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06000000032

第32章 司马迁传(3)

况且,事情的真相是很难说清楚的。我少年的时候,自以为才华横溢,长大成人后却不能够博得乡里的称赞,幸好皇帝因为我父亲的关系,让我得以贡献微薄的才能,出入戒备森严的宫禁之中。我以为头顶着盆子是看不到天空的,所以我就断绝了与朋友的交往,把家庭的私事抛在一边,日夜想着竭尽我微薄的才能,专心致力干本职工作,以博得皇帝的宠爱信任。然而意料不到的是竟会出现与此完全相反的情况。我和李陵同在宫中任职,平时并不十分要好,思想志趣也不一样,更没在一起饮酒把欢过。可是我观察他的为人,觉得是一个能自守节操的出众人物。他侍奉父母很孝顺,结交士人讲信用,对待财货廉洁奉公,取舍之间重德义,能尊老爱幼而有礼让,谦恭自约,礼贤下士,又常常想着为国家的危难而献身。从他平时的修养品德来看,有国家栋梁的风度。作为臣子,出于宁肯万死,不求一生的考虑,奔赴国家的危难,这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如今他因为一件事情做得不对,那些贪生怕死,只顾保全自己身家性命的臣子,就随意诬陷,夸大他的罪名,对此我感到十分痛心。况且,李陵只率领不到五千的步兵,就长驱直入战地,足迹到达匈奴的王庭。这支诱虎之师,能主动出击,四处挑战,猛攻强敌,与单于的军队连战十几天,所杀的敌人大大超过了自己军队的损失。杀得敌人连救死扶伤都顾不上,匈奴的君长都震惊了,于是征调了左、右贤王的所属部队,动员了全部能拉弓打仗的人,举全国的力量来围攻他们。李陵率军转战千里,箭矢已尽,无路可走,而救兵又赶不到,死伤的士卒堆积如山。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李陵一声令下,疲惫的士卒都无不奋起,他们噙着泪,血流满面,举起空弓,冒着敌人的兵刃,向北争着与敌人决一死战。李陵军未覆灭时,使者来报战况,朝廷上的公卿王侯都向皇帝举杯祝贺。可是过了几天,李陵兵败的消息传来,皇帝吃饭不香,上朝不悦,大臣们就担忧害怕,不知如何是好。我不自知地位的卑下,看到主上极度悲伤的心境,实在想对皇帝竭忠尽智。我认为李陵一向对将士们绝甘分少,因而能得到部下的拼死力搏,就是古代名将也赶不上他。李陵虽然失败被俘,我看他的心意,是想在匈奴立功报汉,以抵当他败降之罪。事情到了这种地步已无法挽回,但他们深入敌阵、摧败敌人的功劳,也足以光耀天下了。我怀着这些想法想向主上陈说,可没有时机。恰好主上召见,我就本着上述意思陈说李陵的功绩,想借此宽慰主上,堵塞那些陷害李陵的谗言。可是由于没说清楚,圣明的君主又没详细推究,认为我是在诋毁贰师将军而替李陵开脱罪名,于是就把我交给大理治罪。我的诚恳忠心始终没有机会表白,结果落了个欺君罔上的罪名。我家庭贫穷,没钱赎罪,朋友们也没有谁来营救,主上身边的亲信也不向我说一句好话。我的身体不是草木石头做成的,独自和法吏打交道,被关进阴深的监狱里,能向谁诉说我的苦处呢!这些都是你亲眼看到的,我的遭遇难道不是这样的吗?李陵投降了匈奴,败坏了家族的名声,而我却被处以宫刑住在蚕室中蒙受羞辱,着实被所有人所耻笑。可悲呀!可悲呀!

【原文】

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棰楚受辱,其次鬄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支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传日“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厉也。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棰,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及已至此,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且西伯,伯也,拘牖里;李斯,相也,具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乡称孤,系狱具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居室。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财。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曷足怪乎!且人不能早自财绳墨之外,已稍陵夷至于鞭棰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亲戚,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二亲,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耎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湛溺累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若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译文】

有些事情是很难对庸俗的人一一说明白的。我的祖先没有立下受赐剖符、丹书那样的恩功,而是掌管文史、星历的官,与卜官、祝官的地位差不多啊,本来就是供皇上使唤的,就如同豢养的优伶一样,是被世人所轻视的官职。假如我伏法去死,微不足道,和一只蝼蚁被踩死有什么区别?而舆论也不会把我视为是为气节正义而死的,反会认为我智虑穷尽,罪大恶极,不能够自我解救,终于自杀而已。为什么呢?因为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必然使人有这种看法。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死得重于泰山,有的人死得轻于鸿毛,这是因为他们在为什么死的作用上有所不同。一个人,最好是不使祖先受辱,其次是自己不受辱,再次是脸面不受辱,又其次是不因讲话而受辱,更次的是不受捆绑之辱,更要次之的是不受穿上赭衣的耻辱,比这还要次的是不遭受戴刑具、被拷打、剃头发、戴铁锁的耻辱,还有比这更次一等的是遭受毁坏肌体的耻辱,最下等的是遭受腐刑的耻辱,腐刑是一个人最大的耻辱。书上说“对大夫以上的人不加刑法”,也就是说士人不能不严历地保持操守。现在,我被绑了手脚,戴上了刑具,剥掉衣服鞭打,关在四面高墙的监狱之中,这时候见到狱吏就只知道叩头,碰上狱卒就害怕心惊。为什么呢?因为逐渐产生了对狱吏的威吓迫使的恐惧。已到了这种地步,却还说自己没有受辱,难道不是厚着脸皮吗,哪还有什么尊严可说啊!况且西伯作为一方诸侯,也曾被拘留在牖里;李斯曾是丞相,也惨遭五类刑罚;淮阴侯本为王,却在陈地被拘捕;彭越、张敖曾南向称王,同样因罪被关在监狱;绛侯周勃灭掉吕氏宗族,权势超过春秋五霸,结果还是被关请室之中;魏其侯是员大将,也曾穿上赭衣、戴上刑具;季布自受钳刑给朱家做奴隶;灌夫也被下狱受辱。这些人都曾是王侯将相,声名远播,及至犯罪落入法网,不能够及早自杀。落入尘世之中的人,从古到今都一样,哪会不受辱的呢?由此说来,勇怯强弱都是由形势决定的。明白了这个道理,还有什么可奇怪的呢?况且一个人不在法律制裁之前自绝,稍一犹豫,等情况恶化、鞭子落到自己头上以后,才想为气节而死,不是太晚了吗?古人难于对大夫上刑的原因大概就是于这个缘故吧。说到人之常情,没有不贫生怕死,怀恋父母兄弟、妻子儿女的,只有那些被理想所激发的人们除外,然而他们也有不得已的情况。我现在很不幸,父母早已死了,又没有兄弟,独自一人。少卿你看我对妻子儿女怎样呢?勇敢的人不一定为名节而死,怯懦的人如果仰慕正义,也会处处勉励自己的!我虽软弱,也想苟且偷生,但也十分清楚舍生就义的意义。为何要遭受坐牢的耻辱呢!况且奴仆婢妾尚能慷慨就死,更何况像我这种处于迫不得已环境中的人呢!我之所以忍辱苟活下去,即使陷入粪土之中也不轻易去死,是遗憾自己的志向还没有表达出来,如果无声地死去,我的文章著述就不能流传于后世了。

【原文】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俶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髌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及如左丘明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适会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译文】

古代有许多富足显贵而堙没无闻的人,只有那些卓越非凡的人物才能流芳后世。周文王被囚,推演出《周易》;孔子受困穷,著作了《春秋》;屈原被放逐,写出了《离骚》;左丘明双目失明,写出了《国语》;孙子受髌刑,论著了《兵法》;吕不韦被放逐到蜀地,所写《吕览》流传于后世;韩非在秦国被逮捕入狱,写出《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都是圣贤抒发激愤的作品。这些人都是因为心里有所郁结,抱负又得不到实现,所以才论述往事,以寄希望于未来的人。就如左丘明双目失明,孙子被废去双足,终生再也不能为世所用了,于是隐退著书,以抒发内心的遗憾期望文章能流传后世,使自己的才华得到实现。近年来,我不自量力,也把自己的思想表现在浅薄的文章中,搜罗天下散失的遗闻旧事,考证历史事实,研究事业成败的原因,探索朝代兴衰的道理,共一百三十篇,也渴望用它来反映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通晓从古到今的变化,形成一家学说。初稿还没有完成,就惨遭这场灾祸。我痛惜全书没有完成,因此遭受极刑而没有怨恨消沉的表现。我决定完成这部书的写作,把它藏在名山之中,传给通都大邑中志气相投的人,这样就可以偿还以前我所受耻辱的债了,即使万一被杀,我也绝不后悔!然而这些只能对有学识的人讲,很难为浅薄的俗人了解。

【原文】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戮笑,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阎之臣,宁得自引深臧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湛,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指谬乎?今虽欲自雕瑑,曼辞以自解,无益,于俗不信,祗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尽意,故略陈固陋。

【译文】

而且,背着坏的名声,在社会上是很难立足的,自己卑贱的地位也常常遭到毁谤。我因为发表议论而遭受这场灾祸,着实被同乡人所讥笑,污辱了自己的祖先,还有什么脸面到父母坟上去祭奠呢?即使经过百代,耻辱仍会越来越深重!因此,我整天心绪不宁,待在家里恍恍惚惚像丢失了魂一样;走到外边,又不知要往哪儿去。每当想到这一耻辱,冷汗就湿透,衣裳。我是宫中的臣仆,哪能隐居在深山呢!所以只好暂且随波逐流,得过且过,来抒发自己内心的郁结。现在少卿请我推荐贤士,这恐怕和我个人的想法相违背吧?如今即使我想装饰自己,用美好的言辞来自我解脱,也没有用,没有人会相信我的,相反还会招来耻辱。总之,到了死的那一天,是非才会有定论。这封信不能详尽地表达我的心意,只是浅略地说说我肤浅的见解。

【原文】

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至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

赞曰:自古书契之作而有史官,其载籍博矣。至孔氏籑之,上断唐尧,下讫秦缪。唐,虞以前,虽有遗文,其语不经,故言黄帝、颛顼之事未可明也。及孔子因鲁史记而作《春秋》,而左丘明论辑其本事以为之传,又籑异同为《国语》。又有《世本》,录黄帝以来至春秋时帝王、公、侯、卿、大夫祖世所出。春秋之后,七国并争,秦兼诸侯,有《战国策》。汉兴伐秦定天下,有《楚汉春秋》。故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讫于天汉。其言秦、汉,详矣。至于采经摭传,分散数家之事,甚多疏略,或有抵梧。亦其涉猎者广博,贯穿经传,驰骋古今,上下数千载间,斯以勤矣。又,其是非颇缪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所蔽也。然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乌呼!以迁之博物洽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迹其所以自伤悼,《小雅》巷伯之伦。夫唯《大雅》“既明且哲,能保其身”,难矣哉!

【译文】

司马迁死后,他的书渐渐流行开来。宣帝时,司马迁的外孙平通侯杨恽最先陈述司马迁的著作,于是得以传播开来。到了王莽的时候,有人请求册封司马迁的后人,于是封其后人为史通子。

人们称赞道:从有文字开始就有了史官,并留下了许多史书。孔子整理史书,上自唐尧时期,下到秦穆公时期。唐尧、虞舜以前的情况虽然有留下来的传说,但那些模糊不清,所以说关于黄帝、颛项的事迹就不那么清楚。到孔子依据鲁国的史书著作《春秋》,左丘明整理有关史实来给《春秋》作传,又编撰了与此相异同的史料而作为《国语》。又有《世本》,记录了黄帝以来至春秋时期帝王、公侯、卿大夫的祖宗、世系的由来。春秋之后,七国争雄,最后秦国兼并了各诸侯国,这段历史有《战国策》记载。汉朝起来推翻秦朝,平定天下,记载这段历史的是《楚汉春秋》。所以司马迂根据《左氏春秋》、《国语》,采用《世本》、《战国策》的一些史料,陈述《楚汉春秋》的史实,接续记载其后的史事,到天汉年间。所讲的秦、汉时期的历史十分详尽。至于采录、摘取经传,分别记述几家的史事,有许多地方粗疏简略,有的甚至互相矛盾。但他涉猎的知识广博,贯通经传,驰骋于古今上下几千年之间,这是他刻苦努力的结果。再有他的是非观和圣人观与常人不同,论说大道以黄老学说为主,而以六经为辅;叙述游侠,则贬低隐士而推举奸雄;论述经济活动,则崇尚权势财利,而羞辱贫贱,这些是他的不足之处。然而,从刘向到扬雄,这些人博览群书后,他们都称赞司马迁是良史之才,佩服他擅长述说事物的道理,明辨而不华丽,质朴而不鄙俗,他的文章秉笔直书,所记述的史事真实,少有虚假的赞美,不掩饰丑恶的东西,可称作实录。唉!凭司马迁的博学广闻,还不能靠智慧保全自己,遭到极刑仍在狱中发愤写作,他给任安的信中所陈述的也是可信的。究其所以对自己哀叹,是属于《诗经·小雅》中巷伯一类的人。像《诗经·大雅》所说的“既明辨又聪明,还能保全自己”,这样太难了!

同类推荐
  • 吕氏春秋(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吕氏春秋(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楚辞

    楚辞

    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及浪漫主义文学源头。朴素的言辞,还原激扬悲慨的民风;敬畏的情思,激荡豪迈徜徉的英歌;旖旎的心绪,歌咏唯美温柔的多情。
  • 蒙学经典

    蒙学经典

    本书内容包括:古文观止、幼学琼林、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
  • 海上花列传

    海上花列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海公案

    海公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妈妈和女儿的悄悄话

    妈妈和女儿的悄悄话

    一起快乐,一起成长。女儿是妈妈生命的延续,母女间的对话好像变得不一样了。从出生那一天开始,女儿天天成长,妈妈与女儿的互动似乎也不断地在发生变化,突然有一天,妈妈发现,女儿不再是贴心小宝贝了,女儿越来越前卫。女儿是妈妈贴心的小宝贝,这话应该不会错的,但时代的改变,社会的信息来得太多,女儿的生活方式远远出乎妈妈成长时的经历,乐观、成功、开朗、时髦的妈妈也必须跟着越来越摩登时髦才是啊!辣妈咪,才不会让女儿逃之夭夭,离得越来越远! 本书讲述了一个麻辣妈咪的教女经历!
  • 鸾凤还巢

    鸾凤还巢

    她是才华横溢的才女,凤仪天下的皇后,却不想遇人不淑,最后含冤而死,一朝重生,她成了将军府最无能嚣张的三小姐,面对庶母的虚伪,庶姐的阴狠,看她如何扮猪吃老虎,书写她的快意人生。
  • 凤囚仙

    凤囚仙

    囚仙,求仙,这世上没有真正的生,也没有所谓的死,或许当她踏入修仙之途时就已经知道了。她天生无心,为修仙所生,因天道而杀,她从来都不需要理由去杀人,一切行动皆由好奇的情绪驱使,永远温和干净的笑容,谈笑间,妖魔灰飞烟灭。本源世界的大乱掀起了一股重生热潮,原本的修仙之道被打乱,这个世界,将被洗牌。
  • 男神站住,我要给你生猴子

    男神站住,我要给你生猴子

    是谁说大唐双龙传里的婠婠是唯爱徐子陵的?是谁说的,粗来,我保证不打死你!!该死的顾男神,我的清白,你赔我,呜呜~~某婠面无表情的拧着跪在键盘的顾以宸:“顾以宸,你昨晚去了哪里?”可怜的小宸宸眨巴着大眼睛,蠢萌蠢萌的认错,“老婆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某婠继续面无表情:“夜不归宿,知错不改,罚你一个月不许上我的床…”“不要哇,我真的错了…”小肉包走过来,奶声奶气的说:“爸比你太让我失望了,你居然和我抢男人,算了,我还是去找娘亲吧…”风中凌乱的顾以宸……
  • 青春期的爱恨

    青春期的爱恨

    他是学校总裁的儿子,堂堂的外表,高高的个子,帅气的脸蛋,围绕在他身边的人怎一个多字能概括,他从小便骄傲自大,看谁都不顺眼……她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负的乡野丫头,长的并不好看,黑黑的皮肤,瘦瘦的身体,不幸的家庭,让她对外人敬怕三分……一个是开朗的阔少爷,一个是内向的乡下丫头,本就注定不是同一个档次的人,却偏偏又要相遇相知相爱相恨……
  • 海国遗梦

    海国遗梦

    秋水、望鱼,一对神剑横空出世,追溯出一段遥远如梦的水族往事。龙神失踪、神鼎出世、水族叛乱、妖兽横行……成为神剑主人的东海龙族十七公主敖莹。该如何担当起拯救海国的重任?“情”之一字,究系何物?神仙妖魔,皆不能免。情伤、情苦、情怨、情忆……是谁,罔顾仙凡,至死不渝,以千秋爱恋,凝就璀璨的神珠?是谁,风烟散尽,遥望海国,用不灭之情,寻回遗失的旧梦?一段海国遗梦,一段惊情传奇,再现那神秘缥缈、令人向往的神仙世界。
  • 早安,哥哥大人

    早安,哥哥大人

    世人皆知他腹黑冰冷不近女色,但于她而言却是个例外。“晓柔,以后不要乱跑知道吗?”他无奈的看着背着自己去游乐场玩了一天的她,那一天,他找她快要找疯了。“晓柔,以后不要和他来往,知道吗?”他的笑容掺杂了冰冷,差一点,他就见不到她了。“晓柔!”他大喊着,手中的剑指向了众人,“你们敢伤她一根汗毛,我必让你们十倍奉还。”那一天,往昔的小恶魔在他的怀里哭得像个孩子,而他将下巴抵在她头上声音轻缓又染上些邪魅:“晓柔,我爱你。”
  • 诛舍郎

    诛舍郎

    孤城朽木妖杀,苦桥硫水舍家……守兔人在……“我屠了那天才的舍种,因为他要成家咯,在所难免的壮烈牺牲嘛。”“他们需要的是天才,我不过是负责买洁厕灵的保洁小弟而已,好吧顺便丧尽天良。”“君王是千军万马中的最后一人,食尸奋进。”什,天朝的皇帝,白兆,弱爆的鸡肋,“汝等,皆为白兄而死。”“Hard-to-die,Weak-to-life!”
  • 爱情公寓之重来一世

    爱情公寓之重来一世

    神对他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所以,他穿越了。这里还是他最喜欢的爱情公寓世界。怎么会这样。。。。。。
  • 女生寝室2(最新修订版)

    女生寝室2(最新修订版)

    继441女生自杀事件之后,阴森诡异的南江医学院,恐阵事件再次卷起!一个陌生的号码,一部盈手可握的手机,一阵随时传来的索命铃声,到底谁在散摇凶咒?厄运降临,为了拯救妹妹,神秘女生苏雅步上了危机重重的生死之旅。一个个染满鲜血的祭礼,一幕幕梦魇般的悲剧,它的背后竟是让人难以想象的死亡怨气,种种嫉妒和贪婪的秘密徐徐地显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