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97500000017

第17章 天下逐鹿(2)

自从王匡倒下后,张邈就对曹操感到了恐惧。王匡也是讨董联军中的一员,被董卓打败后,他回到老家泰山郡,征募士兵,打算与张邈联合,并未向曹操示忠。曹操很快就出手,联合王匡的仇人,将他杀了。张邈想:“这是防备我坐大啊!”张邈断定,即使不为袁绍,曹操也会除掉他。以前,张邈罩着曹操,感觉比较爽,而现在曹操成了兖州牧,张邈却依然是兖州治下的陈留郡守,张邈很难接受自己从保护者到被保护者角色的转变。

在陈留郡,一个叫高柔的小伙子对乡人说:“曹操占据了兖州,他本来就有争夺天下的打算,不会安然坐守兖州,而张邈太守首先占领了我们陈留郡,我担心变故随时发生,我们还是离开陈留郡躲避战祸吧。”

除非左手打右手,张邈和曹操才会翻脸打仗。没有人相信高柔,高柔只好叹息着离开陈留,带着全族人去投靠袁绍麾下一个叫高干的人。高干是袁绍的外甥,是高柔的堂兄,高柔投靠他就是为了找一个没有战争的地方生活。

曹操本来是兖州人找来打黄巾军的,那时他的角色是保护神。黄巾军被解决了,曹操坐稳了兖州牧。本来是请来打短工的,可活干完,短工成了东家。怪不得当初他那么着急来,原来就是为了取得州牧之位啊,兖州人纷纷抱怨。在兖州人的眼里,曹操的角色也成了一个坑蒙拐骗的无赖。

而曹操自身也在不知不觉地发生着改变。与黄巾军作战时,是为兖州万民效劳,而做兖州牧,需要捍卫权力和地位。效民时需要弯下腰,牧民时则喜欢挺着腰。曹操的腰板挺得格外直,兖州是我打下来的,本来就该属于我,兖州人都要听命于我,曹操这么想。

就这样,兖州人与曹操的关系,悄悄地发生了变化。陈留郡有一个叫边让的人很出名,孔融瞧不起天下人,唯独对他极力称赞。他对曹操压根儿就瞧不起,提起曹操时,往往用讽刺鄙视的语气。曹操杀了边让,把他的头颅割下来挂在城墙上,告诉兖州人:破坏我的权威,下场与此头同。

兖州人从边让的头颅下经过时,总是低头加快步子,曹操想兖州人还是挺乖的。他不知道,兖州人其实是在想,如此专横之人,怎配掌牧兖州!

陈宫狠抽自己耳光,脸都肿了。后悔的时候,他喜欢打自己耳光——正是他首倡,大家才把曹操迎来兖州。他暗暗发狠:我能把曹操搞来,也能把他搞走。

陈宫被自己的义愤感动,觉察不到他只是在报复而已。陈宫在东郡也是实力派,他认为曹操是赖他之力才坐上兖州牧的位子,理应给他派个大红包:东郡太守。可是,曹操却让心腹大将夏侯惇做了东郡太守,要陈宫听命于夏侯惇。

要命的是,曹操对自己在兖州人心目中角色的转变丝毫不觉,还以为自己在兖州人眼里是为兖州平定黄巾之乱时的香饽饽。征兵,征粮,征徐州,把兖州人拖进战争的泥淖。

“曹嵩又不是我们兖州人的爹,凭什么拖累我们啊。”兖州人骂曹操。

四同样的角色

这时候,刘备在徐州扮演的角色,正如曹操最初在兖州扮演的角色。

不同的是,曹操是兖州人敲锣打鼓请去的,刘备是赖在徐州不走自己要留下的。

“我要留下来,帮助徐州。曹贼定会卷土重来,就让我为徐州人承担箭雨吧。”刘备对田楷说,拒绝跟他回到公孙瓒那里。

刘备现在拥有近万部卒,翅膀硬了,可以单飞了,而且又脱离了公孙瓒的势力范围,他可以不再扮演“公孙瓒的同学”这一角色了。人们提起他,总是说“公孙瓒的同学”,这时刘备就会揪着大耳朵,厌烦地想,人家有名字啊,叫“大耳朵”也可以啊。在公孙瓒那里,他的角色是部属,在陶谦这里,他的角色是VIP贵宾,因此他留在了徐州。

事实证明,刘备这步棋走对了。陶谦表荐刘备为豫州刺史,让他驻扎在小沛。徐州牧表荐豫州刺史,着实搞笑,但陶谦借此表明刘备不是他的部属,让刘备不能再赖在徐州不走。小沛属于豫州刺史部,曹操要进攻徐州,刘备可以先在小沛狙击,为陶谦赢得时间优势,因此,刘备扮演的还是挡箭牌角色。

在小沛,刘备还客串了一个角色:新郎,他娶了甘氏。刘备虽然三十多岁了,但是历史没有记载他这时有儿子。但愿甘氏能给他生个大胖儿子!

新郎刘备很爽,但是豫州刺史刘备却多多少少有些不爽,因为除他之外,还有两位豫州刺史,一位是朝廷任命的郭贡,另一位是袁术任命的孙贲。卖草鞋的话,扎堆摆摊尚能创造规模效应,但是做官就不同了,权力只有独享才有滋味。一想起世上还有孙贲和郭贡二人,刘备就用力揪自己的大耳朵,仿佛这样就能缓解痛苦。

把耳朵揪得发红发热之后,刘备开始鄙视自己:和孙贲计较个什么劲呢,他不过是个野鸡刺史罢了。

孙贲是孙坚的侄子,孙坚死了,他就是孙家的旗帜人物了。孙坚的部属被袁术接管,作为补偿,袁术任命孙贲为豫州刺史。孙贲未经朝廷任命,在刘备看来就是个野鸡刺史,不值一提。可刘备却选择性遗忘了他也没有经过朝廷任命,孙贲是野鸡刺史,那他就是野鸭刺史。

“孙贲,庸夫而已,何足道哉!倒是孙策,虽然只有十八九岁,但是颇有心机,有他在,我总是感到不安。”陶谦对刘备说。

堂堂徐州牧,敢和曹操叫板,却忌惮一个孩子,莫非这个孩子有三头六臂?

孙策当然没有三头六臂,只不过长得比别人帅了一点而已,被称为“孙郎”。按照礼制,孙策在曲阿为父守丧25个月。父亲死的时候,他是一个17岁的追风少年,守完父丧,他是一个19岁的当家男人。身为长子,他肩负起照顾母亲和弟妹们的责任。最大的弟弟孙权,不过10岁,指望不上,孙策便自己毅然扛起了所有担子。

最大的担子就是报杀父之仇。《礼记》上说:“杀父之仇,弗与共戴天。”报杀父之仇,对曹操来说只是假象,而对孙策来说,则是人生驱动力,刘表和黄祖是必定要死的,而且必定要死在孙家人之手,所谓血债血偿。已近不惑之年的曹操,早就浸染为社会关系的人,做事靠功利驱使;血气方刚的孙策,还保留自然天性,做事靠内心驱动。内心驱动的力量更为强大,因此陶谦畏惧孙策,而不畏惧手握军权的孙贲。

曲阿守丧完毕,孙策带着家人迁到江都。从孙策来江都的第一个晚上,陶谦就再也睡不好了。江都在徐州地盘上,曾是孙坚的地盘,但现在徐州牧是陶谦。曹操欺负老子也就罢了,一个嘴上无毛的雏儿也来给老子添堵,陶谦非常不爽。

按道理说,陶谦没有理由和孤儿寡母过不去,但是孙策和吴夫人不是一般的孤儿寡母。孙坚死了,但是孙家的架子没倒。孙贲被袁术表荐为豫州刺史,吴夫人的弟弟吴景为丹杨太守,而且孙家的老少爷们,随便拉出一个来,马下能战,马上能征。还有一点,更让陶谦寝食不安。天下人都认为孙家是效忠于袁术的,而袁术曾经进攻过徐州,而且以后还会再次进攻。陶谦认为,孙策来江都,是为了给袁术打前站。已经有证据表明,孙策有一个叫吕范的部下,正为袁术从事间谍活动。当然,这些证据也许是真的,也许是陶谦指使人伪造的。

要是孙策在江都扎根,那徐州就多了一重隐患。下手还是要趁早,陶谦决定将孙策扼杀于萌芽状态。可是,陶谦不想惹麻烦,不打算公开得罪孙家人,就把吕范抓了起来,下令江都官员严加审问。

江都官员向陶谦汇报:“吕范拒不招供。”

“太好了,他不承认那就有理由继续拷打他了。”

“打死了怎么办?”

“胡说,我们有过刑讯逼供吗?他死了,难道不是梦中猝死吗?”

吕范幸而没有“梦中猝死”,孙策带人把吕范救了出来。江都官员吓坏了,哆哆嗦嗦地向陶谦汇报,陶谦却夸奖江都官员:“干得好!”陶谦的目的其实就是要赶跑孙策,现在孙策成了劫狱犯,在陶谦的地盘上肯定是混不下去了。

孙策只得到寿春投奔袁术。和陶谦一样,袁术一开始也以为孙策是来避难的,但是他很快就发现孙策其实是来“讨债”的——讨要孙坚的部队。

谁肯把到口的肥肉吐出来,老狐狸大耍赖账手段,百般敷衍,就是不还给孙策兵权。

孙策才19岁,怎么可能耗得过袁术啊!

陶谦是个悲剧角色,他时刻生活在焦虑中。这不,刚刚赶跑了孙策,又迎来了曹操。

五意料之外的新年礼物

春天回师,整顿军马粮草,曹操在夏天再次进攻徐州。又是势不可当,直扑郯县。这一次他能突破郯县吗?

陶谦把刘备推了出来,让他与徐州大将曹豹屯兵郯东,截击曹操。吃我的,喝我的,把你推上刺史位子,不就是为了在这一刻使唤你一下吗?

一方是曹操领兵,一方是刘备领兵,这是后来成为三国霸主当中的两方第一次直接对抗。结果是刘备败给了曹操。曹操的战场雄风在刘备心里留下了阴影,在以后的多次交手中,刘备只要一听说是曹操亲自出场,大多数情况下是拔腿就跑。

这次进攻,曹操仍然采取血洗政策,所到之处必定血流成河。在琅邪国的阳都县,有一个14岁的少年,厌恶地盯着铺满道路的尸首。幼小的他很难想得通:这人为何会如此残忍!从大家恐惧的谈论里,少年知道这人是一个叫曹操的人。从此,曹操在他心里成了恶的代表,以至于长大后,他仍然容不下曹操,并且成为曹操一个强劲的对手。这个阳都少年,名字叫诸葛亮,字孔明。

人都被杀死了,眼前的尸骨无人掩埋,不久就会纷纷化为白骨。残酷的景象,让人想起四句诗: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这是曹操诗作《蒿里》中的的点睛之句,因为形象概括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人寰惨剧,千古传唱。可是,那曝露于野的白骨,又有多少是他一手制造的呢!当他为战争而断肠长喟时,可曾想到他正是战争的发动者。

一面是悲悯的诗人,一面是血腥的霸主,哪一面才是曹操的真面目?或者,一面此,一面彼?是因为诗人的感情太过激烈,他才向徐州人举起屠刀,还是因为霸主的气魄足够强大,他才能写出如此振人肺腑的诗句?

刘备不堪一击,曹军顺利地占领了距离郯县仅四十里的襄贲。这一年,陶谦63岁了,在那时已经算是老人了。老人总是更能看透人生,他从城墙上望去,遍地是死尸,心中突然升起同情,对曹操的同情——杀这么多人,只是为了抢夺一块地盘,死了不过是占用六尺之地而已。

罢了,把徐州让给你吧!

陶谦让两个儿子陶商和陶应把他从床上扶起来,指挥着家人打点行装,准备回丹杨郡老家养病去。60多岁的老人,面对如此大的压力,一病不起。现在,他的敌人不再是曹操,而是病魔带来的消极情绪。

徐州,就让大耳朵和曹阿瞒去争吧,谁死谁活,让他们互相折腾就是了。

而这时,一个好消息传来:曹操退兵了!

徐州欢呼。陶谦病怏怏地靠在枕头上,问:“兖州出现什么问题了?”曹操正占上风却退兵,肯定是后方出了大问题。

“张邈和陈宫叛曹,陈宫派人迎接吕布担任兖州牧,已经占领兖州大部分地区。”吕布与张邈的把手共誓,终于付诸行动了。

“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陶谦安排身后事,对属官糜竺说。糜竺是徐州东海郡人,大富豪,资产过亿,僮客就有一万多人,同时还担任别驾,处于徐州权力层的核心,陶谦要在死后把州牧之位让给刘备,必须获得糜竺的支持。糜竺还有一个弟弟叫糜芳,有一个妹妹,名字不详,暂且称之为糜小妹。

陶谦有两个儿子,却把州牧位子拱手相让,因为州牧位子现在是一个烫手山芋。西有曹操,南有袁术,北有公孙瓒,个个都不是善茬。东边虽没有威胁,但是临近大海,没有退路。

徐州牧是个苦差事。可是,毕竟是州牧之位啊,多么诱人啊!

“我已经34岁了,也许,出人头地的机会终于来了。”刘备沉思。草根出身的皇族,草鞋摊主起步的英雄,一直以来,刘备只能遥望心中的灯塔。而现在,命运一下子就把他推到灯塔之下。

登上去吗?那样就能达到一直遥望的高度。

转身离开吗?那样跋涉多远才能再次来到这里呢?

犹豫,纠结,面对糜竺,刘备一时拿不定主意。糜竺迫切需要有个强势牧守抵御曹军,他可不想亿万家财被来自兖州的贼人哄抢。陶谦一死,他就捧着陶谦的遗嘱,带人来到小沛,迎接他们的州牧。

“嗯,嗯……是否还有更能胜任之人?”刘备含混地说,没有拒绝,但也没跟糜竺走。

广陵太守陈登也来到小沛,对刘备说:“现在汉室衰败,天下动荡,建功立业,就在今日。徐州殷实富庶,人口百万,我们想委屈您担任州牧。”

刘备说:“袁术近在寿春,此君四代人出了五个位在三公的,天下仰慕,您可以把徐州交给他。”

袁术志大才疏,天下无人不知,刘备却说他能胜任徐州牧之位,只是想确认陈登为代表的徐州官民是否真的愿意贯彻陶谦遗嘱。

陈登急忙表态:“公路骄豪,非治乱之主。现今我们为您召集十万大军,上可以扶助天子,拯救百姓,成就春秋霸业,下可以守卫安定一方,青史留名。您如果不答应我们,我也不会由着您。”

陈登不允许刘备拒绝,可是刘备要是铁了心想拒绝,徐州人总不能把刀架在他的脖子上吧。陈登这样“胁迫”刘备接受州牧之位,是算准了刘备不会拒绝,他只是在给刘备搭个梯子,让他顺着爬上去。

孔融也跑来了,劝说刘备接受:“袁术岂是忧国忘家的人,至于他家那些当过三公的先辈,不过是冢中枯骨而已,何须介意!今日之事,百姓拥护的是有能力的人。天予不取,悔不可追!”

北海相孔融的出现十分蹊跷,他是青州刺史部的官员,却越界过问徐州牧人选,说好听了是热心肠,说难听了是狗拿耗子。刘备先前援救孔融,虽然没使上劲,但是孔融欠了他一个人情。有人情不还,怎能对得起圣人祖宗?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陶谦遗言“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想来是肺腑之言。糜竺、陈登等徐州权力层核心人物也都寄厚望于刘备,就连看不起天下人的孔融也来激励刘备。也许,刘备的确有几把刷子,值得期待。

羞羞答答,半推半就,194年十二月,刘备担任了徐州牧。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就收州牧之位。

拿人礼物,为人办事,刘备必须要解决来自曹操的威胁。曹操虽然回去对付张邈和吕布了,但他时刻会卷土重来。曹操两次进攻徐州,采取屠杀政策,徐州人得了“恐曹症”。

“不用一兵一卒,便可解除来自曹操的威胁。”刘备淡然一笑,拿出那份与公孙瓒同学时留下的作业本,撕得粉碎。

同类推荐
  • 翼时代

    翼时代

    为救人意外得到时之玉,居然穿越到次时代的大新朝,本意逍遥于世,奈何形式逼迫,既然如此,何不搅个天翻地覆,开创我的翼时代!
  • 余烬 伊亚斯纷争

    余烬 伊亚斯纷争

    新世纪56年,人类的殖民行星伊亚斯星遭遇了一场长达20年的纷争。纷争的起因源自一场极其失败的试验,伊亚斯人用了16年时间,在消耗了半数的人口后阻止了灾难的蔓延。但星球上俩大势力却因意见不合而使这场纷争又持续了4年之久。那时,伊亚斯已是体无完肤。。。故事以男主的视角来展现这场灾难性的纷争,以及男主在这场纷争中经历的点点滴滴。
  • 骑兵冲锋

    骑兵冲锋

    一个法国特种骑兵团的骑手,跟随着18.19世纪最伟大的将领拿破仑波拿巴的军队在欧洲的平原上多次击败欧洲列强组成的反法同盟。法兰西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骑兵冲锋。
  • 空蒙赋

    空蒙赋

    世事漫随流水,总是一梦浮生。命运像梦一般空蒙,缥缈。不论是你我的梦,还是一代帝王苻坚的梦。
  • 大明法相

    大明法相

    我大明之民,不屈服,不谄媚,不卑怯,亦不必如同奴才一样而活,我之生民,既非任何官员之奴婢,也非庸碌无知之贱民。我大明之国,乃自由之国,我大明之民,亦必不羁之民,即使被欺压也不屈服、即使遭遇灾厄也不气馁、遇到不公正时能毫不畏惧地纠正、不向虎狼屈服、不向官吏献媚。当国家危难时,所有人尽皆能够为了这个国家的自由而拿起武器,当国家强盛时,这个国家亦能让其最孱弱之子民由心的感到安全与骄傲。愿我明国之民,皆知不羁为何物!愿我明国之国,世代有此不羁之民!大明崇祯二十五年首辅李文敬提
热门推荐
  • 一杯流水奠江蓠

    一杯流水奠江蓠

    这是一篇很普通的狗血小白文,诸位走过路过别错过PS:男主陆费宇复姓陆费,单名一个宇字,而且陆费读作lùbì。亲们,勿搞错。
  • 红娘需要绿爹

    红娘需要绿爹

    当苏楠黎带顾一回家时。“你有什么好的?让我女儿对你如此死心塌地?”“阿…阿姨,我体力好。”“出去!”
  • 撒旦之眸

    撒旦之眸

    末日危机从松吉镇弥漫开来,主角是一些和你我一样再平凡不过的人们,小说想描绘出现实的残酷、对人性的反思、对平静生活的向往。末日来袭,从最初的惊诧慌乱慢慢冷静下来的人们将何去何从?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在大灾变下更加经不住考验,人们又该如何抉择?当秩序崩塌,靠什么来制约人性里的丑恶?当生存成为唯一需要关注的事情,是否还需要良知?我们活着是为了什么?我们在捍卫什么?作者想描绘出一个最真实、最现实的末日世界,希望读者朋友能产生共鸣。撒旦之眸小说交流群397028310,欢迎大家一起交流。
  • 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桂林山水》桂林,位于广西东北部,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和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地处漓江西岸,以盛产桂花、桂树成林而得名。典型的喀斯特地形构成了别具一格的桂林山水,桂林山水是对桂林旅游资源的总称。桂林山水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而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
  • 蠢萌甜心,我爱你

    蠢萌甜心,我爱你

    她,是紫凝集团的继承人,他,是冷氏集团继承人,只因一场车祸失去了儿时的一段记忆,最后却.........
  • 办公室那些事儿

    办公室那些事儿

    办公室不相信眼泪,办公室只注重结局。如果不明白办公室那些事儿,即使学富五车,也会感到怀才不遇,甚至被“赶出”办公室。在办公室的“激烈斗争”中,我们无需将别人踩在脚下,但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
  • 做事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做事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如何做事决定命运、财富源于方法。这是每个人都应认可的名言。人与人的差别,从根本上说首先是做人做事的观念方式上的差别。我们从小就会被教导这不能做,那也不能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观念,也是一种人们所习惯的常理。做事的态度要讲究方法,讲究思路,思路对,就会柳暗花明、思路错,就会山重水覆。凡事换角度,凡事逆向思维一番,也许这样一换,对事物的本身原貌就会看得更清晰,准确。从而正确地把握事物,进而产生正确的思路和行为。如果本书能帮助各位读者发现自己的盲点,修正自己某些偏颇式错误的观念,在你的人生道路上有所助益,那么我将感到由衷的高兴。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微型小说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微型小说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上对文学作品的最高肯定,是世界各国文化的精髓。《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篇小说精品》共收录了1905年至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片小说精品40余篇,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可供学习、欣赏、借鉴的世界短篇小说经典之作。该书1995年12月初版,现经修订整理后再版。《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篇小说精品》由毛信德和李遵进担任编著。
  • 卡布奇隆

    卡布奇隆

    科学家隆诺卡一直想要创造有智能生命机器人,经过无数次试验,一台代号为卡布奇隆的机器人在迷迷糊糊中觉醒了,它发现自己是科学家隆诺卡在实验室里的一台普通机器人,迎接它的将是在熔炉中回收的命运。它知道联邦不容许智能生命机器人诞生,为了摆脱被回收的命运,卡布奇隆开始潜伏、成长,最后被发现拥有智能生命,迫不得已之下逃亡,却遭受无情地追杀。
  • 不可能恋爱

    不可能恋爱

    她说:“我恨的是曾经喜欢过。他说:“恨过,所以现在更爱你。”在聚光灯下,她站在他的身前,替他挡去无数非议,他却一把推开。他不懂,”宣传和炒作是两回事儿,感情和回忆是两回事儿,你不懂,就不要碰。她不懂,“我的错,是曾经放开,现在却放不开,也不会放开”。不可能恋爱,你不信,我也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