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05500000012

第12章 内储说上七术(1)

【解题】

储说,就是储存汇编历史传说故事的意思。这部分是《韩非子》寓言的主体部分。由于积累汇编的故事传说太多,所以分为内、外储说。在《内储说》中又分上七术、下六微两篇。《外储说》又分左上、左下、右上、右下。

每一篇中分“经”、“说”两个部分,“经”在前,是结论和说理;“说”在后。是把“经”中所涉及到的例子一条条列举出来。因此在阅读时,应该把“经”、“说”两个部分结合参看。本篇名“七术”,列举君王控制臣子的七种方法,然后举例说明。

【原文】

主之所用也七术,所察也六微。

七术:一曰众端参观,二曰必罚明威,三曰信赏尽能,四曰一听责下,五曰疑诏诡使,六曰挟知而问,七曰倒言反事。此七者,主之所用也。

观听不参则诚不闻,听有门户则臣壅塞①。其说在侏儒之梦见灶,哀公之称“莫众而迷”。故齐人见河伯,与惠子之言“亡其半”也。其患在竖牛之饿叔孙,而江乙之说荆俗也。嗣公欲治不知,故使有敌。是以明主推积铁之类,而察一市之患。

参观一②

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是以刑罚不必,则禁令不行。其说在董子之行石邑,与子产之教游吉也。故仲尼说陨霜,而殷法刑弃灰;将行去乐池,而公孙鞅重轻罪。是以丽水之金不守,而积泽之火不救。成欢以太仁弱齐国,卜皮以慈惠亡魏王。管仲知之,故断死人。嗣公知之,故买胥靡。

必罚二

赏誉薄而谩者下不用,赏誉厚而信者下轻死。其说在文子称“若兽鹿”。故越王焚宫室,而吴起倚车辕,李悝断讼以射,宋崇门以毁死。勾践知之,故式怒蛙;昭侯知之,故藏弊袴。厚赏之使人为贲、诸也,妇人之拾蚕,渔者之握鳣,是以效之。

赏誉三

【注释】

①门户:这里比喻君主消息来源只限于一门一户,就是偏听偏信之意。②参观一:这是以上一段的小标题。古书通例,标题都排在正文之后。以下类似情况都是这个道理。

【译文】

君王用来控制臣子的方法有七种,称为七术;君王需要明察的隐秘的情况有六种,称为六微。七术:一是从各个方面参验、观察;二是必须惩罚以显示君王的威严;三是对尽力效忠的一定兑现奖赏;四是逐一听取意见,督促他们行动;五是传出可疑的诏令,诡诈地驱使臣子;六是掌握了事实反而询问臣子;七是故意说反话,做逆理的事来刺探臣子。这七种方法,是君王所要使用的。

经一参观

君王观察言行与听取意见不反复参照验证,就无法了解真实情况,听信某—个就会被臣子蒙蔽。这个道理的说明在侏儒梦见灶神,鲁哀公称引谚语“做事没有众人的帮助就会迷惑”的故事中。所以有齐国人谎说能见到水神河伯,和惠施说魏王丧失一半人意见的事。不能参验观察的祸害表现在竖牛饿死叔孙豹、江乙解释楚国的习俗,致使白公胜作乱的事例中。卫嗣公想把国家治理好,却不懂得治国的方法,因此让权力相当的双方臣子参政为敌。所以明智的君王从积铁为室防备箭伤的事例中,推知到类似的防奸的办法,而且能明察市井上的人都在议论有虎所带来的祸患。

经二必罚

君主太仁慈,法制就建立不起来;君主威严不足,臣下就会侵犯君上。因此刑罚不坚决实行,法律命令就不能推行。这个道理具体说明体现在董阏于巡视石邑,立法如同深涧;子产教导游吉,法吏要从严断案的故事中。所以孔子解释《春秋》记载十二月落霜不杀草的事,而殷商对在大路上倒灰的人判刑;中山的相乐池不严格执行刑赏之权致使车队离散,而公孙鞅则加重处罚犯轻罪的人。因此丽水的黄金被偷,因有逃避刑罪的,故虽重刑也偷窃不止,以致守不住;久积沼泽地的火势因不行罚也就没人救,成欢认为齐王太仁慈就会使齐国弱小,卜皮认为魏王讲仁慈施恩惠就会使魏国灭亡。管仲懂得惩罚的重要性,常严禁厚葬,所以对不听命的人斩断死人的尸体。卫嗣公也知道治国道理,所以当逃犯逃跑时,要用一个都城的代价买回,杀掉犯人。

经三赏誉

赏赐和荣誉轻而又不兑现,臣子就不为君王尽力,赏赐和荣誉重而又守信用,臣子就会为君王卖命。这个道理具体的解说体现在文子说“兽鹿靠近荐草,人臣归厚恩”的故事中。所以越王焚烧宫室,从救火中行赏罚,看臣子是否听命;吴起斜靠车辕奖赏移动车辕的人,来验证是否听命;李悝想要人会射箭,故用断案来比喻射箭;宋国因崇门小巷的平民守丧致病,便提升他们,以致人们多守丧损坏身体而死。勾践知道赏誉能号召人民之理,因此向大肚青蛙扶轼致敬,以求得勇士;韩昭侯知道这个道理,所以收藏起旧裤子不轻易给人。重赏能使人成为孟贲、专诸那样的勇士;妇女捡蚕子,渔人抓鳝鱼是因利之所在,所以忘记了他们厌恶之情,这就是对勇士仿效的明证。

【原文】

一听则愚智不分①,责下则人臣不参。其说在索郑与吹竽②。其患在申子之以赵绍、韩沓为尝试。故公子汜议割河东,而应侯谋弛上党。

一听四

数见久待而不任,奸则鹿散。使人问他则不鬻私。是以庞敬还公大夫,而诏视轻车,周主亡玉簪,商太宰论牛矢。

诡使五

挟智而问,则不智者至;深智一物,众隐皆变。其说在昭侯之握一爪也。故必南门而三乡得。周主索曲杖而群臣惧,卜皮事庶子,西门豹详遗辖。

挟智六

倒言反事以尝所疑,则奸情得。故阳山谩竖,淖齿为秦使,齐人欲为乱,子之以白马,子产离讼者,嗣公过关市。

倒言七

右经

【注释】

①分:据学者考定当作“纷”。纷,乱。②郑:这里指韩。

【译文】

经四一听

君王一一听取意见,愚蠢和聪明就不会纷乱;善于督责臣子,臣子的优劣就不会混杂不清。这个道理的具体解说体现在“魏王要索取韩国”和“南郭吹竽”的故事中。这样做的祸患就在申不害通过赵绍、韩沓试探韩昭侯的意图事例中。所以秦王召见公子汜议论割让河东、听取应侯放弃上党的谋略,都是偏听偏信带来的祸患。

经五诡使

君主多次召见人臣,久待身旁而不任用他们,别人以为他接受了君王的特别旨意,奸邪的人就会像鹿受惊而逃散。派别人去查问其他的事情,臣下就不敢谋私利。因此庞敬为使管理市场的人不做奸诈之事,便要公大夫中途返回;戴欢想知道捧竹笥的人,便命令使者去监视出访的卧车,东周国国君故意丢失玉簪,求得神明的赞誉;商的后裔宋太宰召见市场官员责问市场有牛屎的事,求得能听取下情的名声。

经六挟智

掌握了已经知道的事去问臣下,那么不知道的事也就知道了;深入地了解一件事,许多隐秘不明的事都会变得清楚明白。这个道理的具体说明体现在韩昭侯假装掉了一片指甲,以验证近臣是否忠诚的故事中。因此确切知道了南门的情况其他三门的情况就得到了。东周国君私自找到了弯曲的拐杖,群臣都恐惧;卜皮当县令时派遣少庶子假装爱御史的妾,便刺探到了他的隐情;西门豹为要得到廉明的称号,便假装丢失了车辖而命令官吏寻找。

经七倒言

用说倒话做反事来试探怀疑不决的事,奸邪的情况就可以了解到。因此阳山假装诽谤樛竖,便知道君主是否疑心自己,淖齿使人假充秦国的使者,便知道君主厌恶自己;齐国人想作乱便假意驱逐自己喜爱的人,让君主知道却不怀疑;子之用看到一匹自马的假话来试探左右侍从的忠诚;子产隔离打官司的双方,便得知双方的讼情;卫嗣公派人通过关市便了解过关的人输出金钱的真情。

以上是经文。

【原文】

说一

卫灵公之时,弥子瑕有宠①,专于卫国。侏儒有见公者曰:“臣之梦践矣。”公曰:“何梦?”对曰:“梦见灶,为见公也。”公怒曰:“吾闻见人主者梦见日,奚为见寡人而梦见灶?”对曰:“夫日兼烛天下,一物不能当也;人君兼烛一国,一人不能拥也。故将见人主者梦见日。夫灶,一人炀焉,则后人无从见矣。今或者一人有炀君者乎?则臣虽梦见灶,不亦可乎?”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鄙谚曰:‘莫众而迷。’今寡人举事,与群臣虑之,而国愈乱,其故何也?”孔子对曰:“明主之问臣,一人知之,一人不知也。如是者,明主在上,群臣直议于下。今群臣无不一辞同轨乎季孙者,举鲁国尽化为一,君虽问境内之人,犹不免于乱也。”

一曰:晏婴子聘鲁,哀公问曰:“语曰‘莫三人而迷。’今寡人与一国虑之,鲁不免于乱,何也?”晏子曰:“古之所谓‘莫三人而迷’者,一人失之,二人得之,三人足以为众矣,故曰‘莫三人而迷’。今鲁国之群臣以千百数,一言于季氏之私,人数非不众,所言者一人也,安得三哉?”

齐人有谓齐王曰:“河伯,大神也。王何不试与之遇乎?臣请使王遇之。”乃为坛场大水之上,而与王立之焉。有间,大鱼动。因曰:“此河伯。”

张仪欲以秦、韩与魏之势伐齐、荆,而惠施欲以齐、荆偃兵。二人争之。群臣左右皆为张子言,而以攻齐、荆为利,而莫为惠子言。王果听张子,而以惠子言为不可。攻齐、荆事已定,惠子入见。王言曰:“先生毋言矣!攻齐、荆之事果利矣,一国尽以为然。”惠子因说:“不可不察也。夫齐、荆之事也诚利,一国尽以为利,是何智者之众也?攻齐、荆之事诚不利,一国尽以为利,何愚者之众也?凡谋者,疑也。疑也者,诚疑,以为可者半,以为不可者半。今一国尽以为可,是王亡半也。劫主者固亡其半者也。”

【注释】

①弥子瑕:春秋时卫国君王卫灵公宠爱的近臣。②季孙:春秋末期鲁国执政的贵族。③晏婴子:晏婴。春秋末期齐国有名的相。④河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黄河之神。⑤张仪:战国时魏国人。主张连横将齐、楚、韩、魏、赵、燕六国逐一击破,从而由秦国统一中国。

【译文】

卫灵公在位的时候,弥子瑕受到卫灵公的宠爱,在卫国独断专行。有个侏儒求见卫灵公说:“我做的梦灵验了。”卫灵公说:“你做的什么梦?”侏儒回答说:“我梦见灶,原来是要见到君主您了。”卫灵公愤怒地说:“我听说要见君王的人会梦见太阳。为什么你见我却梦见灶呢?”侏儒回答说:“太阳遍照天下,—件东西是遮挡不住太阳的,君王遍照一国的人,一个人是不能遮蔽得住他的。所以将要见到君王的人会梦见太阳。而灶呢,只要有一人在灶前烤火,后面的人就无法看到火光。现在或许有一个在君王面前烤火的人吧?那么我虽然梦见灶,不也是很适当的吗?”

鲁哀公问孔子说:“民间的谚语说:‘做事不与众人商量就会迷惑。’现在我做事,都与群臣商议,而国家却越来越乱,这是什么原因呢?”孔子回答说:“英明的君王有事询问臣下,一人知道,一人不知道,像这样,英明的君王在上面问,群臣在下面直率地议论。现在群臣说话没有一个不与季孙氏一个调子,整个鲁国都变成一个人一样,您虽然询问国境内所有的人,也还是不能避免紊乱。”

另一说:晏婴子到鲁国访问,鲁哀公问他说:“俗语说:‘做事不与三个人商议就会迷惑。’现在我与一国的人商议,鲁国仍不能避免紊乱,这是什么原因呢?”晏子说:“古代所说的‘做事不与三人商量就会迷惑,’是说一个人有过错,两个人正确,三人足以形成多数,所以说‘做事不与三个人商量就会迷惑。’现在鲁国的群臣成百上千,所说的话统一于季孙氏的私利,所以人数不是不多,但说话的实际上只有一个人,怎么说能有三个人呢?”

齐国有一个人对齐王说:“黄河之神河伯,是一位大神,君王为什么不试着见他一下呢?请允许我使您会见这位河神。”于是在黄河边上设置起祭神的坛场,那人与齐王一起站在水边的祭祀坛上,过了一会儿,见有大鱼在水中游动,那人于是就说:“这就是河伯。”

张仪想凭借秦国、韩国和魏国交好的形势攻打齐国、楚国,而惠施想和齐国、楚国息兵停战。两人争辩这件事。群臣及左右侍从都替张仪说话,认为攻打齐国、楚国有利,而没有人替惠施说话。魏惠王果然听信张仪的,而认为惠施的话不对。攻打齐国、楚国的事情已经确定,惠施进见魏王。魏王说:“您不要讲了!攻打齐国、楚国的事确实有利,全国人都认为是这样。”惠施于是进说:“不能不仔细考察啊。攻打齐国、楚国的事确实能得到好处,全国人都认为有利,为什么聪明的人这样多?攻打齐国、楚国的事确实不能得到好处,全国人都认为有利,为什么愚蠢的人这样多?凡要谋划一件事,是因为还有怀疑。怀疑的事,确实是令人疑虑,那么认为可行的有一半,认为不可行的有一半。现在全国人都认为可行,这说明大王丧失了另一半人的意见。劫持君主的人本来就是丧失另一半人意见的人。”

【原文】

同类推荐
  • 当代科技伦理的焦点问题

    当代科技伦理的焦点问题

    20世纪是科学和技术空前大发展的世纪。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巨大发展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加深,科学和技术与人类社会各方面的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科学和技术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与原来完全不同。
  • 哲学:古老哲学著作

    哲学:古老哲学著作

    本书主要介绍了哲学流派与经典著作。包括周公旦与《周礼》、道家老子与《道德经》、道家庄子与《庄子》、道家列子与《列子》、儒家孔子与《论语》、儒家孟子与《孟子》、儒家荀子与《荀子》、儒家与《曾子》、儒家与子思、儒家与《孝经》、儒家与《大学》、墨家墨子与《墨子》等。
  • 老庄意境与现代人生

    老庄意境与现代人生

    老庄意境,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遗存,不但仍在影响着现代人生,而且对现代人生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书旨在揭示和分析老庄意境,以便自觉地扬弃和借鉴它,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也可以增强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
  • 渊海子平

    渊海子平

    这本《渊海子平(最新编注白话全译)》是“中国古代命书经典”系列之一。《渊海子平(最新编注白话全译)》将原书古文逐一对译成白话,并加上必要的提示。《渊海子平(最新编注白话全译)》将原书中明显错误之处在遵照原义的基础上予以订正。书中的错字、繁体字等一律改正为简化字,但原书中有的论述虽有欠妥之处,为忠于原著,则不予改动。
  • 易经与辩证法杂说

    易经与辩证法杂说

    本书所讲“易经”,包括“经“和“传”,行文时或注明“经”,或注明“传”,或注明为后来学者论述,或总称“易经”或“易学”。全书收录了略说易经与辩证法、易经的对立统一律、易经的质量互变律、易学循环论的再认识——否定之否定律等近40篇文章。
热门推荐
  • 倾城召唤师:狂傲天下

    倾城召唤师:狂傲天下

    前世,她造人背叛,死不瞑目,誓要报仇。今生,轮回成人们口中的“废物”。废物?骗谁呢?召唤师她可以,魔兽她拥有的起,灵丹妙药一抓一大把,说她是废物,还有谁是天才!?而他,又悄然走进她心中,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如今,他们已站在巅峰,她勾起嘴角,狂傲的说,我的仇,还没报呢!
  • 洛鸳

    洛鸳

    一个名叫洛鸳的女孩为了救活圣女去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一世轮回后她对最爱的男人说:“现在我早已不爱你了,毕竟前世就是前世,现在我爱的人是他!”男子看着她说“对不起,我也不会想到我会爱上害死你的女孩,但是那是前世了,我们缘尽了!”
  • 万古星天

    万古星天

    亘古匆匆,斗转星移,头顶的那片黑暗天穹中,诸天星宿仿若芸芸众生,明暗闪烁,生死循环,又有谁能化身其中最永恒耀眼的那一颗?小小少年,自幼父母双亡,和捡到他的老爹生活在一个小村中。飞来横祸,打破了他原本安宁祥和的简单生活。烛天火光中,少年面对全村人的尸体而昏厥,醒来后已是身在仙门!一个瑰丽玄奇的浩瀚世界,就此向他掀开神秘面纱!踏上漫漫修道之途,一路上,有情窦初开的懵懂,有仗剑天涯的豪情,有花前月下的温存,有生离死别的凄婉,有回天乏力的无奈,有功成名就的热血!坚毅少年又能否不畏浮云遮望眼,跳脱命运长河的桎梏,成就万古星天的传说!
  • 丹药大表哥

    丹药大表哥

    一个邋遢老头非要这个骚年做他的徒弟,还要送给骚年一个手表。少侠,这个手表连接着储物之戒,你是要武功秘籍还是炼器材料还是异能速成书?不管是丹药、魔法书还是高科技产品统统都有!啊你都不要?你别走呀,少侠请听我一言,这戒指里有小苍老师的蓝光盘和笔记本电脑随你开车,我是老司机!呜呜,少侠您现在终于肯拜我为师啦。
  • 晓鬼

    晓鬼

    知晓灵魂才能拥有一切,操纵鬼魂不一定只能背后阴人。御鬼门的弟子转世到了一个真气、精神为主的武道世界,意外获得记忆碎片的他如何才能在这个不一样的世界里站在最高点呢。处女作,很多照顾
  • 机器人的复仇

    机器人的复仇

    公元前四四二二年,在戮界发生了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巨神峰大科学家维克托研究出了当时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把它命名为——布里茨。故事还要从公元前四四四四年说起。
  • 无生诀经

    无生诀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逝去的佛国

    逝去的佛国

    一个最底层的小人物,在昔日的庙宇学校里,校长走马灯似的更换,却换不了他受尽凌辱的结局。
  • 公主失忆记

    公主失忆记

    女主(司徒若月/君如月):公主冰山美人一枚,失忆之后拥有了前世的记忆男主(楚昊然/崔景琰):少将军英俊潇洒,自女主失忆后一反常态,独宠女主司徒若月以为嫁给楚昊然就能解开自己心中的疑问,奈何当自己准备出嫁时才知道自己居然成了第三者。。。。。。前世的记忆,只为今生的白首第一次写小说~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菩提劫

    菩提劫

    菩提树下的他浑身是血,在他最狼狈的,下凡历劫的她救了他,两人情愫渐生却被天宫制造的误会拆散,她恨他,承受了天劫的她回归正位,却自封记忆。待他重新遇见她之时,她已然忘记过往种种,成为了神界人人敬畏的凤凰神女,他们还能回到从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