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不安在于天下尚未统一,他的位置随时会被人取代;曹操的焦灼在于他已经57岁了,又患有经年不愈的头风症,他担心没有足够的时间做自己该做想做的事情。孙权和刘备都对益州虎视眈眈,这让曹操更加不安和焦灼。一定要先得到益州!曹操下定决心。
益州的刘璋是个连草也不想伤害的人,这固然与其善良老实有关,但也是因为他没有为恶的能力,所以曹操没把他放在眼里。但是益州也不是大摇大摆就能进去的,这是因为益州的北大门汉中由张鲁盘踞,而张鲁是早就公开反叛朝廷的,要进入益州,先得征求一下张鲁的意见。曹操懂得,对于张鲁这样的土皇帝,最好的征求意见的方式就是征服。
有人提醒曹操,攻打汉中没问题,可是这必然通过关中,那是马超和韩遂的地盘,如果惊动了他们,他们会造反的,那就不好收场了。
可是,曹操非但不听,反而又派夏侯渊从河东出发,与钟繇会师共进。有人说曹操这样做是要促使马超和韩遂造反,从而借机彻底解决关中问题,这个分析虽然契合曹操的奸雄性格,但是不符合一个病人和老人不愿折腾的心理。曹操很可能是认为,因为父亲在邺城做人质,马超现在的表现很乖,而且会继续乖下去。
可是,曹操忽视了一点,这个让人焦灼的时代,每个人都是不安的。曹操进攻汉中,关中诸将以为他醉翁之意不在酒,他这要对关中下手,个个惊慌不安,加上马超的怂恿,结果一共十路人马公开打出了反叛的旗帜,领头的是韩遂和马超。
韩遂是被马超拉下水的,因为他的儿子还在邺城做人质,他一开始犹豫不决。而马超早就下了决定,至于包括父亲在内的在邺城的家中几十口人,他根本不考虑。这让人想起一个传说:盗墓这活儿一个人干不了,但是与人组合去干有风险,你在下面把东西递上去,上面的同伙很可能为了不让你分东西而把你埋里面,所以一般是父子二人组合,但是一般爬盗洞的是儿子,因为父亲一般是不会害儿子的。马超能轻易放弃父亲,韩遂却很难放弃儿子。但是马超对他说:这样一闹腾,我肯定是没爹了,干脆你也舍了儿子,以后我给你做儿子,这样我们仍然是有爹的有爹,有儿子的有儿子,谁也不少什么。还有比这更无耻的话吗?
刘备、孙权、曹操、马超……一个个站在历史潮头的英雄,都在比谁还能再无耻一些。
四曹操的战场行为艺术秀
造反的关中诸将一共有十路人马,总兵力约十万人,声势浩大,迅速占据了潼关,然后凭险据守,摆明了要在这里与曹军一决生死。曹操倒吸一口冷气,命令前去增援的曹仁:“关西兵精悍,搞好防守最重要,万万不可与他们交战。”
金秋七月,汹汹的黄河水撞击着关山,发出低沉的怒吼。大西北的天空格外高远,一只雄鹰俯冲而下,蹲在岸边一块峭立的山石上,目光锐利地审视着岸上突然出现的一支大军。曹操要曹仁不得与马超交战,他自己却要亲自会会马超,亲率大军来到前线。
潼关地处关中平原的最东端,黄河自北向南一路奔泻,到了这里突然折向东,形成一个直角,潼关就在这个直角的点上。此刻,潼关正在十路关中联军的手里,曹操亲率大军驻扎在潼关以东。
滔滔黄河又要见证曹操的一场大战。
“关门扼九州,飞鸟不能逾”,古人这样形容潼关之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要想正面突破马超的防线是不可能的,曹操必须北渡黄河,绕开潼关,然后与马超决战。
狭路相逢勇者胜,马超和曹操都已经没有退路,除了血战到底,没有其他选择。闰八月,在秋风的护送下,曹军主力开始渡河。
战国时的吴起所著兵书《吴子》里有一句“军半渡可击”,说敌军渡河一半时是最佳攻击时机,深谙兵法的曹操肯定也知道这句话,但是他仍然把“半渡可击”的机会给了马超——并非所有的危险都能躲避。
马超果真抓到了机会。曹操让大军先渡,自己与精兵百余人留南岸断后。在南岸只剩下曹操和这一百多精兵的时候,马超率领步骑万余人杀到。马超的骑兵比风还快,卷着风尘来到了面前,这时曹操还在马扎上坐着呢。
曹操似乎没看到马超骑兵的到来,他仍然纹丝不动地坐在马扎上。这种情况下,坐着和站着没什么区别,那干脆坐着好了。
许褚和张郃跑过来,把曹操架起来就向船上跑去。好不容易上了船,却又开动不了船,因为没有渡河的士兵都向船涌去,求生的欲望使大家都往船上挤,也不管丞相是不是在上面。船早就超载了,眼看要沉了,还是有人在水里抓住船舷想要爬上来。
敌人越来越近,似乎都能听得到秋风在马超的长矛锋刃上打着呼哨。这时,校尉丁斐想了一个办法,把还没来得及运过河的牛呀马呀赶出来,马超手下乱了阵营,纷纷跑去捉牛逮马。
船上,膀大腰圆的许褚狂舞着刀,向船舷上砍去,那些攀在船舷上的手指,在血光里纷纷掉落,然后被浑浊的黄河水卷走。
船终于能开动了,本应该向北岸去,但是船被不听话的黄河水冲击着,老是往东走,这样一直走了四五里。马超的骑兵顺着河岸猛追,一边向船上放箭,一边喊着“必杀!必杀!”已经渡过河的曹军将士帮不上忙,看着眼前惊险的一幕,都吓傻了。
更让他们惊恐的一幕发生了:船工中流矢而死,船停止了前进,船上不断有人倒下,雨点一般的箭踊跃着尖叫着飞来。
许褚再次救了曹操。他左手举着马鞍挡在曹操身前,右手划船。苍天护佑,曹操终于渡到了北岸,诸将看到曹操从船上下来又惊又喜,很多人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这眼泪为战场的残酷而流,为生命的珍贵而流。
曹操没有流泪,他回头看看对岸的马超骑兵,哈哈大笑:“今天差一点被马超这小子困住!”
曹操大军全部渡河,在渭河岸边扎营。别看马超人多,但都是临时结盟,人心比黄河滩上的沙子还散,队伍不好带,战斗力不强。马超一看拿曹军没办法,就一横心,愿意送儿子为人质,请求讲和。可以不要爹,也可以不要儿子,但是不能不要地盘,马超够狠的。地盘真的这么有吸引力,以至于取代了亲情在一个人心中的位置?
为了表示“诚意”,马超甚至还愿意割地。曹操说,好吧,那就当面谈谈吧,别忘了约上韩遂。
这是峰会,一方是曹操带着许褚,一方是韩遂和马超,双方的军队只能远远地观看。关中将士难得有机会这么近距离地接触威震天下的大汉丞相,都纷纷往前挤,想亲眼看一下曹操。那些看到曹操的幸运儿都在马上激动地向曹操拱手致礼。
“你们想看曹公吗?看到了吧,他也是人,并没有四只眼睛两张嘴,只不过是多了一些智慧罢了!”曹操对着关中联军喊道,关中联军中发出爆笑。这时,秋阳暖暖地照着,秋风轻轻地吹着,让人以为这是曹操的行为艺术表演专场,其乐融融。
可是,这毕竟是杀机隐隐的战场,曹操能在敌阵面前耍酷,是因为他列出了五千骑兵,摆成“十重阵”,锋刃和铠甲在明亮的阳光下发出耀眼的光芒,令人胆战心惊。
马超和韩遂不知道,曹操如此耍酷,其实是在掩饰一个阴谋。这次行为艺术表演,其实是离间韩遂和马超的一个环节。声称要把韩遂当作父亲的马超,其实对韩遂一直心怀猜忌,曹操采用贾诩的计策,用涂改书信的办法,轻而易举地就离间了二人,过程相当精彩,在《三国那些人那些事·魏卷》里有详细描写,这里不再赘述。
马超和韩遂闹不和,关中联军分崩离析,毫无斗志,十路将领有的被斩于阵前,有的溃败逃亡,马超和韩遂带着彼此的仇恨,逃往西凉。
本来是要进攻汉中,结果平定了关中,这更合曹操的心意。
五杀人像写诗
十二月,曹操回到长安,留下夏侯渊主持关中军务,然后顶着严寒东还,在第二年正月回到邺城。曹操这么急着回到邺城,是想找机会攀上更高的权力顶峰。在追逐权力的路上,只是在别人前面并不安全,只有远远地抛下众人,才能远离红尘,才能摆脱风险。
五月,曹操把马腾、马休、马铁父子三人连同马家三族,统统杀了,一个没留,陪同马家人上刑场的还有韩遂的儿子。这不是人世的残酷,而是乱世的公平,因为要是马超和韩遂取胜,也会这么对待曹家人。
冒这么大风险打天下,当然不是为了给刘家皇帝做义工,而是为了攀上权力的最高峰。平定北方后,曹操恢复丞相制,当上了丞相,已是人臣所能攀上的最高峰;现在平定关中,还能攀登新的权力高度吗?
山登绝顶我为峰,那就创造一个高度。十月份,曹氏家臣董昭突然提出一项议案:恢复五等爵制。此议一出,朝野震动,舆论涌动:这是一个逆天的建议!
五等爵指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的爵位,公是最高级,在秦汉之前就实行这样的爵位制。春秋战国时代,王是唯一的,即周天子一人,周天子之下有公,例如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等等。秦汉开始有了皇帝,皇帝之下没有公,却有王。刘邦当上皇帝后,一上来就把帮他打天下的兄弟们封为王,如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等。但是后来这些王纷纷搅进叛乱中,刘邦这时才明白过来权力高峰上必须要远离众人,于是在晚年搞了一个“白马盟誓”,其中的最重要约定为“非刘氏为王者,天下共诛之”。这一招太狠了,一下子就对后来人的权力进行了限高。
很明显,董昭提议恢复五等爵制,就是为了推翻“白马盟誓”,就是为了恢复王公称号。天下之大,谁有资格做王公?除了丞相还能有谁?
真可怕啊!现在皇帝都是傀儡了,要是曹操再突破权力的限高,那再发展下去会怎么样啊?
荀彧不解风情地否决了董昭的这一提案。早在204年,荀彧就否决了董昭提出的古九州制,现在他又要坏曹操的好事,曹操事业上曾经最得力的助手现在成了最有威胁的绊脚石。
该杀的人是必须要死的,这一点上曹操从来不含糊。杀人像写诗一样先构思后下手的曹操,在怎么杀荀彧的问题上,拿不定主意。
荀彧表态反对恢复五等爵制没几天,曹操从东线再次发动对孙权的远征。这本来是一次寻常的出征,但是因为一项新的人事任命而让人感觉怪怪的,那就是曹操免去荀彧尚书令的职位,不让他再帮皇帝处理政务,改任光禄大夫,在军中担任曹操的军事顾问。要知道,二十多年以来,人们早就习惯了曹操远征在外而荀彧留守后方的组合。更奇怪的是,出发后不久,荀彧就死了,《三国志》上说是病死的,可是有人怀疑这个说法(详见《三国那些人那些事·魏卷》)。
再也无人能妨碍称王大业,曹操单等凯旋后举行称王大典。
这次,曹操能如愿吗?
六孙权的战场行为艺术秀
年轻真好啊!曹操看着眼前的濡须坞,不甘地说。十月份出征,来到这里已是第二年的正月。
孙权在吕蒙的建议下修建了月牙形的濡须坞它像一道大铡刀挡住了曹操南下的战船。这一年,孙权32岁,吕蒙37岁,而曹操却有59岁了。曹操不服,说:“要是再年轻十岁,我也能有耐心修建这么多东西。”是的,50岁的时候,曹操还能挖通运河,把淇水引入白沟运粮,准备与袁谭、袁尚的持久战。
而现在,年老多病的曹操没有资格打持久战了,而年轻的孙权却有足够的时间精心经营自己的事业,早在前年,孙权就把大本营由京口迁到秣陵,然后修建这座天然生成的石壁作城墙的石头城。孙权把这座石头城改名为“建业”,表露出强烈的不臣之心。
绝对不能让孙权“建业”!曹操望着滚滚长江,暗暗发誓。可是,濡须坞挡住了他前进的道路,与敌人相持月余,依然没能前进半步。能耗得过这个碧眼紫髯的年轻人吗?
耗不起,那就只能冒险一搏。夜晚,曹操乘坐轻舟,出了濡须口,来到孙权阵前一探究竟。曹操突然发现被孙权的水军包围了,一番死战,仓皇突围,但是有三千人被俘,几千人淹死。
曹操知道了孙权的厉害,下令不再出战。孙权让士兵到曹军阵前叫骂,可是,就连江里的鱼虾也被骂得围着船钻来钻去,曹操却总是下令坚守不出。
你不出来,我进去。孙权亲自坐船,来到了曹军的战船间,曹军诸将再也忍不住了:太小瞧人了,打吧!曹操摇摇头:“他这是来试探我军虚实的!”下令弓弩不得妄发。
孙权只得回去,可是离开五六里后,突然又掉头回来,而且是敲锣打鼓地回来。孙权也玩起了战场行为艺术秀。
再也不能忍了,曹操下令:“射箭!”曹军弓弩齐发,一会儿,孙吴军队的船上便射满了箭。
“调转船身!”孙权大喊。受箭的一面偏重,船只渐渐倾斜,眼看要翻覆,把舰船掉转身来,便可用另一面受箭。
“撤退!”孙权下令。舰船的两面被射上差不多数量的箭,船体恢复平衡,吴军列队而还。
“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猪狗!”曹操望着吴军渐渐远逝的船队,深深感慨。吴军森严的船队,整齐的武器甲仗,在曹操的心底带来强大的冲击。
仲谋是孙权的字,景升是刘表的字。曹操与刘表基本是同龄人,他把孙权与刘表的儿子比较,是因为感觉到自己可能永远也战胜不了孙权了——老年人在青年人面前常常有这样的自卑。
船是木头的,曹军的箭矢强弩却能钉在船上,可见是多么的强劲。孙权知道曹操这次是有备而来,也守在战坞里不再出击。曹老头,耗吧,看看谁能熬过谁!
雨点狂乱,江面上盛开激情狂躁的水花。似乎是被双方的战鼓声惊动,今年的梅雨来得格外早。俗话说:“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习惯了干旱天气的曹军,在濡须坞前失去了地利,现在又失去了天时,很难再有所作为了。
“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孙权给曹操写了一封信。曹操读完信,发现信里还夹着一张便条,上面写着八个字:“足下不死,孤不得安。”
“孙权不欺骗我呀。”曹操愿赌服输,下令撤军。两军各归南北。
曹操这么急着回去,是因为有一件重要事情要办:称王。
和很多大戏一样,曹操的称王大戏最先出场的并不是主角。正月初三,献帝还没把除夕夜的剩水饺吃完,就宣布恢复九州制,把幽、并二州连同司州的四个郡并入曹操担任牧守的冀州。荀彧能够复生的话,还会出来阻拦这件事情吗?五月初十,曹操从濡须坞前线回来没几天,献帝派出的使者郗虑就来到了邺城,拜曹操为魏公。既然是大戏,那就要完成一系列表演,曹操对魏公这一爵位当然又反复辞让,群下很配合地多次劝进,最后劝进名单的规模达到三十人,当然少不了夏侯惇、曹仁、曹洪、董昭、程昱、贾诩、钟繇、荀攸等亲信,也有毛玠、王朗、王粲等投机客。曹操表演大公无私,大家表演忠诚膜拜,心照不宣的程序走完了,曹操成了魏公,改写了两汉自韩信等人之后数百年无人称王的历史。
一时间,曹操志得意满。他给司马防下命令,让他来邺城喝酒。喝酒不是目的,展现人生成功才是目的。20岁时,他想做洛阳令,司马防却安排他做了洛阳北部尉,那是曹操第一次求职啊。现在,魏公对司马防说:“我现在还能再做尉吗?”司马防不卑不亢地回答:“过去我举荐大王时,您只适合做尉。”曹操不屑与司马防打嘴官司,旁若无人地哈哈大笑。
可是,曹操还是有许多烦心的事情,最烦心的一件事就是刘备进入了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