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载体的目的和考虑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武山县为进一步发扬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党员服务基层群众的积极性,组织开展了“百局进百村”结对帮联活动。此项活动,有利于整合县直单位有效资源,帮助农村兴办一批实事好事;有利于上下联动、批次联动,深化创先争优活动成果;有利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帮助农村党组织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有利于加强机关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同时也是充分发挥县直单位组织优势、资源优势、经验优势,探索加强城乡、条块和基层之间的协调联动方法及途径,解决农村突出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采取“一联一”、“二联一”的结对帮联方式,将党员与基层群众结成对子,着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更好地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和谐。
载体主要内容
1.开展“慰问”活动,体现党内关怀帮扶。在“七一”前夕,帮联单位要深入联系村,开展一次慰问困难党员、老党员活动,把党的温暖和关怀送到他们手中。每个单位慰问困难党员、老党员不得少于5户。此外,每年“七一”和春节期间,帮联单位都要组织开展一次集中慰问活动,切实把这项活动规范化、制度化。
2.开展“走访”活动,了解掌握村情民意。帮联单位要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以“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为主要内容的民情大走访活动。重点走访困难群众、未就业大学毕业生、上访户、老弱病残群众等弱势群体,一方面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解决他们生产生活困难,另一方面,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改进自身工作作风和不足。每名党员每年走访不得少于10户。
3.开展“解难”活动,帮助村级兴办实事。帮联单位要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着力为联系村群众兴办实事好事,特别是要帮助群众解决吃水、行路、就医、上学、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问题。涉农单位、项目单位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在项目和资金上给予联系村倾斜,确保一两年内联系村都能实施1个~2个有关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方面的项目。特别要抓住武山县被列为全省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建设项目奖补试点县的机遇,想方设法为联系村申报项目。
4.开展“扶困”活动,扶持群众脱贫致富。每名党员要通过“一帮一”的形式联系1户困难群众,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寻找致富门路。帮联单位要结合联系村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协调相关单位的专家和技术骨干,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让困难群众能够掌握一定的致富技能。同时,要充分发挥其懂政策、信息灵、关系广的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帮助困难群众寻找一个致富项目,并通过项目扶持、协调贷款、帮办证照、减免税费等方式,加大扶持力度,增强“造血”功能。
5.开展“引路”活动,制定完善发展规划。帮联单位要在帮助村上完善发展思路,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武山县被列为省级新农村试点县的机遇,帮助制定富有地方特色的新农村建设规划,着力改善村容村貌。同时,还要结合农民培训、发展党员、乡土人才建设、村级民主管理等工作,制定一些具体的工作规划。
6.开展“援建”活动,规范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帮联单位要结合联系村组织活动场所改扩建和规范化建设工作,积极给予必要的资金帮助。个别筹资难度大的单位,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为村上配备一批必要的办公桌椅、培训设备、取暖设备、文件柜和实用书籍、光盘等,以保证村上开展工作的基本需要。同时,要帮助村上做好活动场所的内部布置工作,制作必要的版面,做到制度图表统一上墙。
载体实施效果
“百局进百村”结对帮联活动开展以来,帮联单位和党员干部想方设法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着力为群众办了一些实事、好事。对680户困难党员、老党员进行了慰问,积极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共走访困难群众、未就业大学毕业生、老弱病残群众等弱势群体3400多人次,捐赠农资103吨,水泥80吨,衣物1108件;为联系村落实致富项目19个,帮办实事310件,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01件,开展法律援助36次;为联系村提供各类信息233条,联系农民工就业312人,开展常用法律法规等巡回宣讲18场;为38个联系村配备了价值25万元的办公桌椅、培训设备、取暖设备、文件柜和实用书籍、光盘等办公设备,保证了村上开展工作的基本需求。同时,对22个村给予了20万元的资金帮助,帮助村上布置活动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