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97500000015

第15章 野兽丛林(2)

荀彧笑了,终于有明主可以托身。他从袁绍那里不辞而别,投奔东郡。

曹操没有笑,因为又有两支黑山军和一支匈奴兵杀过来。曹操再次让世人欣赏了他的军事表演,取得完胜。一直纵横太行山的黑山军,在曹操的两次打击下,一蹶不振。

兖州人喘了一口气:终于不再受黑山军侵扰了,伟大的曹操!

可是,他们刚喊完,抬头一看,百万青州黄巾军就像蝗虫一样扑过来了。

奶奶的,青州黄巾军跑我们兖州干什么!

青州黄巾军用刀回答:要是青州能待下去,谁稀罕来兖州这个破地方!

黑山军东进的时候,青州黄巾军开始活跃。中国人喜欢跟风,讨伐董卓凑热闹,造反也凑热闹,不管有没有效果,那至少能浑水摸鱼捞一把呢。据说,青州黄巾军有一百万人。

青州刺史焦和没见过如此大的场面,吓得气都不敢喘了,一口气没上来,死了。

袁绍高呼:焦和万岁!黄巾军万岁!他找到了渗透进青州的理由。他派臧洪入主青州。臧洪是个狠角色,一到青州,就打得黄巾军落花流水。青州黄巾军无奈,转移到了兖州境内。

无事家中坐,贼从天上来。青州惹不起,兖州就是豆腐渣做的?黄巾军造反也选地方,兖州刺史刘岱要气疯了,他不顾鲍信的劝阻,冒险出击,结果被黄巾军杀死了。

刺史一死,兖州人更加认识到黄巾军不是谁想打谁就能打,要打仗还得看曹操的。陈宫站出来,对曹操说:“现在刘岱已死,州中无主,和朝廷失去联系,王命无法贯彻。”也就是说,兖州可以自成王国了。

既然是王国,就要有国王,陈宫确定的兖州国王是曹操。“资之以牧天下,此霸王之业也。”陈宫第一个对曹操明确提出称霸天下的目标,可以想象,陈宫的建议在曹操的心里激起了多大的热情。

刺史死了,黄巾军更加活跃,兖州的头面人物正对局势的失控感到束手无策。陈宫来了,带来了好消息:“东郡有军事高手,如果由他掌管州牧,一定能担负起阻击黄巾军的重任,并且可以保护本州,使地方得到安宁。”

济北相鲍信第一个鼓掌赞同。曹操的能力摆在那里,黄巾军的威胁也摆在那里,于是兖州人把曹操推上了州牧的位子。这一年,曹操38岁,成了一名由民主推选出来的州牧,明显区别于朝廷任命。

作为兖州牧,曹操必须要拿出真本事来,才能对得起热情的兖州人。他毅然肩负起了责任,披甲持胄,亲临战阵,明确奖惩制度,激发士气,稳扎稳打,伺机而动。黄巾军遇上了对手,渐渐后退。他们的首领给曹操写了一封求和信,套一番近乎,然后说大汉玩完了,天下要换主子了,你还为朝廷效力,傻不傻啊。

一群反贼,竟然也想做曹操的人生导师!曹操读完这封信,踩在脚底下,用脚后跟碾来碾去,突然,脑子里灵光一闪,就像黑夜里有火星儿闪烁,照亮了脚下的路,抬抬脚就踏上了。原来,黄巾军并非不讲道理,他们只是要一条活路而已。时刻想着活路的军队是最容易被打败的。曹操改变了策略,下令作战时要尽量给黄巾军留一条活路,为他们逃走提供方便。

寒冬十月,黄巾军逃到济北(今山东济南市长清一带),再退就只能跳进黄河里喂鱼了。最痛苦的是从青州转战到兖州,一路苦战,没有根据地,供给断了,吃的穿的都成了问题。百万黄巾军,战士只有三十万人,其余都是随军的家属。冻死,饿死,病死,战士们眼睁睁地看着亲人们在冰天雪地里倒下,这时,他们面对的敌人不是曹操而是死亡之神。

一定要找出一条活路!

《资治通鉴》记载:曹操追黄巾军至济北,悉降之,得戎卒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收起精锐者,号青州兵。

从此,曹操成了霸主。清朝学者何焯曾校订《三国志》,评价此事说:魏武之强自此始。

从此,袁绍成为浮云。

可是,史书并未记载,曹操用了什么手段让百余万黄巾军甘愿放下武器。还有,这百余万人如何安置呢?

就在这一年,谋士毛玠建议曹操“修耕植,蓄军资”,后来陆续启动的屯田制也表明,曹操当时应该只对黄巾军说了一句话,就让他们踊跃地放下了武器。“放下武器,拿起锄头,我让你们有地种,有粮吃。”没有活路才造反,现在曹操给了活路,为什么还要折腾呢?

双赢!曹操用最简单最实用最温情的方式,将本为贼寇的百万黄巾军转为自己的一笔财富。

曹操给兖州带来了和平,董卓却想摘取胜利果实。董卓虽然立志要把郿坞坐穿,但并未放弃称霸中原的野心。他听说刘岱战死,便任命了一个兖州刺史,名叫金尚。金尚带人前来上任,曹操怎会愿意将刚刚开创的事业送给一个不相干的人!他派兵驻扎在兖州边界,单等金尚到来。金尚颇有自知之明,骑在马上,无奈地望了兖州的土地一眼,就灰溜溜地跑到南阳郡投奔袁术去了。

用烈士鲜血换来的江山,若拱手相让,烈士在九泉之下岂能瞑目!

想到这里,曹操眼眶湿润了,眼前依稀浮现出鲍信的音容笑貌。

惨案发生在汶水岸边。曹操和鲍信带领一小股侦察部队,潜入敌阵摸情况,在汶水岸边暴露了,黄巾军大队人马赶了上来。鲍信安排精兵护卫曹操撤退,自己拦击黄巾军。曹操逃了出来,鲍信却死于乱军之中,年仅41岁。鲍信死后,连尸首都没了下落,曹操命工匠用木头雕刻了鲍信的模样,给它穿上鲍信的衣服,举行隆重的祭吊仪式。

战友走了,知己走了,曹操放声痛哭。

擦干泪,曹操的目光变得从未有过的冷峻。

野兽丛林里,不是自己死就是让别人死,没有第三种选择。

四没有资格说仁义

黄巾军本是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松散随意,很难做到统一行动。当大批青州黄巾军转移到青州去的时候,北海国的黄巾军却没有离开,因为在北海相孔融面前他们很有成就感。

说起来,孔融也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他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四岁让梨名动天下,现担任北海国相,穷什么也不穷教育,他每天的主要工作,不是主持文化讲座,就是出台公民道德纲要,上班领着大家诵读“文明十要十不要”之类的条令。这个书呆子,以为念几句祖宗留下来的经典句子,就能天下无贼。但是,吃不饱肚子的黄巾军不买他的账,纷纷起来造反。打起仗来,《论语》之类的国学经典远远不如一块可以御敌的石块管用。孔融接连惨败,弃郡而去,又被围困在都昌(今山东临朐东北)。眼看就要像梨子一样被黄巾军吞吃,喊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最后他叫出了一个名字:刘备。

孔融能知道刘备,这还要感谢公孙瓒。看在那个破作业本的面子上公孙瓒收留了刘备,但是他并未重用刘备。他倒不是格外看不起老同学,而是看不起天下人。他常常仰天长叹:江山如此美丽,却被袁绍、曹操这样的蠢货掌管,可惜啊,可惜啊!他怎能容忍江山被庸才糟蹋,他任命严纲为冀州刺史,田楷为青州刺史,单经为兖州刺史,还有若干郡守、国相以及县令。他任命官员辖属的州郡大都在袁绍、曹操控制之下,所以他任命的官员只能“遥领”这些地方。各位霸主都宣称自己对天下拥有绝对权力,可以任命任何地方的官员,但是那个地方可能在敌人的控制之下,因此所任官员只能遥领那个地方。遥领就是宣告对控制之外的某地的主权,这个词后文我们还会多次接触。任命的官员多了,公孙瓒这时感到自己拥有的人才太少了,最后连给他做饭的、牵马的、浇花的,也都被任命为县令。直到191年十月的一天,公孙瓒一抬头,看到大耳朵同学正满怀热望地望着他,就顺手下了一道任命书,让刘备做别部司马。别部司马既是将军属官,又相对独立,这个职务安排很巧妙,避免了同学关系变上下级关系后带来的尴尬。别部司马秩千石,而此前刘备的最高官秩是高唐县令的六百石。出生入死这么多年,奔波经营这么多年,历险逃亡这么多年,不如一个能证明同学关系的作业本管用。

袁绍任命长子袁谭为青州刺史,攻打公孙瓒任命的青州刺史田楷。公孙瓒人手不够,就把刘备推到了前线。吃我的,穿我的,做我的官,怎么也得给我出点力啊,要是战死就算是你报恩了。

刘备多次立功,公孙瓒发现刘备原来多多少少也有点儿实用价值,就让他去平原县做县令。不过,他对刘备的能力仍然不很信任,就给他规定了试用期,《三国志》对此说“试守平原令”。试用期满,考核合格,刘备被就地提拔为平原相。虽然只是同学赐封,未经朝廷认证,但刘备还是像模像样地做起了二千石官。二千石官每天要面对的人很多,比在涿县摆地摊卖草鞋时要面对的人还要多。可是,刘备没有因为人多而表现出丝毫不耐烦。凡是来找他的人,他必定同席而坐,同吃一个碗里的饭菜,没有半点儿架子。他没有什么可以给人的,但是他能给人的,却是让人看得比生命还要珍贵的东西:兄弟情义。靠打兄弟牌,刘备获得了很多人的拥戴,名声渐渐地传开去了。

刘备没学过严格意义上的心理学,但是他的行为却契合马斯洛理论。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的需求层次理论,他将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而那些有理想有原则的人,则更会被后三类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所激励。在刘备这里,你会体验到兄弟的爱,得到兄弟的尊重。不伤歌者苦,但伤知音稀,如果你还在为知音难觅而发愁,那就与刘备聊聊吧,这个大耳朵兄弟,理解你的一切,包容你的一切。海居于下,能容百川。刘备的人脉越来越强大,平原国的人都在称赞刘备。

人脉资源就是一个大蛋糕,刘备吃得多一点,其他人就会吃得少一点,刘备占了上风,平原国的一些人就不高兴了。刘备在平原的人气越来越高,刘平就越来越睡不好觉。刘平是平原国的地头蛇,刘备这个外来的强龙让他很不舒服。一个卖草鞋的,蹭饭吃的乞丐,却成了大家赞美的对象,这是什么世道啊!刘平决定要杀死刘备,让大家去赞美一个死人。

这一天,刘备接待了一个人,这人一看就是练武之人。刘备热情地拉着他的手,说他是天下武功第一,什么关羽什么张飞在他面前都是浮云,还说一看他就是传说中的仗义大侠,他所到之处,那些不仗义的人全都惭愧得自杀。老天作证,刘备不是说客气话,因为在他看来,他和关羽、张飞都很强大,都值得尊敬和赞美,都是兄弟。

刘备说得正带劲,这人猛然站起来,从腰里掏出刀,刘备吓得跳到一边去。这人说:“我受刘平派遣前来刺杀你,可是我要是杀了你,以后还怎么在道上混呢?希望你以后小心为妙!就此别过!”说完,这人很有成就感地走了。他绝对不能杀刘备,要是杀了刘备,他还是刘备口中的“仗义大侠”吗?他回去后,宣扬刘备是天下第一仁义君子,这样就能为不杀刘备的行为辩解了。

刘平赔大了,本来是收买刺客除掉刘备,最后却掏钱为刘备做了广告。

刘备的名声越来越大,人人都说大耳朵是一个最仗义的兄弟。孔融被黄巾军打得抬不起头时,这时居然想起向刘备求援。北海国隶属青州,平原国隶属冀州,刘备与孔融的关系相关度并不高,而且从北海到平原,走直线要穿过齐国、济南。按照就近的原则,孔融此时应该是先向齐国、济南两地求援,而且,北海东连东莱郡,南靠城阳郡,北邻乐安郡,从地理上说,这三个郡都应该是孔融求援的对象。无论如何,刘备都不应该是孔融的首选,最多算是替补。最大可能是这些距离北海较近的郡国也遭受黄巾之乱,泥菩萨过河,怎能救得了孔融呢?根据历史记载,这个时期青州与徐州的黄巾之乱最严重,而刘备所在的冀州,则因为公孙瓒和袁绍的强势,黄巾军很难在此掀起风浪,刘备是有余力做志愿者的。也有可能,周围郡国巴不得黄巾军吃掉孔融,这样他们就能分占北海了,而地盘不是梨子,可以拱手相让,所以孔融舍近求远,就想起了遥远的刘备。

无论如何,孔融在生死攸关时刻能想起刘备,最起码说明刘备当时已经有了急人所急的仁义之名。去平原请刘备的人是太史慈,《三国志》记下了他当时对刘备说的话:“以君有仁义之名,能救人之急”。太史慈是纯朴的赤子(见《三国那些人那些事·吴卷》),这话虽是客套话,但也有几分真心在里面。此前刘备与太史慈并没有交集,但仁义之名已经传到太史慈的耳朵里去,这说明刘备的口碑打造得的确很成功。

大名鼎鼎的孔融也找上门来,刘备自己也想不到刻意打出的仁义牌如此成功,他说:“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也!”他即刻发兵三千随太史慈前往北海。黄巾军其实并不想攻城拔寨,只不过是抢点吃的穿的活下去而已,现在该抢的抢了该拿的拿了,刘备的援兵又要到了,他们就主动撤退了。

这次见义勇为,刘备其实没有任何付出,但是因为救的人是孔融,刘备的仁义之名于是传得更远了。

可是,在这个丛林社会里,没有人有资格说自己是仁义的,因为仁义的人都被吃掉了。没有谁能靠仁义在丛林社会里长久立足,活下来的,都是凶猛而狡诈的兽。

公孙瓒派刘备来平原,当然不是让他见义勇为,单等着救人,而是要他配合田楷与袁谭作战。田楷是公孙瓒任命的青州刺史,二人的主要任务就是抢夺青州。《资治通鉴》记下了战争带来的惨状:“袁绍与公孙瓒所置青州刺史田楷连战二年,士卒疲困,粮食并尽,互掠百姓,野无青草。”

这里面,当然也有刘备的“功劳”,否则,公孙瓒也不会把他推到国相的位子上去。

这期间,刘备还参加了与曹操抢夺兖州的战争。

袁术要向北发展,公孙瓒要向南发展,都必须首先占据兖州,因此,二人有了共同利益。192年冬天,袁术和公孙瓒南北配合,同时对曹操发起进攻。袁术的先锋部队很快进驻匡亭,深入陈留郡一百多里,再往前二三十公里就是曹操的大本营东郡。袁术在后方听到捷报,大笑起来:曹阿瞒,从今以后天下将不会再有你这个人!

可是,袁术笑得太早了一些。曹操发动反击,连败袁术军队。袁术非但没有攻下曹操的一寸土地,反而不得不放弃大本营,率领残兵败将逃到九江(郡治寿春,今安徽寿县)去了。

袁术喘口气,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公孙瓒这小子干什么去了?

袁术本来指望公孙瓒能从北面牵制,让曹操无暇南下。公孙瓒有利可图,他任命单经担任兖州刺史,就是为了染指兖州。袁术一路北上的时候,单经率部进驻平原国,刘备率部进驻高唐县,威胁兖州北部。

可惜,袁术与公孙瓒的军事联合缺少默契,单经和刘备到达约定地点后,袁术并未如期出现在应该出现的地方。联合行动变成了单独行动,预期的合力没形成,单经和刘备部队很快被曹操军队击退,袁术部队也因为孤军深入而溃败。

日后的魏、蜀、吴三方之间,第一次敌对发生在魏方和蜀方之间,曹操是一方老大,刘备是一方跑龙套的,双方不在一个层面上,并未碰撞出火花。

同类推荐
  • 网络文学产业发展史

    网络文学产业发展史

    网络文学风云十五年网络文学风云十五年网络文学风云十五年
  • 唐末枪魁

    唐末枪魁

    彷徨无助,困扰迷惑的时候,唤起心中的那位英雄吧。一起快意恩仇,扫清寰宇,还心灵一块净土,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左手亮银枪,腰系无尘剑,跨下白龙马,一身玄盔亮甲,旷古未有的骁骑骑兵银枪队,绝世神兵,兵法阵战,大战唐朝大军、沙陀骑兵……。这是一个渺小伴着伟大,英雄伴着美女,邪恶伴着正义,野兽伴着驯兽人的时代。在这乱世当中,且看我们的英雄如何作为。斟杯美酒,带上笑声,一起看唐末枪魁舞河山。……世道混乱,被人逼得活不下去了,怎么办?反!第一猛将李存孝追着我打,怎么办?战!有外国人欺负咱们,怎么办?干!有美女真心真意喜欢我,怎么办?娶!有人封我大官怎么办?做!年纪大了,跑不动了,怎么办?我的个乖乖,还不赶快回家,在这丢人现眼啊……。
  • 叱咤红人韦小宝

    叱咤红人韦小宝

    树欲静而风不止,孙冠华看着林峰微笑的说道:你,还爱我吗?林峰轻笑着说道:阳光如你,单纯如你,我依然爱你。孙冠华笑了笑,许久没有说话,然后看着林峰的眼睛在次问道:如果,你知道我是她,那你还会爱我吗?林峰歪了歪脑袋,看向天空,然后站了起来,低头看着孙冠华说道:会啊,因为我喜欢蝴蝶啊
  • 围棋高手

    围棋高手

    江流儿与黒木对决期限已至,这场对决之后,各人又将何去何从?
  • 西山月

    西山月

    在一份历史中没有记载的国度,赵毅开始了自己的又一次生命。他有着简单的理想——富足安定的生活。这样的生活,自然包括有饭吃,有钱赚,有美女——正在他认为要过上了这种生活的时候,却意外陷入一场争斗之中,有嫉恨,也有诱惑,生命遭受威胁,于此同时,大周国四境内外,强敌环伺,纷争不断,这是赵毅赖以生存的国度。他最终,只得踏上一段征程——一片西山月,也可照亮一片土地。只要你热爱它。
热门推荐
  • 武道战天下

    武道战天下

    在2500年这个人类已经征服银河系,基本上靠着机器生活大多人类只知道玩乐的年代,在联盟意外得到一个神奇之物,由联盟推出武道。
  • 风起时:你若不在我便不爱

    风起时:你若不在我便不爱

    她是众星捧月的著名画家,却爱追求刺激厌烦安逸。他是重大保护区的站长风餐露宿,只为求得一方安土,与盗匪殊死搏斗。他冷脸相对却有一颗火热的心。她笑面相向却内心冰冷。“女人,你知不知道何为廉耻”这是她正大光明偷看他洗澡时他对她愤怒一吼。“南野,我这一生只为你一人生孩子,所以你这条命是我的,听到没有。”这是他们离别时她对他的喃喃细语。她是个连中枪都从不落泪的女孩,竟在他怀了哭得像个孩子。“南野,你在么。”“在,我一直都在。”这样的爱不求轰轰烈烈,只求刻骨铭心。
  • 我与日常的六九事

    我与日常的六九事

    讲述白笑花的日常生活所遇所想,逗逼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 化雪剑

    化雪剑

    一心想寻回父亲的陈宇走出了四峰山,山外是一个与四峰山内完全不同的世界,而实力微末的陈宇为了能够尽快的寻回他的父亲,于是他踏上了求索修行之路,于是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 葫芦谷里的小农民

    葫芦谷里的小农民

    大人物有大人物的抱负,小人物有小人物的活法,大人物志在四方,而我只是个小农民,我只在乎家乡。他只是一个辍学回家的小农民,他的家乡在一个小山谷,名字叫葫芦谷,那里贫穷、落后。在那里他将获得怎样的际遇,将怎样发展他的家乡?这里没有阴谋阳谋,有的只是琐碎的家长里短以及淡淡的温情。
  • 无良悍妃妖妻不好惹

    无良悍妃妖妻不好惹

    彼时,她是现实世界平凡的小白一枚,为人单纯乐观,善良而勇敢,他是异世界只想着如何复国复仇的冷漠少主,因为一场际遇,他带她走进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可是,这样的世界,她不想来,他也不想带她来,但是想走,却也是无可奈何,因为,她与他的相遇,原本就是一场上天早就规划好了的旷世奇恋……
  • 惊悚医学院

    惊悚医学院

    大学是每个人都向往的地方,那是个有前途的地方,它关系着你未来的发展和职场的竞争,伊在熙是一名高中刚毕业的学生,由于高考的失败,家人在为她安排在了一所邗湖的医学院,在这个医学院里发生了很多事情,那些无法解释的现象和5年前这所学院的秘密....
  • 一只猫的自述

    一只猫的自述

    一只猫的自述...猫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而猫与猫之间、人与猫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关系?
  • 小气王爷败家妃

    小气王爷败家妃

    她是天下第一富商的女儿,从小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她承认自己很拜金,人生得意须尽欢,有钱不拿来用,那是傻瓜!他是高高在上的七王爷,却无心朝政,一心钻到钱眼里。他很有钱,但是却很小气!当两个价值观世界观完全不一样的人,结成夫妻,他们能擦出火花吗?当天下第一富商的拜金败家幺女P天下第一小气王爷,孰胜孰败?
  • 命运轮回之暗光

    命运轮回之暗光

    命运又在一次在这里轮回。李炎又会承担什么不同的命运呢?血液在这里抛散,激情在这里燃烧,爱情在这里绽放,命运在手里紧握,眼泪在这里抛散。不管怎样,一切为了燃烧,一切为了热血,一切为了命运。一个家族废材,不屈的他追寻着自己的力量,寻找那支离破碎的记忆。一步一步让自己走向巅峰。寻找那虚无的真相。为了兄弟他义不容辞。为感情他激情高涨。敌人在眼前不顾什么,就为着热血,真相必会战斗下去。总有一天会站在命运,世界之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