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幽求听了李隆基的话,不由得笑道:“姜太公若不是逢文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还不是一个终老于南山的糟老头子。张柬之,若不是狄公在背后力荐,怎么会在八十高龄,当时宰相,复兴大唐呢?所以人常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就是这么一个道理!”李隆基道:“敢问,先生这匹千里马何时才能遇到自己的伯乐呢?”
刘幽求道:“殿下就是识我的伯乐,幽求的半生功名就托付于殿下您了!”李隆基听了不由得大惊,顿了一下说道:“先生,真会说笑,隆基只不过是落魄郡王。正如先生说言,隆基对吃喝玩乐还比较感兴趣,至于先生的后半生的功名,隆基恐怕有那个心,没有那样的力。”
刘幽求道:“殿下,此言差矣。想我当今圣上,之前不过也是一位长期被流放王爷,整天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谁曾想,武皇一道圣旨就可以让他乌鸦变凤凰,成为江山社稷之主。幽求观当今圣上胸无大志,整日沉湎玩乐,朝政皆被韦氏和安乐公主把持,卖官之风已经不可遏制。而韦皇后又似乎大有成为武皇第二的架势,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可惜我李唐天下,难道又要落入一个妇人之手了么?”
李隆基闻言大怒道:“我李唐天下,岂能再落入异姓妇人之手。若韦皇后真有此心,我李隆基会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不要让外人觉得我李唐无人。”刘幽求听了李隆基义愤填膺的话,不由得拍掌道:“幽求,果然没看错,殿下果然是李氏皇族当中的血性男儿”
李隆基说完那些话,便有些后悔,因为眼前这个刘幽求,还不知道是什么来意,自己刚才慷慨陈词,被抓了把柄,恐怕就不好了。于是李隆基也不兜圈子了直接问道:“先生,找隆基究竟为何事,直说无妨”。刘幽求道:“我注意殿下已经很久了,早在那日酒宴,幽求便知道殿下是一个雄才大略的英明之主,只是现在缺少一个机会,不能证明自己。
眼下朝局在韦氏母女的把控之下,已经乌烟瘴气。当今圣上,对此熟视无睹。导致现在,人心思变,大家都渴望能有英明之主,振臂一呼,重振朝纲。”李隆基道:“隆基,身为李氏皇族的一员,自然想为复兴大唐出微薄之力,可是隆基身为一个外放的郡王,势单力薄,即使有心成就一番大事,也是有心无力。
刘幽求道:“人们,常言灯下黑,殿下如此睿智,就忽视了自己两大优势。第一,身为李氏子孙,父亲李旦三让天下已经是积累了很高的名望,其周围不乏像安金藏那样的死忠之士。第二,殿下的姑姑太平公主。据幽求所知对当朝的韦氏做法早已经心生不满,已经在暗地里开始培植自己的势力。而这两个人,对于殿下的厚爱和器重,殿下是最为清楚的。
所以说,有这两大势力作为支撑,殿下还怕势单力薄么?刘幽求的话,让李隆基已经有些心动,只是他还在犹豫一件事,正是这件事让他至今都放不开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