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5100000025

第25章

第八节

杨起隆很好的履行了诺言,在这段时间内,虽然北方的农民起义闹得翻天覆地,但北京地区却依旧保持了平静。当然这也并非是一个偶然,实际上在农民大起义之前,汉军高层就早已得知了这个消息,针对即将到来的起义风暴,林风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采取了不少预防措施,比如紧急调派军队控制流动人群,在边境上加派军队严密布防等等,饶是如此,京畿内的几个县城依然有不少流民蠢蠢欲动,当然在这样的情况下林风自然也不会客气,这些饥民的密谋案件很快就被陈梦雷的情报网侦破,随即军队出动将这些危险分子一网打尽。其实即使有什么人作乱林风也不会害怕,现在的北京与其他省份情况大不相同,小小的一个顺天府现在聚集了四万大军,装备精良枕戈待命,估计没有什么好汉会拾夺不下。

根据情报网收集来的情报来判断,杨起隆这次组织的大起义似乎相当糟糕,虽然在军事上打了清庭一个措手不及,但在政治上却大大的失分,尽管他打出了反清复明的旗号,并且在公开场合宣布自己“朱三太子”的身份,但他手下的那帮义军却并没有表现得像是一支复国王师。这些义军在刚刚取得了一些战果之后,就开始迫不及待的翻身作主人,在义军占领控制的区域内,几乎所有的地主、富农以及城市富裕商人被屠杀掉了,因为人数过多,兼之军用物资严重匮乏,他们不得不采取以战养战的政策,打砸抢成为义军攻占城市之后的例行功课,同时挟裹壮丁补充军力,由于组织涣散没有纪律,义军的的行为显得相当的残暴,强奸抢劫杀人防火无恶不作,这些常年被压迫在社会最地层的人们一旦报复起社会来可怕之极,各种破坏性工作干得非常彻底。他们如同肆虐一方的蝗虫,所到之处寸草不留。

在这样的情况下,无数土豪劣绅纷纷开始逃亡,除了没有发生农民起义的山东和江南之外,林风所控制下北京自然也成了一个非常理想的选择,在这样危机的时刻,大伙也就顾不上什么叛军不叛军了,虽然进入北京得剪掉辫子,但剪辫子显然要比被义军全家灭门愉快得多。

在林风的授意下,李光地的军政府在这个时候立即发布了一条严厉的命令,在汉军的控制区内,所有的地主必须减租减息,同时各个豪门大户也必须配合政府设立皱棚,为流亡逃荒的饥民提供生存必须的食物,虽然这个政策严重触犯了地主们的利益,但在农民起义这个大背景下倒没有什么人敢起来抗议,基本上有脑子的人都会明白这个措施所蕴涵的深意,如果说一旦生命安全失去了保障的话,那么所有的财产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大批流动人口的涌入对李光地主持的军政府造成了沉重的压力,这段时间北京城内物价飞涨,那些逃亡至北京的土豪劣绅们个个身家不薄,在他们的刺激下北京的消费水准更上一层楼,令许多城市贫民叫苦不迭,不过在这样的情况下林风也无能为力,虽然通州的粮库囤积了大批粮食,但这些军粮显然不能用作慈善用途,所以汉军现在只是在保证军人家属的供应后,在最低限度下为这些穷人按天供应几碗稀饭。

在汉军的强硬政策下,北京城内在乱了一阵之后重新平静下来,虽然说治安状况不能算好,但和外面的战火纷飞比起来那就简直象天堂了。此时林风稳定京畿局势的政治能力也得到了士人们的高度评价,尤其是那些逃命过来的地主更是感叹万分,在这样的舆论氛围中,林风原本叛逆首领的形象逐渐得到了改善,似乎渐渐有了那么一点点王者之气,许多政治感觉敏锐的人也感觉到大清王朝好像前景不妙,北京城内原本保持观望态度的豪门大户开始尝试着与汉军高层进行深入接触。

首先朝汉军靠拢的是那些原来被俘虏的清庭官员,在这段时间内林风并没有为难他们,相反还表示了一定的尊重和照顾,这些人除了人身自由受到一定限制之外,可以说过得还算潇洒。在得知农民大起义导致中原大乱之后,这些官员们纷纷开始表示愿意团结在反抗异族的旗帜下,共同为光复华夏而努力。

对于这些士人突然爆发出来的民族觉悟,林风自然立即表示了热烈欢迎,这些人或许不会有什么大本事,但最次也是业务熟练人员,这段时间李光地主持的军政府压力巨大,所以这批人走上工作岗位的也正是时候。由于李光地及陈梦雷长期在清庭的中央朝廷任职,他们对这些人的能力以及品行比较熟悉,所以现在在能力考察及授官时也有很大便利,原本工作能力杰出和官声清廉的官员被选了出来,在汉军中担任了一些重要职务。

林风在这段时间的工作也主要集中在这一方面,作为汉军的头号人物,自然没有什么工作比挖掘人才收买人心更重要了,一连几天,他都在不停的接见这些投靠过来的官员,一遍遍的重复着某种温馨体贴的会见程序,这时刚刚送走一个原户部擅长理财的官员,这边的新的禀贴又递了上来,林风忍不住呻吟一声,痛苦的闭上了眼睛。看着林风满脸疲惫的样子亲兵队长李二狗不禁有些犹豫,拿着禀贴静静的站在一边。

小憩过后林风叹了一口气,睁开眼睛对李二狗无奈的招了招手,“别傻站着了,把下一个叫上来吧!”

“罪人戴梓,见过将军大人!”对面的年轻人文文弱弱,一双眼睛眯成了一条细缝,似乎有点近视眼。

“戴梓?”林风微微一怔,觉得这个名字好像在哪里听过似的,他条件反射般的立即从李二狗手上取过禀贴,眼角一扫,沉吟半晌,好像是回忆着什么,就在戴梓心中忐忑的时候,林风忽然抬起头来,换上了一个亲切之极笑容,“你就是戴梓戴文开?来来来,请坐请坐,——狗子,上茶上茶!”

戴梓心中狐疑不定,侧着半边屁股坐了下来,感激的拱手道,“谢将军!”

“我说云开啊,你这边是咋回事呢?”林风一边随口招呼,一边翻开翻开禀贴,“哦,你是康亲王杰书推荐入京的,原来在兵部任职?”

“大人明鉴,学生因……这个原来从军有功,咳……咳……伪清康亲王杰书见学生在军械上颇有造诣,便命我回京督造火炮器具,后被授兵部主事。”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前段些日子真是委屈先生了,林某告罪,”林风站起身来,笑嘻嘻的对戴梓作揖,“不瞒先生,咱们这支队伍原来在耿精忠那边干过,也曾和杰书对上几仗,在那边的时候常听人提起说先生的大名啊!——今天一见,居然还如此青春年少,实乃世上少有。”

见林风如此客气,戴梓受宠若惊,急忙站起还礼,“不敢不敢,将军过奖了!”

“这个……云开兄,嘿嘿……”

戴梓急忙再次站起,逊谢道,“不敢不敢,在下何德何能,敢与将军兄弟相称?”

“哎,这是什么话?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何必这么生分?说实在的,刚才我一见到您老兄就感觉很对脾胃,你这个朋友我是交定了,”林风脸皮极厚,不以为意的道,“我说云开老弟,咱也不跟你来虚的,你这回有什么打算!”

“大人,戴梓自前年离家从军,至今已有三年有余,前日家父来信,字里行间颇为萋萋,所以学生斗胆,恳请将军……”

“哦?你要回余杭?”林风一怔,失望之色溢于言表。

“人伦大道,孝字为先,请将军成全!”戴梓小心翼翼的观察着林风的表情,鼓足勇气恳求道。

“哦,原来是这样……”林风眉头微微皱,这个家伙精通火器制造,既能造枪又能铸炮,而且还能搞发明创造,可以说是个钱学森式的人物,走到哪里都能顶上两个师,若是他回到清军那边可就真的麻烦了。

见林风脸上阴晴不定,戴梓忽然有些后悔,本来他是不敢提出回家的请求的,不过刚才见林风的态度似乎很是和气,所以才试上一试,现在看林风好像有翻脸的迹象,不觉心中忐忑。

“云开,余杭现在也在打仗吧?你看看你……”林风指了指戴梓的脑袋,“辫子也没了,一路上不安全不说,就算能回家,若是被杰书知道了,恐怕也会有大麻烦的,你想想看,我这边一家伙把杰书一家灭了门,你作为大清的臣工,被俘之后又平安无事的回去……他恐怕多半会拿你泄愤吧?”林风苦笑道,“到时候你自己掉脑袋不说,你戴家的上上下下也多半会跟着倒霉!”

“这个……”戴梓倒没想得这么远,一时间张口结舌无言以对,想到满门抄斩的惨状,不由得面色惨白。

“这样罢,云开老弟,你不愿为汉军效力我也不能勉强,我给你出两个主意,”林风微微一笑,伸出一个指头,“第一个主意,等下我跟天地会的好汉们说一声,叫他们在南方的兄弟把你全家老小接到台湾,然后我再派几个好手护送你去和他们汇合,你在杰书那边干过,想必也知道,现在清军没有水师,起码这几年是没办法打过海的,那边还算是安全;第二个主意嘛……可能麻烦点,我这边杀几个死囚,然后再在北方散布谣言,说你在居所杀了看守之人逃走了,发榜悬赏通缉你,把动静搞大点,最好闹得天下皆知,这样一来,杰书这个老小子就不好找你麻烦了。”林风定定的看着戴梓,满脸诚挚之色,“你觉得哪个办法好些?”

戴梓泪水夺眶而出,猛的跪倒在地,哽咽道,“将军大人……戴梓出言无状……”他压抑住心头的激动,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平缓下来,“戴梓愿为将军效力!”

“哎,云开老弟,你这是作什么?刚才我不是说了么?四海之内皆兄弟,这点小事算得了什么?”林风急忙上前将他扶起,微笑道,“这样就好嘛,等下我就叫陈梦雷亲自督办这个事,叫他派出精干人马从海上把你的家眷接过来!”

戴梓拭了拭额头上的汉珠,任由林风将自己按回到椅子上,感激的道,“多谢大人!”

“呵呵,刚才咱们说到哪里了?哦,云开老弟,你现在有什么打算?”

戴梓习惯性的站起来回话道,“大人,学生自幼便对机械火器之学颇有兴趣,自信还算有几分能为,故此愿为将军督造军械!”

等的就是这句话,林风哈哈大笑,摆摆手道,“坐下坐下,别这么客气,我这个人不喜欢讲规矩,咱们随便谈谈,”见戴梓坐下,林风忽然叹了一口气,“小戴,你不知道,现在我正为火枪的事烦着,你得给我出个主意才好!”

“火枪?莫非大人也觉得时下的火枪不够精利?”一说到火枪,戴梓来了精神,急忙问道。

“不错啊!老实说我觉得咱们现在用的火枪太差了,一个射程不远精度不高,二个发射速度太慢,放一枪还得塞药捻扯引线,既累赘又麻烦!”林风苦着脸道,“我听说人家西洋人那边都用燧发枪了,射程远放枪快,那兵器比咱们犀利多了啊!”

戴梓满脸惊喜,脱口赞道,“原来大人也是行家?难道您对火器一道也有兴趣么?”

“你以后就知道了,我对火器岂只是有兴趣——跟你所实话,我在汉军中编组了上万人的火器兵,准备把它当成主力兵种!”

“大人英明!”戴梓衷心赞道,“想不到我戴梓的知己居然在此,唉……大人您不知道,起初我在康亲王杰书麾下任职时,那些将官人人奉信长弓硬弩,却对火器不以为然,真是井底之蛙!”

“哪里哪里,”林风不好意思的挥了挥手,“云开,你见过西洋人的火枪没有?”

“见过,余杭原来曾有荷兰船来埠贸易,我找夷人买过一支,还曾拆卸过!”

“哦?”林风搓了搓手,惊喜的问道,“那你现在能不能仿造?”

“这个……”戴梓满脸惭愧,站起身来告罪道,“大人明鉴,火枪一物看似简单,但里面却大有学问,学生曾潜心揣摩,发现若是要造出象夷人那般犀利的火枪来实属不易,且非一人之力可以完成的,”戴梓皱眉道,“象那样好的火枪,必须得炼出上好的精铁,懂得周易算术,精通机械物理,除此之外,还必须得有人懂得火药药理之学,而且即有了这些人,也还得反复试验测试,总之此事不易,将军勿以为在短期内可见功效!”

林风早知道这个东西不容易,他耐心的问道,“云开,你说的这些学问,你是否都明白?”

“惭愧,学生对算术及机械物理尚算稍通一二,但对精钢铸炼及药理之学颇为生疏!”戴梓不好意思的道。

“那你的意思就是咱们还得另外找人?你能找到这些懂行的人才么?”

“自当如此,不瞒大人,学生在此道浸淫多年,也结识了不少同道中人,眼下京城就很有几位,比如原工部的张远张大人和黄慕道黄大人,这两位就精擅钢铁铸造,此外还有东城耶稣教的洋教士汤姆逊先生,他深通药理,且精于计算,前康熙帝铸大将军炮时就曾命他拿捏火药分量!”一扯到火器制造,戴梓的精神忽然变得异常亢奋,他情不自禁的站起身来,在客厅内来回走动,神采飞扬,“除了这些人之外,学生在外省还有不少好朋友,以前志趣相投引为知交,曾多次聚会探讨火器一道,不过后来因为朝廷一直不曾重视,故报国无门,散失于三教九流之中饥寒度日,若将军不弃,学生愿修书将他们召来……”

“好、好、好!”林风大喜过望,猛的一拍桌子,震得茶碗乱跳,今天真是走了****运,想不到这个戴梓除了专业功夫厉害之外,居然还如此交游广阔,一下就能替自己拉到这么多人——这些是什么人?十七世纪的科学家,一想到以后手下有这么多科研人员替自己研究武器,他就笑得合不拢嘴,当下一把捏住戴梓的手,急切道,“莫说了莫说了,一切就依先生的办!”

他紧紧握着戴梓的手,“云开,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我汉军的督造总管,位与军中的旅长相齐,京城的匠户棚以后就由你来掌管,此外我现在马上给你拨一百万两白银,充作研究火枪的经费,你现在马上给你的那些朋友写信,只要他们有真才实学,我自当重用!”

“卑职领命!”戴梓并没有推辞,立即拜倒行礼,这个职位对他来说确实很有诱惑力,他站起身来,忽然小心翼翼的问道,“改良火器非朝夕可以完成,不知道大人首先要求我们怎么做?”

“你们怎么做?”林风一怔,随即明白过来,一下子能开发出先进的火枪当然不现实,戴梓问的是研究计划,他想了一想,挥手道,“这个嘛……你现在就给我弄燧发装置——以后放枪不用放一枪点一次火就行,至于射程什么的以后再说,咱们一步一步来。”

听了林风的要求,戴梓的脸上的神色忽然变有点古怪,既像是意外又像是惊奇,林风见状,急忙道,“哦,造不出来也没关系,咱们慢慢来就是,你别着急。”

戴梓拱了拱手,苦笑道,“大人有所不知,这个……这个燧发装置倒不……不怎么为难的,”他看上去好像有点尴尬,解释道,“大人有所不知,若是只论这个燧发机簧的话,前人可早就发明了,前朝崇祯八年,南京户部右侍郎懋康先生著有《军器图说》,这个里面的‘自生火枪’就是燧发枪……”

林风愕然,老脸一红,当下立即站起,朝戴梓躬身拱手,衷心请教道,“那先生以为,咱们的火枪应该……如何做才好!”

“折杀卑职了!”戴梓急忙还礼,正色道,“其实我军现在用的火枪也不算差了,它们原本是用来装备康熙帝的御林军亲军的,枪管内有直线线膛,射程可达二百五十步外,学生以为,火枪的长处在于射程和精度,本来准备在这方面下功夫,不过现在看大人的意思,好像对射击速度有所要求,那就先改良枪座机簧吧!”

“不忙、不忙!”林风急忙摆了摆手,这回他有了自知之明,虽然来自二十一世纪,但在这方面和戴梓这个专家比都没得比,自然不敢象刚才那样大放厥词,他用商量的口吻道,“云开老弟,实话跟你说了吧,你大哥我对火枪其实只是一知半解,还是你来拿主意,你觉得应该先干什么就干什么,不用理会我!”

“大人过谦了!”戴梓笑道,“学生的见解只是纸上谈兵,也未必能在战场上当得了真。燧发枪的确优良犀利,比起火绳枪来更加轻便灵活,即使您不说我也准备改进,照我们汉军目前的器械来看,也算是当务之急,大人放心,学生这些年已有不少心得,待上任后一定加紧进度,一月之内,除了改良成燧发枪之外,学生还可以将射程提高至三百步外!”

林风双掌一合,“好!我再拨调一百万两白银给你,你上任后大可招揽人才,从流民中招收工人,扩大匠户棚,争取在三月之后,让汉军火器营换上燧发新枪!”

同类推荐
  • 烽火佳人

    烽火佳人

    一段关于战国争霸、一段牵扯江湖恩怨、一段不乏儿女情长的故事。
  • 历史盲必读的历史小故事:讲给孩子的春秋战国历史

    历史盲必读的历史小故事:讲给孩子的春秋战国历史

    本书将卷帙浩繁的历史典籍浓缩为小故事,向读者娓娓道来,趣味性极强,它不仅让大人们在阅读中受到历史的启发,也可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出无穷的想象力!
  • 古城记忆:丽江古城口述史

    古城记忆:丽江古城口述史

    这是一座至今仍存活着的古城,不少纳西族居民仍生活在其中。古城中保存了许多历史文化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进入古城,除了看到保存完整的石板路、民居建筑、古桥梁、古寺庙、三眼井、古街、古巷、店铺、水系、河道、山体、园林、手工艺作坊等物质文化遗产外;还可感受到东巴经书、象形文字、古岩画、壁画、白沙细乐、洞经音乐、民族打跳、民族节庆、民族服饰、民风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里还让人体验到纳西族优秀文化精神,比如纳西人始终坚持的和谐思维、和谐态度、和谐行为、和谐方式,充分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各个民族、多种宗教相互包容、共存共荣的和谐文化精神。
  • 三界之封侯拜相

    三界之封侯拜相

    看惯了风起云涌,见多了王朝更迭,走过血雨腥风,躲开明枪暗箭,问一句死生的意义,有侵吞河山的气概,奈何英雄总是气短,白发唱挽歌,更添踌躇意,骈死于槽枥之间,长眠于沃野农田。
  • 观澜亭

    观澜亭

    ?再见。??即是不再相见。??浅凝转过身,走进夕阳的余晖之中,走向了远方的地平线。??离别总是在夕阳下,相聚总是在清晨;??离别伴随着伤感,相见充盈着喜悦。??在这乱世之中,离别也意味着是诀别。即便浅凝是燕国的公主。
热门推荐
  • 三界之天之极

    三界之天之极

    少年冯云,资质一般,偶得金手指,开始了他成仙之路。身伴美娇娘,手握君子剑一路腥风血雨,一路热血澎湃只为重上天之极!!
  • 天地秘录

    天地秘录

    机缘巧合之下,猪脚进入修仙之地,在这里他拜得名师,寻到红颜。魔怪作孽,他必须拿起自己的武器去守护这片大地。。。
  • 风水鬼师

    风水鬼师

    佛曰:“命字不可说!”子辰为了逆天改命,踏上了寻找传说中“天魂”的道路……此书已签约逐浪,支持牌子哥加粉丝群334347193,更有红包相送,期待你们的加入
  • 望天倾

    望天倾

    天路废墟中,一颗恐怖鬼头漫无目的的飘荡,不时传出凄厉的声音:“成仙路漫漫,黄泉路幽幽。成仙不如人,吾辈将何往。”
  • 莫谈万世欢

    莫谈万世欢

    在时间长流的冲刷下终究耐不住寂寞而游戏人间的他;把他视作毒药而又不忍舍弃甘心中毒受伤的他;为争轮回殿帝姬之位与他形同陌路又斩不断心中执念的她。三线年的纠葛,帝宫,轮回殿,低等位面,他与她,他与他又会扯出怎样的纠纷?“你欠我那么多,现在,请你借我一个有你的明天。”“君夜,三千年后,若我为帝姬,我给你一个属于你的千羽。”“你是我的毒,无药可解,要么死...要么死...”“我一直找着自己,一直没找到,景泽,我曾和千羽说过,从此,你便仅是轮回殿帝姬了。释曾说过,人的心是可以变冷,变硬的。”
  • 玄机直讲

    玄机直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江湖难混

    江湖难混

    我写网络小说,是在做一件不好意思的事。真的,我是一个才漂白的社会流氓。干这等高尚的活,怕会有很多人笑话我。我还有一个重大的缺陷,就是智商和情商都不过关,爱说胡话。不过,我说的胡话全是很容易听懂的话,这蛮好,想必大家更容易看懂。还有一件事很好。我的胡话是从真实故事说起的。大故事中的数百个小故事,基本上每一个故事值得你开心地去看,看完后开心回味,然后认真去想。至少,我有一点敢肯定。看完这本书,将来,你走在大社会这条江湖的道路上,有一丝帮助。说严重一点,这本书,可以成为你踏入纷杂人生的《社会学》教科书。爱撒谎的人做不了江湖大哥。因为我是一个江湖大哥,所以,我不骗你们。请原谅我,我又说真话了!
  • 暖爱入人心

    暖爱入人心

    他是知名的室内设计师,是别人眼中谦谦有礼的好男人,可谁都不知道他曾是个极度内向的人。她因乘坐的火车脱轨,她来到了异世的现代,认识了暖阳般的他。……“晚晚,如果你知道了我的出生和我曾经是个极度内向而且还抗拒所有人的人时,你会介意吗?”她摇头。因为不会再有那么一个人会在她出尽洋相的时候给她一件简单的外套,也没有一个人会在大冬天里为了让她吃早餐而大老远买了早餐在树下等她……她永远不会知道他那么做只是很简单的因为,全世界没有人比我更爱你。
  • 时光泡沫:遗失的童忆

    时光泡沫:遗失的童忆

    她,是一个雾中的女孩,雯溪,雅琴,音灵,各种身份在她的旁边转,他,真的是吹走雾的那个风吗?“为什么,为什么?”雅琴身上原本白色的裙子上面沾着许多的鲜血。“因为,这是我的使命。”墨莫冷漠的回答。雅琴的眼泪落下,“使命吗?不是为了私心吗,我那么相信你,为什么。。。为什么。。。你要这样做。”雅琴的呼吸渐渐急促了。墨莫不语。“我知道了,因为。因为。。她。。”雅琴的话刚落,昏了,墨莫慌了,他是后悔,还是。。黑暗皇室中鲜血笼罩着周围,死去的已经离开,但危机却已经解决,他,墨莫成为了王,而她呢?她是不是从此就消失了,离开了、、
  • 儒家的智慧

    儒家的智慧

    本书将揭开神秘的心理世界面纱,运用心理学知识,结合大量实例,对关系人一生的爱情、婚姻、家庭、职业、人际关系等给予深刻剖析。