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双肩挑起责任真心服务群众——记武山县洛门镇文家寺村党支部书记马新文
〔组织点评〕
马新文同志“愿干、敢干、实干”,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牢记宗旨,思路清晰,履职尽责,以身作则,大胆作为,带领村班子,组织全村群众苦干、实干,全村各项工作取得了骄人成绩。一是创先争优活动有序推进;二是村民稳步增收;三是基础设施功能不断健全;四是社会事业竞相发展;五是村容村貌显著提升。
——武山县洛门镇党委
〔个人感言〕
群众信任我,把我选到这个位置上,我就要尽己所能,踏踏实实地为大家多办实事、好事。
马新文现任洛门镇文家寺村党支部书记,今年52岁的他当过兵、跑过运输、种过地,自接过村党支部书记这副担子以来,他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发展经济,兴办实事,被全村群众亲切誉为致富路上的带头人。文家寺村先后被授予“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全市安全文明村”和“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称号。
抓党建筑牢发展组织保障
文家寺村是一个有着3800多人口的大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马新文深感肩上胆子重。如何把全村群众引上发展的快车道,是他经常思索的问题。“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他从基层组织建设抓起,建制度,抓管理,强队伍,始终以《党章》严格要求自己和班子成员,认真落实《党支部书记职责》。采取集中学习、互帮学习、座谈交流的方式,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知识、政策法律、实用技术。同时,还培养村班子成员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联络干部之间的感情,增强了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马新文组织全村党员群众,以“为党旗增辉、为发展服务、为百姓造福”为活动载体,立足村情,扎实工作,着力推动全村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抓民生努力改善基础设施
“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灌溉渠堵塞,田间路不通,堤防到处破”,这是过去文家寺村的真实写照。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是马新文心里最着急的事情。他从解决群众“行路难,吃水难”的问题入手,不辞辛劳,到处奔波,积极争取项目支持,组织群众义务投工投劳,硬化了主巷道8条、支巷道82条,共2.8万平方米。实施安全饮水工程,为每户村民接通了自来水。同时,着眼于改善生产条件,组织群众在西旱坪新开农路四横五纵,共8.5公里,新修拓宽出河路五条,共3.6公里,并全部沙化、绿化,衬砌灌溉渠道15公里,栽植行道树28000株,并投资3.5万元,安装路灯35盏,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强产业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基础实施好了,群众的钱袋子不能空。”马新文说:“咱老百姓出门要有底气,主要是把咱钱袋子鼓起来了。”结合文家寺村是陇上大棚蔬菜的发源地,具有传统的蔬菜种植大村的优势,他大胆作为,组织群众以创建标准化蔬菜产业示范园区为目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连片搭建普通日光温棚850亩,从天水农业科技园区航天育种中心引进津优35-38号系列黄瓜、东圣一号西红柿等10多个新品种,对全村的蔬菜品种进行改良换代。同时,积极发展“协会+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成立了“文家寺蔬菜专业技术合作社”,发展会员165人,已初步形成了集品种引进、种植技能培训、系统化管理、市场销售为一体的服务模式,极大地调动了菜农的生产积极性,推动全村蔬菜产业走上了健康、高产、高效的发展轨道。2010年全村蔬菜总产值达到10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达4160元。
树新风打造文明和谐新村
在新农村建设中,马新文带领村班子,结合全村实际,坚持发展经济与文明进步两手抓。针对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单调的实际情况,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到新农村建设范围,在春节期间组织开展“和谐家庭”、“好媳妇”、“好公婆”评选活动,农户参评率都在95%以上,形成了户户争当先进、人人争创和睦关系的良好氛围。推进城乡清洁工程,组建环卫队,分片分区域,划段包干定期打扫村庄环境卫生,极大地改善了全村的生活环境。每天安排专人值班,开放图书阅览室、视频电教设备,向全村群众提供服务。利用重大节日,组织社火表演、篮球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进与群众的沟通和联系,进一步和谐村民关系。
马新文同志获奖情况
1996年,被中共天水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农业技术研究会先进个人”;
2010年,被评为“甘肃省劳动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