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81400000004

第4章 文学的审美本质(1)

我们研究文艺学,首先要说明的一个问题便是:文学是什么?这不是引导大家从定义出发去死抠概念,而是为了先弄清文学质的规定性,然后才能从它的基本性质出发,去考察各方面的问题。黑格尔说得好:“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去进行研究,所以我们就必须从研究艺术美的概念开始。只有把这个概念阐明了之后,我们才能把这门科学的各部分划,因而把它的全部计划定出。冶淤从研究定义着手与从实际出发并不矛盾。“什么是文学冶的定义,正是从文学的具体实际中寻找出来的带规律性的东西。不能把对定义的研究指斥为脱离实际的学院派作风。定义是客观事物质的规定性,而模糊质的规定性,便会违反客观规律,走向片面性。当然,对定义的研究本身必须从实际出发,脱离实际凭空想出来的定义是站不住脚的,但定义一旦正确地从实际中抽象出来,它就会支配全局,所以我们在讨论问题时,又不能离开定义。这里必须区分两种不同的范畴和方法:一是研究,一是叙述。马克思总结他写作《资本论》的经验道:“当然,在形式上,叙述方法必须与研究方法不同。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这点一旦做到,材料的生命一旦观念地反映出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好像是一个先验的结构了。冶于这就是说,在研究阶段,必须充分占有材料,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一旦寻找到现实运动的内在联系,材料的生命便观念地反映出来,而用叙述方法呈现出来的就好像是一个先验的结构,当然,它其实是有现实内容的。

黑格尔的《美学》有着巨大的历史感,也就是说,具有丰富的现实内容。但他在叙述时,却是先搞清美的定义,而全书的理论体系,也就是在“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冶这个基本定义上构建的。其他的美学家和文艺学家,也都对美和艺术的本质有自己的理解,并由于对这个基本问题的理解的不同,(淤《美学》第1卷,第29页。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着重号原有。于《资本论·第二版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11页。)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理论体系。既然本质论关系到文学理论的各个方面,那么,我们也只能从探讨文学的本质定义开始,来展开全书的论述。

再现论和表现论

古往今来,对于文学本质问题的见解,真是众说纷纭。理论家们以各种哲学观点为依据,从各个角度加以观察,提出各种看法。但最主要的有两大派:一派是再现论,一派是表现论。再现论认为文学是客观现实的再现,表现论认为文学是作家心灵的表现,两派的见解有根本上的不同。

一、再现论

再现论起源很早,最有名的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亚里士多德认为,文学和艺术都是对现实的模仿。他在《诗学》里说:“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颂以及大部分双管箫乐和竖琴乐———这一切实际上是模仿,只是有三点差别,即模仿所用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所采的方式不同。有一些人(或凭艺术,或靠经验),用颜色和姿态来制造形象,模仿许多事物,而另一些人则用声音来模仿;同样,像前面所说的几种艺术,就都用节奏、语言、音调来模仿,对于后二种,或单用其中一种,或兼用二种冶淤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在西方影响很大,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他的概念竟雄霸了二千余年冶于。古罗马的理论家贺拉斯在《诗艺》中劝告作家“到生活中到风俗习惯中去寻找模型冶盂,也就是根据模仿说提出来的。文艺复兴以后,模仿说影响更大。《堂·吉诃德》的作者塞万提斯在该书序言中,借一位朋友之口说:“它所有的事只是模仿自然,自然便是它唯一的范本;模仿得愈加妙肖,你这部书也必愈见完美。冶榆伟大的画家达·芬奇说:“画家的心应该像一面镜子,永远把它所反映事物的色彩摄进来,前面摆着多少事物,就摄取多少形象。冶虞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批评家布瓦罗认为,生活在作家面前经常充满着模型,“我们永远也不能和自然寸步相(淤《诗学·诗艺》,第3—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于《论亚里士多德的掖诗学业》,《美学论文选》,第12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盂《诗学·诗艺》,第154页。榆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卷,第208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虞《笔记·卷二》,《西方文论选》上卷,第183页。)离。冶淤18世纪法国启蒙主义者狄德罗在《绘画论》中说:“我们最好是完全照着物体的原样给它们介绍出来。模仿得愈完善,愈能符合各种原因,我们就会愈觉得满意。冶于德国伟大诗人歌德说:“除了自然之外,形象又从何处取得呢?很明显,画家是在模仿自然;那末,为什么诗人不也去模仿自然呢?冶盂他声称自己长期对自然事物做好了细致的观察,“逐渐学会熟悉自然,就连一些最微小的细节也熟记在心里。所以等到我作为诗人要运用自然景物时,它们就随召随到,我不易犯违反事实真相的错误。冶榆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也说:“诗人只应该有一个模范,那就是自然。冶虞这些作家、理论家虽处于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倾向,但他们一致把模仿自然看作文学艺术的本质,强调文学是再现现实的。有些人甚至把表现性最强的音乐也看作模仿,如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人们正是“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冶愚。古罗马卢克莱修说:“人们在开始能够编出流畅的歌曲而给听觉以享受的很久以前,就学会了用口模拟鸟类嘹亮的鸣声。最早教会居民吹芦笛的,是西风在芦苇空茎中的哨声。冶舆进一步发展了模仿说或再现说的,是19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理论家别林斯基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别林斯基说:“艺术是现实的再现;因此,它的任务不是矫正生活,也不是修饰生活,而是按照实际的样子把生活表现出来。冶余他要求作家忠于现实,以忠实地描绘现实生活来震撼人的心灵。他说:“在艺术中,一切不忠实于现实的东西,都是虚谎,它们所揭示的不是才能,而是庸碌无能。艺术是真实的表现,而只有现实才是至高无上的真实,一切超出现实之外的东西,也就是说,一切为某一个‘作家爷凭空虚构出来的现实,都是虚谎,都是对真实的诽谤冶俞车尔尼雪夫斯基则干脆提出了“美是生活冶的定义,他认为:“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冶;“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冶因此他强调:“艺术的第一个作用,(淤《诗的艺术》,《西方文论选》上卷,第303页。于《西方文论选》上卷,第382页。盂《诗与真》,《西方文论选》上卷,第445—446页。榆《歌德谈话录》,第10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虞《短歌与民谣集·序》,《雨果论文学》,第91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愚《著作残篇》,《西方文论选》上卷,第5页。舆转引自克列姆辽夫《音乐美学问题概论》,第93页,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余《孟采尔,歌德的批评家》,《别林斯基选集》第2卷,第73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63年版。俞《掖玛尔林斯基全集业》,《别林斯基选集》第2卷,第197页。)一切艺术作品毫无例外的一个作用,就是再现自然和生活。冶淤一般说来,再现派大都把现实生活看作是第一性的,是原本;而艺术是第二性的,是复制品,是模仿。所以他们大都是唯物主义者。但是,也有唯心主义者主张模仿说的,如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柏拉图就是。不过他的模仿说与众不同,他并不承认现实的东西是第一性的,而认为只有理式才是真实的,现实是对理式的模仿,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所以是模仿的模仿,与自然和真理隔着三层。在《理想国》里,他借苏格拉底的嘴说:“床不是有三种吗?第一种是在自然中本有的,我想无妨说是神制造的,因为没有旁人能制造它;第二种是木匠制造的;第三种是画家制造的。冶神只制造一个床,就是“床之所以为床冶的那个理式,也就是床的真实体。木匠根据这个床的理式来制造床,画家则模仿木匠制造的床。“所以,模仿和真实体隔得很远。它在表面上像能制造一切事物,是因为它只取每件事物的一小部分,而那一小部分还只是一种影象。冶于柏拉图的理论是客观唯心主义,黑格尔也属这一派,他认为理念或宇宙精神———又叫绝对精神,是最根本的东西,其他一切都是它的外化,艺术美也就是这种理念的感性显现。在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类似的观点还不少,只不过在理论形式上没有柏拉图与黑格尔那么完整罢了。例如,我国古典文论中“文以载道冶、“文以明道冶的说法,就有这种倾向。道,即所谓天道,就是类似理式、理念的绝对精神,这是最根本的东西,文是一种载体,它的任务就是去载这个道,去阐明这个道。这种道,不但儒家主张,而且道家也主张,老子《道德经》开宗明义第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冶。这个“道冶是不可捉摸、无所不在的东西。当然,儒道二家之道并不相同,就像佛教与基督教的神不同一样,但都是神本位,则是一致的。载道之论,不但“文起八代之衰冶的韩愈主张,就是“绮丽不足珍冶的六朝文坛也有人提倡,刘勰的文学理论巨著《文心雕龙》第一篇就是《原道》。刘勰认为,创作“莫不原道心以敷章冶,“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冶。当然,我们不能因为这些理论中的唯心主义观点而一笔加以抹杀,他们不但在具体论述中有许多真知灼见,而且有些明道说提出的本身,就有现实的针对性,如刘勰的《原道》论,就是针对六朝的绮丽文风而发的,所起的作用,倒是好的。但在理论上,则是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淤《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第9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于《柏拉图文艺对话录》,第70、7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二、表现论

表现论虽然也是古已有之,但在西方文艺界和理论界盛行起来,则是近代之事。这种理论的兴起,与资本主义经济之发展、个性解放思潮之勃兴有关,在艺术上就要求自我表现。而理论的渊源,则可溯自康德。康德认为,美是主观的,美的艺术是天才的艺术,“天才就是那天赋的才能,它给艺术制定法规冶淤。天才论自然不从康德开始,但康德认为天才可以超越自然法规,而且强调“天才是和模仿的精神完全对立着的冶于,因而不要学习,不需学问,它的创造性是无法描述的。康德的天才论对欧洲近代文艺理论影响很大,那些强调文艺是艺术家心灵的自我表现、而不受现实制约的理论,即与此有关。深受康德哲学影响的德国大诗人席勒,就把艺术看作人类剩余精力的表现。

自19世纪后期以来,表现论在西方蓬勃发展,逐渐占了优势。不过,同属表现论,而所论各不相同,于是形成了各种流派。

柏格森从他的生命哲学出发,认为艺术是“生命的冲动冶。他把艺术与现实对立起来,认为艺术的目的不在反映现实,而是生命力的表现,是观看帷幕后面的实在;艺术家无须观察现实,而是以自己的真诚,直觉地去把握生命力。他说:“什么是艺术的目的呢?如果实在直接与我们的感官和意识发生接触,如果我们能够直接与外物和我们自己发生感通,那么,我相信艺术大概将是无用的了,或者我们都将会变成艺术家。冶“在我们灵魂的深处,我们将会听到那发自我们内在生命的永不停歇的曲调———一种有时是愉快的、但更多的是充满了哀怨、并且总是富有独创性的音乐。冶虽然他也并不否认艺术家“必须生活冶,但却认为“生活是要求我们从自己的需要出发来把握外物的冶。“总之,我们并不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身。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都不过读读贴在它们上面的标签而已。冶所以,他认为:“艺术不过是对于实在的更为直接的观看罢了冶;“诗总是表现心灵状态的冶盂。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派心理学家,他从潜意识与泛性论出发,来论述文学问题,认为创作是由于性的压抑而引起的发泄,而读者的艺术欣赏也是潜意识中性心理感应。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为三个区域: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人的本能冲动,它受到自我(有意识的个性)和超我(理性良知)的压抑,这种本能冲动被压到潜意识里去,但随时要寻找机会表现出来。(淤《判断力批判》上卷,第152页。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于《判断力批判》上卷,第154页。盂《笑之研究》,《西方文论选》下卷,第275、276、279页。)

同类推荐
  • 美国8大冤案

    美国8大冤案

    继《美国8大名案》和《美国8大奇案》后的又一精彩之作,所不同的是,本书既有离奇曲折的案情,同时也揭示出美国的社会矛盾和司法的内幕。
  • 感悟恩师:刻骨铭心的118个瞬间

    感悟恩师:刻骨铭心的118个瞬间

    人类从诞生那天起,就在努力控制自己的心灵,提升自己的心理机能。心灵感悟就是这些尝试在科学时代的产物,是这片沃土上生长出的最绚丽的花朵!来吧,让我们从每个心灵感悟开始,从每项心理机能入手,一点点、一步步为自己的心灵作加法,让我们的人生奠基在坚实的心灵柱石之上。 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让现代人向往恬静怡人的大自然。然而为了生计,我们无法放下所有工作去做一个闲适的“悠客”。
  • 希望:鲁迅散文

    希望:鲁迅散文

    鲁迅是民族的脊梁,鲁迅散文,是民族的灵魂。本书是鲁迅散文的精选集,是从《野草》《朝花夕拾》和《夜记杂感》三个部分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最有思想而又最有温情散文。选编者钱理群、王得后是鲁迅研究界影响力最大的学者。他会把最简单的言语 (中国话),调动得(极难凋动)跌宕多姿,永远新鲜,永远清晰,永远软中透硬,永远厉害而不粗鄙。他以最大的力量,把感情、思想、文字,容纳在一两千字里,像块玲珑的瘦石,而有手榴弹的作用。
  • 苏轼文集3

    苏轼文集3

    苏轼作品集,历代有不同的编法。大致说来,主要有诗集、文集和诗文合集三种编法。
  • 诺贝尔文学奖名著全编(上部)

    诺贝尔文学奖名著全编(上部)

    本套书详细记录了1901年到2013年间的106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者及作品。本书作者悉心研读每部作品后,采用经典原文结合解析、鉴赏的手法将原著内容在短篇幅内完美呈现,并且每篇获奖作品中还记述了获奖原因、名家点评、作者生平事迹等,使读者观后可获得对获奖作者及作品的全面详尽的了解。本套书制作精美、内容品质上乘,也是收藏馈赠的佳品。
热门推荐
  • 重生八零年代好生活

    重生八零年代好生活

    上辈子,因为爷奶将苏敏爸妈上缴的钱偷偷贴补给了养了儿子的二叔家里,苏敏一家子只能蜗居在村子里的老房子里,父亲更是因为没钱治病而早早的离开人世。意外而亡的苏敏重生在了自己十三岁的时候。这辈子,父亲还没有因为没钱治病而死去,母亲也是健健康康的,这个家还完整。这辈子,苏敏决定,一定要改变家人的命运,让家人过上好的生活。
  • 武神毅

    武神毅

    天才林毅意外变废材,最后却走上强者之路,一路坎坷,一路威风。替父报仇,斩魔兽,灭仇家。“谁说经脉尽废就不能成为强者,再怎么说,俺也是有奇遇的人,哈哈”
  • 岁月中的游荡者

    岁月中的游荡者

    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不被人知不被人晓,他是世界最强的探险家,但是偏偏没有任何人了解他。他游荡在岁月中,他驻留在记忆里。啸天,一个响彻世界的名字。
  • 假如我们有上辈子

    假如我们有上辈子

    一群学习绘画的艺术生们,在午休时对自己的上辈子展开了幻想和讨论.........
  • 时代之问:当代文化名人的思考与呼唤

    时代之问:当代文化名人的思考与呼唤

    本书是新华社知名记者对王蒙、冯骥才、余秋雨、陈忠实、王安忆、贾平凹、李敬泽、韩三平、李连杰、郭敬明等不同年龄段的数十位文化界知名人士的大型文化访谈实录,全面反映和剖析了我国当代文化事业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 太上虚皇天尊四十九章经

    太上虚皇天尊四十九章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色彩改变生活

    色彩改变生活

    在色彩科学远未诞生之初,古人就已经能够娴熟而美妙地使各种色彩灵动地和谐起来。而随着设计和时尚产业的发展,色彩搭配美学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同颜色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心理作用,作者运用多样的事例,从文化和实用层面为读者介绍色彩的神奇魔力,教你学会如何掌握色彩搭配的秘诀,让生活更多姿多彩。
  • 奔跑吧,校园

    奔跑吧,校园

    用校园电台温馨而又逗逼十足的日常对话,唤起你对于校园美好生活的回忆。
  • 寻今

    寻今

    寻踏山河唱笙歌,今朝回首是陌阳。两国息战十年,江湖暗潮汹涌。少年将军易帆为延长恋人五年生命,甘愿隐姓埋名。迷雾谷传人雪砚芝九阴绝脉之体,命不过十八。为求与天争命,隐世之人出谷。当昆仑雪莲绽放的一刻,神器出世。命运的捉弄,轮回的无情。昔日的恋人与今生的缘分,该如何抉择?渔舟青阳一轻叹,雪烟融岩一声寒。旧爱与新欢,究竟是寻寻觅觅的等待,还是怜取眼前人的今生……人物众多,会以女主线来写,但是是从第三角度写的,可能会有“人太多,我分不清谁是谁”的感觉。这文是纪念我与朋友们的相知相识,大纲不会变,结局目前定位悲剧,但会根据读者反应写喜剧番外。龟速更新,还望体谅。催文欢迎,骂人勿进。
  • 经络养生保健操

    经络养生保健操

    作者根据“上工治未病”的中医治病思路,以养生和预防保健为目的,特别编排了一套经络养生保健操(随书附有配套光盘)。以图解的形式系统讲解了经络的作用、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循行主治功效,重点介绍了经络保健操分解动作及相关穴位。本书推荐的保健操在社区深受欢迎,适合社会大众、中医爱好者特别是中老年人士阅读学习、模仿操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