,也许,半个钟头,我们就能到达的。”

我笑了,说:“你啊,是不是太累了?我觉得一刻钟后,我们就能在凉亭里喝水了。”

一合掌,我们精神抖擞地出发了。

一刻钟过去,半个钟头过去了,山中凉亭,仍然与我们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仿佛我们不曾向它靠近似的。

从此山到彼山,走走停停,爬爬歇歇,山中凉亭,摆着一副拒人千里的冰冷姿态,离我们永远是那么一段让人气恼的距离,能看到,却难于抵达。

偶遇一打柴老汉,我上前问:“大爷,我们想去那凉亭歇歇,可是走了大半个下午,老是走不到,有没有近路去呀?”

老汉冲我们微微一笑,挑着柴担,边走边留下一句话:“要去凉亭啊,不要光看它有多近,要看自己脚下的路。路走尽了,自然,也就到了。看着觉得近,其实,它远着呐!”

告别老人,我们不再看凉亭是近是远,专注于走路,终于,在月升之际,我们抵达山中无名凉亭,在那里度过了难忘一夜。

山中凉亭,看似很近,向它走去,却是越走越觉着遥远,仿佛一辈子,都不能走近进似的。在这个似乎永无尽头的路上,自然不自然地,便生了绝望之感。然而,天下路,总是有尽头的,当我真的走进这座古老而神奇的凉亭的时候,心胸豁然,情绪如默片有了声,黑白画着了色,顿时鲜活起来。刹那间明白,自己连日来的绝望,正如同山中行路,恰处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前进感觉离凉亭十分遥远,而退回又感觉万分不甘的尴尬境地。

人生事,莫不如是。初入起点,总觉得,目标可以信手拈来,幸福可以唾手可得,理想能够轻松实现……而一旦步入征途,才发现,一切都是那么遥远,那么飘忽,就像梦中的幻影,镜中的鲜花。现实,看起来不真切了,生活,全然没了意义。这个时候,继续下去,没有动力,不走,也只能坐于待毙。前程空茫一片。只有绝望。

不过,走过这间凉亭之后,我想说的是,绝望的时候,路,总归得走下去,生活还要继续,不管前路有多么遥远,专注于脚下的路,总有一天,我们会安享到人生凉亭里的鸟语花香清风朗月。

“舞歌”,是一种自觉的关爱,润物细无声般地,暖化一颗颗陌生的心灵。

舞歌

前不久,在深圳参加了一家珠宝公司举办的年度酒会,觥筹交错,珠光宝气,让我大开眼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第一次明白了,歌不仅仅是供人唱的,它还可以“舞”,是的,是“舞歌”——我已找不出任何词汇来形容,只好生造这么一个不入流的词儿,来表达我对他们的崇敬。参与“舞歌”的表演者,都是这家珠宝公司的漂亮女职员以及帅气的男员工。

年度酒会的压轴戏,是最后一天晚上的主题晚会,有来自深圳的知名文艺家、台湾明星潘美辰等,算得上一台高水平的文艺晚会了!节目精彩纷呈,但看多了,未免不产生视觉疲劳,最后一个节目,一如那年央视春晚横空出世《千手观音》一样,让我迟滞的心,欢悦奔腾。这是一个怎样的节目呵!一群青春亮丽的俊男靓女,伴随着歌曲《感恩的心》的旋律,用手语倾情而“唱”。

这是一首我非常爱听的歌,每每听来,总有热流,自心间流向全身每一个毛孔,但这样一群健全的男女“舞歌”,给我带来全新的体验,感动之余,不由地,感到深深的震撼。他们整齐划一的动作,绵软中透着坚毅与刚强,刚劲有力的“语姿”,处处藏着一颗金子般的心。炫光中,他们的手臂如一只只在花间翻飞的小蝶,行云流水一般的手间舞蹈,与柔美而富有爱心的旋律,浑然一体,把一首歌颂感恩的歌曲,舞得摇曳多姿,舞得动人心魄。

对于手语,我全部的印象,仅限于那年《千手观音》之前,央视主持人和现场观众打出的那句“爱是世界最美丽的语言”。手语,与其他语言比,绝对是弱势中的弱势,操练的人群,少之甚少。而这家珠宝公司的年轻人,是怎么学会的呢?

曲终人散,我心中的这个谜团,一直未能解开。

第二天,按照日程的安排,我们一行,随他们公司的义工社团,前往罗湖区社会福利院参加关爱活动。九月的深圳阳光,暖暖地倾洒在干净的街面,一路上,我与一个名叫卢金凤的笑得如阳光般灿烂的女孩儿,闲聊开了。

我问她:“你们是从哪儿学到这个手语的?”

她甜甜一笑,说:“最初,我们是对着VCR学的,去特校做关爱活动的时候,还专门向他们学习,观摩他们的手语。”

我夸奖道:“你们非凡舞团的表演者,真是厉害,《感恩的心》用手语‘唱’得这么好!”

她说:“不仅仅是我们舞团,其实我们所有同事都会这个。公司自2002年创始,就高举关爱大旗,从高层到每一个员工,我们都自觉学习手语版的《感恩的心》,以彰显我们的关爱精神!”

原来如此,关爱的心,感恩的心,已是他们的自觉行为。

抵达福利院,我看见以卢金凤为首的他们,与这里的工作人员热情地交谈,像是老友重逢。她带着一帮公司的义工,为福利院的老人表演文艺节目,开始,我们涩涩地,不敢进前半步,仿佛隔着千里的距离,远远地看她的表演。及至卢金凤领着义工们“舞歌”,我们才迟迟疑疑,靠近他们,他们“舞”,我们唱。我看见,眼前的老人家,很自然地和着节拍,为我们鼓掌,刹那间,我们当中,有人流泪,有人抽泣,而老人们都满含着笑意……

“舞歌”,是一种自觉的关爱,润物细无声般地,暖化一颗颗陌生的心灵。如果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习惯性地融入“舞歌”,世间所有的冷漠与距离,都会悄然化解,消失于关爱萌生的温暖心房。

在遭逢人生痛苦之际,对自己幸灾乐祸,则是一种良好的心理能力,一种明朗的人生态度。

对自己幸灾乐祸

“我还有什么意思活在世上?活着,还有什么脸面?”

他最后自叹了一声,坚定而决绝地把吊在树干上的布带套在自己脖子上。这时,东方现出第一缕朝霞,太阳隐在大地之下,而他感觉自己要寻太阳而去,去地下,赴黄泉。

双手抓牢布带,双腿用力一蹬,人就像小鸟出巢似的,轻盈地飞了出去。荡秋千一样,荡了几个来回,突然,布带断了,他重重摔在地上,屁股生疼生疼。

这时,太阳探出头来,慢慢往上爬,他对着初升的太阳大笑起来:“我死过一回了!从今往后,还有什么过不了的坎呢!”

他暗自感谢这条用前妻连衣裙剪裁出来的上吊布带。如果它结实一点,如果再晚些时候断,他也许就真的没命了。他由此而读懂了人生的阴差阳错。面对初升的太阳,他对自己幸灾乐祸:“你就那么想死吗?可是,光想就有用吗?老天不收你呢!”

想起三年前,在人前,他还是风光无限的成功男人,公司里的每个人都对他毕恭毕敬,生意上的对手,也是敬他三分。他的产业,在当地算得上庞大的企业帝国。

然而,他太过轻信于一个朋友,拆借一笔大款子,终究没能收回,致使元气大伤。一年后,不得不破产,甚至连房子,也搭了进去。于他而言,这是比天塌下来,更可怕的事。从此,一蹶不振,郁郁寡欢。

迎着清晨的微风,他对自己幸灾乐祸:“你就那么相信所谓的朋友吗?可是,人都有两面,看得见的光面和看不到阴暗面!往后,还能只顾看人的光面,不看人的阴暗吗?教训是沉痛!记住吧!嘿嘿,找个可信的朋友帮忙,也许,还会东山再起呢!”

想起一年前,那个同床共枕十年多的女人,在一个大风欲雨的清晨,突然失踪了。他继戴上“一个落魄的男人”帽子之后,又加冠“一个遭女人遗弃的男人”,自古天下只有男人休妻,哪有倒过来的?耻辱,无已复加的男人的耻辱!他想杀人,不敢,只好想想自杀的事,还是不敢!想了一年,终于胆大了,敢了,毅然来到了凌晨的滨河公园,了结一生……

撩开垂柳,对着泛起圈圈涟漪城市内河,他对自己幸灾乐祸:“女人能和一个落魄的男人共苦吗?不能!那么,你为什么不可以不落魄,为什么不可以不让人家与你共苦?同甘不好吗?摆脱落魄不行吗?”

滨江公园热闹起来了,陆续来了很多晨练的人,身边,有手握收音机的老年人走过,有喘着粗气的年轻人跑过。而他,继续对自己幸灾乐祸,一路小跑着,回家去!

多年后,他东山再起,常有一位年轻漂亮知性女子,与他相依相偎,甜蜜得化也化不开。

人,一旦突然跌入自卑泥淖,总喜欢执着地找寻活下去的理由。然而,任怎么找,亦是找不到一条的。不是上帝故意把活着的理由隐藏了起来,而是受伤的心,没有了发现的智慧与能量。绝望的人,模糊了生与死的界线,感觉一步跨过阴阳线,会有飞天般的奇妙与美好。

其实,绝望之外,还有另一个选择:对自己幸灾乐祸!

影星姜文说过一段话,让人耳目一新:“(处于糟糕的境遇)对自己幸灾乐祸,是健康的,有意思的。”朝遭遇不幸的痛苦之人幸灾乐祸,是阴暗心理投射出来的毒箭,让不幸者心寒齿冷,是不耻之举。换一种对象,在遭逢人生痛苦之际,对自己幸灾乐祸,则是一种良好的心理能力,一种明朗的人生态度。

对自己幸灾乐祸,让受伤的心不再觉得苦,让绝望不像毒气那样弥漫开来,抬头就是晴空朗日。

而今,我相信所有的横财都可以种植而来,当你种下善良与关爱,种下温暖与期待,种下智慧和力量,多年之后,种子迎风发芽,花儿吸露而妍,硕果将秋天装扮成天下最美的风景。

善良是人生的横财

我一直认为,这个世界从来没有所谓的飞来横财。如果说,摸彩票一夜暴富尚有亿万分之一的可能,那么,无缘无故飞来横财的比例,分数线上那个分子永远是零。

但是,他奇迹般的遭逢,让我不再固执己见,我看见那个分数,分数线上的分子不再是空洞无神的“O”,而是一轮火热的太阳。

他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本当遵循备课上课辅导改作业的惯常轨迹生活,却因为家里哀事连连,万般无奈成了人人见之厌烦的“敲门瘟神”。

他的苦,是极端的苦。先是父亲去世,之后,妻子单位倒闭,一次性领到二万块钱后,工作无着,成了一名职业太太。这些,作为男人,他都挺过来了。郁抑经年,他病倒了,一查,才知得了淋巴癌。他想,自己命贱,拖一拖也许能与癌症相安无事呢。然而,更大的让他感到致命的事情,又出现了——儿子患尿毒症。关键时刻,老婆弃他们而去,吃安眠药,自绝于人世。

脚下是一片海一样的苦沙地,而他决心当一棵沙上树,荫泽病弱的儿子。

没钱治疗,儿子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和他妈妈一样,永远离他而去。如何恩泽这个被上天判了刑的爱子?他一筹莫展。学校象征性地给他拨了点款,并发动全校师生,为他捐献爱心。然而,于天文数字的治疗费,无疑是杯水车薪。

没有办法,他只好一个人踏上漫漫借钱之途,一家一家,敲门,敲着敲着,就把自己敲成了“敲门瘟神”,人见人怕,人听人怨,哪怕是自己的亲友。不是不想借,而是各家有各家的难,借一点表示意思可以,那么大的数目,谁家也撑不起呀。

“多少借点吧,等孩子好了,他挣了钱,一定还!”

“论辈份,孩子喊你叔呢。借点钱吧,救救他!”

“求求你,借一点。日后,我一定还上!”

……

踏破铁鞋,摸破嘴皮,借来的钱,也只是可怜的一些小数目。一个人的深夜,他任泪水流淌着,未来就像这黑沉沉的夜,暗无边际。

就在他伤心欲绝的时候,一张绿色汇款通知单到来,让一切都变了。

盯着汇款人姓名看了许久,他才想起来,这人当年是最调皮的孩子,几乎被所有的老师打入黑名单,但他觉得这孩子脑子灵光,反应快,长大后定会有出息。汇款留言上写着:“谢谢你当年没有对我失去信心,与别的老师不一样,那么攒劲地鼓励我,说我有出息!”他想了半天,也没想起来,自己曾对他说过这番话。毕竟,自己没教过他,对一个隔壁班的孩子,应该没有过多的交往。

后来,又一张汇款单寄来了,是他教过的学生。当年,他对这孩子说过一句:“你的作文写得棒极了,长大后会成作家的。”此人没成作家,但已是省报的一名赫赫有名的记者。

也许是记者神通广大,后来,汇款单越来越多,一笔一笔,都是他意外的“横财”。

教师节那天晚上,我在家里看电视,看到了他和飞来横财的故事,一股温暖的气息柔和地包裹着我,让我瞬间感动万分。那些个汇款的学生,当初都是被拉入“黑名单”,判定没有什么出息的孩子,只是,他心怀善良,用家长般胸怀,去呵护他们,去鼓励他们,给他们信心与力量,让他们在迷茫中看见希望的亮光。

多年后,这些孩子都成了他的横财,成了救儿子性命,救自己于绝望之中的温暖之源。

人世上,所谓的横财多是懒人的渴望罢,那只是虚无缥缈的幻影。而今,我相信所有的横财都可以种植而来,当你种下善良与关爱,种下温暖与期待,种下智慧和力量,多年之后,种子迎风发芽,花儿吸露而妍,硕果将秋天装扮成天下最美的风景。

所有的美好,那都是我们人生的横财吧。

人生就是一艘空的远洋油轮,我们的目标就要巧妙地制造出一只只集装箱来,凭借自己一点一点的努力,把智慧、才情和学识化作“货物”去充实。灵活运用“集装箱效应”,我们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创造更多的生命奇迹,欣赏更多的美丽风景。

集装箱效应

在大学里,我选修了一门与会计专业相距甚远的冷门学科《储运管理》。那时,“物流”在社会上还是一个生僻的名词,“储运”才为人们所熟知,其实,它们是一脉相承的。教这门课的李教授是位头发花白的老者,一肚子的学问,上课讲都的是稀松平常的事,理儿却极深,于轻松逗乐之中,阐释深刻的命题。

他给我们上的第一堂课叫“集装箱效应”,翻书查找它究竟处在哪一章节,却不得结果。李教授说:“集装箱效应是我创立的,书上没有。这究竟是怎样一种理论,先来听一个关于集装箱起源的故事——”

马尔科姆·麦克莱恩是美国北卡罗来州迈克斯顿市的青年。1931年,他购买了一辆车跑运输,因为刻苦勤奋,诚信经营,生意越做越大。后来,他接到的货运业务是直送港口码头。1937年夏天,马尔科姆把一车木材紧急一送往新泽西州霍博肯码头,下车装船时,离轮船开行只有6个小时。他急得不行,生怕误了装船。木材上船刚刚结束,船就鸣笛启航了,马尔科姆有惊无险。

打这起,他就在琢磨一个问题:能不能把货物一次性送到船上,从而节省劳力和时间?

通过数十年的潜心钻研,马尔科姆·麦克莱恩终于发明了储装箱,解决了装船慢,货物累积量小的历史性难题。1955年,他收购潘·大西泽公司,着手将自己的发明付诸实践,把公司里的油轮改造成储运货物的大金属箱——即现代集装箱雏形。

1956年4月16日,他的第一支集装箱船队“理想6号”驶出了纽瓦克港。从此世界储运史悄悄地翻开了新的一页。

集装箱用于储运,码头装卸时间大大缩短,由数天压缩到数小时,而且每一艘船只的储运量比以前提高了5倍,美国到欧洲的货运时间足足减少了4周。

故事讲完了,李教授说:“你们都是学会计的,知道‘利润最大化’是经济业界的一条铁律,与此类似,储运行业也有一条:货物储运量接近运输所能承受的极值,就能创造最大的价值,也就是我所说的集装箱效应。”

听到这儿,作为未来会计师的我们不禁产生共鸣。正共鸣着,李教授话锋一转,把这种效应提到人生的高度:“人生也莫不如是。做人就是要把自己潜在的能量发挥到极致,才会拥有集装箱人生,得到沉甸甸的人生收获。”

大学毕业后,我没有做会计,过去的知识大都遗忘殆尽,惟有李教授在这门冷门课上提出的“集装效应”,一直深深地烙在大脑里,每每忆及尚能记起李教授那副得意的神情,以及指指划划时透出的那份自创“效应”的自信。

人生就是一艘空的远洋油轮,我们的目标就要巧妙地制造出一只只集装箱来,凭借自己一点一点的努力,把智慧、才情和学识化作“货物”去充实。灵活运用“集装箱效应”,我们就能在最短的时间,收获更多的人生之果,创造更多的生命奇迹,欣赏更多的美丽风景。

自卑和自信不是敌我对立的,在适当时机,它们可以相互转化,有一个秘密通道把二者紧紧连在一起,这就是自知和自强。通过秘密通道,自卑者就能走出自卑的阴影,步入阳光灿烂的自信天地。

自信的背后是自卑

自卑和自信是两种极端对立的人生心理,中间有一道看似不可逾越的鸿沟。

两用者之间有没有沟通的桥梁呢?回答是肯定的。

我的同事李教授对女儿的前程十分担心,她中考没有发挥好,连重点高中都没考上。李教授托朋友帮忙,才把女儿送进省纺织学校,学习模特表演。这是省里第一个模特表演专业,就业前景不容乐观。他和夫人的自卑就来了,相互安慰,一个说:“女儿还算漂亮,脑袋也好使,找不到工作,到超市做收银员应该没问题。”另一个说:“女儿长得高,身材好,要是能到五星级宾馆做迎宾,就挺不错的。”

偏偏女儿不喜欢做收银,也不喜欢做迎宾,父母对自己的自卑情绪传染给了她。她知道,要跳出这自卑的怪圈,唯有刻苦学习模特表演,靠专业吃饭,而不是去廉价出租自己的体力脑力或者外表。中专3年,她学习一刻也不放松,练功,走猫步,形象展示……每一环节都一丝不苟,之外,还苦钻文化课和外语。

机会终于来了。

2000年11月17日,第51届世界小姐选美大赛在南非美丽的太阳城举行,她连连闯关,决赛名列第4名,被誉为“亚洲美皇后”。不久,她拍的潘婷洗发水的广告,再次引起轰动。

这个名叫李冰的姑娘由自卑成功过渡到自信,再也不必在南昌做迎宾或收银的活了。她之所以过渡成功,靠得是自知,知道自己缺点在哪里,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在哪里。

曾经听过央视名嘴白岩松的一场生动有趣的讲座。他坦言,他一度极端自卑,觉得自己的文章没别人写的好,话没别人说得好,感到处处不如意,事事不如人。作为央视的主持人,白岩松深感自卑心理的可怕,会成为工作中的绊脚石,甚至会毁灭一个人。他深知自己的底细,也明白路的方向,于是奋发图强。文章写得不好,那就多练,写一遍不行,再写一遍,一篇文章的诞生,是以满垃圾箱的废稿为代价的。话说得不好,就多练,找材料来读,每天翻几十种报刊,每月购买书报的费用多达2000元……

最后,白岩松用一句话总结了这段人生经历:“天道酬勤,自信的背后是自卑。”

全场掌声雷动。

一个人自卑不可怕,只要他有自知,自知后再自强,就一定能达到自信的境界,李冰和白岩松的人生际遇就是生动的例子!自卑和自信不是敌我对立的,在适当时机,它们可以相互转化,有一个秘密通道把二者紧紧连在一起,这就是自知和自强。通过秘密通道,自卑者就能走出自卑的阴影,步入阳光灿烂的自信天地。

摹仿是初学者的双刃剑,它仅仅是打造自己人生版式的桥梁,而不是通衢,是人生的手段,永远都不是目的。

打造属于自己的那一版

朋友曾在县化工厂上了几年班,下岗后,在广州打工,做的是与老本行风马牛不相及的工作——缝纫牛仔裤。没出几年,他租来厂房,买了机床,招来工人,当起小老板来。千难万难,没有把他难倒。但是,有一件事,让他一筹莫展,这就是牛仔裤的款式设计,用他们的行话来说,好版难求。

生产牛仔裤的大公司都高薪聘请服装学院毕业的高材生专门做版型、版式设计,一根根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线条在大版纸上纵横,构成无比金贵的裤版。朋友请不起设计人员,走旁门左道,买来销得火爆的成裤,依葫芦画瓢,稍作改动,便做出自己的版型。

我惊疑地问:“这会不会构成侵权?”

他回答得很干脆:“应该算是侵权了。但是,谁会计较我们年产几万条牛仔裤的小厂?不过,这样的局面也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总有一天,我要打造出属于自己的那一版。否则,在这行就无从立足,没法长久地做下去。”

想起母亲不止一次对我说过的那句话:“有样跟样,没样看世上。”这句质朴的乡村俚语告诉我,摹仿是多么重要。人生初始,一片空白,如何描绘自己的线条,怎样沁染自己的色彩,第一步就是睁眼看世上,冷眼观旁人,怎么通俗怎么来,怎么流行怎么追。小朋友作画,临摹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习作者作文,仿写是不可或缺的步骤,世上工种工序成千上万,莫不如此。

然而,当你在风景熟稔的摹仿之路上,健步如飞的时候,新的课题出现了:如何打造属于自己的那一版?重复别人,重复自己,人生线条会消淡,生命色彩会隐褪,依旧空茫一片,不知来路,不明去向。

摹写可以让自己迅速提高写作水平,但它终究有一个限界,一路摹下去,今世也别想出彩。仿古瓷永远不可能陈列在艺术长廊,它的名字只叫“工艺品”。现代化的水泥森林不具有传统特色,它只属于冷漠。摹仿是初学者的双刃剑,它仅仅是打造自己人生版式的桥梁,而不是通衢,是人生的手段,永远都不是目的。

几年过去了,我的那位朋友,已然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牛仔裤版式。他的工厂已从一条机床线扩展至21条,自己的版式已成加工区追逐的对象——别人正在摹仿他的版式呢。他告诉我,与他一起开厂的人,有亏有赢有关门的,拥有自主版权牛仔裤的老板,大都生意红火,重复别人的样式,大都败退。

一位著名画师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亦步亦趋学我者死,惟妙惟肖似我者生。”语曲意同,还是那句话:无论如何,要千方百计打造属于自己的那一版。

打造属于自己的那一版,是各行各业共同遵循的黄金法则,更是人生不锈的尊贵信条。

有句成语是:心安理得。对此,我的理解是:心安,才理应得到更多。虽说这是歪解,却让人备感温暖。

安心的最高境界是心安

十年前,田小红走从赣东农村,来到繁华的省城。她和村里一帮妇女一道,拉个竹条编的简易板车,“当当当,当当当”地敲着一个掉瓷的破搪瓷碗,沿街收破烂。

早晨,拉空车出去,黄昏满满一车,吃力地拉回租住屋。车上堆满废报纸、烂皮鞋、破衣裳,以及破铜烂铁废塑料什么的。城里人远远闻着都嫌脏,见了就恶心,当然不担心有人从背后抽走一二样。每次满载而归,田小红都是小心来往车辆,安心走路。

收破烂的活计来钱并不快,又脏又累,还得跟一些小市民斤斤计较,费神费心。在她那帮民工当中,田小红是较早改行的。她改行贩菜。菜场的摊位,她租不起,太贵。她只作二道贩子,从总批发市场批来,倒手卖给菜场有摊位的菜贩,从中赚些辛苦钱。

换了一辆新板车,不再装运破烂,不再大白天运货,人也干净许多,看上去精神多了。清晨三四点,田小红便赶到南昌(深圳)农产品批发市场,码好菜蔬,沐浴大都市的深夜霓虹,走在苍茫的大街上。除了汽车在街上跑,几乎没有行人,田小红压根不担心,背后板车里的菜蔬会被什么人扒掉。她哼着小曲,安心赶路。

几年后,田小红买了三轮自行车,一脚踏下去,能走很远,不累人。她不再送菜,而是改卖水果。三轮自行车斗里,内容四季不同,苹果、凤梨、西瓜、香蕉,冬枣……停车卖货,人看着摊,自然没有人敢顺手牵羊。只是她骑车时,就无法安心了,生怕有人从背后拿走一二样水果。自然不自然地,总会回头看一看。有一回,她真发现有几个刚放学的孩子,一人偷一个苹果,风一样跑了,气得她站在街边一个劲儿地骂娘。还有一回,她只顾注意后面车斗里的水果,却被一辆的士车给碰了,人倒没事,却花了十几块钱才把自行车给修好了。

在路上,总是不得安生,一颗心被吊得老高。

水果卖得没意思,田小红歇手不干了,改送牛奶。牛奶都装在特制的帆布包里,在路上,因速度之故,谁想偷走一瓶,难度不小。但是,田小红还是犯难了,停好车,爬楼去给人送奶的时候,会不会有人趁机拿走自行车架上的牛奶呢?每次送奶,她都是风一样的爬上楼,又飞一般跑下来,点点数正好,才放心。又是累人累心的活,把人折腾得七上八下。

担心是多余的,自行车在单元门口,人来人往,从没失窃过。渐渐地,田小红胆子大了,慢慢地爬楼,小心地下。为什么有人会在大街上偷水果,却没人在无人值守的送奶摊前盗牛奶呢?田小红始终没搞明白。

前两年,田小红得知卖报纸挣钱,一份报进价2毛钱,能卖到5毛呢。一边送牛奶,一边卖报,时间上有冲突,怎么办?她做出了一个更加大胆的决定,像无人售票的公交车那样,无人卖报!她在每天早上送完牛奶的时候,把装有报纸的篮子放在小区门口,几种热门报各摆十份,再放上4个5角的硬币,方便买主自己找零。黄昏送第2趟牛奶,田小红便会挨个把报篮收回。开始,丢过几次报纸,少了一二块报钱,后来渐渐就正常了,有一二回,还多出一二块钱呢。

现在,田小红送牛奶安心,放置无人售报篮,也安心。我的老乡田小红说:“我安心,不是一般的安心,是非常安心。现在城里有钱了,一块二块钱不在乎,偷这点小钱还落得偷窃之名,划不来。真的没给钱,那是人家身上没带零钱呢。”

有句成语是:心安理得。对此,我的理解是:心安,才理应得到更多。虽说这是歪解,却让人备感温暖。

田小红啊,现在达到安心的最高境界——心安了。古人云:我心安处是吾乡。在自己的故乡,心,焉有不安之理?

高潮后面连着低潮,低潮过后,必将迎来人生的高潮——这应是“人生的大小年”吧。高潮时,得意但不要忘形;低潮时,悲叹但不可悲观。这是大小年景里,应有的人生态度。

人生大小年

老家村口有很多棵柿树,葱葱郁郁,蔚然成林。春来柿花飘飘,秋至硕果累累。

每家每户都有三五棵柿树,一棵百年树龄的大树,往往十几家共有。最热闹要数天高云淡的秋日了,村里人几乎全部出动,钻入柿树林里,摘取诱人的柿子。那时候,柿树叶子纷纷下坠,剩下的稀疏叶片,已遮不住黄灿灿诱人的柿子。

在柿树上,大人一边摘果,一边隔树聊天,最常见的语气有两种,一种是欣喜式的:“啊!今年树上的柿子真多,是大年呢!”另一种感叹式的:“哎!今年是小年啊!柿子太少了!”我不懂什么大小年,有一次就问父亲:“不是年二十八是大年,年二十七、三十是小年吗?怎么柿子过大小年?”父亲笑了,解释道:“柿子的大小年,不是过年的年,而是指年份。大年产柿子多,小年的柿子量就少,一般来说,柿子的大小年都是间隔着来,一年大年,一年小年。”我的问题又来了:“为什么会这样呢?”父亲说:“柿子树年年高产,那不要累趴下?小年,就是它歇息的时候,缓过劲来,大年一到,产量就猛增,而且,柿子也会格外甜。”

离家已有十多年了,故乡的柿子树渐成梦境,而“大小年”之说,已在浪荡岁月中,获取了无数佐证:大山有山峰和谷底;大海会涨潮落潮;月亮初一亏十五盈;数学上正弦曲线有正负两个极点;历史上君王在战后往往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就是让百姓在“小年”之中发展壮大起来……偏偏忽视了自身,总是埋怨甚至愤恨自己怎么不如去年,怎么再也达不到当年那样的峰巅?与朋友聚谈,做生意的感叹生意没有以前好做了;当教师的老觉得学生一代不如一代,教书成就感远没有过去的多;做IT的更加激愤,以前做一个小网站都能成就亿万富豪,现在不是千万富翁别想搞网络……我们是不是遗忘了一个质朴的道理,世间万物卑微如一棵小小的柿子树都有大小年,更何况人呢?

高潮后面连着低潮,低潮过后,必将迎来人生的高潮——这应是“人生的大小年”吧。高潮时,得意但不要忘形;低潮时,悲叹但不可悲观。这是大小年景里,应有的人生态度。

厚积而薄发的道理,我们都明白,而一旦身处必须厚积的时候,往往牢骚和悲观紧随着我们。在人生低潮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是我们唯一的选择。任何埋怨之言,消极之举都只会延长低潮期,让“小年”变得那么漫长而难捱。

挺过低潮,前面就是亮光闪闪,锣鼓阵阵的人生高潮。这时,我们收获的人生果实,也会格外的香甜。

承担是一种美,承担是一种心境,承担是我们臾须不可远离的生活真经。

承担

赌石,是勇敢者的游戏。一口气,一把刀,一富一穷,一生一世,一场波澜壮阔的生存者游戏,一出跌宕起伏的人生独幕剧。

玉从山上买来,都是顽劣的石头,只有经过刀刃之后,才现其庐山真面目,顽石仍是顽石,真玉则显露温润之肌,亮泽之色。

一刀下去,砍得就是下半生啊。此乃所谓“一刀穷,一刀富,一刀披麻布”。劈出真玉,一夜暴富,削出石来,要么一夕变穷,要么上吊投江。这一赌,赌出悲壮意味,赌出别样的人生况味来。

古往今来,赌石者络绎不绝,是富是穷是自尽,他们一一承受,勇敢地承担。

细细品咂,人生何尝不是一次放大的承担?

承担道义,我们更崇高;承担风险,我们更勇敢;承担悲苦,我们更深刻;承担失败,我们更理性;承担快乐,我们劲儿更足。每一次承担,都是一场华美的展示,每一次承担,都是人性的闪光,而生命因为承担,通透明亮,激情飞扬。

主动承担,将迎来更多的机会;快乐承担,将收藏更丰沛的动能;勇敢承担,则更接近胜利者的姿态,以及成功者的心态。因为承担,也许我们会有疼痛、苦闷和责难,但更多的是欢乐、兴奋和掌声。

承担是一种博大的胸襟。

河床承担着水流调皮的冲刷,造就浩浩荡荡气势非凡的河流;大树承担着狂风无情地摇撼,造就了炎夏里一阵习习凉风,一片如盖的阴凉;天空承担着骤雨的击打,造就了雨后一弯美丽的彩虹……

而你的承担,造就了一个宽广胸怀,善驻心间的大写的你。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怒目承担,逃避承担,绕着弯儿,走到承担的反面呢?

承担是一种美,承担是一种心境,承担是我们臾须不可远离的生活真经。

前面,不管是天堑,还是通途,不管是悬崖峭壁,还是迷魂之阵,选择承担,是人生开给我们唯一的通行证。

所有的感觉都是源于自然的,自然的总是与苍天相契,与苍生相合。缺乏感觉,只能在量上徘徊,而不能实现质的飞跃。

感觉最重要

李教授是景德镇陶瓷学院的知名陶艺专家,手下每年都有一批硕士研究生毕业。离市区30分钟的车程,有一处“世外陶源”——三宝陶艺研修院,那是他一手创办的工作室,也是他为研究生们上最后一课的地方。

学生毕业前夕,李教授都会带他们来三宝上最后一课,在古老的辘轳车上,找寻古艺人手工拉坯的感觉。学生们对拉坯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在学校的实验场里,现代化的拉坯机一通电,就能均匀地旋转、湿手、捏模、拉坯、起坯,手到坯成,游刃有余。拉坯是陶艺的基本功,也是最初的工序之一,学生个个精于此道。

他们对李教授大兴复古之风的最后一课很是不解,惊疑地问:“教授,我们一开始就学用拉坯机,现在都习惯了,为什么还要我们这学习辘轳车?”教授微微一笑,说:“你问得好。我为什么要你们来学习用辘轳车拉坯?就是要让你们找感觉,找回自然的感觉。真正的陶艺不是工匠做出来的,应该是自然流露。现在请大家看我怎么用辘轳车手工拉坯。”

只见李教授把和好的泥放在车盘上,用力捶打至熟,沾上水,揉成一团,然后把摇棍插到辘轳车摇孔里,用力摇摆,辘轳车载着陶泥飞速运转。他轻揉慢捏,缓缓地拉出一个碗坯,棉线一放,坯起车停。学生们看傻了,原来,手工拉坯居然会这样完美。

李教授说:“和一直匀速运行的拉坯机不一样,辘轳车会慢慢停下来,当你把棉线划开成型坯与瓷土,双手起坯的时候,那一刻的快感,就融合了拉坯的所有快乐!这一系列的动作,是流畅的,自然的,就像我们呼吸一样。”在教授的指导下,学生轮流坐在辘轳车前,摇车,拉坯,起坯,古老的辘轳车让他们体会到拉坯的感觉。

夜色迷漫,灯光下,教授告诉学生:“做陶瓷,感觉最重要,没找到感觉,那就永远与陶艺有三尺三的距离,只能做一个平凡的陶工。做人,感觉仍然是最重要的,当你活得没什么感觉的时候,生命只剩下苍茫,离绝期也就不远了。”

感觉最为重要,此话一点儿也不假。作家要有语感,音乐家要有乐感,画家要有画感,甚至,记者要有正义感,师者要有教感,泳者要有水感……所有的感觉都是源于自然的,自然的总是与苍天相契,与苍生相合。缺乏感觉,只能在量上徘徊,而不能实现质的飞跃。感觉的两边,一头是工,一头是艺;一头是造作,一头是天然。

三宝之夜,学生们体会了手工拉坯的快乐,明白了感觉是生命的支撑,自然是艺术的魂魄。

人生时时在失去,凡心悟,“最好”永远留在不可及的历史烟尘之中,慧心觉,眼前的一点一滴最为珍惜。失去的未必真可贵,眼前的不珍惜,同样会失去。与其让眼前的失去,造就一个新的“最好”,不如珍守眼前,展望未来。

“最好”不可及

一个朋友从韩国归来,拎回大包小包的风味小吃、旅游纪念品,我们一边分享他的快乐,一边探寻他对韩国的印象。这一异域之旅,他三言两语道尽。倒是对一盏青瓷油灯,耿耿于怀,喋喋不休说上半天,并且,叹声连连。

韩国的青瓷举世闻名。那天,朋友在庆州市一家青瓷店里,面对满柜的青瓷器具,感受到来自青瓷世界诱人的魅力,凉凉的,滑滑的,亮亮的,如星光点缀的青蓝的夜空。挑尽千瓷皆不是,他只对一盏青瓷油灯着迷。它精巧别致,通体透亮,釉质晶莹,白中泛青,青里透白,苍青欲滴,有爽滑而坚硬的质感,有灵动而凝结的绘饰。把青瓷油灯放在手心,这可爱的小东西仿佛吐出火苗,仙光闪动……

朋友有了购买的冲动,问翻译:“这盏青瓷油灯多少钱?”

翻译说:“1000元人民币。”

朋友听了,心里颤了一下,国内1000元就可能买到一套高档的景瓷餐具!这么一想,他便把青瓷油灯放回原处。临走时,他安慰自己,韩国的青瓷到处皆是,还愁买不到便宜的?

带着对前路的憧憬,他上车了。然而,现实却跟他开了一个玩笑,出了庆州,他走遍了所有青瓷商店,除了一些茶杯、花瓶外,再也没有发现青瓷油灯。他疯狂地想念那款油灯,懊恼和怨恨如潮水般漫天而来,他觉得青瓷油灯是这世界最好的,是独一无二的,甚至那原本并不存在的一点灯火,在他心里也成人世间最美的火光。

无尽的追忆始于青瓷油灯脱手的那一刻,在长久的惦念之中,那盏失之交臂的青瓷油灯,登峰造极,成了他心中高山仰止的神圣之物。

朋友讲起韩国之旅,总会无限伤感地哀叹:“唉,我真后悔,没有把它买下来,那可是世界上最好的呀!现在,它总在我的心头盈着火光。”

听到这句话,我顺其义而行,陷入沉思。

那一盏青瓷油灯,握在手,以为不及一套景瓷餐具,弃之不惜。在青瓷油灯远去之后,心中逐渐明晰,如添薪的煹火越照越明。此情已逝成追忆。在日复一日的回想之中,弃劣存优,时间将其打磨得光洁照人,神采飞扬。这是一种深刻的生命体验,颇有情殇的祭奠意味。青瓷油灯的“最好”是在追忆中得出的,真正的赠予者是时间。

如果真的买了这盏青瓷油灯,它还能拥有如此美誉,如此牵动一个异国游客的心吗?结局肯定很惨,或者摆在拒子里,从不正眼打量一回,或者暗藏于箱底,落满灰尘。没有时间去追忆,何来深刻的生命体验,“最好”一说更无从谈起。

人生处处藏玄机,“最好”如山障眼,此时的青瓷,彼时的油灯,在有与无之间,在念与不念的两边,水分泾渭,地成南北,看重了,高上天,忽略了,沉入海。沉沉浮浮,爱爱恨恨,一隔两重天。

人生时时在失去,凡心悟,“最好”永远留在不可及的历史烟尘之中,慧心觉,眼前的一点一滴最为珍惜。失去的未必真可贵,眼前的不珍惜,同样会失去。与其让眼前的失去,造就一个新的“最好”,不如珍守眼前,展望未来。沉在过去之中念“最好”,岂能比立足今天创“更好”?时间是人生玄机的总开关,启启合合,“最好”与“更好”你方唱罢我登场,心与心的凡与慧,爱与不爱的升与沉,尽现人生智慧。

青瓷油灯是不会冒火苗的,在朋友心中闪烁的只是虚幻之光,因为虚幻,总有一天会熄灭的。到那时,它就从一个神物还原成凡物,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沾仙气不染俗气,保持一颗不偏不倚的心。

还是放弃苦心维系的那个“最好”吧,因为这盏青瓷油灯已送给你一颗慧觉的心。

有一种痛,在我们心灵最软处发作,猝不及防,伤至最深。这种痛,正是亲人的逝去。和天上的太阳不能直视一样,人们无法直视亲人的离世。

最软处的痛

“五一”长假刚过,收到一条陌生的手机短信,深情款款,颇有质地。看那柔情缱绻,便宜猜想是情侣间流传的亲昵文字:“现在我才知道,和最爱的人在一起,是最幸福的。”莫非他(她)和恋人分手之后,又开始反悔了?我真替这条短信直奔而去的正确的目的人感到高兴,并暗自祝福他们,希望这种绵延在内心的爱,长久一些,厚重一些,不再迷失方向。

幸福与爱,通过这条陌生的短信,在我眼里洇开来,在心里,久久地打着旋儿,灵魂里满胀着爱的清新,人生的美好。我怕该收而没收到的人,要着急了,便好心提醒那个发错短信的人:您好!你发错短信了,请看准号码,重发一遍啊!

那人很快又回了,这次让我彻底迷糊了。

她回的是:陈老师,是我×××,我在老家,还没有回来。这个五一长假,我一直在医院里,陪伴在爸爸的身边。

她,是我的学生,一个好学上进的孩子,平时少言寡语,与我交流并不多,之所以记住她,只因她与我的女友同名同姓。医院?陪伴?隐隐地,我感觉到一种人生凉意,而这种人生寒凉,正在考验她这个不到20岁的女孩。这么思虑着,她又给我发来一条短信:在我陪伴了七天七夜之后,我的父亲还是狠心地丢下我们,去了。

我仿佛看到了,她孤苦无助的哀容,而泪珠滴落在大地上,飞溅如玉碎。曾经,和她这般年纪,我也经历了父亲去世的人生哀痛。有一种情感,瞬间,撞击我的心灵,让我痛着她的痛,伤着她的伤。

我字斟句酌,给她发了一条回信:节哀顺变。这个世上,没有什么比失去亲人更痛苦的事了。谁都不愿经受生离死别,但经历了,人会坚强的。好好活着。

此后,她再没回短信来,我去上课,也没见到她,也许,还在家里,守着母亲吧,悲伤的心灵,需要相互搀扶。人生的雨季,亲人间共撑一把伞,手与手相握,握出人间最真最贴心的暖,足以暂时抵制来自心灵最软处的痛,哪怕一转身,又泪湿衫襟。

人处哀事里,心灵最软处扩散的痛楚,如海里的波涛,一波一波,毁人于无形。课间,与她的同学聊及她,让同学们去安慰她,这个时候,哪怕一句暖心话,也会帮她消解一点悲痛的。然而,我却听到这些孩子的怪笑,一女生竟说出一通无厘头式的话来:“啊呀,她这人怎么这样?跟谁都说这事啊!好光荣吗?唉——我是不会劝人的,老师,你教几招劝人的方法吧!回头,我现学现用,安慰她去!”

我心最软处,隐隐地痛着,分明是被眼前这个女生如针的话语,刺痛的。

记得当年,校门卫来我们教室转告我家中来电,说,你爸爸病重,赶紧回家一趟吧。我课也没上,也没来得及告假,就直奔家里。父亲出殡那天,我收到全寝室同学签名的安慰信,那一纸温暖,让我有力坚持着,勇敢地活下去。直到现在,想起来,我也能感受到那透纸背的力量和关爱。

而今,同学情,怎的这么生硬冷绝?莫非真如陶潜自制《挽歌》中所说“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逝去的人,能大度地感叹“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而生者,如何放心得下?如何不会悲伤?又如何不需要他人的宽慰与关爱?

有一种痛,在我们心灵最软处发作,猝不及防,伤至最深。这种痛,正是亲人的逝去。和天上的太阳不能直视一样,人们无法直视亲人的离世。

爱,化解悲痛,如果身边人,正经受着人生最软处的痛,我们何妨送去一句关爱的暖心话语,送去一个关切的温热目光?

其实,做任何事都是这样,保持一尺深的热爱。爱要爱得深沉、执著,但是,在发现爱得无门无路之后,要记得抽身而退。

一尺深的热爱

一位朋友成为《读者》杂志的签约作家之后,好运接二连三,先是被省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然后,从一名小出纳,摇身一变,成了文学院的教师。那一年,他28岁,已有近60万字见诸报刊。

很多学生对他所取得的成绩极为欣赏,赞叹不已。不少文学爱好者向他求教:“老师,你写得那么出名,一定有什么秘诀吧?”他向学生坦言:“秘诀就是两个字:热爱。”学生进一步打探:“如果要达到你现在的水平,到底要热爱到什么程度啊?”他回答说:“一尺深。”

学生们不懂什么是“一尺深的热爱”,纷纷向他投去狐疑的目光。

朋友带他的学生来到家里,从床底下搬出一捆20×20方格稿纸,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字,那都是他最初写的从未发表过的废稿,足足一尺厚。

他告诉学生:“如果想在写作上所有建树,就要保持一尺深的热爱,也就是说,坚持写完一尺厚的废稿,期间,不心急,不绝望,心中保持期待和热爱,对前路充满信心和希望。”

学生们恍然大悟,才知道,文满芳华,不是唾手可得,而是非得下一番苦功夫不可。他们激情满怀,个个跃跃一试。

看到学生个个全情投入,朋友接着又劝导他们:“对写作,也只能是一尺深的热爱。如果写了一尺废稿之后,还停留在中学生作文水平,那注定此路不通,不如改做他行,省得文章误我我误文章,二厢耽误,蹉跎岁月。

“不碰壁,不知自己的斤两,不到黄河心不死。写呀写,写到黄河边,发现有文心而力不逮,无疑是无桥无渡之境,不死心,必将遗误一生。

“其实,做任何事都是这样,保持一尺深的热爱。爱要爱得深沉、执著,但是,在发现爱得无门无路之后,要记得抽身而退。”

一尺深的热爱,是人生的基本态度,它会护送我们顺利泅渡苦海,抵达成功的彼岸,酣享快乐和光明。

在推土机和升降机面前,中国的城市普遍缺乏一种坚守,并由此失去自己城市的精神品质和精神高度。

日内瓦的坚守

37.5米,是日内瓦坚守的底线。

这一高度,是100年前建造的圣彼埃尔教堂的楼高。所有的建筑物,但凡越过红线,超过这一高度,拆你没商量,并且永远取消违令者在瑞士买房盖房的资格。

如果是在日内瓦湖畔盖房子,限高更厉害。当年,中国世贸代表团选中湖畔一块不大的地,准备盖办公馆舍,设计师虞河岳按照日内瓦政府的规定,只设计出一栋两层300米的平方米的小楼。庞大的中国代表团入驻这里,显然不够用。但限于日内瓦的政策,也只能将就着用。

开工剪彩的时候,日内瓦州州长亲临现场,特意向中方,向设计师虞河岳致歉,并解释说:“我知道,这么小的面积驻一个中国代表团,的确难度很大,我们也开会商量过这件事。可是,你也喜欢日内瓦,如果你违规一点,他违规一点,日内瓦就不再是日内瓦了。”

这就是日内瓦的坚守。

曾经开会专门商量解决你的难处,但该坚持的一定坚持,决不通融。

37.5米,在我看来,是日内瓦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的高度。

我所居住的城市,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古楼滕王阁,新式建筑,随随便便就超越了它的高度,更有甚者,就在它的周边有几家酒店和酒楼与它争风吃醋,抢尽了风头。一座孤零零的江南名楼淹没在城市楼群间,甚是落寞。与此相类似,有城市名片之美称的绳金塔,一座历史悠久的唐朝古塔,在50米不到的地方,树起一座20多层的写字楼和一家20多层的五星级酒店,古塔风光在现代建筑面前,花容失色。

在推土机和升降机面前,中国的城市普遍缺乏一种坚守,并由此失去自己城市的精神品质和精神高度。

让世人倾迷的日内瓦,以坚守之姿,为赶超现代化进程的我们,树起一座城市的精神丰碑,值得每一个人去体味,去深思。

水是一种精神,水有一种境界。像水一样活着,给这个世界雕刻希望,留存洁净,烘托温暖。一个人,有水一样的至情至性,水一样的宽广胸怀,水一样坚韧顽强,就会有水一样的温暖,暖人心,暖世界。

一滴水的温暖

一滴水,承载着无比的重量,可心的柔;一滴水,透射出一种幸福的温度,奇异的暖。

一滴水,凸现节约。有一幅宣传画,现在已深入人心,在一片干裂的土地上,只有一滴水艰难的落下,水之上,是人类那透着绝望的眼睛。一行字,声声如泣:如果不珍惜地球上的水资源,那么,最后一滴水,就将是我们的眼泪。的确,水是用钱买来的,但是,水作为一种资源,浪费之后,就将永不复回。覆水难收。一切生命,都有水在汩汩暗流。人们苦苦寻找外星生命,努力的方向之一,就是要找到水。水是生命之源,缺水,枯亡是注定的结局。然而,环境一天天污染,气候一次次异常变化,水,已被人类搅得无法安生,命运难料。一滴水,弥足珍贵。节约每一滴水,于我们而言,是文明的传承,是内心的珍视,万古长青,融汇于小小的一滴。

一滴水,彰显圣洁。有一道脑筋急转弯题,想必大家都能答对:请问,什么东西越洗越脏?对,就是水。水能驱除污垢,涤荡万物,水能降沙除尘,清洁世界,哪怕自己污浊不堪,哪怕自己蒙混一片。净是水的境界,时间是澄净的利器,终有一天,污水会变清,尘埃沉淀成泥。生而为人,像水一样,努力驱除污秽,清扫尘埃,由身而心地保持洁净,“质本洁来还洁去”。一个人,保持水一样的纯洁,心不贪,手不伸,坚守自己的良知,守护道德底线。并由此上升另一高度,制止不良行为,清除一切行动上精神上的污浊。圣洁如水,是心的境界,精神的珠穆朗玛。

一滴水,坚韧如斯。有一则哲理故事说,智者往瓶子里放石块,一二块便充盈如实,再放砂粒,三四把填满石缝。智者问路人:“瓶里还能装进东西吗?”路人摇头。智者笑了笑,接着往装满砂石的瓶中,倒进满满二杯水。这就是水呵,看似无处可容,仍流得进去,安坐如佛。坚韧如斯,当是一个人追求的境界。别以为没空学习,其实,挤一挤,时间总会有的。别以为琐事就忙不完,把效率提高,于游刃有余之中,张弛有度。关键是,我们要坚韧起来,要像水那样有一股钻劲,有一种永不服输的气度。

一滴水,低调入世。天下的水,都由高流到低,一直低到尘埃里,低到人们看不到尽头的大洋里。水一路向下,一路奔流,亦是一路自在,一路观景。向下,向下,再向下,水永远低调做事,冷静处世,它不攀高,不比阔,汩汩东流去,一心只慕一个容身的低处。低,能通往如海般深沉、辽阔的至境。一个人,如水般低调入世,定会心安天地宽,人生好景任徜徉。像水一样,低调做人,低调入世,就会有单纯的快乐,别样的幸福。

水是一种精神,水有一种境界。像水一样活着,给这个世界雕刻希望,留存洁净,烘托温暖。一个人,有水一样的至情至性,水一样的宽广胸怀,水一样坚韧顽强,就会有水一样的温暖,暖人心,暖世界。

生活是平淡的,书的韵律和着一种清淡,淡出真味,淡出美味。看来,电影再好,书亦是一天也离不得的。

书之四味

1、舒

上学的时候,有一个雅好,睡觉时,用书作枕,呼呼大睡,以为梦里有书香,以为书里的字儿会由梦境吸收,省得再去苦读苦背。却是清梦无痕,醒时,反而磕得慌。

喜欢陕西作家陈忠实的一句话,写一本可以带进棺材作枕头的书。煌煌巨著《白鹿原》让作家圆梦,但他仍是笔耕不辍,或许又在期待下一本吧,最好的永远是下一部。

看来,用书作枕,不单是鄙人一个人的癖好。

其实,书硬且活动能力超强,作为枕头,确实不是“题中应有之义”。拿书作枕,就犯了擅自扩大内涵和外延的错误。修正错误,就是要拿枕头作枕了。然而,每每睡觉前,总要胡乱翻几页书,不翻就浑身不舒服。读书读到自然眠,闲书落满枕边。醒来一看,或多或少,还是枕了书,皱了几页,小心地抚慰,心疼不已。

书是不能折页的,看到哪就在哪页折书角,不是爱书人之举。所以,书签是不得不备的。每到一处风景名胜,别人买敲背按摩的,我就买用干花野草制作的书签。夹进书里,自然之香,和着书香,美着呢。

自家的书,当然不能借,坐拥一座“书城”,那才叫舒服,少一本都不行。这座城,我可修得不容易。现在的书定价高,买一回书,得省一二个月的零花钱才行。遇好书,再贵也会买,清人李渔《闲情偶寄》实在是喜欢,花好几天的工资,毫不含糊,才把它买下。在香港的超市发现几本好书,哪怕100港币一本,也悉数购回。好书就像美人,看着就舒服,看着不够,就像娶老婆一样,买回家珍藏吧。

我家的书柜已无空位,新购的书,都密密挤挤摆在书桌上,抑或疏疏落落地遗在沙发、茶几、厕上、枕上和床头柜上……就像老婆面对一柜衣服总感叹还缺那么一件一样,我面对一柜子书,永远感觉还缺一本。

因为缺少,所以期待,书给予的舒服之感,便从昨天到今天,绵延至未来,终将相伴到永远。

2、倏

曾经,每每打开书柜总会感叹一声:什么时候,自家的书柜能摆上一本自己写的书呢?叹完之后,便摇头自语:我等出书,怎么可能?

坚持自有回报。写了10年,终于在2005年8月,出版了自己第一本书,书名颇具绕口令的意味:《不可能的可能》。李宁说:一切皆有可能。我则进一步解释:不可能里也有可能呢。

头一回看到封面上有自己名字,后面还跟着一个“著”字的书,满心欢悦。放进书柜的时候,终于明白过来:不可能,时机成熟就会转向可能的。

样书到手之后,送了一些给长期合作的编辑,一直关注自己的文友等等。随后,便涌现了一支长长的索书队伍。见面就有人说:“出了书也不送一本?太不把我当朋友了吧。”后来把省内新华书店所剩的20本全买来,不到一周,全送完了。真是快啊,一本本书,像轻盈的燕子,倏而飞远。

2006年6月,第二本书《没有爱到不了的地方》出版了,为了应对索书人,我索性向出版社定购100本。短短一个月,就派送完了。还是那个字:快!

得之快,丢之也倏。

每当碰到受书之人,他们大都会友好地说一句:“你的书写得真好!”而我若真诚地问一声:“你印象深一点是哪一篇呢?”他或王顾左右而言,或支吾过去,鲜有人立马报出一个篇名来。显然,他们看过封面封底之后,也许,内页连翻都没翻。

记得贾平凹先生曾在一篇文章里举了一个例子,一作家签名将自己的心血之作送给索书之人,不料,来日在收废品的老头那里看到此书,便掏钱买了回来。然后,他签上“某某又赠”的字样,把书又给那人送去。看后,让人感到无尽的辛酸,为何读书人要作贱写书人?

联系到自己的书,可能被人丢得更快,便明白,所谓一本书流芳百世,于绝大多数作者而言,不是天方夜谭,就是痴人说梦。自己的斤两自己最清楚,不是写一二本书,就有曹雪芹的气质和狄更斯的素养的。

正因为自己的书,倏而远逝,所以,每一次着笔之前,不敢倦怠,不敢轻慢。

3、疏

不知是什么时候迷上电影的,此幕一开,与书便不知不觉疏远了。以前看电影是上影院,现在是在电脑上看。在市场上买压缩碟,5块钱一碟,一碟5部最新国内外电影,看起来,相当过瘾。

电影是90分钟的艺术,浓缩人生精华。身边不少写字的朋友和我一样都爱看碟,在电影里吸取营养,寻找灵感,来丰富实自己的写作细胞。甚至有些著名作家批评某些小说家,不搞原创的东西,偏要到好莱坞觅灵感,炒人家的现饭。

此话听了,并没有往心里去,一任电影情结,在心里凝结成团,汇聚成露。

一段时间,我在书房用电脑看美国、韩国、印度、伊朗等国的电影,一个泪流不止,一个心惊不已。在我看来,电影是凭借让人心惊而取胜的,画图、音乐让人感到震惊,或者故事情节让惊怵,表现为感慨、感动、感伤……

就这样疏远了书,总期盼日子过得电影式的一波三折,提笔著文,总想怎么铺垫,怎么转折,怎么让人惊心动魄……写出来的文章却是那么别扭,像个“四不像”怪物。

生活是平淡的,书的韵律和着一种清淡,淡出真味,淡出美味。看来,电影再好,书亦是一天也离不得的。

4、输

清理书柜,旧报刊成了首批处理品。

旧报纸粗略检视,然后混入本地晚报都市报一同作废纸出售,旧杂志自感能值几分钱,不舍得扔,便请老母亲拿到我所从教的大学里低价出售。

头一天,母亲报喜:“今年出版的几本杂志一元一本卖掉了,得6块钱。”

第二天,母亲感叹:“旧杂志摆在食堂门口,来来往往那么多人,看都没人看,问也没人问。”

第三天、第四天……仍然如此。

我有点不信,4000多名大学生,5毛一本或一块一本的旧杂志居然问都没人问?母亲见我疑惑不解,对我解释说:“我也喊他们过来看,大声地叫卖,但学生都说,没钱。”但是,他们上网、玩手机、吃水果喝可乐炒菜请客就有钱。

我所从教的大学,因为基建尚未完成,图书馆阅览室暂未开放,学生业余看课外书,只有极少一部分去江西省图书馆,大部分人课余时间就是上网泡着或者谈恋爱耗着。

课堂上,我曾向6个班同学问同一个问题:“每个月,你们买书刊的费用是多少?”结果让我震惊不已,绝大部分同学是零,个别同学偶尔买一买《读者》、《青年文摘》,也都在10元之内。

学生们还有一个是理由: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大学里读这么多规定的书,找工作都不一定有用,谁还愿意读课外书?

有数据显示,中国公民阅读率已连续几年在下降,想想,在校大学生尚且如此,能不下降吗?

书与输,划等号了,为什么会这样?难道仅仅是同音吗?不知是谁说了:“一个不读书的人,会后劲不足,一个不读书的社会,会渐失和谐。”

离书太远,离输,也许,就真的不远罢。

苦择天日的春花,期待欣赏的目光,期待赞美的话语,惟有如此,才不枉美艳一场,满载智慧走一回。是的,花开躲寒冷,花盛报天候,不是智慧吗?生存的智慧,美的哲学。

一树一树春花开

一夜之间,小区里的山茶花,全开放了,红红的花瓣在绿叶丛中,或隐或现,惊艳人眼。与此同时,高高低低的矮树丛里,也满枝满桠地绽放碎碎的春花,或淡红或暗紫或嫩白——都是我所辨认不出名儿的精致如甜点一般的灌木。有春花绽放的时节,才真切地感受到春光明媚,春意融融,美从眼睛流入,在心湖里打着旋儿,久久难消。

我惊疑:仿佛是商量过一般,一树一树春花开。

昨日黄昏,风消雨歇,五彩晚霞,斑斓一片,挨着花树路过,叶旁的花蕾仍是愁眉紧锁,没有春日的动静,仿佛树忘了花事,花忘了时辰。都是那么能沉住气,不急不躁,春光日融,也乱不了心啊。

是啊,春日有险恶呢,不是说,春天孩儿脸说变就变吗?若是急急地开花,那花儿谢则更急遽,徒望春光明媚,花落新泥遍地红。选择最适宜绽放美丽的日子,是花儿最上紧的事。倒春寒会让过早开放的瓣儿受冻伤之苦,不期而至的春雪将会让花蕊冷呛得咳嗽……让美丽武装自己,但要拒绝受伤害,这是花的智慧。

桃花春风扑人面,满树满树的“红云白雪”,招蜂引蝶,妆点春风春雨。曾含苞待放多时,曾迟疑等待多日,恰好一阵暖风吹过,满树挂彩满树香。古人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花开赶时节,只待风暖不再寒。

而人呢,偏偏操之过急,“有花堪摘直须摘,莫待无花空折枝”,凭什么一定要摘取艳丽于枝头的鲜花呢?等花事将尽,看“花谢花飞飞满天”不也是一种壮观,一种瑰丽么?花红,是因为内在的喜悦,而我们脸红,会是因为心里的羞怯与慌乱吗?

苦择天日的春花,期待欣赏的目光,期待赞美的话语,惟有如此,才不枉美艳一场,满载智慧走一回。是的,花开躲寒冷,花盛报天候,不是智慧吗?生存的智慧,美的哲学。

释放美丽,不伤害自己,这是春花的处世哲学。反观我们,是不是都如此了呢?为了所谓的苗条身段,牺牲身体的快乐;为了打好所谓的基础更快更好地摘取明日胜利的果实,舍弃无忧无虑的童年;为了让美食一饱口欲,无情地残害身边珍稀动植物;为了多赚几个钱过上好日子,不惜破坏生存环境,污水四溢,废气横行,田园牧歌永远消失……

美丽人生,建立在伤害自身的基础之上,何苦呢?

一树一树春花开,美在春风中,更美在自己由衷的笑容里啊。在春花的笑声中,我们听见了什么,又能想见什么呢?

是的,碗来了,大大的蓝边碗,通过那一双双饥饿的手递过来的,递向在尘世中忙碌的我们。爱心帮助,是一个时尚而博大的选择,选择了它,会让我们接近纯粹与崇高。

碗来了

多年以后的今天,我终于弄明白了,碗大不是好事。

有一个印证经济发展的感性指标是女人裙子的长短,结论是,裙子越短,经济就发展得越好!人穷的时候,喜欢计较布料的多寡,同样的价钱,长裙肯定比短裙合算。富裕起来的女人,布料少一点,不心痛,更看重款式新不新,做工精不精,质地好不好。街上短裙女人越来越多,富起来的人就多,经济不就运行得好了吗?

手里的碗和女人的裙,道理相通。计较碗大小的人,就没法挑剔碗里的内容了。

刚来南昌的时候,叔叔送给我一只大大的搪瓷碗,外边有墨写的“某某局第三届职代会纪念”几个大字。每天,我拿着这只大搪瓷碗到单位食堂打饭,在去食堂的路上,用筷子敲碗,叮叮当当,像是在为打饭这桩神圣的事鸣锣开道。从小母亲就教我,吃饭之前,不能拿筷子敲碗,那是咒天,吃完饭,筷子不能搁在碗上,那是骂人。母亲教我随遇而安,饭吃到一口算一口,不要怨天,不去尤人。

然而,这只大大的搪瓷碗,将母亲渗透我多年的用碗礼仪轻松解构。饭前敲碗消饥,饭后筷子毫不犹豫地搁碗上,在我看来,单身宿舍任何一块地皮都没有碗沿干净。

我那只大搪瓷碗能装6两米饭,午餐和晚餐,一般是打4两饭,外加一荤一素2个菜,堆成一座小山似的。但总是进餐后不到两个小时,肚子就咕咕狂叫。真搞不懂,那时候怎么那么能吃,吃完还不长肉,一直维持在市斤110和114之间,刚好是两个特服电话号码,让我永生难忘。

那时,大搪瓷碗里永远缺一个主题:油花。所以,洗碗最省事,放在水龙头下稍稍冲荡就好了,爽爽快快,干干净净。这奠定我今天在家里当“洗碗夫”的神圣地位——爱洗碗是那时落下的根。

后来情势有所好转,能常常到外面打打牙祭。只是,每每在酒楼饭店吃饭,很不适应那大小与茶碗相似的饭碗,只需两口就能吃得底朝天。伸碗向服务小姐再添一碗,她惊愕不已,问道:“谁要饭?”满桌的人笑得前俯后仰。

这样的局面没持续多久,便渐渐适应了小碗,随着幸福小肚腩的日益隆起,“小碗吃饭”日渐成为进餐的标准概念。

搬新家之后,去超市买餐具,鱼盘、汤钵等都是大大的,10只饭碗,选的是最小号。岁月流转,现在,再去用大碗盛饭,还真的不适应。有时,看着被束之高阁的那只生了锈的大搪瓷碗,心里顿生沧桑,最明显的,我这胖胖实实的140斤,再也落不到110—114的区域内,就像小碗与大碗不是一个重量级一样。

我家的书橱,甚至还收藏了一套放不下小指的微型饭碗。看着这套精致的小家伙,我就想,碗越来越小,生活也越来越小(康)啊。当然,那个康字说出来还不是那么理直气壮。

关于碗,南昌曾有一句广告语深入人心:对不起,我们来晚了!有点记性的人都知道,这是肯德基当年挂在百货大楼上的巨幅标语。当年,每每从八一大道走过,看见这句广告语,就会情不自禁地低吟:“来碗了——来碗了!”我从来没见过肯德基的模样,开张后,总是在门外徘徊,人多得压根挤不走去。所以,我一直没弄明白,吃肯德基是不用碗的。

大约两个月后,全城都在流传一个惊人的消息:“南昌第一家肯德基,也即百货大楼店创下单店营业收入全球第一,而且,这冠军宝座一坐就是数十天!”乖乖,见过这么疯狂的吃法吗?吃到无碗,就陡然上了一个台阶,创下世界纪录,境界高远啊!

昨儿上街,看见一则公益广告,宣传共青团推行的“蓝边碗计划”,看见那只鲜活在巨幅广告帆布上的大大的蓝边碗,不由地想起躺我家吊柜里的那只大大的搪瓷碗,想起那些并不久远的没有油花的日子,想起让人难捱的饥饿。

有一位作家说过,只要世上还有一个人饥饿着,就是所有人的耻辱。我们这个世界,应该告别这种耻辱的。

是啊,碗来了,大大的蓝边碗,通过那一双双饥饿的手递过来的,递向在尘世中忙碌的我们。爱心帮助,是一个时尚而博大的选择,选择了它,会让我们接近纯粹与崇高。

但愿,不久的将来,那些端过蓝边碗的手,也能和我们一样,用小碗吃饭,过小康日子。

仪式是相当能锻炼人的,它在一种庄严的气氛中,涤荡我们心灵里污浊的空气,汰洗我们道德空间里的阴翳,让我们在或隆重或平凡或庄严或轻松的仪式中,回归自然,找回真我,并捡拾那一枚开启真善美的钥匙。

仪式感

2008年“春晚”之后,赵本山闹出了一个很大的动静。

他在收徒弟的时候,搞了一个场面浩大程序繁复的收徒仪式。这一古老仪式,差不多淡出国人视野,冷不丁地被本山大叔搞出来,让不少人心生烦怨,甚至愤怒来。

想起仪式,我不由地想起几件小事来。

曾与一伙朋友吃饭,我们乐乐呵呵准备开筷举杯,一位女性朋友却双手合拢,双目微闭,嘴里念念有词。原来,她是在作例行的餐前祷告——一个虔诚的基督徒进食之前的必要仪式。明明是我做东,她却在感谢主赐予美食。当时,颇为惘然,直到经历了太多浮泛的世事,才深深感觉到一种仪式能长年坚持,是多么不容易,多么值得我们去尊敬。

还是吃饭,一位朋友在丈夫死后多年,每次开饭,要么她,要么女儿都会为故去的亲人摆一副碗筷。人虽离去,一家人仍吃团圆饭。开始她这么说,我们都感觉特怪异。多少年后,她说,还在坚持。才知道,把一种仪式融入自己的生活,其背后必有磅礴的爱在作支撑的,必有宽厚的情在作铺垫的。

有一则新闻,让很多人痛骂其做秀,说的是某公司老板,在年终颁奖大会上,除了发红包外,还送上一份特殊的礼物——老板亲自为受奖员工洗脚。我们都知道,被老板洗一次脚,是不值几个钱的,至少,不如多发一百块钱来得实惠。但是,和被洗脚的员工一样,更多的人认为此一举,价值千金,因为一这洗脚仪式里头透露的对员的工的尊重与善待是再多的金钱也买不到的。

我倒是乐意看到将为父母洗脚的仪式纳入中小学道德教程中,让更多的孩子在为父母洗脚的时候,体会父母的不易,并永远记住敬老与孝顺。

仪式是相当能锻炼人的,它在一种庄严的气氛中,涤荡我们心灵里污浊的空气,汰洗我们道德空间里的阴翳,让我们在或隆重或平凡或庄严或轻松的仪式中,回归自然,找回真我,并捡拾那一枚开启真善美的钥匙。

仪式是短暂的,那种点状爆发,像烟花一样,难于持久。我倒希望仪式的那种净化功能,能以“仪式感”转存于我们的内心,让我们凡事有所敬畏,于尘世生活中,亲近神圣,走向崇高。

后记:写在人生边上

好人难活,旷世孤独。

活了三十多年,尚觉自己只是在人生边缘独自品味,就像别人端着冒热气的咖啡杯,而我,远远地只闻其香。自己的所有文字,只是浅层次的人生开掘,浅浅的哀愁,浅浅的疼痛。即便如此,却深感命难活,人孤独。这个凉风习习的清晨,净身焚香,检视自己的过往,在自己的人生边上写下几句话,无洪钟大鼎之惊警,亦无振聋发聩之奇绝。

只是一点生活心得罢了。

希望。

突然之间,我想拥有一辆车。在这个希望消失殆尽的年纪,我拥有了凡俗的希望。我想驾车远离此地,离开喧嚣之城,离开烦恼之源。去到一个遍地碧绿的地方,燃柴做饭,和自己深爱的人,共执一篮去采蘑菇。

不该有希望的时节,有了希望,难免不会落沦为失望。我会和谁去辨认蘑菇的成色与毒的有无?

生离。

大姐的大女儿党燕,打小,对我这个大她十几岁的小小舅舅很是着迷,像麦芽糖似的粘着我。五六岁的时候,她常跟着大姐来看我,扯着我的衣,央我给他讲故事。我学会骑自行车后,她闹将着,要我带她去兜风。有一次,把她提到自行车前杠上坐着,骑出禾积地,一直到了田畈大路上。生手上路,难免紧张,见有人来,避之不及,龙头失控,连人带车倒在了路边的水沟里。六岁的外甥女头朝下脚朝上,一头栽进不深不浅的泥沟里。至今我还记得她那极度受惊的模样,哭声飞扬,罩满田畈。我心里打鼓:是不是她被吓坏了?那我怎么向姐姐交代啊!

哭够了,小外甥女党燕说:“不玩了,我要回家!”

我把她放在自行车后座上,一路扶行,送她回家。在大姐家后山上,我生怕大姐骂我,不敢送她进屋,悄悄把她放下,让她自己走回家。小外甥女朝着家的方向,头也不回,一路跑去。看着她越来越小的背影,最终消失在村口,我莫名的涌起伤感来。这一离别的愁绪,如刀刻一般,在记忆里鲜活着,不曾老去。

人生离别最频繁的场景,是村后田畈大路口,由梁家开往县城的班车,我们村的大路口是必经之地。我的离别三部曲:县城读书,赣州上学,南昌上班,都在这个路口告别家人。与外甥女那次别离不一样,不管是当年的父亲,还是一直坚持送我的母亲,或者姐姐和妹妹们,他们都是迎面送行的。而我隔着车窗,亦是正面挥手。

渐渐远去的背影,给离别平添一抹伤悲。而迎面道别,让心,更生不舍,依依之情,长久地萦绕在分别的日子里。

死别。

父亲不知道自己会在57岁那年离开这个世界。早在1990年仲秋,他就在自己的教案本里,写下一封遗书,告知谁家欠我们的钱,谁家借了我们的谷,告诉我要坚强要俭省……而1995年初春,父亲的突然去世,像一阵黑风,把家人都吹蒙了。从赣州回到家里,我看见黑漆漆的一口棺材,父亲躺在里面,我跪在外面,中间是生与死的距离。从此,我落下了怕黑的病。

死,对于生者来说,只是一道光影。在这道光影里,父亲的远行,让我无数次地回忆,煞时,一片白亮的光,让我不能直视。

亲人,都在一天天老去,留给我的只是一道淡淡的背影。哪怕多么不情愿,总有一天,他们会在岁月深处,倏而不见。

泪水。

在我7岁的时候,父母大吵了一次。母亲一边哭,一边说要回娘家。我倚在床边,耳畔母亲悲凄的哭声,让我心碎,就跟着哗哗地流泪。母亲见状,收了哭声,不停地替我抹泪。父亲小心地,退到一旁,不再言语。一场吵闹,就此偃息。

前女友曾无数次无所顾忌地伤及我的内心,常常一个人落寞地回到单身宿舍,欲哭无泪。渐渐地,爱淡去,心冷硬,终于,向她提出分手。那个无雪有风的冬夜,她喝了半瓶红酒,哭得昏天黑地……我把她送回她家小区门口后,走了,头也没回。身后,是她一串悲凄的哭声。我知道,地上肯定有一滴滴冰冷的泪。

这个世界,没有人值得你为他流泪。真正爱你的人,永远不希望你流泪。为不爱你的人把泪儿流,即使泪如海,也会被无情的风,迅疾吹干。

孤独。

这个夏天,女儿降临人世。众望所归的她,承担了家人太多的期许,而她柔弱的肉身,哪能承受如此重任?在这个人潮如海的夏天,家中的女人们吵得昏天黑地,而我,心向无依,情无所牵,备感孤独。

孤独不是一个人的清寂之味,而是陷于人海中,找不到自己,寻不见心。

活着。

没有哪一个时间段像现在这样,不曾停歇地追问活着的意义和人生的终极目的。在活的当下,问活,其实,是活得最艰难的表现。是无奈地,向起伏的命运,向生存的环境,举白旗。那个已为历史的2007,关心我的朋友,总是那么揪心地与我谈及活着的话题。他们不愿意看到,一个人,栽倒在一个看似绕不过去的心结里。庆幸的是,走过2007,我还活着,感知冷暖,感受世间炎凉。

活着,就是活着罢。

拥抱。

有一次,5岁的干女儿邵亦涵跑来我上课的教室。当着全班学生,她飞奔过来,高喊一声“干爸!”就扑到我怀里,紧紧地拥抱着。突然有流泪的冲动。想想自己,拥抱仿佛是上世纪的老古董了吧。是啊,大街上的“抱抱团”,无论多么庸俗,却那么无情地直刺内心,让人感觉生命的疼痛。

拥抱,点燃生命的火烛,是人生桔黄色的暖。

谢恩。

经历了百年未遇的严冬,终于迎来了明媚的春天。在这个春风浩荡的日子里,我要感谢您——我亲爱的读者。

您是我的上帝,是我的不敢倦怠的不绝动力,即便你在远处,我在此地,永无相见。人,生而有缘。当你捧读此书,缘,会让我们心相通,情相连。让我们越过千山万水,在阳光下,在风雨中,聆听心在文字间的跳动;让我们越过森林般的手,在空气里,感受双手紧紧相握的颤栗。

我们不相识,而心不会陌生。

心与心,总会有见面的机会,就在纸上,就在缘分里。

同类推荐
  • 优秀员工的8项修炼

    优秀员工的8项修炼

    只有抱着“为自己工作”的心态,才能心平气和地将手中的事情做好,最终获得丰厚的物质报酬,赢得社会的尊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也是本书的主旨所在。本书介绍了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工作以及对待工作的态度。语言通俗易懂,观点鲜明透亮,理论和案例相结合。不仅帮助你了解,更重要的是帮助你“改变”。书中汇集了大量职场精英的经验,提供了工作中应对各种问题和挫折的技巧和程序。本书有助于员工调整心态,重燃工作激情,使人生从平庸走向杰出;是成就员工职业辉煌、提升企业凝聚力、建立企业文化的完美指导手册;是一本很适合单位培训和个人发展的职场读物。
  • 好心态好习惯成就你的一生

    好心态好习惯成就你的一生

    生活中总有这样一些人在失败时怨天尤人,归咎于不得天时、地利、人和。其实,这些人在失败时,并没有认真反省、检讨一下自己。人与人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差别,差别只是失败者与成功者在为人处世的心态与习惯方面存在的差异,好心态和好习惯将会改变你的一生、决定你的一生!人生应该以积极的心态掌控自己的命运航向,以良好的习惯完善自我,创造崭新的生活,并真正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
  • 赢在第一年

    赢在第一年

    本书针对即将进入职场和初入职场的上班族会面临到的各种问题,告诉大家上班后就该知道的职场智慧,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 文化阐述

    文化阐述

    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为此,我们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家巨人,其中有科技精英、文坛泰斗、艺术巨匠、政治领袖、军事将帅、思想圣哲、财富巨商、体坛英豪、影视名人、探索英雄等,汇编了这套《世界名人名言金典》。这些名言金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赢在职场:想当好老板,先当好秘书

    赢在职场:想当好老板,先当好秘书

    如果你想成为成功的员工、管理者或老板,那么,这本书将告诉你一个快捷方式——向优秀的秘书学习!从秘书那里学来的经验能让人迅速成长,因为能将秘书工作做得完美的人,一定是胸有丘壑而细致入微,高瞻远瞩又不露声色,思维敏捷又能执行到位。很多你在职场学不到的东西,只能靠经验丰富的资深秘书言传身教。本书从行动力是做出来的、控制力的两大命脉、刻意训练自己影响人的能力、权力是把多刃剑四个方面,讲述了优秀的秘书的处事方式,为所有的员工、管理者、老板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热门推荐
  • 星尘星

    星尘星

    你知不知道,夜晚的天空中,会有什么那,除了星星和月亮还会有你啊!因为我心底里的这一片夜空之中,写满了你写满了星辰。你就是我心中最亮的星尘
  • 逆世武尊

    逆世武尊

    王恒还是王恒,只是灵魂天赋怎么也不是那么高,当年的聪明伶俐哪里去啦?十年如故,该如何进步,该如何更近一步,看他融合灵魂,天赋暴增力量无敌,都是灵魂惹的祸.......
  • 吾为凰

    吾为凰

    得极慧者得天下,得凰女者得天下,得毕容者得天下,得天脉者得天下,一切皆是天命。可倘若我们生来便是为了顺天命,那又何苦来世间走一遭?话虽如此,可是容青酒,你命格奇异,重生已逆了天命,这往后的路又该如何?
  • 恶魔达令啦啦米

    恶魔达令啦啦米

    【本文已弃,请不要再入坑】与她相依为命的妈妈去世了,她只好独自一人与韩国上学,并且完成妈妈的心愿,去寻找在韩国的爸爸,却不料莫名奇妙成为了阿姨家一个恶魔般的帅气男子的未婚妻?在与恶魔相处得日子里,自己也渐渐爱上了他......
  • 庶女惊鸿,聆朔月凉

    庶女惊鸿,聆朔月凉

    被接回府,却是为了实行更大的阴谋,换脸!那剥皮之痛,舒长清咬紧牙关“若我不死,必叫你尝那剥皮抽筋的痛苦,让你生不如死”原以为就这样去了,没想到一睁眼,她成了护国公府庶出四小姐,朔月!复仇之路,困难重重可她无所畏惧。他本是无欲无求,异性王的夜北。为了她,他愿意舍弃一切。她说:“我已无心,只想报仇”他说:“不管你曾经经历过什么我都爱你!那些曾欺你,辱你,害你的,我必让他们千倍奉还!”她嗤之以鼻,可当她看见他为救她而受重伤时,她的心不由的抽痛“为什么,你……好好当你的异性王不行吗?”她泪流满面,原来他早已走入了她的心中。他说:“纵然江山似锦,可没有你,那活着有有什么意义!”暝夜北上,聆朔月凉!
  • 那年冬天之雪花飞舞

    那年冬天之雪花飞舞

    主人公竟是一个冷漠的少女,或许,他是有什么身世?!雪花,纯洁的雪花,她竟然不怕冷!一首诗,她的诗,身世即将公开!悲痛,喜悦,在各种情绪的交织下,失踪的朋友悄然而至,他们真的是朋友吗?亲情来了,她不敢面对!在道德抉择面前,她会选择朋友,还是……现实是那么残酷,她和她的朋友会找到曾经的自己吗?
  • 异界之雄霸洪荒

    异界之雄霸洪荒

    意外丧生的王岩无意间穿越到还处于游猎时代的异界。看他在这个百族林立的异空间如果征战天下打造城池终成一代枭雄。
  • 极品男神

    极品男神

    一个自由父母双亡的男孩、由于是天生的练武奇才被一个武功高强的老头收留!传他绝世神功、且看他如何笑傲华夏!
  • 破封之路

    破封之路

    曾经的宇宙之主,人类宇宙的保护神!为了人类宇宙的安稳,实力被封……宇宙重归和平,王者回归曾经的故乡——地球。几年后,危机再次降临……曾经的王是否能解除封印,重回神位!一条破封的道路就此展开!!!
  • 新世纪战神风云

    新世纪战神风云

    二十年前,南极洲发生聚变,一双巨大的羽翼笼罩了整片南极,记载着人类起源与结束的《南极古卷》神秘现世。二十年后,新世纪,人类不再以唯一的高智慧体存在,科学与神学发生碰撞,主宰之神向人类发起进攻,羸弱少年悄然之间肩负起人类最伟大的进击。主神,十二星座天使,E型适应者,殒天战士,使徒,使者,人造人,灵魂寄托者在各自走向宿命的同时,也在演绎着各自的传奇……与神的博弈,铸就不一样的新世纪;与世情的羁绊,造绝世风云!【PS:这是一个离我们很遥远,但又非常近的科幻故事,我们所在的地球也是很旷阔很神秘的;小说版“福音战士”,不一样的热血,不一样的爽点,你值得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