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口来看,三国各自立国之际,全中国的人口从东汉的5000万降到约1000万。其中,曹操集团拥有人口约500万,孙权集团约260万,刘备集团100多万。必须注意,一般状态下,人口是按几何级数增长的。曹操集团人口的增长潜力远远不止于刘备集团的五倍。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尽管诸葛亮考虑了发展动力的问题,但只考虑自身,而没有考虑对手,没有对比的概念。政治上,刘备有个皇室远支的身份,曹操却以中央政府的名义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哪个更有号召力,哪个更有权威?物质资源方面,只考虑物力资源,而没有考虑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的考量,也没有对比的概念。
这就像两兄弟想开一家民营石油公司,关起门来一合计,市场前景看好,自身也拥有不少的资源和优势,于是,一拍桌子,不经工商局批准,立马就鸣炮挂牌。营业之后,才突然发现,还有中石化、中石油等几个庞然大物,原来石油是国家垄断的,世界五百强中的好些外国公司还虎视眈眈。
发展战略不能闭门造车,要进行深入、细致、广泛、全面的市场调查,还要横向比较、动态考察;也不能只捡自身的优越条件以资鼓励,对自身的不足和对手的优势视而不见。否则,一单买卖做下来,可能会亏光血本。
当然,战争与做生意也不完全一样。大多数生意现金回流快,只要公司的现金流不断,生意就能做下去,公司就有转机的可能。战争从长远看,当然是有收益的,否则,没有人会发动战争。但在战时,在国家和政府的层面,主要是甚至纯粹是消耗——消耗政治资源和物质资源(将军们则肯定发横财)。谁消耗得起、消耗得最持久,谁坚持到最后,谁就是战争的胜利者。
战争的胜败道理就是这么简单。与刘备相比,曹操不仅拥有巨大的政治资源,还拥有巨大的物质资源。蜀汉的政治资源和物质资源怎么样?诸葛亮忘记了或不愿意进行比较。
从《隆中对》来看,诸葛亮的战争理论素养存在明显的缺陷。也有可能,诸葛亮将他的《隆中对》献给刘备,作为晋身之阶,这本身就是一笔交易;既然是做买卖,当然只把自己产品最优的一面展现给买家。如果是诸葛亮战争理论素养导致《隆中对》的错,一代代的中国人把他捧为一流战略家就有些奇怪了。连一个战略规划都做得不及格的人,称为一流战略家,即使不奇怪,至少有些勉强吧?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很发达,而管理学则停留在经验阶段,即使存在一些管理理论,也是经验总结,并与哲学混为一谈,也谈不上理论升华,更没有实验依据。我们不能以现代管理学的理论高度来要求古人,这里也只是用现代管理学的理论来分析诸葛亮《隆中对》这一战略规划的得失。
可以说,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发展战略从一开始就是不正确的,表现为其中规划的战略目标太高,不切实际;与统一全国的目标相对照,发展动力严重不足。
一个切合实际的发展战略,对组织目标的实现,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当客观环境尤其是发展动力明显地不足于实现发展目标的时候,就应对发展目标进行修正,否则,发展目标只能胎死腹中。
比如你开车走高速公路回家,家在一千公里之外,车上只有半箱油,而高速公路上又没有加油站,你最好往前开了三百公里就离开高速公路,加满油后再往前开,或者找个地方住下来。如果你一味蛮干,不顾一切在高速公路上往前开,最后,汽车肯定抛锚在高速公路上,等待排障车拖走。
诸葛亮年轻时,对自己制定的《隆中对》应该是充满信心的。因为他制定这个战略规划时,发展动力似乎是充足的。这就涉及“荆州”这一概念。
从《隆中对》全文中的语境来看,诸葛亮所说的“荆州”,应该是东汉后期行政区划意义上的荆州,包括今湖南、湖北省以及河南省南部、重庆市东北部。
黄巾起义以及此后的北方战乱,使中国北方民生凋敝,而荆州则在温和派地方军阀刘表的治理下相对安定,大批富裕的、高素质的北方人逃离家园,安家落户于此(主要在南阳郡)。南阳郡在当时属于发达地区。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后,荆州被曹、孙、刘三家瓜分。
公元210年,刘备向孙权“借”荆州,实际上是把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夺取的江陵(南郡的小部分,南郡大部分仍被曹操占领)让给刘备驻防。
公元215年,孙权向刘备索还“荆州”,几乎大打出手。只是曹操于此时占领汉中,刘备不得不妥协,以湘水为界,两家重分荆州的江南四郡,湘江以西归刘备,湘江以东归孙权。
公元219年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前,曹、孙、刘三家都有自己的“荆州”。荆州的北部(南阳和南郡大部)属曹操,东南部(江夏、长沙、桂阳三郡)属孙权,西南部(南郡小部、武陵、零陵)属刘备。曹操的势力未突破长江,吴、蜀的势力也仅局限于长江中上游,未突破汉水中游。公元219年襄樊之战后,蜀国彻底失去了“荆州”。
从荆州腹地进入中原,西有武当山脉,东有桐柏山脉。所以,《隆中对》规划的两路北伐,其东路必经襄阳、樊城这汉水中游南北两岸的两座军事重镇。襄阳、樊城的确是北伐很好的根据地和策源地,地理上在魏国本土——中原——的边缘,接近北方政治中心洛阳,形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赤壁之战后,公元219年之前,刘备和诸葛亮的“荆州”只是荆州的西南部,是荆州最落后、最不利于向北进攻的一小部分,包括襄、樊两座军事重镇的整个南阳郡,牢牢地掌握在曹操的手中。要从刘备的“荆州”出发,北伐中原,只有等到二十世纪才能办到:飞机轰炸,大炮开路。
到公元219年,关老爷干脆把巴掌大的“荆州”也弄丢了。诸葛亮想从东路,即经襄、樊北伐,飞机加大炮也没用,只能动用导弹了。也就是说,《隆中对》的不切实际,还要加上一条:前提错误,这是一个假设条件下而不是现实条件下的战略规划。
更现实、更严峻的问题是,凭蜀汉的力量,不可能占领荆州全境。基于********的考量,东吴也绝不会让蜀汉单独占有荆州全境。因为刘备一旦占有荆州全境,三国均衡的形势立刻向东南倾斜,最先被吃掉的,肯定是孙权。关羽襄樊之战时,吕蒙背信弃义,偷袭江陵、公安,就是明证。
也就是说,赤壁之战结束,三家瓜分荆州后,根据刘备所占荆州的方位和份额,诸葛亮就应该认识到,《隆中对》的目标是难以实现的。因为,他和刘备拥有的荆州不是《隆中对》中的“荆州”;关羽失“荆州”之后,在天时、地利、人和尽失的形势下,实现《隆中对》的战略目标,更是无异于痴人说梦。
连我都认识到这一点,聪明的诸葛亮不可能不明白。那诸葛亮为什么还要不停地打?这就回到本集前面的话题:不能不打呀,不打曹魏,蜀汉没理由活,也活不了呀。
话又说回来,凡事不能绝对化。战争中(这里说的是战争,不是战役,战役中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历史上比比皆是),弱小的集团战胜强大的集团,不是没有可能,也不是没有先例。
秦末汉初,刘备的老祖宗、汉中王刘邦与西楚霸王项羽的楚汉战争,是弱小胜强大的光辉典范。虽然刘邦身上有些流氓习气,但此人有坚强的信念、坚忍的意志(这点刘备有些类似于他的老祖宗),屡败屡战,同时使用了三个天才:张良、韩信、萧何。
刘邦在荥阳之战中,自己与项羽苦苦纠缠,却派韩信转战赵、燕、齐诸国,开辟河北战场;又指示彭越袭击项羽的补给线,黥布骚扰西楚的大后方。渐渐地,死缠烂打的小流氓刘邦,由弱转强,最后垓下一战,使骄傲的没落贵族、强大的西楚霸王四面楚歌,自刎乌江。
从上面几个范例可以看出,战争层面(不是战役层面)的以弱胜强,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第一,弱小的一方必须有坚强的信念或有灭种的危险。
第二,必须借助第三方的力量或有开辟第二战场的余地。
第三,政治、军事天才的存在。
第四,对方有机可乘,如重大自然灾害、大规模****或统治集团内部火并、外族入侵等。
用以上四个条件对照当时的蜀国,似乎一个条件也不具备。
首先,蜀国与魏国的战争,就像两兄弟打架,不会往死里打(上文已述),信念不足;有亡国的可能,却没有灭种的危险。
其次,蜀国可以借助的第三方力量——东吴,其实是心怀鬼胎的墙头草,孙权像一个短视的商人一样急功近利;又像一个庄园主,只顾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旱涝收成。
同时,关羽失“荆州”后(哪怕“荆州”不失),蜀国没有在魏国后方开辟第二战场的余地。
再次,蜀国人才凋零,没有出奇制胜的天才。诸葛丞相是行政人才,魏大将军是军事人才,但都不是天才,其他人物更是泛泛之辈,与司马懿父子、徐晃、张郃、郭淮等能征善战之将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最后,诸葛亮北伐期间,曹魏帝国也没有可乘之机,诸葛亮并没有可乘之机。
所以说,诸葛亮的北伐成功,蜀汉帝国战胜曹魏帝国,没有“例外”,没有“如果”。
如果诸葛亮把北伐当成蜀汉帝国统治合法性的一种手段,当成他自己的一种生存方式,他继续执行这一早已注定无果而终的战略规划,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诸葛亮心知肚明,所谓的北伐,只不过是汉帝国统治合法性的需要,只不过是蜀汉帝国君臣之间的一种相处之道。如果诸葛亮北伐,真的是为了实现他的伟大理想,这就不是态度问题,而是认识问题,也可以说是水平问题,累死了,还是水平问题。
世间的许多事,历史上的许多事,说不清是态度问题,还是认识问题,抑或是水平问题。如果搞不清是什么问题,最好,就不要搞出那么多问题,安生过日子的好,安稳睡大觉的好,一切顺其自然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