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80100000032

第32章 曹操——从西瓜籽到西瓜(5)

公元197年界桥之战后,袁绍基本上统一了河北之地,气焰也就高涨起来,书信中对曹操盛气凌人。适逢南征张绣失败,曹操怒火攻心,想与袁绍拼命。试想,东有吕布,南有张绣,曹操渡过黄河去攻击袁绍,结局会是怎样的一个情形?只要吕布往西,张绣北进,切断曹操的河南归路,曹操不是死路一条么?

荀彧,只有荀彧,使曹操冷静下来,劝他先东击吕布为要。因为此时袁绍的北边还有公孙瓒,袁绍又是个绣花枕头,不敢贸然南下,端曹操的老巢。果然,次年(公元198年),曹操就灭了吕布,袁绍无所作为。

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曹操居于劣势,上下恐惧,孔融为首的反对派在朝中散布失败论调。开战后,打得非常艰苦,粮食将尽,曹操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几乎意志崩溃。曹操去信与荀彧商议,能否退兵回许都,诱敌深入,以图再战。荀彧激励曹操,咬牙坚持,伺机用奇,终于扭转战局,大败袁绍,取得了统一北方的决定性战役的胜利。

曹操孤掌难鸣的时候,荀彧力排众议,坚定地支持曹操。曹操丧失理智的时候,荀彧给他泼水降温,回归理性。曹操精神崩溃的时候,荀彧给他予激励,帮他咬牙坚持。

这不是精神导师么?一个比曹操小八岁的人,能做一代雄杰曹操的精神导师,会是怎样的一个人?在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有谁配做曹操的精神导师?曹操甘做谁的精神上的乞儿?

曹操“奉天子以令诸侯”之后,荀彧为侍中,守尚书令(后为实任)。侍中相当于皇帝的政治侍从,尚书令为宫廷秘书长。从荀彧的作为和任职来看,荀彧无疑是曹操的心腹,安插在皇帝身边的监视者和联络人。

荀彧是曹操的精神导师和首席谋士,又是曹操安插在献帝身边的耳目和打手,这就难办了。

荀彧以精神导师的身份(而不是以谋士的身份),阻止了曹操干两件事。

公元204年,曹操功攻克邺城(魏郡和冀州的治所,今河北省临漳市),自领冀州牧。当时全国分为十三个州,有人建议曹操恢复古时的九州建制,并把幽、并二州和司州(长安、洛阳两个首都之间的地区)的大部分划入自己的冀州,这样曹操就可雄视天下。

荀彧对曹操说,现在北方初定,如果您把别州的领土划入自己管辖的冀州,不仅显露了政治野心,还会引起那些占州据郡者的疑惧,导致众叛亲离,天下汹汹。现在河北袁谭尚在,刘表据有江汉,这样一来,天下就难以安定了。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北定袁谭,南制荆州,修复旧京(指洛阳),号令天下,这才是社稷长久之利。曹操权衡利弊,还是听从荀彧劝谏,遂罢九州之议。

公元212年,董昭等人上蹿下跳,四处活动,欲推曹操为魏公。当然,这么大的一件事,怎么也得探询、征询荀彧的意向、意见。

当董昭去征求荀彧的意见时,荀彧装着很吃惊的样子对董昭说:“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正汉朝,虽勋庸崇著,犹秉忠贞之节。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以荀彧的聪明睿智,哪里不知道这其实是曹操的心思?只是装糊涂,故意责备董昭等拉曹操下水,曲折地希望曹操适可而止,就此打住。

按照汉朝的祖制,非刘氏不得为王(东汉王朝的草创阶段除外)。曹操于公元196年已封为武平侯,是最高等级的侯爵,公元208年之后,职务是一人之下的丞相。暂时又不能封王,曹操政治地位要上升,只能封王与侯之间的公爵。

公爵与侯爵是有本质区别的。封侯者,只是得到一块食邑,享受此地的税赋,而不能在这块土地上建立自己的官僚机构,不能行使治权;有的侯爵纯粹是一种荣誉,如关内侯。封公国就不一样了。某某公不仅抽食此地的税赋,还在这块土地上建立自己相对独立的行政机构和军事机构,对这块土地行使虽不完全独立但相对完整的治权。

荀彧深知,曹操只要走出了这一步,必然沿着公—王—皇的道路,毅然决然地前行,汉王朝迟早完蛋。

荀彧不能同意,因为他家世食汉禄,因为他的政治道德观是维护汉室,曹操的篡汉意图突破了他的道德底线。荀彧阻止曹操恢复九州,讽止曹操封魏公,都是为了维护汉室。德高望重的荀彧反对,曹操封魏公的事只能作罢。但“(曹)操心不能平”,此事没完。

但事情总得有个完,怎么完?只有两个办法——荀彧闭嘴,或曹操乖乖地当他的丞相,不要有什么野心。后一个办法是不可能的,只能是前一个办法。前一个办法中,要荀彧暂时闭嘴是可以的,永远闭嘴是不可能的,因为荀彧是有政治原则的人。那就是让不可能成为可能:永远闭嘴。

人的死法,无非有以下几种:病死、意外死亡、自杀、他杀。荀彧生活在宫廷之内、皇帝身边,意外死亡的可能性很小。没有高血压、心脏病,像诸葛亮那样突然病死也不太可能。剩下的只能是自杀或他杀两种可能。

据《三国志·荀彧传》记载,公元212年,适逢曹操南征孙权。曹操上表朝廷,请求让荀彧到谯县劳军。荀彧到曹操的军营后,就被曹操扣留在军营里,以侍中、光禄大夫的身份,作为丞相府的参谋长,随军效力。曹操率大军向濡须口(今安徽芜湖长江北岸的裕溪口)进发,荀彧因病留在寿春(今安徽寿县),忧郁而终,享年五十岁。

《后汉书·荀彧传》的记载则不太一样,范晔说,荀彧阻止曹操称魏公以后,适逢曹操南征孙权,曹操上表请求荀彧到谯县劳军。荀彧到军中以后,曹操又上表将荀彧留在军中效力,皇帝也同意。曹操率大军向濡须口进发,荀彧则因病留在寿春。有一天,曹操派人给荀彧送来食品,荀彧打开一看,食盒中空空如也,便服毒自尽。

关于荀彧死亡的上述两种说法,哪种更接近真实,哪种更合情合理一些呢?

按照《三国志》的说法,荀彧“以忧薨”,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忧郁而终。忧是忧虑、焦虑,郁是精神压抑,情绪低落,忧和郁本身不可能直接引起人的死亡。

可以肯定,荀彧出发劳军之前,身体是棒棒的,否则,曹操不会提出,献帝也不会答应,荀彧也没有可能前去劳军。荀彧到谯县时,身体仍然是好好的,否则,曹操不会上表朝廷,请求荀彧留在军中效力,还要他当自己的参谋长。当时曹操是从谯县出发,经寿春进攻濡须。

翻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就知道,从安徽亳州骑马(以荀彧的地位不可能步行)走到寿县,不会超过一个星期吧?怎么几天之间就病倒了,还病死了呢?脑卒中?心脏性猝死?恶性肿瘤?在医学上都难以解释。人一忧,就薨了,在十天半月的时间内忧郁而终,既不符合常理,也不符合科学道理。

根据《后汉书·荀彧传》的记载,曹操送食物给荀彧,荀彧打开一看,是个空食盒,便明白了曹操的意思,仰药自尽。按照《后汉书》的说法,荀彧之死,是曹操逼迫他自杀所致。

我认为,《后汉书》中曹操逼荀彧自杀的这个说法,是合情合理的,至少比《三国志》“以忧薨”的说法更合乎当时的情况,更合乎常理,也更符合科学道理。为什么呢?

首先,曹操的权力欲望突破了荀彧的道德底线,荀彧极尽全能维护汉室。曹操在权力扩张的道路上总是要前进的,也是不得不要前进的,可前进的道路上碰到一块巨石。曹操既然要继续前进,要么绕过它,要么铲除它。起初,曹操是想绕过去的,但怎么也绕不过去,因为荀彧实在是清心寡欲,德高望重,凛然不可侵犯。那么,只好铲除他。

其次,荀彧有大功于曹操,既对献帝曲意回护,又对曹操忠心耿耿。尽管他在思想上、道德上尊崇汉室,维护皇帝,但在行为上并没有损害曹氏集团。

我想,铲除荀彧,可能是曹操一辈子最无可奈何的一件事,伤心、痛苦、沮丧、无奈、愤恨、恼怒,充满了曹操的心胸。必须铲除他,但不能亲手杀害他,不能公开杀害他,更不能杀全家、夷三族,只能让荀彧自我了断。

如果我是曹操,当我送出这个空食盒的时候,肯定会站在窗前,望着使者远去,眼眶里滚动着泪水,向着北边,默默地说:“我的导师、我的朋友、我的战友,永别了。可是,事情为什么要这样?不这样,我又能怎样?”

再次,荀彧有自杀的心理动机。能做曹操精神导师的人,其心智之高远,意志之坚强,肯定非比常人。荀彧追随、服务曹操二十年,曹操的事业就是荀彧的事业,曹操的功名就是荀彧的功名。

公元212年这个时候,赤壁之战过去了四年,曹操已统一了北方,三国的局面已初露端倪。荀彧五十岁,曹操五十八岁,荀彧知道,曹操在有生之年要统一全国是不可能的。

一方面,他和曹操的事业到此为止,继续下去只能是画蛇添足,不如找个合适的时机主动地结束自己的生命和事业。

另一方面,曹操的事业和功名虽是荀彧的事业和功名,但曹操的现在的理想不是他的理想,理想和事业发生强烈的冲突,事业在否定理想。对视理想和事业如生命的荀彧来说,内心分裂的痛苦可想而知。

既然活着是一种痛苦,那么,死亡也算是一条出路。

我们可以往更深一个层次探讨,曹、荀之间,为什么最后分道扬镳,一个进了天堂,一个入了地狱?曹操为什么非要置荀彧于死地?

通常而且流行的解释是,荀彧与曹操之间,理想不同,政见不同,所以他们分道扬镳了;荀彧阻止曹操的政治野心,又德高望重,门生布满朝廷,所以曹操痛下杀手。当然,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都说得过去。

我认为,他们分道扬镳的根本原因,是他们之间的道德尤其是政治道德不同,不同到不可调和的地步。

所谓理想,主要是指目标而言;所谓政见,主要是指策略、方法而言。目标不同,以强者的目标为目标;方法不同,可以协商、妥协,用不着你死我活。曹操和荀彧都不是庸人、俗人。如果仅仅因为理想、政见之分,闹不到这个地步。荀彧可以选择告老还乡,曹操可以把荀彧削为平民。

荀彧的政治道德底线是,我老荀可以竭尽全力辅佐你曹操成就霸业,但绝不能让你或你的子孙篡逆。在曹操看来,王朝更替就像日出日落一样自然,何况我也没有办法,我该做什么,还得做什么,谁挡我的路,只好对不起。这是不可调和的,不可妥协的,惟一的问题是,采取什么方式来解决。

荀彧是有道德,至少是有道德底线的人,这种人的人格是不可能分裂的。一旦自己的道德底线被强行突破,要么拼死反击,消灭对手;要么亲手消灭自身道德的载体——自己的生命。反击曹操是不现实的;何况,曹操的事业也有自己的一份。那么,只好选择剩下的惟一的一条路——自杀。我猜测,荀彧到谯县后,肯定与曹操有过全面、深入、深刻的沟通、交流、探讨甚至争执、争吵,只是不为外人知。就是这次交流,彼此亮了底牌。

我认为,荀彧的自杀,是曹操和荀彧的共同选择,是他们彼此之间最后一次默契的合作。睿智的荀彧肯定知道,曹操请他来劳军的真正目的,自己的生命该到尽头了。于是,到了寿春,停下不走了,等待自己和曹操最后一次默契的到来。

曹操痛下辣手的根本原因,并不是荀彧的威望和影响力,这个时候,再有威望和影响力的人都威胁不了曹操。曹操必须铲除荀彧,是因为曹操无法面对自己的精神导师荀彧。

曹操权力的扩张、地位的上升乃至于最后取汉朝而代之,既是主动的,又是被动的;既是赏心悦目的,又是无可奈何的。自从“挟天子以令诸侯”以后,曹操就走上侯—公—王—皇(这最后一步让儿子曹丕完成)这条不归路。

恐怖的是,自己的精神导师那双忧郁而坚定的眼睛,幽幽地盯着他,让他如坐针毡,使他如芒刺在背。

打个比方来说明曹操当时的心理处境。

如果和几个流氓在一起,你可能毫无心理障碍地参与轮奸一个可怜的妇女。如果你的母亲站在你的背后,你想干那缺德事,恐怕你下身的那个玩意怎么也硬不起来。如果你决意要干那龌龊事,只好一掌把老娘推开,关在门外,摔死拉倒。

我的这些说法,可以说是心理分析,但不是凭空臆测。让我们来看看公元212年的曹操南征孙权是怎么回事。

《后汉书·献帝纪》对此次的曹操南征孙权没有记载。《三国志·武帝纪》仅有简单的一句:“冬十月,公征孙权。”提示荀彧到谯县劳军,是该年十月的事,《三国志·吴主传》倒是有寥寥数语:“(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曹公攻濡须,(孙)权与相拒月余。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

此次的曹操南征孙权,是公元212年十月出发的,至次年的正月,才进攻濡须。从现在的安徽亳州到芜湖,整整走了三个月,而且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攻动作,相持一月余,看到孙权军队齐整,也就班师回朝。临走时发一通感慨:“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刘表字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这像曹操一贯的军事作风么?没有明确的战役目标,率领几万大军,劳师费饷,大老远地视察了一下孙权新建的军港工程,表扬一番后起之秀孙权,回家。

我怀疑,曹操的这次像旅行似的所谓的南征孙权,只是一个幌子,是用一次军事行动来解决一个极端棘手的政治问题。

顺便提及读史者容易忽视的一个细节:荀彧与曹操是儿女亲家。荀彧的长子荀恽娶了曹操的一个女儿,也就是曹丕称帝后封为安阳公主的那位。这样说来,荀彧临死惟一可以放心的是,曹操不会伤害自己的家人和家族。

上面说过,荀彧是有自杀动机的,不排除一种可能,曹操根本就没有逼荀彧自杀,自杀是荀彧自己的选择。荀彧是个智者。一个智者,懂得怎样活,为什么活,为谁活;也懂得为谁死,为什么死,什么时候死。对一个智者来说,生又何欢,死也何惧?

在三国这场世纪大混战中,英雄多如牛毛。真正的智者,却只有一个,那就是荀彧。

曹操的屠刀已然举起,就不可能再立地成佛。不能立地成佛,就还会继续杀人。

让人费解的是,曹操不仅继续杀人,杀的还是个女人。更不得了的是,这个女人,还是第一夫人。

杀第一夫人

曹操杀的第一夫人是献帝的第一位皇后——伏皇后。

伏皇后之死,正史有三处记载。

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献帝的皇后伏氏,早先给她的父亲、已故屯田校尉伏完写过一封信。信上说,献帝因董承被杀怨恨曹操,信中的一些话不堪入耳。这封信被揭发,伏皇后被废、被杀,兄弟们也全部被诛。

《后汉书·孝献帝纪》载:“(建安十九年)十一月丁卯,曹操杀皇后伏氏,灭其族及二皇子。”

《后汉书·皇后纪》对伏皇后之死的记载,大约如下。公元200年,曹操诛董承时,要把董承的女儿、献帝的董贵妃一起杀掉。献帝以董贵人有妊在身为由,求曹操手下留情。曹操不答应,还是残忍地将董贵妃杀害。伏皇后又惧又恨,便给他的父亲伏完写了封信,细述曹操残逼之状,叫她的父亲伺机除掉曹操。伏完不敢下手,也没有把这封信公开。

公元214年,此事被揭发,曹操大怒,逼献帝废伏皇后,并假造圣旨,将伏皇后废黜,关进暴室(宫中关押犯法女人的监狱性质的机构),幽闭而死,她所生的两个儿子被毒死,兄弟及宗族被杀者达一百余人,母亲等十九人流放涿郡(刘备的老家)。

同类推荐
  • 血浴狂飙

    血浴狂飙

    这是由一群起于草莽而纵横捭阖的人留传下来的令人开卷唏嘘掩卷深思的真实故事。在他们的故事里,包含着山规盟约、侠义豪情、绿林暗语、英雄相惜、江湖规则……在他们的故事里,充斥着涕泪交流、血肉横飞、明争暗斗、刀光剑影、枪林弹雨……在他们的故事里,交织着爱与恨、恩与怨、血与火、情与仇、沉与浮、生与死……他们,就是豫西蹚将!
  • 周朝铁臂奶爸

    周朝铁臂奶爸

    周朝,迎来了两个大小身影,迎来了不一样父爱子孝。此番种种又意外引得众美垂涎。拥有高精智能右臂的林如风化身蝙蝠侠惩奸除恶、快意恩仇,却又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而衰败的周朝是否也会因父子二人的乱入而焕然一新呢?敬请关注,大型古装小说——铁臂奶爸!
  • 大明群英传

    大明群英传

    明朝中期,倭寇肆虐,严党把持朝政,残害忠良。一代名相夏言被蒙冤屈斩,杨继盛沈炼等也相继被害。俞大猷、谭伦、戚继光、徐渭等在各种刁难打压之下与汪直徐海为首的倭寇集团展开了一波波荡气回肠的战斗。
  • 三国成长记

    三国成长记

    一个穿越到三国时代的现代普通年轻人,在经历残酷的故事之前,又需要什么样的心理建设呢?
  • 明末之全面战争

    明末之全面战争

    崇祯年,黑暗时代的开端。崇祯年,一个民族的脊梁被压弯。崇祯年,曾今让世界各国抱着自卑心态为之向往的国度,让他们仰望的天堂世界,变成了随意割取,侮辱的下等民族。崇祯年,有太多的遗憾。
热门推荐
  • 精彩绚丽的宇宙时空(A卷 新编科技大博览)

    精彩绚丽的宇宙时空(A卷 新编科技大博览)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技的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已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由于现代科学的分工越来越细,众多的学科令人目不暇接。对于处于学习阶段的广大青少年而言,难免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困扰。有鉴于此,我们组织了数十名在高等院校、教育科研机构工作、有着丰富的青少年教育的专家学者,编选了这套《新编科技大博览》。
  • 烟皇

    烟皇

    【胎穿、爽文、无狗血桥段】江湖中的消息日新月异,奇门遁术、能人侠士各有所闻,而总有那么一种人,永远活在于传说之中,成为百姓饭余茶话之间的话题。青龙之国的凰少主,家喻户晓,远近闻名,传闻她性情冷漠残暴,行为做事一向雷厉风行,杀人断命只是那弹指之间,又有传闻她美如画中之人,一袭白衫宛若高岭之花,不可亵渎,却无人识得她的真面容,她的身边人,各个不同凡响,哥哥是凤凰之国的凤少主,大陆第一美男,朋友皆五湖四海,各有千秋,神秘莫测,无论是哪一个走出去,都是叱咤风云的人物,而这些人,都与凰少主亲密无间,有人说,凰少主才是真正拿捏住大陆命脉的隐晦人物,然而事实到底是真是假,且听故事一一道来。
  • 爹地,我们要妈咪

    爹地,我们要妈咪

    唐平为了帮双胞胎弟弟凑足上大学的费用,把她最珍贵的初夜卖给了一个醉得不省人事的家伙!也是在那一夜,她丢失了找寻姐姐的信物。无巧不成书,她竟然在弟弟就读的城市里,再一次遇见了那个夺去她清白的男人。让人郁闷的是,这个年轻英俊的男人竟然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更糟糕的是,她竟然发现自己怀了这个形同陌路的男人的孩子……欲知详情,请查看正文!============================丹青梦书友群72588994《满》丹青梦书友二群76155905《满》丹青梦书友三群42116538《满》丹青梦书友四群86992970《满》丹青梦书友五群10805562《新建》丹青梦书友六群1044069716《新建》丹青梦书友七群115135477《新建》丹青梦:705498099=========================
  • 废材崛起:高冷王爷腹黑妃

    废材崛起:高冷王爷腹黑妃

    『月茗阁』她满头青丝,被土壤掩埋,再抬头,凤凰啼鸣,穿越浴火而生!从此,她学剑,练法,他持剑,用法。性格古怪又如何?她照样活的痛快!身世复杂又如何?她满不在乎,这一世,要为自己而活!各个伙伴能力强大,各出奇招!这世间,为我所用!唯我独尊!(本文略虐哈,稍狗血,内容绝对不水,绝对精彩。另,作者QQ2592633985,答题密码为1234567890,记得写云起~)
  • 纨绔公主倾绝天下

    纨绔公主倾绝天下

    她是黑暗世界的妖精,葬身火海。再次睁眼,成了死于非命的白痴公主。百姓嘲讽她,亲人视她为耻辱,却没人知道她不再是曾经的她。当天下大乱,她惊艳出世,从此,谁还敢小看她半分?红袖闪动,衣袂飘香,那倾城一撇,又夺了谁的心魂!(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命运转轮

    重生命运转轮

    女主上一世命运悲惨,最后心理扭曲,重活一世,不知不觉成为心理变态,与外表冰霜实为可爱萌男的男主相遇,一系列惊悚爆笑温馨的故事就此展开!
  • 摘星星,摘月亮,单纯为了你

    摘星星,摘月亮,单纯为了你

    她们,一个冰山女王,一个呆萌可爱,一个温柔公主。他们,一个冰山王子,一个花心萝卜,一个温柔王子。他(她)们,走到了一起,却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风波......为什么老天总是要把他(她)们伤害后,又一次次的折磨他(她)们......
  • 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心密言经建立道场仪轨经

    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心密言经建立道场仪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荷花深处

    荷花深处

    谁是幕后主谋?谁策划了惨案?谁是武功天下第一?谁得了天下第一剑?谁是亲生父母?谁最终掌握了皇权?究竟是兄妹之情,还是有夫妻之缘?阅尽了爱恨情仇悲欢离合,终知道荷花深处别有洞天。
  • 无色之境

    无色之境

    奇怪的传人,迷一样的家族,且看少年如何名震华界,执掌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