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80100000042

第42章 祢衡、嵇康之死——自杀的第二种方式(1)

上一集说到,司马懿父子学曹操的样子,借尸还魂,将老曹家的天下据为己有。

说完司马懿之后,再说三国的其他人,的确没有什么意思。如果在三国中再也挖不出狗咬人的常规新闻,那么,我们就看看,有没有可能挖出一些人咬狗的独特旧闻,以娱视听。

现在就来说说三国一个疯子和一个病态人格者。大鱼大肉吃腻了,尝尝萝卜青菜,也可能别有一番风味。

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同理,国家多了,什么人都有。在三国各自都还没有建国的三国时代,在魏帝国的前身,在曹操领导下的东汉王朝,就有一个疯子,反时尚,反潮流;反官场,反长官。反出了水平,也反出了生命。

谁?

⒈祢衡

跑官丢命

成书在前的《三国志》没有为祢衡做传。一百六十年后,南朝范晔写的,记述三国前朝(东汉王朝)历史的《后汉书》,反而为祢衡立传,不知道陈寿是什么意思,范晔又是什么意思。可能他们为的仅仅是表现各自内心深处的一点什么意思,别人谁也说不清楚。

祢衡,字正平,平原国般县(今山东省乐陵市西南)人。刘备青年时参加镇压黄巾起义,立了些军功,升为平原相。这样说来,刘备还做过祢衡家乡的最高行政首脑,曾是祢衡的父母官。

范晔为祢衡做传的时候,倒是没有落入“张三,字老四……王老五之后”之类的俗套,说明祢衡不是什么名人之后,也没有四世三公的家世背景。至于祖先三代是不是贫雇农,范晔也没有交代。

祢衡是如何的一个人物?《后汉书》说他“少有才辩,而尚气刚傲,好矫时慢物”。意思是说,祢衡这个人,年少时即才华横溢,文才口才俱佳。但为人任性使气,桀骜不驯;待人接物,逆潮流而动,目中无人。

《后汉书》的记载,拿今天的话来说,祢衡是个特立独行的愤青,是个反潮流的斗士。

载之于史的、祢衡演的几出戏,说明祢衡的确是这样的一个愤青和斗士。

兴平年间,也就是公元194、公元195年左右,关东联军解体之后,袁氏兄弟、曹操、吕布、刘虞、公孙瓒、陶谦等,在青、幽、冀、豫、徐几个州打得天昏地暗,李傕、郭汜在长安杀得血流成河。祢衡与许多士大夫、知识分子一样,来到刘表统治下的、相对和平安静的荆州避难。

公元196年,曹操奉迎天子到许县,许县成了当时的政治中心。向来,皇帝的身边有最多的就业岗位、发财机会和升官机会,各色人等也就趋之若鹜。献帝在曹大司空的护佑下,在许都安定下来,不少知识分子就像今天的农民工进城一样,开始向中央政府所在地集中,希望挖掘到自己在官场上的第一或第N桶金。

据《后汉书·祢衡传》记载,刚开始的时候,祢衡抵达颍川一带(许下,即许都以南地区),怀里悄悄地揣了一块名刺,准备递给看中自己的老板。但没人要,以至于名刺上所刻的字的涂漆也弄得模模糊糊。

言下之意,祢衡也是急于要做官的,估计是光跑官,不买官,因为兜里没钱,或者有钱不舍得送,或者有钱不屑于送。所以,磨破了嘴皮跑断了腿,也没有谋到一官半职。

现实让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祢衡很是失望。在小小的颍川郡无人问津,那就干脆向临时首都进发。既然小集市的零售生意不好做,那就干脆到大都会去搞批发,说不定瞎猫还真的碰上了死老鼠。

那时候,年轻人步入官场,不管你是世族还是寒族,都是要由地方政府举为孝廉,再通过有地位、有名望、有资格的人推荐任某某职务,这就是察举制。比如曹操,尽管是高干子弟,少有才名,又受到桥玄等朝中元老的高度赞许,还是要先举孝廉,后由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举荐曹操任顿丘令。

所谓征辟制,是中央政府或开府大臣根据用人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通过考试或考察的形式招聘人才,这是当时录取公务员的补充形式。

首先,祢衡没有被地方政府举为孝廉。估计建安初年(公元196年后的数年),军阀们忙于抢地盘,中央政府被李傕、郭汜搅得一团糟,各项工作没有走上正轨,地方政府举孝廉和中央政府征辟人才的工作都陷于停顿。步入官场的正规途径被堵死。既然正规途径被堵死,要进入政府机构或强人手下做官,那就必须通过自荐或推荐。

在许下的时候,祢衡“阴怀一刺”,揣着名片上门自我推销,没有找销售代理,事实证明效果不好。那就得结交名人。

其次,也没有哪个高官征辟祢衡入幕。那些坐而论道的名人或高高在上的大官,不是说见就见、要结交就结交的。要结交名人,又得通过已入围的师长、同乡、同学的介绍。这期间,肯定要搞一些营销工作,免不了要花些宝贵时间和散碎银子。遇到比较傲气的名人,弄不好要当一段时间的跟班、亲随,干些倒茶送水,做饭、提鞋、倒夜壶的杂事。

祢衡在颍川郡的不幸遭遇,可能跟他的狂傲、没耐性有关,也可能跟没人引荐有关。可能,祢衡想,京城的官更大,台阶更高,我还得更狂傲一点,这样才是捷径,才能一蹴而就。

到了许都,有人劝他跟陈群、荀彧、司马朗(司马懿的哥哥)等名流交往,以求他们的推荐。祢衡一脸的不屑:什么?叫我去跟这帮屠狗沽酒、司仪吊孝之徒交往,帮帮忙吧。有人问,既然这些人都不在您话下,满朝文武,还有谁能入您的法眼呢?祢衡说,也就是大儿子孔文举(孔融字文举)、小儿子杨德祖(杨修字德祖)还凑合,其他碌碌之辈,不足挂齿。

这个被祢衡称为大儿子的孔融,是孔圣人的后代,比祢衡大了整整二十岁。孔融是当时著名的大作家,省部级干部,舆论界领袖,在曹操面前也是叫得梆梆响的人物。杨修呢,四世三公的身世,高干子弟、著名作家、前程似锦的青年才俊。祢衡感觉一来,把孔融、杨修文坛上一老一少两个重量级人物称为儿子——还是勉强凑合的儿子。

孔融被自己的儿辈晚生称为儿子,还乐滋滋的,并且屁颠屁颠地出来帮忙。他不仅向朝廷上书,推荐大才子祢衡,还在曹操面前把祢衡说得跟九千九百九十九朵玫瑰似的。

大家知道,曹操是个唯才是举的好领导,在使用人才方面没有那么多的框框,鸡鸣狗盗之徒也会给你安排个合适的工作。

曹操听了孔融的介绍后,也动了心,很想见见祢衡。而祢衡向来不仅鄙视曹操,还憎恶曹操,自称精神有问题,不肯去,在背后却老说曹操一些不着边际的坏话。

我看,祢衡说他的精神有问题,倒是真的。皇帝你是见不到的,见了也没用。形式上一人之下、实际上万人之上的曹司空准备接见你,你却不买账,不尿他那一壶。不见也罢,还在背后嘀嘀咕咕,大放厥词。

什么叫缘木求鱼,什么叫南辕北辙,青年文学家祢衡的跑官行为,对这两个成语做了最生动形象的注释。

可能是出于好意,对这样的一个狂生,曹操前辈还是想教育教育一番;顺便,也给他一点小小的教训,也算是仕途上一些小小的磨砺吧。

曹操听说祢衡很有艺术细胞,尤其善于击鼓,就任命他为鼓手,并当场试用。司空府奏乐是很正规的,击鼓时要换上演出制服。轮到祢衡时,他老先生身穿日常衣衫,踢踢踏踏地走向鼓台,顺手操起鼓槌,随便来一首《渔阳》曲,表现卓异:“容态有异,声节悲壮,听者莫不慷慨。”

的确有水平!演奏毕,祢衡晃晃悠悠地走到曹操面前,一脸的不屑——可能是想调戏调戏曹操。司仪官呵斥道:“鼓吏何不改装,而轻敢进乎?”祢衡说,好吧,那我就乖乖地换上制服吧。然后,当着曹操的面,慢条斯理地脱得精光,慢腾腾地穿上制服,再击鼓三遍,鼓槌一丢,拂袖而去,毫不羞涩。曹操笑了笑,说,本想羞辱羞辱这小子的,反倒被这小子羞辱一番。

这下,孔融下不了台了。人,有时候,是很贱的一种动物,比如孔融。如果他拿出这种诚心的百分之一对待曹操,也不至于弄得家破人亡。孔融可能是爱惜祢衡之才,却爱得有些莫名其妙。祢衡初次忤逆曹操之后,孔融狠狠地把他批评了一番,而且一再转达曹操的爱才之意。祢衡也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些孟浪,答应再去见曹操。

孔融又跑到曹操面前做检讨,说好话,套交情,说是祢衡这小子很后悔,想来向您道歉。曹操很高兴,通知门卫,祢衡一来,即行通报,立马接见。等到天色很晚,祢衡终于来了。

小祢穿得破破烂烂,拿一拐杖,坐在曹操的司空府门前,以杖击地,破口大骂。骂得抑扬顿挫,骂得天昏地暗,骂出了风格,骂出了水平,骂出了特色。侍卫官要拿祢衡治罪,曹操也真正发怒了,对孔融说,我要杀祢衡,易如碾死一只蚂蚁。如此的话,反显得我不能容人,那就干脆把他打发到刘表那里去,算是以观后效吧。还叫尚书令荀彧带领众官员为祢衡饯行。

曹领导发了话,众官员无奈,在郊区为祢衡饯行。据说,荀彧叫大家在祢衡到达时,或坐或卧,不理不睬,回敬一下祢衡。

祢衡慢条斯理地来了,一看这情形,一屁股坐在地上,号啕大哭,左一把鼻涕,右一把眼泪,如丧考妣一般。众官员奇怪地问,小兄弟,你哭什么哭得如此伤心?祢衡说,你们这些人,坐着的是坟墓,躺着的是尸体,我置身于尸体坟墓之间,能不伤心哭泣吗?

看看,什么德性,什么德行。

一圈走下来,从荆州出发,经颍川,抵许都,乘兴而去,败兴而回,相当于如今的农民工到北京上访,被遣送回籍,什么也没有捞到,祢衡肯定心理不爽。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啊。

祢衡毕竟是个高智商的人,吃了两堑,长了半智。回到荆州之后,为人处世和工作作风大为改观。对刘表礼敬有加,歌功颂德。刘表也心里高兴,经常叫他做些文案工作,让祢衡露几手,爽一把。

问题是,祢衡的耐性实在不可恭维,《后汉书》说,在刘表处工作不久之后,祢衡故态复萌,刘表实在受不了这把窝囊气,便把他打发到大老粗、江夏郡太守黄祖那里去。黄祖可是个性情急躁、不能容人的赳赳武夫。刘表让祢衡这个莽秀才去会会黄祖这个大兵。

起初,黄祖是很善待祢衡的,祢衡的文秘工作也做得很出色。黄祖对祢衡很是满意,喜爱嘉奖之意溢于言表。尤其难能可贵的是,祢衡跟黄祖的长子黄射相处得很好,成了莫逆之交。

有一次,黄祖在猛冲舰上举行宴会,可能是马尿灌多了,祢衡对黄祖出言不逊,黄祖恼羞成怒,呵斥祢衡。祢衡眼睛死死地(真正的“死死地”!)盯住黄祖,骂道:“死鬼,你说什么?!”黄祖令人把祢衡拖出去打屁股,以示惩戒。

祢衡更是口喷大粪,黄祖忍无可忍,下令杀头。正好,黄祖的主簿(办公厅主任)对祢衡厌恶至极,黄祖一挥手,主簿得令,立即把祢衡咔嚓。

黄射听说老爹要杀祢衡,鞋也来不及穿上,光着双脚,跑来相救。赶到时,祢衡已成刀下之鬼。祢衡死时,年仅二十六岁。

祢衡得到大老粗黄祖的赏识,又结交了黄祖的儿子黄射,本来是“乘风破浪会有时”了,却没能“直挂云帆济沧海”,反而“鲜血直下三千尺,一颗脑袋落九天”。

可惜。

骨气害死人

对于祢衡的死,向来有几个说法。一是说祢衡有骨气,鄙视、咒骂汉贼曹操。二是说曹操居心险恶,借刀杀人。三是说祢衡死得冤,比后来的窦娥还要冤。

我们来看看,这几个说法是否有道理。

祢衡有骨气吗?那得首先要弄清楚什么叫骨气。《辞海》对骨气的解释是:骨气原意是指书法的骨架意蕴,现在多指刚强不屈的气质。所谓刚强不屈,是指物体刚性很好,受到压力不变形;或人意志坚强,受到打压不屈服。

请问,祢衡在曹操主持的中央政府、在刘表主持的地方政府或在黄祖治下的军队里,受到什么打压吗?显然没有。无论是曹司空、刘州牧,还是黄将军,都是高看他一眼,都想抬爱他,提携他。既然没有受到打压,那么,祢衡的刚强不屈或者所谓的骨气又所由何来,从何谈起?

所以,祢衡的胡闹,与骨气两字,没有关联,就连傲气也算不上。傲气最多让人堵心,让人反感,不至于让人起恶念,动杀机。祢衡所作所为所体现出来的,只能是一种戾气。所谓戾气,就是暴戾之气,一种丧心病狂的表象,精神分裂的气象。戾气跟死气只差一个字,距离只差一步,哪天不小心,一足踏空,就会坠入万丈深渊,摔得粉身碎骨。

再者,曹操是汉贼吗?是祢衡该骂的人吗?祢衡骂曹操的时候,曹操刚刚把落难皇帝刘协迎到许县。即使以后的曹操成了汉贼,但此时的曹司空不仅不是汉贼,反而是汉室的大英雄,皇帝的救世主。难道祢衡高瞻远瞩,预见到曹操将会成为汉贼,提前开骂?似乎没有道理。

说曹操居心险恶,借刀杀人,这是加给曹操的莫须有的罪名。真正借刀杀人的是刘表。对祢衡而言,曹操是用心良苦,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在如何处置祢衡这件事情上,曹操胸襟开阔,大人大量,令人敬佩。在东汉末年的地方军阀中,刘表最重视教育,最尊重知识分子,为人也最谦和。

曹操不仅不杀祢衡,还把祢衡送给当时最仁慈的这位军阀,希望祢衡在刘表那里混碗饭吃,奔个前程。而且,当时的刘表没有公开对抗中央政府,如果祢衡能理解曹前辈的良苦用心,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将来应该能博一个好前程,磨砺一番之后甚至调到中央政府来工作。

祢衡死得冤不冤?冤,也不冤。说祢衡死得冤,是祢衡根本无罪,即使冒犯上司,也罪不至死,何况还是个著名的青年作家,可怜,可惜。

说祢衡死得不冤,是因为祢衡自己找死。祢衡是读了很多书的,读书就应该明理。可祢大才子三番五次地、毅然决然地把头伸到别人的鬼头刀下,尤其是在别人喝高了的时候,除了找死,实在不好做别的什么解释。

祢衡的死,让人难以接受,但并非叫人难以理解。

真正令人难以理解的是,才华横溢的祢衡为什么捞不到一官半职。通常的说法是,因为祢衡狂悖无理,桀骜不驯。

我们仔细读读《后汉书·祢衡传》就知道,祢衡很早就想、从来就想做官。他也希望融进这个社会,爬到这个社会的顶层去,混它个高官厚禄,赚它个盆满钵满;搞它个三公九卿,弄他个三妻四妾。

不幸的是,祢衡从荆州出发,绕了一圈,被曹操强行送回荆州,什么官职也没捞到。在黄祖那里,只不过是个抄抄写写的文秘干事。如果说,这种局面,是由祢衡的坏脾气造成的,不能说明全部问题。至少,祢衡刚回到刘表的州政府以及刚到黄祖军营的时候,还是乖巧懂事、踏实勤奋的,也是深得老板赏识的。只是后来……

后来呢,由于四处碰壁,脾气就更坏了,以至于,坏脾气与四处碰壁之间,恶性循环。

我认为,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解释。

当时的官场准入,不是比文凭,拼成绩,也不用参加公务员资格考试,而是地方政府推荐(察举),或中央政府招聘(征辟)。祢衡跑官的年代,由于天下大乱,正常的察举和征辟也不能正常进行,只能靠自荐或推荐。祢衡想当官,但不屑于现行的准入方式。

按祢衡的理解,像我小祢这样的人才,无论到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还是军阀幕府,是不需要什么程序,不用什么规矩的,高官任我做,骏马任我骑。非要玩什么花样,走什么程序,只能是当局无理,官场黑暗,要么,是领导瞎了眼。

这才是祢衡骂人的根本原因,也是祢衡四处碰壁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祢衡很想参加游戏,但他不愿遵守既定的准入制度和游戏规则,所以,他被拒诸门外。再所以,他就大骂这场游戏以及这场游戏的导演和所有演员。

同类推荐
  • 战山河

    战山河

    一世孤儿,为国而终,神奇的玉佩带着灵魂穿越到一个未知的世界,一出生便是死罪之身,终有一日登上王位,深爱的妻子被毒死,心已死,放弃王位,征战沙场,被兄弟背叛,身受重伤,被青楼女子所救,女子心生情愫,但我是将军你是红尘女子,你怎能把她替,终有一日女子已死,女子坟前,将明了。
  • 无名少年

    无名少年

    天仓山,天仓山,云吞雾吐不见边。巴山为老大,我为老三。米香滔滔送东家,穷人只沾边。只有景致拿不去,是公产,是公产。河对岸山名为五峰山,山腰有个最穷的人住在岩洞,人称陈三麻子。从来穷人多富人少,穷人养富人。土财主呢?如山中的菌子,哪儿不长几朵?
  • 南宋记

    南宋记

    他只是一个小混混,无意间来到了北宋与南宋的中兴时代。沉寂已久的和平被打破,狼烟四起,战火纷飞,南望伊人在故乡,北观壮士征四方。历史的车轮在无形中推动着,那种时代他该如何奔走。
  • 绝世酷男

    绝世酷男

    一次穿越,成就其绝世人生。在经历无数挫折磨难,他用自己的睿智去度过,最后实现了人生的辉煌。
  • 赤诚的年代

    赤诚的年代

    道家气功爱好者许正阳在修行冲关的时候发生意外,身体被罡火焚毁,灵魂穿越时空,重生于百年前的清末民初年间。深知历史的许正阳即便因修行气功而有良好的修养,但面对此时苦难深重的国家和民族,以及为国舍生忘死、抛头颅洒热血的仁人志士,他再也淡定不下去了……许正阳博览群书,身负绝世武功,游历天下,决心做一个真正的大侠,和一群真正的侠士共同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铲除封建腐朽势力,救民于水火之中;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殖民中国的阴谋,让国家走上独立富强的大道。烈士的鲜血染红了每一寸神州大地,肥沃了华夏诸邦,这是一个赤诚的年代。
热门推荐
  • 重生浪天涯

    重生浪天涯

    前世的大道掌控者,今生的无敌装逼者,在面对记者追问修为尽失为何不伤心是这样说的,无敌装逼者装逼的说道你不知道我肉身比修为还要叼吗?骚年叼着根草站在泰山之巅上。我重生,我为神,不服一拳打爆。你是神,顶得过我一拳吗?
  • 泪之涵诺

    泪之涵诺

    曾经的痛,曾经的爱,曾经的迷茫,谁让我忘不了你的模样,如今却是永恒的伤。时间,可以淡忘一切,也可以让某些记忆加深。。。。。她,曾经是一个丑小鸭,卑微到连父母,兄长都抛弃的人。他,是个成绩好,家世不错的,一个阳光男孩,却甘愿为了她,而被关进监狱。可是他们再次相见时,时间早已改变了一切,她还会记得他吗?而他会把握住这次机会吗?
  • 嗜血恶魔复仇恋

    嗜血恶魔复仇恋

    幼时的她们,惨遭折磨,被人虐待,相同的遭遇,使她们走到一起。如今,她们强势归来,发晢要让曾经伤害自己的人百倍奉还!她们是恶魔,是世间的主宰者,令人闻风丧胆!一场雨,一个人,一种命运——她们,该何去,又何从呢?(倾诺是新人,又是学生党,更文有些慢,亲们表介意哈!)
  • 穿越之魔鬼恋人

    穿越之魔鬼恋人

    21世纪的少女跳楼自杀穿越成女主,从此命运开始扭转!
  • 大千问世

    大千问世

    大千世界,万族林立,灵师无数,强者为尊。少年叶离,带着与师兄的承诺,战出重围,终成一代圣尊!
  • 离龙断凰

    离龙断凰

    一个人,一把剑,一千年,一场梦,宿命的轮回,众生的哀怨,正义邪恶,天道人道,都是孤独的,他恨,她恨,他们都在恨,他们都在争,然而剑光所过之处,处处荒凉!!!
  • 末日——神的黑暗

    末日——神的黑暗

    末日危机,挑战极限,拯救人类。一群被选中的少年,成为人类最后的希望
  • 废柴小郎中

    废柴小郎中

    山圪崂崂来的后生,往书记鼻子里塞了两粒粘满羊臊的粪珠珠。书记一滩烂肉腻在席梦思大床上,鼾声震天响。第二天,村子广场降半旗。旗子是后生牺牲了自己三条裤叉找隔壁王寡妇缝的。勒紧红裤腰带。后生偷了李老汉的一条羊肚子手巾,仔细的拾弄了一阵儿。拍净羊皮袄上的黄尘。转身关了门。二妮站在山圪梁梁上,背着个灰布尼龙袋子,眼巴巴盯着对面阳坬上东倒二浪的后生。
  • exo等一世花开半夏

    exo等一世花开半夏

    有的人眼盲心不盲,有的人眼不盲心盲。当一切纠缠在一起,我们是不是又不一样
  • 天堂亮

    天堂亮

    百万年前,曾有一个国度是所有凡世人都向往的国度天堂国。那是一个包罗万物的国度,同时也是个平凡的国度。“天堂国”只是个别称,其中当然也包括不计其数的小国和部落。而天堂部落可谓是天堂国的真正象征。传说中的神,创造了那个奇迹的部落,但同时也毁了它。那是一个荒唐的传说,又是一次善意的谎言,那更是一场没有胜利的战役。因为一本天圣经,一段为了那个沉重的任务,为了天堂部落永久的安宁,而展开的战役便在天堂国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