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后不几天,从河阳高专转过来一封尹凡的信,信封上的落款是省城某某大学社会学系,正是尹凡读研究生的地方。尹凡看那信封上的字,像是自己的导师的字,他打开信封一看,果然是导师范哲老先生的亲笔信。信上说,全省社会学第七届年会马上要召开了,范老师一直看重尹凡的才气和功底,觉得他要是努力不懈,在这个领域钻研下去,将来有希望成为省内社会学界的后起之秀的。范老师信中还感叹说,现在省内社会学界青黄不接呀,许多年轻学者都不大愿意在学问上面用功了,觉得搞学术充其量只有社会效益而没有经济效益,所以大家在学校里也一门心思想着要当院系领导,这样下去,社会学研究会后继乏人啊!最后,范老师说,老夫已年届七十,超过退休年龄好几年了,一直勉力在这里维持。不过,今年上半年就要办理退休手续,过去带过的几个感觉最满意的学生,最好这次都能够见上一面,所以他借这次年会的机会给这些学生(只要毕业后留在省内工作的)每个人都发了一封信,通知他们与会,希望大家能够聚一次,“以叙别情”,在信的末尾,还用了“至嘱”二字。
尹凡以前读书时跟着老师参加过一次社会学的年会,当时他还有在社会学领域钻一钻、搞一搞的想法,可就像旧小说里讲的:造化弄人。自己在毕业以后才一年多就脱离了学校的教研工作而走上了“仕途”,对于搞学术来说,现在已经不是个中人了。可老师的信中说得那么恳切,希望见一见自己的弟子,老师的殷殷之情不好拂逆,所以尹凡不免有些踌躇。尹凡自己在参加了两次考察干部的工作后,已是初步体会到这种工作的乏味和……他想用“无聊”这个词,可又觉得太尖锐、太刻薄,也许自己一进入工作角色,恰好就碰上马世龙、涂小明这样两个有较多争议的考察对象?也许,还是要相信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的关系,要相信一个机制总是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和不够完美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却是可以改进的?但不管怎么说,尹凡自我感觉是自从进了机关,既尝到了当一个公务员的好处和甜头,也品到了其中的苦涩压抑——这里面最大的压抑就是,公务员的工作完全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一项任务下来,不管对错,你都得认真去办,而且这些工作往往都是形式大于内容,其效果也往往流于空洞。过去在学校,虽然没有人拿你当回事,但毕竟在课堂上,在宿舍里,自己那一方天地还是可以自足的,而在机关里,人会有一种精神被慢慢抽空因而渐渐麻木的感觉。因此,他又想借这个年会的机会和师兄弟们见见面,大家交流一下进入社会后的某些体会,再了解一下省内社会学近半年来的发展,毕竟脱离学术不久,对过去的专业还是有所挂怀的。
可是,到了机关,对于社会上的学术性活动究竟还能不能参加,部里面会不会批准,尹凡心里没有数。他想,要不然跟领导说一说,如果同意的话,就去参加一下,万一不同意,以后也有理由向范老师解释。找个机会,他果然就将范老师寄来的开会通知给陈科长看,并说了一下情况,陈科长看完通知,轻轻皱了皱眉,说:
你现在是机关工作人员,去参加这个会,不太好吧?
尹凡说,会的时间不长,除了报到,真正开会就两天,它的时间又正好安排在双休日。如果能去,只是一头一尾来去的路上要占用一点上班时间……
陈科长打断他的话:如果你一定想去参加,恐怕要向杜部长请假,这个我做不了主的。
见陈科长有些不快,尹凡不觉后悔起来:这样一个会,其实与自己已经没多少关系了,何必一定要去参加呢?范老师固然是一片关爱学生的真心,可自己已经不再处于学生时代,一切还是要多讲点现实为好。
陈科长看出尹凡脸上的尴尬,马上又说,其实出去开个会也没什么,我的意思是请示一下部领导,如果同意了的话,你的来回车票就好报销,要不然怕到时候办公室提出疑问不太好。
尹凡便向陈科长道了谢,然后到杜部长的办公室去。杜部长办公室的门恰好开着,尹凡来到门口一看,原来潘部长正在那儿和杜部长谈着什么,两人都面呈霁色,显然谈的是一个很轻松的话题。但尹凡还是怕打扰了领导,转过身想走,没想到杜部长看见了他,叫道:
小尹,有事吗?有事进来说吧!
尹凡只得进去,把请假开会的事简单报告了一下。这边杜南还没答复,潘部长却开口了:去参加社会学年会?好事呀!社会学与组织部门的工作也是有关系的嘛,组织部选干部用干部,是社会发展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它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上升到理论高度嘛。尹凡呀,像你这样的年轻人,到了组织部门,一定不要放弃理论研究,这样有利于搞好工作的。我这样说对不对,老杜?潘仁和微笑着问杜南。
到底潘部长是省委党校的教授,看问题有高度,有远见。参加理论学习的确是培养干部,提高素质的有力途径,既然潘部长这样说了,小尹,你就去吧!我在报告上签个意见,回头交给你们科里陈科长——反正没多少时间就过春节了,现在部里工作也不算太紧张,走两天没关系的。杜南把参加年会说成是理论学习,尹凡听了觉得有点不伦不类,转念想一想,年会的内容一般也就是理论交流,所以又不能说杜部长说得有错。两位部长这么简单就答应了开会的事,尹凡心里一阵轻松。等杜南签了字,他拿起通知正要走,潘部长又说话了:
你的研究生老师是不是范哲先生啊?
对,潘部长您认识他?
是啊,潘仁和笑吟吟地说,过去省社联开理事会,我有几次在会上遇见过他,一副学者风度的老头。据说他是我们省社会学研究的权威,五十年代初写的社会学论文就曾引起了国内外的注意。潘仁和边说,杜南在一旁配合似的点着头,潘仁和又问:他不光带硕士,还带着博士吧?
我离开那一年,学校里的博士点刚审批下来。
那好,代我向范老先生问好!潘部长人还坐着,举起一只手朝尹凡挥了挥,尹凡忙道:
部长放心,您的问候我一定带到!
从杜部长的办公室退出,尹凡忽觉心里一片晴朗,他没想到参加年会这件本来与组织工作不沾边的事这么容易就批准了,而且看来潘部长通过这件事对自己还加深了不少的印象。自从进了部里来以后,曾经陆陆续续听一些干部在私下议论,说潘部长和杜部长两个人在一些问题上有矛盾,有时看法不能统一。干部们还评价说,潘部长这个人有理论功底,对人和蔼但工作要求严;而杜部长有魄力,平时有点架子,在关键时刻却关心干部,肯帮助人。对领导们的缺点,大家明确议论得不多,不过,把两人放在一起议论、比较,其实也就等于用一个人的优点来参照另一个人的缺点。尹凡难得有和两位部长在一起说话的机会,今天看他们二人在办公室有说有笑,一点不像有什么隔阂的样子,心想,当领导的的确有别人不可比拟的涵养,明明心里面在打肚皮官司,但表面上却如同一家人一样,也许,这就叫领导的城府。刚才在杜部长办公室里的几分钟所体会到的气氛,甚至使尹凡怀疑部里一些人的议论是不是空穴来风,捕风捉影。不过,不管怎么样,潘部长即使对部下严格,但看起来,只要有才干,表现好,领导还是看得起的!这是尹凡最后下的结论。
回到办公室,尹凡恭敬地把杜部长的批示给陈科长看了,陈科长说,既然杜部长批准了,你就去吧,这样别的领导和科室的同志问起来,我就好说了。
这事还要谢谢科长您的关怀!为什么要谢谢陈科长的关怀,尹凡自己也不清楚,他只是下意识地觉得应该这么说,而陈科长也不客气,略略点个头:
你们以后有什么个人要求,尽管向我提出来。他这个“你们”自然也包括小刘,小刘从他的办公桌上抬起头,对陈科长做了个感谢的表情。
省社会学年会正式召开是在大学里放寒假以后。由于各类学会组织属于自发性质的社会群众团体,没有经费拨款,所以年会开会的经费非常拮据。为了省钱,开会的场所利用给学生上大课的小礼堂,吃饭就在教工食堂,虽然比起学生食堂要好一些,但跟国家机关开会那种排场相比,就显得十分寒酸了。至于住,学校里有一栋很老的招待所,马上要改成供扩招的学生住的宿舍了,条件比较简陋,与会人员就住在这里。按学校管理处的规定,与学校无关的活动,借用礼堂要收租金的,但因为范哲教授是学校里屈指可数的全国知名教授和博士生导师,范教授出面申请,管理处也就给予了免收租金的优待,但招待所的住宿费还是不能少。尽管如此,学者们一年相聚一次,在一起交流交流,探讨探讨,结识一些新的面孔,大家觉得还是有必要,所以来的人不少。
尹凡是星期五下午到的,报了到,用过晚饭,他就到范老师家去看望,并给老师带了些河阳的土特产,什么茶叶、干笋、香菇之类,还有两瓶精品河阳大曲,因为范老师高兴的时候会有点酒兴。
去的时候,范老师在家,另外还有一个过去曾见过面的师弟,也是这次来开会的,已经先一步到老师家来拜访了。范老师鹤发童颜,嗓音依然洪亮,见到尹凡,心情显得很高兴,说:
到底书生意气未改呀,开一个这么简朴的会,你们都趋之若鹜,说明对社会学专业还是有感情的。不像有的人,如今只讲市场效应,坐不得冷板凳喽!
那位师弟在旁听着,连连点头称是,尹凡便觉得有些坐不住,他知道范老师的脾气,不管做了什么事,要当面实事求是说,说明白了也就没啥,有什么情况要藏着掖着被他知道了,非狠狠地发你的火不可!于是他只得把自己已经不在河阳高专教书搞学问的事说给范老师听,范老师一听,脸色果然有些不好看,说道:
要是别的学生说不想做学问,心有旁骛,走火入魔,倒也罢了,没想到尹凡你也不甘寂寞,要攀高枝了啊!
尹凡便把自己在学校的境况,比如职称未能解决,妻子调动无门等等情况讲了,以表示自己脱离学校教学和研究实在是出于无奈。范老师听他这样讲,心里也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年轻人之所以对搞学术不感兴趣,社会因素占了很大的比重,并非全在于他们本身的唯利是图和势利,但嘴上还要说两句:
在学校的时候,我教你们的课,讲得最多的还不是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而是做一个学者所必须具有的人类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术生命要大于肉体生命,古今中外的例子无不说明这一点嘛,可你们……
正好范老师的老伴来给尹凡他们添开水,尹凡的师弟把开水瓶接过去给范老师和尹凡的水杯里加水,师母就说了:我说你呀老头子,你一天到晚就知道念你那一套经,我都听你念了一辈子了!现在是什么时代?商品经济——师母把“商品经济”的“济”字念得特别长,在你面前,谁还敢说学问不重要啊?可你听刚才尹凡讲的,毕业工作了几年,连老婆都调不到身边来。说实在的,如果我不在你身边,不用说搞学问,看你怎么过日子!
师母的性格很爽朗,连珠炮似的一番话,说得范老师无话可对,只好说,好,好,又是你有理,好不好?
师母朗声一笑,对丈夫的两位学生说,不是我经常开导他,你们范老师就总是不知道从别人的实际情况出发去考虑事情。
罢了,罢了,这些事不说了。范老师摆了摆手,又问起尹凡到组织部工作后的感觉和体会,尹凡把该说的都说了。范老师最后长叹一口气:也好啊,现在社会总算走上正途了,治理国家也需要一批知识分子精英,你们到党务和政务机关,只要好好想着老百姓,也许比在学校里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成绩。
听了范老师这样宽容豁达的话,尹凡心里又是感动又是惭愧。
这一届全省社会学年会的主题是“社会转型期的人际关系和群体期盼”,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和省社联副主席出席了第一天上午的开幕式。两天的会议安排得紧紧张张,一共有二十多个人在会上发了言,发言的人准备得还是挺认真的,有些人洋洋洒洒,读起论文来有一万多字,弄得主持人不得不打断他们,让他们节约时间。尹凡听到那些或熟悉或陌生的概念和术语,心里不由得想:书斋里的学问和实际生活比较,还是显得过于呆板、过于单纯哪!
尹凡从母校开会回来不久,年前的干部任免名单下发了,差不多与此同时,部机关也有几名干部或调出组织部任职,或就地提拔,其中包括干部科的小刘,但由于干部科已有尹凡当副科长,小刘便被任命为知工科的副科长。第一天分管部长谈话,第二天下任命通知,小刘前往知工科赴任,第三天,他来将办公室里属于自己的东西搬走。陈科长说:
小刘啊,你在干部科工作了这么些年,现在,你和尹凡两个人都有了进步,我非常高兴!
小刘掩饰不住心里的高兴,说道,多亏了科长的关照,以后,我还是你的部下,陈科长你要是有什么吩咐,我刘咏是坚决照办!
陈科长要的就是小刘这句话,见他说得这么爽快,陈科长很是受用,便对尹凡说,小尹,你代表咱们科里送送小刘!
知工科离干部科不远,就在楼上,上了楼梯转个弯就是,况且小刘又带了知工科一个年轻干部来帮自己搬东西,听陈科长这样说,忙摇手:不用,不用,这么近,不用麻烦尹凡了。
但尹凡还是帮他提着一大摞的资料和书,来到知工科的办公室。知工科的科长是个女的,叫乔敏,见尹凡进了办公室,说道,尹秀才很少到我们这里来的,今天你们小刘“嫁”到我们科里来,你代表陈科长送他来过门啊?
乔敏的话既风趣又带着泼辣的味道,充分展示了她的性格。尹凡和这样的女人说话有点紧张,但又想展示一下自己的幽默,便说,平时我哪儿敢随便来骚扰乔科长?和小刘在一起工作了半年,帮他搬点东西,还不是人之常情?
谁知自己的话刚说完,旁边的几名干部立即抓住话头说,人家乔科长就喜欢你来骚扰呢。一句话,引得满屋子人哈哈大笑。尹凡没想到弄巧成拙,一下子觉得耳根发烧。乔科长马上帮尹凡解脱窘况,说道,算了算了,人家尹凡哪里像你们这些人,都已经痞了!这样乱开玩笑像什么话。又对尹凡说,走动走动嘛,别老关在办公室里。干部科的同志也要和大家打成一片嘛。
小刘在一边帮尹凡说话了:尹凡来了以后一直忙着呢,连续外出考察干部,半年还不到,出差就好几回。
行,以后闲下来的时候来给我们讲一讲你那些社会学理论。
尹凡下楼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后,心想,乔科长别看年龄比陈科长要轻,可是一张嘴够厉害,人也显得既强悍,又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