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吃苦,是一种资本。说你可怜,你一定没吃过苦,你就不具备这种资本。
只是在影片里见过那被击倒的拳击手,他躺在地上喘着粗气,浑身伤痕累累,嘴角还淌着血,却没有一个人给他送花,为他鼓掌,只是在旅途中看过那赤脚的纤夫,喊着震天动地的号子,弯腰垂首将沉重的纤绳勒进隆起的胸迹
你充其量是个旁观者。
没有经历饥饿的历史,你便不知道一粒米的可贵,不知那些被太阳晒黑了皮肤的耕种者的可敬,当然更无从感受饿得头昏眼花或者伸手乞讨的可悲和可怕。终日打着饱嗝的人,除了需要一两根牙签剔剔牙齿,爱心和同情对他们来说都是多余的东西。
没有受过寒流的抽打,你的血液里、你的骨髓中就不能孕育生长出抗争的细胞。你必然十分脆弱、容易发抖、容易胆寒,周身缺少足够的热流和火焰,靠什么温暖爱人冻僵的脸庞和手指?
没有尝过寄人篱下的滋味,听不到风凉话,看不到冷脸,过多的奉承让你长出发育不全的性格。突然某一天,你背靠的大树倒了,你开始失宠,在坑坑洼洼的路上,你绝对不如别人那样行走自如。
苦,可以折磨人,也可以锻炼人。蜜,可以养人,也可以害人。这个道理,近期报上刊载的两篇文章正可佐证。《中国青年报》驻宁记者在盛夏满含深情地写道:《“火炉”南京:栖身墙下啥滋味?》文中描述了那些进城谋生的农民在蚊虫的叮咬和暑热的烘烤中,夜宿墙下、桥下、树下的艰辛。而农民却说:“日子过得比老家好。”
《金陵时报》一篇专稿报道,武汉市蔡甸区一年仅19岁的姑娘何伶俐,因“考后感到一点信心也没有”,虽考分超过高校录取线7分,却在成绩单下发的前一天悬梁自荆她是船长的女儿,父母的心肝宝贝,一直泡在蜜罐子里长大。蜜喝多了,竟会这般神经兮兮,这般脆弱。
聪明的日本人,在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面前已经洞察了这种病变。据说,为了让大和民族的后代依然保存父辈创业的秉性,不少学校特地设立劳动场所,让孩子们使用锉刀、锒头,目的是学会吃苦。
相比之下,我们这一代未免过于娇嫩了。我们怕风怕雨,怕冷怕热,怕打怕骂,怕受刺激……真可怜啊!
我曾在下班路上看到,有个弹棉花的乡下人家,一个瘦弱的婴儿在母亲背上睡了,两根布带拴住他的身体,他的小额头像被吹倒的麦穗儿在母亲背上晃呀晃呀,我真替他捏把汗。可没几天竟见他下地跑呀跑呀,一双眼睛很亮很亮,证明他有极强的生命力。
吃苦,会让人的生命力更加强剑
还是狠狠心把自己推到大自然和社会中去吧,在成长的季节,吃苦经历是你成长的养分。以后你就会知道这种养分价值无穷!
人生没有绝境,即使到山穷水劲无路可走时,只要坚定信念、不妄自菲薄,从“心”出发,坚持不懈,愈挫愈奋,就一定能赢得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